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高中语文 > 高一试题库 > 月考 >

珠海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3月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珠海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3月考试
高一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B。A. “它使得中国人与其所在的世界紧密地联系起来,相互依存”错误,由材料一第一段“家国天下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道德诠释的中心,它使中国人在不同的实践境域中,无论是作为家人、国人还是作为天下人,都与其所在的世界结成唇齿相依的关联”可知,“它”应是“家国天下”,而不是“国”,缩小了范围。
    C.“这些愿望本质上还是空想,不可践行”错误,由材料二第三段“由于种种原因,张载、范仲淹的愿望也都只能体现在有限的实践中,而绝大部分只是作为一种梦想而存在”可知,作者只是说他们的愿望“只能体现在有限的实践中,而绝大部分只是作为一种梦想而存在”,但这些愿望并非空想,不可践行,说法绝对。
    D.“引导人们在意识形态上从家庭伦理逐渐向公共精神转变,是我们的当务之急”错误,由材料三“这要求对家庭伦理和孝道进行理性的阐发和合理的引导,使得家庭伦理与公共理性彼此呼应”分析可知,文中是说“使得家庭伦理与公共理性彼此呼应”而不是“从家庭伦理逐渐向公共精神转变”,于文无据。故选B。
    2.A.A .“强调了中国古代谈及‘天下’时总是将它和‘公’‘太平’相联系的观点”错误,材料二引用《老子》《管子》《礼记》中的话,是为了证明“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指向‘天下情怀’追求天下为公和天下太平”的观点。
    故选A。
    3.D材料三的观点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家与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D.“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是治理大国就像烹调美味的小菜一样,分析的是如何治理国家的道理,故不能证明“家与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的观点。故选D。
    4.A. B.“跨越了”错误。从原文“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强调,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技术发展带来的‘鸿沟’,共享科技创新成果”来看,是帮助老年人“跨越了”数字鸿沟,而不是已经跨越。
    C.“数字鸿沟问题的彻底解决,一方面需要针对老人们不想用的问题作出应对,另一方面还要针对不能用和不会用给予对策”错误。以偏概全,这里说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只是“全社会的努力”,解决数字鸿沟问题更重要的是政府的举措,即上文的三大方面的措施。
    D.“数字鸿沟在智慧社会建设中是完全可以弥合的,只要提升人性化服务,就可以让老年人更好地适应并融入智慧社会”错误。“只要……就”条件错误,原文最后一句,是“关键需要夯实相关部门的责任”。故选A。
    5.D. D.“一些部门服务意识不到位和长期存在的‘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导致老年人在智能时代遭遇诸多辛酸,深陷数字鸿沟”错误。因果混乱,长期存在的“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也是“果”,不是“因”。故选D。
    6.(1)建设服务型政府,夯实部门责任;(2)开发商开发相关功能时考虑老年人实际,不简单粗暴;(3)全社会共同努力,关注老年人需求,改进传统服务,培训服务相结合;(4)落实国务院办公厅“方案”,落实主体,强化保障。
    由“一是建立机制。国家要建立部际联席会议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统筹推进”“让老年人更好地适应并融入智慧社会,关键需要夯实相关部门的责任”分析可知,建设服务型政府,夯实部门责任;由“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在开发相关功能时就应该想到,并且做好备用方案,而不是一再对老年人简单粗暴地说‘不行’”分析可知,开发商开发相关功能时考虑老年人实际,不简单粗暴;由“一方面针对老人们不想用的问题作出应对,另一方面针对不能用和不会用给予对策。只有让智能化发展适应老年人,且改进传统服务方式,才能最终将问题解决”分析可知,全社会共同努力,关注老年人需求,改进传统服务,培训服务相结合;由“此番国务院办公厅专门针对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遇到的困难给出实施方策,正是针对这一问题‘对症下药’”分析可知,落实国务院办公厅“方案”,落实主体,强化保障。
    7.C.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
    C项,“表现了父亲命运的坎坷”,错误。父亲学习了重要技能,并且尽职尽责的在海岛上守护灯塔40年,恰恰表现了父亲作为一名军人对祖国的忠诚。故选C。
    8.①突出了主人公形象:坚定执着、默默奉献的母亲,从侧面突出父亲作为一名守岛战士的执着坚强以及对祖国忠贞不渝;②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母亲的出场既能更全面地展现守岛生活的艰辛,从而突出父亲的勇于担当,进而才有后文“我”的出现。③丰富了全文主旨:母亲父亲相得益彰,夫唱妇随,突出了小说无怨无悔忠诚于祖国的主旨。
    可以从对人物、情节、主旨三个方面的作用来回答。从人物的角度来说,文中父亲是主要人物,母亲是次要人物,由“母亲说,那么艰苦的日子父亲都乐观地面对者,跟着这样的男人,靠得住”可知,母亲上海岛是受父亲影响,从侧面衬托出父亲作为一名守岛战士的执着坚强以及对祖国忠贞不渝。从情节的角度来说,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正是母亲的出现,才有了海岛上的婚礼、父母为孩子取名的趣事、父母坚守灯塔和我的出现等一系列的情节展开,从而展现守岛生活的艰辛,突出父亲的勇于担当。从主旨的角度来说,母亲心甘情愿的陪父亲受海岛,理解、支持并追随丈夫做一个对祖国忠诚的人,“我陪着你一起守护大海”,突出了小说无怨无悔忠诚于祖国的主旨。
    9.①突出了父亲对祖国的忠贞不渝至死不悔。全文以父亲为核心人物,刻画了父亲为了祖国而勤学本领,不惧艰难困苦,勇于担当的精神品质,凸显了父亲对祖国的热爱与忠诚。②表现了父母一辈人对祖国的无私奉献与忠诚。母亲因父亲苦中作乐的坚强而坚决嫁给了他,夫妻二人同守孤岛而不悔,表现了父母那一辈人对祖国的热爱。③体现了爱国精神的绵延传承。“我”担任舰长在波斯湾护航,父辈的爱国精神是无形的灯塔,是不灭的火种,代代相传。
    本题考查概括作品主题、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注意审准题目,从主旨的角度来说,这篇小说特别鲜明的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敬业等内容。文中有三个人物,根据情节的展开,可以从人物的行为、人物之间的关系和相互的影响来全面剖析主旨的鲜明性和主导性。首先,父亲学习本领,勇于担当,坚守海岛,凸显了父亲对祖国的热爱与忠诚。其次,从“母亲留下和父亲相伴在孤岛上守候航标灯,两个人的世界把寂寞过成了快乐”可见,父亲对母亲的影响之大,而这样的夫妻将一腔热情奉献给祖国,在那个年代具有普遍性,表现了父母一辈人对祖国的无私奉献与忠诚。
    最后,我也继承父亲衣钵,成为一名舰长,“每次出海执行任务,路过那座小岛,我都会行注目礼”,可见,父辈的爱国精神是无形的灯塔,是不灭的火种,代代相传。所以,小说的主旨鲜明的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荣获第一当之无愧。
    10.C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C.“济:救济”错误。“朝济而夕设版焉”意思是:晋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济”,渡河。故选C。
    11.B例句中,“之”,宾语前置的标志;A.“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之”,宾语前置的标志;C.“之”,动词,到……去;D.“之”,代词,指代某件事。故选B。
    12.C.“坚持正义的品质”错误。由“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分析可知,晋文公退兵是审时度势的结果,与正义无关。故选C。
    13.B.句子的大意是:匈奴每次入侵,烽火传来警报,立即收拢人马退入营垒固守,不敢出战。像这样过了好几年,人马物资也没有什么损失。“匈奴”与“每入”是主谓关系,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D;“入”与“收保”是连动短语,关系密切,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故选B。
    14.B.本题考查学生文化常识的积累和理解的能力。B.“飨”指请人享用、犒赏,并非祭祀。故选B。
    15.C.C.“依照王令”错,“如故令”是按照原来的法规、号令办事,而不是依照王令。
    故选C。
    16.(1)李牧来到边境,还按照原来的章程。匈奴好几年都一无所获,但又始终认为李牧胆怯。
    (2)又过三年,秦军进攻番吾,李牧击败秦军,又向南抵御韩国和魏国。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语句翻译的能力。
    (1)关键词:如,按照;数岁,多年;以为,认为;省略句,终以(之)为怯。
    (2)关键词:居,过了,经过;击破,击败;南,向南;距,抵御。
    参考译文:
    李牧是赵国北部边境的良将。长期驻守代地雁门郡,防备匈奴。他有权根据需要设置官吏,防地内城市的租税都送入李牧的幕府,作为军队的经费。他每天宰杀几头牛犒赏士兵,教士兵练习射箭骑马,小心看守烽火台,多派侦察敌情的人员,对战士待遇优厚。订出规章说:“匈奴如果入侵,要赶快收拢人马退入营垒固守,有胆敢去捕捉敌人的斩首。”匈奴每次入侵,烽火传来警报,立即收拢人马退入营垒固守,不敢出战。像这样过了好几年,人马物资也没有什么损失。可是匈奴却认为李牧是胆小,就连赵国守边的官兵也认为自己的主将胆小怯战。赵王责备李牧,李牧依然如故。赵王发怒,把他召回,派别人代他领兵。
    此后一年多里,匈奴每次来侵犯,就出兵交战。出兵交战,屡次失利,损失伤亡很多,边境上无法耕田、放牧。赵王只好再请李牧出任。李牧闭门不出,坚持说有病。赵王就一再强使李牧出来,让他领兵。李牧说:“大王一定要用我,我还是像以前那样做,才敢奉命。”赵王答应他的要求。
    李牧来到边境,还按照原来的章程。匈奴好几年都一无所获,但又始终认为李牧胆怯。边境的官兵每天得到赏赐可是无用武之地,都愿意打一仗。于是李牧就准备了精选的战车一千三百辆,精选的战马一万三千匹,敢于冲锋陷阵的勇士五万人,善射的士兵十万人,全部组织起来训练作战。同时让大批牲畜到处放牧,放牧的人民满山遍野。匈奴小股人马入侵,李牧就假装失败,故意把几千人丢弃给匈奴。单于听到这种情况,就率领大批人马入侵。李牧布下许多奇兵,张开左右两翼包抄反击敌军,大败匈奴,杀死十多万人马。灭了襜(dān,丹)褴(lán,兰),打败了东胡,收降了林胡,单于逃跑。此后十多年,匈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城镇。赵悼襄王元年(前244),廉颇已经逃到魏国之后,赵国派李牧进攻燕国,攻克了武遂、方城。过了两年,庞暖打败燕军,杀死剧辛。又过了七年,秦军在武遂打败并杀死赵将扈辄(zhé,哲),斩杀赵军十万。赵国便派李牧为大将军,在宜安进攻秦军,大败秦军,赶走秦将桓齮。李牧被封为武安君。又过三年,秦军进攻番吾,李牧击败秦军,又向南抵御韩国和魏国。赵王迁七年(前229),秦国派王翦进攻赵国,赵国派李牧、司马尚抵御秦军。秦国向赵王的宠臣郭开贿赂很多金钱,让他施行反间计,造谣说李牧、司马尚要谋反。赵王便派赵葱和齐国将军颜聚接替李牧,李牧不接受命令。赵王派人暗中乘其不备逮捕了李牧,把他杀了,并撤了司马尚的官职。三个月之后,王翦趁机猛攻赵国,大败赵军,杀死赵葱,俘虏了赵王迁和他的将军颜聚,终于灭了赵国。
    17.A.“张良的奇才异智完全是因为《太公兵法》,是他仰仗了黄石公的指点”错误,诗的本意是张良的奇才异智是其天赋而非黄石公的指点。注意抓住关键词语“非吾师”。故选A。
    18.①贾谊异智才高,深得汉文帝赏识,然诗人却说他“才能薄”,以反衬出张良的绝伦才智,表达出诗人对张良的推崇和赞美之情。②贾谊异智才高,深得汉文帝赏识,却被绛侯和颖阴侯嫉妒;张良功成名就后却视富贵如浮云,弃世学仙。诗人借贾谊映射张良,表达出诗人对张良旷达淡泊胸怀的赞美。③诗人在推行变法中屡遭毁谤,处境与贾谊相似,间接表达出自己的深切感慨与立身大节。(意对即可)
    诗歌前面两句说张良的奇才异智为其天赋而并非仰仗黄石公的指点。“固陵”两句是述张良在楚汉之争中所立下的奇功。“从来”两句便转入了汉朝一统后张良所表现的非凡才智。汉高祖晚年欲废太子,立戚夫人之子赵王如意,吕后甚恐,求教于张良,良令太子召商山四皓入辅,四皓指隐居商山的四位须眉皆白的老人,高祖曾召而不应。一日,四皓侍太子见高祖,高祖曰“羽翼成矣”,遂辍废太子议。这两句即咏此事。据史载,四皓之来是“吕后令吕泽使人奉太子书,卑辞厚礼,迎此四人”,而王安石说“为我立弃商山芝”,显然是为突出张良而作的想象之词。“洛阳贾谊才能薄”, 诗人说他“才能薄”是想以反衬出张良的绝伦才智,表达出诗人对张良的推崇和赞美之情。其实贾谊异智才高,是深得汉文帝赏识的;贾谊异智才高,深得汉文帝赏识,却被绛侯和颖阴侯嫉妒;张良功成名就后却视富贵如浮云,弃世学仙。诗人借贾谊映射张良,表达出诗人对张良旷达淡泊胸怀的赞美。诗人在推行变法中屡遭毁谤,处境与贾谊相似,间接表达出自己的深切感慨与立身大节。
    19. (1)如其礼乐    以俟君子
    (2)可使有勇    且知方也
    (3)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20.无论是啄木鸟    将鸟划分为益鸟和害鸟    所有鸟类都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补写语句的能力。
    第一空处,由下句“还是其他鸟,都是人类的朋友”中的“还是”可知,此句应该也是在说鸟,再结合上文中的所讲的“啄木鸟”,可知,此处应该是在说“啄木鸟”,所以此处应该填写“无论是啄木鸟”。
    第二空处,由上句“人类往往按照是否有利于农林业生产经营、是否造成经济损失等”可知,按照是否有利于农林业生产经营、是否造成经济损失等是在划分鸟,按照这个标准可以把鸟划分为“益鸟和害鸟”,所以此处应该填写“将鸟划分为益鸟和害鸟”。
    第三空处,由下句“正是多样的生物促进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动态稳定,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可知,是生物促进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动态稳定,再结合“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角度看”,说明“鸟类”也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所以此处应该填写“所有鸟类都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21.(1)语句②,“超过35%左右”中“超过”和“左右”删除其中一个。
    (2)语句③,“发布《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显示”中“发布”后加“的”。
    (3)语句⑧,“不仅”放在“勤俭节约”后。
    (4)语句⑨,“制造……氛围”改为“营造……氛围”。
    语段中的病句可通过以下方法筛选正确答案:一读,通读语段,是查找病句的前提;二找,认真分析,查找病因,看有没有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三改,针对病因,对症下药,进行删、补、换、移,修改病句;四查,对修改后的句子进行校对阅读,看是否通顺、句意准确。
    语句②,不合逻辑,“超过35%左右”, 自相矛盾,将“超过”和“左右”删除其中一个。
    语句③,结构混乱,“发布《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显示”中两个动词谓语,句式杂糅,“发布”后加“的”,让“《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作主语,“显示”作谓语,其后三个分句共同作宾语。或者删掉“显示”,“2018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发布(了)《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主谓宾成分完整单独成句,其后三个句子也是语法独立的句子。
    语句⑧,“不仅勤俭节约……更体现……”,语序不当,“不仅……更……”的主语都为“勤俭节约”,因此将“不仅”放在“勤俭节约”后。
    语句⑨,“制造……氛围”,搭配不当。“制造……氛围”改为“营造(打造、形成)……氛围”,或者把“氛围”改为“声势”。
    22.例文:
勇于担当,勇于说“行”
    亲爱的妈妈:
    您好!
    收到您的信,我倍感惭愧!在困难面前,我还是退缩了、害怕了,一点小挫折就能让我轻易的说“不”。
    妈妈,您说的对。墙角的花,因为担当起血泪的洗礼,才会有惊叹的美丽;海燕因为担当起了海浪的拍打,才会有“天高任我飞”的雄姿;傲梅因为担当起了风雨的考验,才会有“唯有暗香来”的清高淡雅……担当,使世界充满力量;担当,让美丽多了一份铿锵。
    担当是时代的呼唤,承载使命要担当。“长太息以掩涕息,哀民生之多艰”,多少次思绪飘飞到汨罗河畔去寻找屈原伟岸的身躯孑然独立,又多少次感触于《离骚》的悠悠爱国深情而无法自拔;“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范仲淹的“舍己为天下苍生”,令人尊重;鲁迅先生“血荐轩辕”的担当,赋予了他以生命做匕首、作投枪的勇气;那个站在长城一角感怀涕零吟诵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陈子昂又何尝不让人肃然起敬?“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生动刻画了历代仁人志士勇担重任的无私奉献精神;“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一代伟人的豪言壮语,淋漓尽致地勾勒了担当的力量。他们是伟大的,因为他们担当起了自己的爱国使命。因为担当,所以奉献,因为奉献,所以他们的芳名永存。学会担当,让生命放光。
    担当是品质的彰显,履职尽责要担当。同龄人还在关爱下撒娇的年龄他早已长大,撑起来整个家。几十年寒窗苦读,强咽了几多泪水、几多苦涩,可他“未曾废离”,悉心照顾呆傻的父亲和一个无亲无故的妹妹,用自己弱小的肩膀接受了挑战,担当起了社会的责任,他便是2006年感动中国人物洪战辉。他的担当感动了全中国。二十九年穿行于西北环境最恶劣地区的送信使者王顺友,为了山区人们能与外界取得联系,奋不顾身担当起了亲情的桥梁,恶劣的天气和灾难没有被吓倒,再大的风沙也阻止不了前行的路。他用毅力诠释了责任的力量,令人可歌可泣。学会担当,让生命坚强。
    担当是价值的体现,建功立业要担当。作为十大元帅之一的朱德,原本只是一位默默无闻的人,用陈毅的话说,朱德同志在南京暴动的时候,没有一官半职,大家尊重他,只不过他是个老同志罢了。后来,朱德在起义军打了打败仗的情况下,他却能够身先士卒,敢于面对失败,担当起了挽狂澜于即倒,抉大厦之将倾的重任,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把一支将溃散的队伍重振,使军队获得了光明,自己也赢得了全军的尊重。英国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小女孩,从小就被父亲严格要求,无论做什么都要力争一流,即使坐公共汽车也要坐在最前面,大学时代也如此,每件事情做的都很出色在40多岁时,她就成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并赢得了“铁娘子”美誉。她便是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她凭借强烈的“出位”意识,很好的担当起了她的人生和事业,赢得了世人的赞叹。
    妈妈,您的殷殷话语,让我明白担当是一种品质,一种节操,一种大智慧!学会担当,生命将永葆美丽,永葆坚强!
    妈妈,我将永远记住您的嘱托,勇敢的对困难说“行”!
    此致
    敬礼!
您的孩子
2021年3月9日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本题属于材料+任务驱动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
    材料是妈妈写给孩子的信。信中例举了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的情况,总是说“不”,“不听”“不关心”“不想跟你做朋友”“不想读书”,这种现象的背后原因其实是“放纵”“倨傲”“无情”“退缩”。这对这个问题,妈妈提出了希望,要履行“倾听”“实践”“承受”的义务,并指出“我们有时候不该说‘不’,说‘行’反而更可贵”。
    考生在行文时要分清处境(实际情况),谈“说‘不’是我的权利”和“说‘行’更可贵”都可以。面对生活中的丑恶的、不合理的现象,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应该大胆说“不”。面对理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面对他人善意的提醒和师长的教导,理应说“行”。其他立意,持之有据亦可。
    材料是一段含蕴丰富,可以引发读者悠远想象的话。要想写好这篇由富有哲思的话引发出来的作文,要深层次地挖掘话语的含义。需要抓住“这就是担当”分析,语段主要讲“担当”。“面对困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败敢于承担责任”这是担当的一些表现。“是一种责任,是一种魄力,更是一种精神”主要讲“担当”的内涵。本题主要围绕“担当”审题立意。
    【立意】
    1.责任与担当;
    2.做一个有担当的人;
    3.人之为人,要敢于担当;
    4.担当责任是使命,是义务等。
    【素材】
    1.成长,伴随着生长的疼痛;发展,面临着风雨的考验;兴亡,掺杂着历史的辛酸……无可置疑,面对这些,我们必须挺起坚实的脊梁,勇于担当。历史之钟,悠悠传响。勇于担当,是一种历史使命。生死是个两难选择,可是,当司马迁仰首皓月,想起父亲临终前的遗愿,又想想宫刑那种男儿之奇耻大辱,他又能怎样选择呢?他紧紧攥住了那本未完成的书,选择了忍辱负重,他担当起了父亲的责任,担当起那个时代历史的使命,选择牺牲个人名誉,顶着流言蜚语,完成了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之称的《史记》。相比之下,项羽的乌江自刎着实让人扼腕慨叹,江东父老的厚望,虞姬的真爱,他都辜负了,逃避了历史的使命,何其悲哉!“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项羽不明白这个道理,于是历史将重任给予刘邦,终成一代霸业。
    2.亲情之歌,轻轻吟唱。勇于担当,是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清晰地想起那双在镜头里不停奔跑的双脚,边跑边说着:“我要赶回去给奶奶做饭呢!”对,是他,那个失去双亲却依然坚强乐观,主动承担起照顾奶奶的责任的马鹏飞,七岁起,因患病无法照顾自己的奶奶愈发病重,他不但自己不劳烦奶奶,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在奶奶生日那天,开始照顾起奶奶——他唯一的亲人。我不知道,一个小小身体内究竟蕴藏着多大的力量,让他又勇气来担当如此重任?或许是血浓于水的亲情,但更应该是那种不可推卸的责任,让他积蓄起连一个成年人都无法拥有的力量,像那最动听的音乐,直达内心深处,拨动心弦,为之震撼。
    3.风生水起才知天高云淡,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生命,就像沙漠中的仙人掌,戈壁滩里的白杨,活着就要经历磨难,接受并负起责任。一个人要勇于担当,才能百炼成钢。一群人的担当,将生命升华!一代人的担当,将让一个民族再次崛起!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