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2021年高考历史热点考点预测: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


    2021年高考历史还未上考场,资深历史老师给大家带来最后的考点预测,希望能帮到大家。下面是2021年高考历史热点考点预测:中国梦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考前看一遍,考到不丢分。
    【热点点击】
    2021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说,坚持常态化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有机结合,继续毫不放松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抓好重点区域和关键环节防控,补上短板漏洞,严防出现聚集性疫情和散发病例传播扩散,有序推进疫苗研制和免费接种,提高科学精准防控能力和水平。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疫病的流行使人类饱受痛苦,不仅带来人口死亡与社会混乱,也给人类政治、经济的发展带来消极影响,但客观上促进了公共卫生与医疗手段的进步。中国古代的医药文化博大精深,在大量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独到的理论体系、诊断方法与治疗手段。近代以来,西方医疗手段传入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发展迅速,对人类的身心健康产生积极影响。本热点主题的考点有以下几个特点:教材中与之有关的直接知识不多,但是从疫情发展和采取的对策,以及教材外的关联知识点却是异常丰富,所以在复习中必须注意教材内外知识的联系以及教材以外知识的补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我国乃至世界上的社会、政治、经济以及生活等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以注重时政热点的2021年高考中会继续加以体现。
    【知识衔接】
    一、面对疫情,人们更加关注医疗卫生的发展
    1.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改善了人民的健康状况
    (1)世界:不少长期困扰人类的疫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乃至较彻底的消除;针对现代烈性传染病能做到有效防控;孕产妇与初生婴儿死亡率大大降低;世界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也得到提高。
    (2)中国:医疗技术发展迅速,在断肢再植手术、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人造瓣膜、试管婴儿、针刺麻醉等方面,都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就;人民健康状况明显改观,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达到了当时的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2.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1)世界:二战后,注重公共卫生的建设,净化饮用水,科学处理垃圾、粪便与污水等许多做法在城市中推广开来,并影响到乡村;乡村居室、厨房、厕所、禽畜圈舍的卫生条件都有改观;刷牙、洗手、洗脸、洗澡等行为成为习以为常的个人卫生习惯。
    (2)中国:开展形式多样的预防疾病、保护健康的爱国卫生运动。
    3.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强化了全民的卫生意识
    (1)公共卫生观念日益深化,讲卫生成为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
    (2)注重精神卫生。在压力日益增大的现代社会中,大力普及精神医学知识,促使精神疾病患者早日康复,并使普通人也能够重视心灵健康,从而实现身心幸福。
    二、古代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一)古代的疫病
    1.疫病的危害:威胁人们的健康与生命,甚至导致政治、经济的变动。
    (1)欧洲
    ①古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前期,雅典突然爆发严重的鼠疫,死亡军民人数在一半以上,伯里克利也未能幸免,雅典政治的走向发生明显转变。
    ②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在巴比伦身染疫病而亡,他一手建立的亚历山大帝国随之土崩瓦解。
    ③6世纪时,地中海沿岸爆发鼠疫,造成拜占庭帝国人口锐减一半。
    ④14世纪时,欧洲鼠疫(黑死病)大流行。黑死病流行了3个世纪,欧洲人口死亡过半,导致劳动力短缺,生产停滞,欧洲许多地区发生严重饥荒。
    (2)中国
    ①明朝末年鼠疫横行,明军、大顺军以及大量民众染病,大批患者死亡。这场瘟疫对明末中国历史的走向造成重大影响。
    ②清朝:康熙皇帝曾罹患天花,这也是他能获得皇位的重要因素,被天花传染的普通百姓不计其数。
    2.古人的公共卫生与疫病防治
    (1)古罗马:注重公共卫生与疫病的防治;医院收治疫病患者。
    (2)中国
    ①文献记载:东晋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记载了青蒿对疟疾的治疗作用。
    ②防治措施:组织人力清理污水、疏通井渠河道;在大灾之后,及时掩埋尸体,发放药物,采取各种方法预防疫病;为了防治天花,发明了人痘接种,明朝中期已经广泛使用,后来传到欧洲。
    ③救治机构:西汉后期政府在蝗灾旱灾之后,对疫病患者进行隔离;隋唐时期寺院病坊也收治病人。
    【对点训练】
    1.(2021·陕西渭南一模·8)古人讲究“入土为安”,认为土葬才是正统。虽然宋代官方明令禁止火葬,但民间屡禁不止,以至于后来朝廷允许将在外战死的士兵施以火葬。明清时期,朝廷对火葬的禁止极为严厉,从宋代刮起来的火葬之风也就逐渐消失了。这一变化反映了()
    A.社会文明的进步
    B.儒家思想的强化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血缘关系的淡化
    【答案】B
    【解析】由材料“认为土葬才是正统”“明清时期,朝廷对火葬的禁止极为严厉”可知“入土为安”是古代儒家思想生活化的体现,明清时期程朱理学成为官方意识形态,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政府对火葬的管控非常严厉,故选B项;土葬不符合社会发展趋势,排除A项;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丧葬形式的变化无关联,排除C项;不管采取何种丧葬形式,都不会影响血缘关系,排除D项。
    2.(2021·全国Ⅰ卷“超级全能生”高三2月联考·26)北宋最著名的药物学著作是唐慎微所著《经史证类备急本草》,该书除系统收集上自《神农本草经》,下迄唐宋各家医药名著外,还收集经史外传、佛书道藏、地方志、诗赋等书中有关药物的资料,保存了大量民间用药经验。这一成就()
    A.源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B.改变了重道轻器的传统
    C.推动了中西文化交汇
    D.蕴含着丰富的史料价值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北宋唐慎微所著《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不仅收集了各家医药名著外,还收集了经史外传、佛书道藏、地方志、诗赋等书中有关药物的资料,保留了大量民间用药经验,这说明唐慎微的著作是研究古代医学发展的重要资料,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故选D项;中国古代医学发展是农耕经济的产物,而非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A项;这一科技著作体现了对科技的重视,但无法改变中国古代重道轻器的传统,排除B项;材料仅体现了这本著作对中医学的传承,但无法推动中西文化的交汇,排除C项。
    3.(2021·天津南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2)东汉末年,社会动乱,瘟疫肆虐。张仲景著书写道:“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他的这些论述()
    A.推崇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
    B.批判了社会的黑暗动荡
    C.体现了医者济世救民情怀
    D.开启了勤恳踏实的学风
    【答案】C
    【解析】据材料“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可知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是为了济世救民,故选C项;材料所述是著《伤寒杂病论》的原因,没有理论与实际结合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据所学《伤寒杂病论》是一部医学著作,没有批判社会的黑暗,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开启了勤恳踏实的学风,且这些论述针对的是医学而非教育,排除D项。
    4.(2021·北京顺义区一模·11)古希腊医师希波克拉底被西方尊为“医学之父”,他曾做过实验,对出现与人类癫痫症患者同样症状的山羊头部进行研究,发现山羊头部“充满了液体与恶臭,证明了疾病而非神明是损害身体的罪魁祸首”。由此可知古希腊人()
    A.已经完全摆脱了神灵崇拜
    B.尝试通过实验解释疾病的发生
    C.疾病和宗教已经脱离关系
    D.理性思维占据了当时主导地位
    【答案】B
    【解析】实验解释疾病,与材料中“他曾做过实验”“证明了疾病而非神明是损害身体的罪魁祸首”相符,故选B项;完全摆脱了说法绝对化,与材料中“希波克拉底”一人不符,排除A项;C项说法绝对化,排除C项;材料中“希波克拉底”一人,无法证明理性思维占据了当时古希腊人主导地位,排除D项。
    声明: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