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自然灾害专题(2)
http://www.newdu.com 2025/05/20 11:05:4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我国的水旱灾害十分频繁与季风气候密切相关。夏季风进退的迟早、势力的强弱,再加上某些年份副高位置反常(如副高位置偏西北,而东部干旱),使我国降水的年际变化很大。我国的旱涝灾害在时间和空间上有不同的表现。从我国历年旱涝情况看,大致是东北涝多于旱;华北盛夏多洪涝,春旱十分严重;长江中下游地区大体上夏多洪涝,盛夏多伏旱。 (三)地质地貌灾害 地质地貌灾害是历年高考中考查频率较高的重点内容,复习地质地貌灾害时要结合地壳运动、内外力作用等进行分析,特别是要结合并运用板块构造学说分析解释世界上火山、地震的分布规律。 1、地震: 5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所有自然灾害中威胁最大的一种灾害。理解地震的震级、烈度、影响烈度的因素和分布规律。特别是要明确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等震线是指烈度相同各点的连线。 构造地震破坏性一般大于火山地震。地震多发生在板块交界地带,但不是周期性出现的(如位于太平洋地震带上的台湾近些年地震较频繁,一是因为其处于亚欧板块碰撞地带,二是近些年此地处于地震活跃期)。准确预报地震仍是全人类努力的方向。 2、火山: 火山爆发给带来惨重的灾难,严重影响地球生态环境。21进入世纪以来,全球火山一个高喷发期。火山给人类带来灾难的同时,也给人类提供了十分肥沃的土壤、丰富的地热。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是世界上拥有火山最多的国家,仅活火山就有70多座,被称为"火山国"。 3、泥石流: 我国泥石流多发生在西部青藏高原边缘山区,如云南、四川两省的西部。这主要有以下原因:地形以山地为主;地震频发导致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人类对植被的破坏及大规模的工程兴建起了诱发作用。 4、滑坡 另:过量开采地下会形成地下水漏斗区,使地上建筑物塌陷。沿海会引起海水入浸,使地下水水质变坏。可采取人工回灌的方法填补地下水漏斗区。 (四)自然灾害的关联性 从成因上,自然灾害具有很大的关联性,这种关联性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灾害的群发性和严重性。 天文灾害太阳黑子增多 气候灾害暴雨洪涝的发生泥石流、滑坡 地质灾害地震频发断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高二地理: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的治理措施
- 下一篇:高二地理:我国四大区域工业生产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