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教案:《一切从实际出发》(4)
http://www.newdu.com 2025/05/20 12:05:02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6.为什么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呢? 因为它不仅是所有哲学必须回答的问题,而且是所有哲学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物质和意识究竟哪个是本原,物质和意识究竟谁决定谁,是哲学基本问题最重要的方面,对这一方面的回答不同,哲学的性质就不同。由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作出了截然相反的回答,它们才成为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 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实际工作中的基本问题,要真正承认物质是本原,物质决定意识,那就要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7.通常说的“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与哲学基本问题所说的“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是不是一回事?为什么? 通常说的“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命题,它是指一方面物质决定意识,另一方面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动地反映客观物质世界,意识能动地反作用于客观物质世界)。这是对实际存在的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正确揭示。哲学基本问题所说的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包括两个内容: 一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的本原?哪个决定哪个?二是意识能不能正确反映物质?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客观存在?对这两方面的正确回答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物质。可见,这里所回答的第二个内容,与前面说的第二个内容不是一回事,两处说的“关系”是有不同之处的。 作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哲学史的总结。历史上的哲学,都以不同形式回答了哲学的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在新的高度上正确地回答了哲学的基本问题,而且进一步科学地指明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8.意识的反作用,也包括对人自身的调节作用。 健康的心理情绪、充实的精神生活,可以使人奋进,使人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一个人如果没有高尚的精神生活,就不会有真正的幸福情感。如果认为唯物主义者只是关心物质生活,不追求精神生活,那是对唯物主义极大的曲解。”这是针对社会上的一些误解对学生造成的影响而作出的回应。同时,在该框题中还明确表述了“人们的意识领域,正确的思想不去占领,错误的思想就会去占领”这个观点,并以如何对待网络文化为例说明这个问题。 9.关于民族精神。 十六大报告把“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放在非常突出的地位,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教材在本课运用有关理论用了较多文字分析了这个问题。其中在第27页中说,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质,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四.与本课知识点相关的热点点击 1.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与三峡工程蓄水、行船、发电成功。 [热点] 2003年6月1日9时,随着一声令下,三峡4个开启的泄水底孔其中的一个被关闭,标志着三峡蓄水下闸成功。几代人魂牵梦萦的“高峡出平湖”的景象,终于初现姿容。 2003年6月13日上午,三峡船闸首次试闸试航成功。7月9日、15日三峡大坝左岸2号和5号电站相继发电成功。 [点击] 第一,早已被人的“实践”活动所证实,既然人类在实践中能够取得成功,达到预期的目的,那就说明原有的认识是符合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规律的,证明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第二,适当作一些理论补充:一是客观事物有相对稳定的一面,这给人正确认识事物提供了可能;二是从认识主体看,人在长期实践中形成和逐渐完善的大脑是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基础;三是从认识能力看,人有抽象思维能力,随着实践的发展,人的认识能力是不断提高的,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三峡工程蓄水、行船、发电成功就证明了这一点。 2.意识的反作用与抗击非典取得阶段性胜利。 [热点] 2003年7月28日,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的严峻考验,全党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一手抓防治非典这件大事不放松,一手抓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夺取了防治非典工作的阶段性重大胜利,保持了经济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这场斗争的胜利,进一步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更加坚定了全国各族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极大地提高了我国人民战胜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极大地增强了世界各国对中国发展前景的信心,扩大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这再一次充分说明,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正确指引,有全党全国人民的团结奋斗,我们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战胜不了的风险。 [点击]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又可以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物质与意识辨证关系与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热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五年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发行长期建设国债,是在特定情况下实行的特殊政策。我们始终坚持经常性预算不打赤字,建设性预算赤字不突破年初确定的规模。在银行存款增加较多、物资供给充裕、物价持续负增长、利率水平较低的条件下,发行国债搞建设既可以利用闲置生产能力,拉动经济增长,又可以减轻银行利息负担,也不会引发通货膨胀,一举多得。在长期建设国债资金使用中,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并同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技术改造、科技教育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结合起来,注意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点击]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又可以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我国政府根据不同时期经济发展面临的不同形势,实施调整宏观调控政策,就反映了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而正是由于宏观调控政策正确反映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因而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则又体现了意识又可以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的道理。 五、单元复习效果考评(另附)。 六、本课知识结构简图(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