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今年高考语文试题难度将加大?现代文阅读会出新花样!评卷组长教你如何备考


    “今后高考外语可以考两次,数学不分文理数后可能会降低难度。高考的区分度主要在语文,语文主要在阅读和作文。”语文是工具学科,是母语,是学习其他各科的基础和前提。小学一年级到高三毕业一共上课13000节,语文是第一大科,占总课时的21%以上。那么,如何才能把语文学好呢?跟随小编看一看评卷组长教你如何备考吧!
    
    语文的作用是巨大的:
    第一,培养学生学习、使用祖国语言的能力;
    第二,进行思想教育,语文的思想教育任务不亚于政治;
    第三,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培养学生获取新的知识能力,搜集处理信息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第四,语文是进行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
    一,语文的区分度首先体现在阅读
    “部编本”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曾就新语文教材如何把握?新教材对学生语文素养提出了什么要求?未来高考语文改革的方向是什么?进行了一次讲话-——
    高考命题方式正在进行很大的改革,而且在悄悄地改——阅读速度,以前卷面大概7000字,现在是9000字,将来可能增加到1万字;阅读题量也增加了,这两年高考语文的题量,不是题目的数量,是你要做完的题的体量,比往年悄悄增加了5%~8%。
    小编说:预计2019年的高考语文阅读题量会持续增加,锻炼阅读速度、提升反应能力迫在眉睫!
    温儒敏还透露:“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他说:
    阅读面也在悄悄变化,哲学、历史、科技什么类型的内容都有。
    2015年考的阅读题是古代货币制度。之后他们做了一个调查,99%的学生从来没有关心过,没有看过这个题目,老师也没有注意过。
    2016年考的阅读题跟文学有点关系,就是比较文学,里面有很多概念,一般的中学生也看不懂。“这说明现在阅读的要求远远高出了中学语文教学平时教的那个水平”。
    小编说:高考语文阅读题的选文范围,将会远远超出高中教材和一般高中生的认知范围。难度、深度、广度,全面向学术级、经典级看齐!只看《读者》和四大名着,别说高考语文,中考语文都将应付不来!
    温儒敏继续抛出“炸弹”:
    高考阅读题的变化趋势是:“那种思辨性,那么复杂,那种扩展,就是你想不到的,对女生特别不利!”
    因为在温儒敏看来,女孩子中学喜欢读小清新、小文艺、小立志,喜欢词很美的文章。这些符合那个年龄段的审美趣味。可她们马上读大学了,就要开始更多地考虑思辨,面对很复杂的逻辑。所以教改必须在中学阶段用高考来撬动,来推动阅读,推动写作的教学。
    温儒敏谈到改革的原因:
    高考以前爱考实用文,一个文学类,一个应用类,二选一,“有一年考了刘震云的一篇小说,结果选他的文学类题目答题的只有8%~15%。剩下大部分考生选了应用类的。我们发现之后,第二年就调整了。现在文学类也要考,应用类也要考。否则,语文课堂不讲诗,不讲散文,不讲小说,最终中国的文学教育也崩溃了”。
    二,如何有效阅读,高考试题这样启示大家
    2018年高考共有7套语文试题,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全国卷有3套,自主命题卷有4套。综观这7套试题,在落实“立德育人、服务选拔、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时,都有一个共同的、崭新的考查重点,就是侧重考查学生课外阅读情况,以此纠正长期以来学生“重视做题,忽视阅读”的弊病。
    命题把脉:大量试题指向阅读面、阅读量
    2018年的高考试题中,有大量试题直接或间接地来考查学生的课外阅读量、阅读面,以及阅读后是否能认真思考、独立思考。如全国1卷:
    1-3题:论述类文本阅读
    
    
    考查方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古代思想。它是建构和创新当代思想、文化的精神之源。
    优点:材料从两个层面探讨从“诸子学”到“新子学”的发展,强调“新子学”应该同时致力于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建构,引导考生认识到传统思想的当代映射及其重要价值,寄意深远。
    4-6题:文学类文本阅读
    
    
    
    
    考查方向:将具体的语言文字、文学作品置于特定交际情境和历史文化情境中理解、分析和评价。启事与书信的命题设计指向真实的语文学习任务,有助于引导学生活学活用,这种自然语境的设计,在考查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的基础上更加强调融会贯通。
    优点:扣住“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的叙述方式来设题,创设历史具体情境,让考生关注文本中现实对历史的追问、历史的现场叙事、史料的还原,体现赵一曼精神的当下意义,在感动与思考中自然深化对革命文化的认识。
    7-9题:实用类文本阅读
    
    
    
    考查方向:材料选择突出时代性和问题性,引领考生了解我国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和世界发展的前沿问题。
    优点:选择了3则新闻报道,要求考生分析3则报道的侧重点有何不同及其原因,使学生参与生活、观察社会。
    2019命题预测:未来有更多花样试题考查阅读
    预计今年高考中,命题人会在更大范围内采取更加灵活多变的题型来考查学生的名着阅读、文化经典阅读情况。
    2019备考策略:博学审问,慎思明辨
    综合以上分析,考生在备考中不仅要适当做题,更要大量阅读。应该读哪些书呢?中外文学名着、古代文化经典、有益的报刊等。面对这些书刊,我们又该如何有效阅读呢?
    1.文学名着阅读,侧重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情节内容、主题思想,不需要对细枝末节的情节进行死记硬背。一定要对人物、主题等读出自己的真实、独特见解,并请教老师,自己的解读是否合理。
    2.文化经典阅读,侧重理解文化经典的内涵、精髓,不要单单死记硬背字词解释、文化常识。一定要结合现实生活,从现代的眼光来审视这些传统文化的价值:批判继承,创新发展。
    3.报刊要读“中国好故事”,选择好有益的课外刊物后,要把阅读重点放在伟大祖国取得杰出成就方面的新闻、评论,阅读时要关注材料中的词语运用是否正确,语段中是否有表达不准确的地方,材料中哪些词句的运用值得借鉴,材料的论证思路是什么等。还要重点关注社会问题方面的调查报告,这是未来高考命题选材时的新重点。考生要提高阅读速度,在速读中比较材料在内容上的联系,作者观点、大数据方面的异同。应做到权衡利弊,判断正误,比较得失,评价影响。
    三,要学好古诗文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高中最新课标修订的重点之一,各学科结合自身特点,丰富充实相关内容。
    其中,语文课标最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贯穿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各个部分。
    一是内容更全。在“课内外读物建议”部分,除保留原有《论语》《孟子》《庄子》外,增加了《老子》《史记》等文化经典着作,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各类古诗文,覆盖先秦到清末各个时期。
    二是分量更多。明确规定“课内阅读篇目中,中国古代优秀作品应占1/2”。
    三是要求更高。在全面加强的同时,还设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专题,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深入学习研讨。将原标准“诵读篇目的建议”改为“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推荐篇目数量也从14篇(首)增加到72篇(首),提高了学习要求。
    如何突破古诗文?
    (一)、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高考必不可缺少的一道“硬菜”。每年都有,每年都不相同。因此有很多学生不知道怎么学习,甚至都空缺这一块,等着到了考场上临时发挥呢!然而这种做法真是大错特错。虽然每年的文言文都不一样,但是近观几年,文言文的类型却大致相同。
    1.选文特点
    高考考查的文章大致可分为史传文和散文两大类,文章相对完整、相对独立,篇幅在600—700字之间。史传类文章无非记人(一人多事)和记事(一事多人)两类。前者结构特点是:人-简历-性格特点-事件①-事件②;后者结构特点是:事件-缘由-人物①-人物②……结局。
    以记叙为主的人物传记一般都是高考文言文的热点。
    2.文言文阅读如何做
    (1)读
    首先要通读文章,了解大概文章说得是个什么意思。理清层次,把握主要内容,这样做分析概括类的题目就不会太难,同时也有助于对重点语句的理解。解答翻译、断句和实词、虚词的理解这类题,还需要对文意理解得更精准。
    当然在读的时候一定要断对句,句子断不对,理解的意思就会有偏差,这就是为什么,文章只有一篇,而对其理解却有千千万万。
    (2)译
    (3)想
    人物传记以叙事为主,阅读时要注意人物在不同阶段所做的事,体会其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把握作者对人物的情感态度和评价。
    对于其他文体,也要兼顾到。杂记,或以记事为主,或以写景状物为主,要把握行文的线索,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感和深意。议论性文体,阅读时要抓住中心观点,把握文章的论证思路,准确理解作者所用的例证。应用性文体,要了解背景即写作缘由,把握其文体特征。
    (4)积累
    对于文言文中常出现的词语(表示官职及其升迁变化的,表示人物个性、品行的,表示古代科举、教育的等,)特别注意一些多义词,虚词,古今异义词得积累,一定要和以前的知识相连接融会贯通,系统复习。要有意识地多加积累。此外,对文学文化常识,也要做系统复习。
    (二)、名篇名句默写
    理解性默写经常出现的问题是:因对提示信息把握不当而写错句子,出现错别字。因此,背诵时,要吃透其中重点语句的含义
    例如
    《登飞来峰》中的“自缘身在最高层”和《题西林壁》中的“只缘身在此山中”两句容易混淆,弄清各自的含义就不会错了。
    另外,针对前期在复习中容易出错的字,要动手写写,确保准确掌握。如《劝学》中的“而致千里”“无以至千里”两句中的“致”“至”二字,《登高》中的“霜鬓”等。
    三,作文是也是关键
    90%的尖子生和成功者,都有较强的写作能力!
    对于在校的学生来说,学习语文在很大一个方面是要学习如何写作文。有一个公式:作文=1/2语文。从小学到高中,作文在语文考试中都是占比最高的。以高考为指挥棒,作文分值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凭一篇作文上大学不再是什么新鲜事。我们现在高考语文总分150,作文占了60分,作文尖子生升入高年级,学习成绩大多优秀,约占2/3。
    总之,得作文者得语文,得作文者得高考!
    如何迈过作文这道坎?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担任广东高考语文评卷组组长多年的邹寿元老师对于如何写好考场作文,给出以下建议:
    拟题要求:准确、简洁、有新意
    作文占分比极高,考生普遍关心作文如何写好,不要无谓丢分。邹寿元说,审题是第一关,也是解决方向路线问题,尤其重要,“审错题意味着得分低,解决好审题问题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所在。”
    他说,拟题有规律和要求,首先要准确,其次要简洁,第三才是有新意。“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如果是一个好的标题,更能吸引评卷老师的注意,会有好的印象。”
    他强调“扣题意识”,开头、中间和结尾都要扣题,有些考生扣题意识不强,文章跟题意若即若离,容易失分。
    他介绍了面对作文题目的“工序”:看到题目,首先要弄清楚题目的意思,然后选角度,确定中心,接着是选材,然后是谋篇布局,语言表达。所谓的思路就是谋篇布局,要先完成前面的几道工序。
    文体选择:一般不提倡写诗歌
    邹寿元说,如果作文题文体不限的话,可以写小说,甚至诗歌也可以。但是一般不提倡写诗歌,不容易写好。而写小说意味着可以虚构故事,但是要有文体特征。
    高分文章:深刻、丰富、有文采、有新意
    在邹寿元看来,有亮点的文章是深刻、丰富、有文采、有新意。这几点不要求全面做到,只要有一点就可以认定为有亮点。作文要想得高分,必须有亮点。否则只是平庸作文,最多40分左右,无法上到一等文。
    文章如何有新意?邹寿元说,见解观点要新颖,但要以切合题意为前提;其次,角度新颖,同样的材料可以从很多角度来说;此外,材料鲜活,构思新颖,表达新颖等。
    时间分配:不要少于40分钟
    邹寿元提醒,一般来说写作文不要少于40分钟,比较合适的40~50分钟。整张卷的答题时间安排上,有些考生可能古诗文阅读花比较多时间,有些可能是现代文阅读花很多时间。如果考试马上结束,作文还没写完怎么办?“赶紧结束,用结束的话语!”
    怎样写好议论文?
    深刻文章:深入本质上升到理论高度
    考生问,议论文有没有一些诀窍?“怕写得不够清晰。”邹寿元说,议论类文章开头,一般先概括材料内容,接着做初步的分析,然后提出中心论点。或用散文写法,先讲一个故事,或引用名言名句开头。
    他说,议论文要使文章深刻,从实到虚,不要紧紧揪住表面来说,要深入到本质,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其次,探究背景,使文章显得有深度,比如中学生乱涂校服,应引申为大环境社会上某些青少年盲目追求个性和自由。此外,体现哲理,逐层深入,正反对比论证等都可以使文章有深度。
    素材选择:论据要鲜活多关注现实
    议论文的选材很重要,挑选论据必须要有针对性,论据要能证明论点。要解决好逻辑的问题,同类或相似的论据,要考虑典型性,不是随便生活中任何一个人或一件事,最好是名人名事例,很多人都知道的,比如霍金、乔布斯等例子,都很典型。如果仅仅是日常生活自己的某个亲友的论据,不够典型。
    邹寿元强调论据要有准确性,不能跟事实有出入,有些考生对论据记得不够清晰,只是凭着大概来写作,把时间、人名或事件搞错了,会影响文章的质量和得分。此外,尽可能使用鲜活的论据,古今中外的论据太多了,比如屈原、陶渊明等用得太多,外国的像爱迪生、牛顿,能不用就不用,最好是新近发生的事实。
    邹寿元说,准备素材是全面准备的,因为你不知道高考作文是什么。近年来广东高考作文比较贴近现实,就要多关注现实。要做到这一点,在紧张的备考中,要关心天下大事,关注身边生活,只有这些源头活水才能让文章充满时代气息,贴近现实生活,这样的文章才是好文章。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