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高中政治 > 综合辅导 >

高二政治教案:文化创新的途径(1)(2)


    拓展 文化创新与文化交流、借鉴、融合的关系。
    (1)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不同民族文化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世界文化的繁荣。
    (2)正确看待文化创新与文化交流、借鉴、融合的关系,必须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即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倾向。
    误区 文化创新就要体现时代精神。
    (1)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社会实践的发展,带来了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变化,要求文化创新体现新的时代精神。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2)我们不能离开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空谈创新。任何形式的文化,都不可能摒弃传统而从头开始。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其民族文化的创新就会失去根基。因此,进行文化创新既要继承传统,又要体现新的时代精神,必须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不可偏废其一。
    辨析 文化创新的过程就是逐步吸收和融合西方文化的过程。
    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兼收并蓄"。这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1)文化创新的前提是继承,但这种继承是选择性继承。文化创新的过程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既是一个不同民族文化间相互交流、融合的过程,又是一个借鉴、汲取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发展民族文化的过程。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因为永葆文化全命力和提升文化竞争力,都需要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
    (2)"吸收和融合西方文化",符合文化多样性这个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有利于在整个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实现世界范围内的文化成果共享。但是"吸收"也是有选择性的。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更需要有科学分析的态度。
    (3)在文化创新过程中,我们既要积极主动地与西方文化交流、融合,又要不断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继承、创新,这是中华文化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关键。
    判断 文化创新是对传统文化的根本否定。
    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新文化的过程。传统文化既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也是实现文化创新的前提。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任何形式的文化,都不可能摒弃传统而从头开始。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其民族文化的创新就会失去根基。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因此,文化创新不是对传统文化的根本否定。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