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高中政治 > 综合辅导 >

高二政治教案: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识记:(1)哲学的基本问题;(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理解:(1)列举实例表明,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动正确与否,取决于主观是否符合客观;(2)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观点,说明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过程与方法
    教师可以结合近代革命的事实以及现阶段我国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让学生进行分析归纳,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行为习惯以及了解中国国情,从而激发为国争光的爱国热情。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复习提问:
    世界的本原是什么?什么上物质?什么是意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是什么?根据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怎样做?
    导入新课
    以上,是我们在这一课前面学习的理论知识;世界是本来就存在的客观世界,世界的本是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侠的客观实在。意识是客观存在在脑中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根据这一原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以上是唯物主义世界观,是正确的。那么,唯心主义世界观又是怎样认识界本原的呢?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学习第三节第三框。
    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分别找出课文中列举的唯物主义思想和唯心主义思想的观点。)
    唯物主义思想和观点:
    (I)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2)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
    (3)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4)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5)气者,理之依也。 、
    唯心主义思想和观点:
    (l)心外无物;
    (2)存在即被感知;
    (3)物是观念的集合。
    想一想心外无物存在即被知为什么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简单解释,并介绍,荀子、王充、范缜、王夫之、柳宗元、王守仁、贝克莱的生平。)
    提问:唯物主义根本观点和唯心主义根本观点区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恩格斯语录指出哲学的基本问题——思想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看漫画)他们分别是什么观点?
    (学生回答: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观点。)
    唯物主义和?心主义根本观点的分歧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板书)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观点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而形成的。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本质是意识
    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世界上先有意识后有物质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物质是意识的反映
    正是由于不同的哲学家对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有着不同的理解,因此便形成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使哲学被划分为两大派别。
    2.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哲学的基本派别(板书)
    (1)哲学的基本问题: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板书)
    为什么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呢?因为它不仅是所有哲学必须回答的问题,而且是所有哲学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物质和意识究竟哪个是本原,物质和意识究竟谁决定谁,是哲学基本问题最重要的方面,对这一方面的回答不同,哲学的性质就不同。由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作出了截然相反的回答,它们才成为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
    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实际工作中的基本问题,要真正承认物质是本原,物质决定意识,那就要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