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历史热点考点预测:大国外交和大国崛起
http://www.newdu.com 2025/01/09 06:01:06 三好网 佚名 参加讨论
2021年高考历史还未上考场,资深历史老师给大家带来最后的考点预测,希望能帮到大家。下面是2021年高考历史热点考点预测:大国外交和大国崛起,考前看一遍,考到不丢分。 【热点点击】 中国的大国崛起与大国外交相伴而行,相互支撑,大国崛起是实施大国外交的客观物质基础,大国外交维护和保障大国崛起的进程。新时期以来,在外交战略的调整上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中国外交的大国性表现,这种表现既是自身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在中国崛起进程中必须要进行的战略性选择.中国的大国崛起对地区和世界都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中国自身首先需要适应大国崛起的这个现实,同时,也要合理的调整自己的大国外交战略.中国正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近代以来170多年的追赶,使我们更需要去探索自己的强国之路。中国的几代领导人反复强调:我们要实现民族复兴,就要吸收和借鉴全人类的文明成果。那么,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应该以怎样的胸怀和态度来看待曾经在近现代历史上引领世界潮流的国家?中国的和平发展,可以从中借鉴哪些经验和教训?近代以来西方大国的崛起与近现代中国的外交探索和复兴,涉及的历史主干知识都是高考命题考查的重点。 【知识衔接】 一、中美关系 1.追随英法,染指中国。19世纪中期,美国强迫清政府签订《望厦条约》,攫取在华特权。 2.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美合作。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打败法西斯势力,中美建立起合作关系。美国从军事、经济等方面援助中国的抗战,中国战场对日军的牵制有力配合了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对日军的作战。 3.扶蒋反共,控制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并妄图称霸世界。为达到控制中国的目的,美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援助蒋介石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4.政治孤立、经济封锁,走向对抗。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的政策。中美关系走向全面对抗。 5.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和推动因素 (1)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 ①试探之旅——“乒乓外交”:1971年4月,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会见了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全体成员,打开了中美交往的大门。 ②旋风之旅——基辛格秘密访华:中美两国同时发表公告,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将访问中国,以谋求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③破冰之旅——尼克松访华:中美《联合公报》发表,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④中美正式建交:1978年12月《中美建交公报》发表,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 (2)20世纪70年代推动中美关系改善的因素: ①美国的霸权地位面临着苏联的严峻挑战,在与苏联的竞争中美国处于战略守势,长期孤立中国的政策难以继续下去。 ②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滞胀”现象,经济发展缓慢,欧洲逐渐走向联合,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美国对欧洲和日本的控制日益力不从心。 ③中苏两国关系不断恶化,苏联对中国的安全造成直接威胁,中国需要改善外交环境以减轻外部压力。 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不可忽视的力量。 6.对中美关系的认识: (1)中美两国的国家利益是主导两国关系的根本出发点。 (2)中美两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方面拥有广泛而重要的共同战略利益,肩负着共同的责任。 (3)发展中美关系,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但中美两国又在诸多方面存在分歧,因此中美关系始终在冲突与合作中摇摆,但两国的共同利益大于分歧,合作仍是中美关系的主旋律。 二、新中国外交发展历程 1.20世纪50年代 ①特点:“一边倒”。 ②原因:由于二战后世界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华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外交上孤立的政策。中国只有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才能避免在维护独立与主权斗争中处于孤立的地位。 ③作用: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先后与苏联等17国建交,从而使新中国在保卫胜利果实、维护独立与主权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2.20世纪60年代 ①特点:“两个拳头打人”。 ②原因:美国对华采取敌视政策;中苏关系恶化。 ③作用:对维护中国的独立自主,缓解中国面临的各方面压力起到了一定作用,并且在外交上取得了一定突破,如1964年中国与法国实现建交。 3.20世纪70年代 ①特点:“一条线、一大片”,改善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②原因: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苏联陈兵中国东北边境给中国造成巨大压力,中美双方都有改善关系的要求。 ③作用:中日、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同更多西方国家建交,扩大了世界影响。 4.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全方位外交 背景 (1)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局势总体走向缓和,但霸权主义、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突出,世界呈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2)当今国际关系错综复杂,中国面临多元、复杂、严峻的安全挑战。 (3)国际格局处于新旧交替阶段,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不断加强。 外交政策 (1)特点: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多边外交新格局 (2)表现: ①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②积极推进区域间的外交合作。 ③积极与周边国家建立睦邻友好关系。 中国如何应对全方位外交格局下复杂的国际关系? ①以国家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定维护国家主权神圣不可侵犯。 ②充分发挥外交手段的内通外达职能,帮助中国重视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 ③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参与国际性、地区性事务,不断提升中国的大国地位。 ④与周边国家搞好邻里关系,强化中国的边防安全。 ⑤对于损害中国国家利益的他国行为,采取合理措施积极应对与回击,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国家形象。不主动挑事,但也不怕事。 【对点训练】 1.(2018·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0)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取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这反映出() A.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 C.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D.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 【答案】A 【解析】根据“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取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可知中共不以束缚手脚的条件来换取西方国家的承认,体现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故A项正确;材料只是提及西方国家与中共接触,并没有提及国民党,且此时解放战争尚未结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从“冷战”角度考虑并未放弃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故B项错误;美国对中国进行外交孤立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新中国在建国后的一年里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是积极争取还是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主动权都在中共中央手中,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正是中共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体现,故D项错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