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高中政治 > 综合辅导 >

高二政治教案:文化创新的途径(1)(4)


    3.(P54)
    对此,你能提供一个事例加以说明吗?
    提示 例如,散文诗。其特点是:散文诗是一种吸取散文和诗最佳美学特点,使其很好融合,并舍去二者的"拖累"的一种独立的文体,有人亦称它是诗和散文的联姻。用王光明教授的话来说,它体现了诗的内涵又容纳了诗意的散文性细节,化合了诗的表现手段和散文的描述手段。19世纪中叶流行于欧美。它的第一个特点是篇幅短小,不分行,不押韵,但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充满诗的意境,有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第二个特点是内容的跳跃性,以凝练的语言营造诗情画意。第三个特点是多用象征、暗示等手法扩大内容和容量。
    4.(P54)
    在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方面,这个事例对你有什么启示?
    提示 首先,文化创新离不开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要以此为基础,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一个国家或民族,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其民族文化的创新,也就失去了根基。其次,文化创新要体现时代精神。再次,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开展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以发展本民族文化。
    5.(P55)
    上面的观点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为什么?
    提示 (1)以上三个观点实际上是如何对待外来文化的问题,即我们要对外来文化有一个正确的态度。
    (2)文化的多样性体现了人类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各民族文化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各有其长处,各族人民都曾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过贡献。文化的多样性使世界充满活力和不断进步。所以,文化的发展,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共同发展,要坚持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博采各国文化之所长,特别要善于吸收发达国家中那些为现代化建设所需要而又适合我国国情的文明成果。同时坚决抵制各种腐朽文化的侵蚀。
    (3)观点一,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是"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的表现。观点二,一味固守本民族传统文化,拒绝接受任何外来文化,是一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的表现。只有观点三才是我们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
    1.2009年春节,短信拜年成为时尚,短信内容结合"牛年"而不断推陈出新:牛气冲天、牛劲十足、健壮如牛、HPAY牛YEAR等。要保持新短信的生命力必须(  )
    ①面向人民,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呼声 ②博采众长,兼收并蓄 ③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④立足社会实践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材料强调如何实现文化创新,①②③④均符合要求。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