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教案:税收的性质和作用(2)
http://www.newdu.com 2025/05/24 06:05:35 网络 佚名 参加讨论
[新课教学] 二、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板书) 1.我国税收的性质(板书) [师]通过税收的含义可知,税收是以国家权力为前提为保障的,国家权力的性质不同,税收的性质也必然不同,或者说不同社会条件下税收有不同的性质。但是,税收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一种分配关系。共同的本质决定了税收在不同社会制度下有许多共同点,那么,到底有哪些共同点(或者说有哪些共同属性)?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税收其性质又是什么?请同学们结合以下材料分析。(多媒体显示) 材料1 在中国封建社会,封建国家的统治者为了自己的奢侈消费以及连年的战争,对劳动人民进行残酷的掠夺,征收沉重的苛捐杂税和徭役,给劳动人民造成极其沉重的负担。因此激发了农民的反抗。像陈胜、吴广起义,加速了秦王朝的灭亡,后来的元、明、清代,农民起义更是此伏彼起。 材料2 国民党统治时期,巧立名目,横征暴敛,人民贫困无立锥之地,蒋介石政府还高呼:"民国万岁,天下太平",成都文人刘师亮把它改为"民国万税,天下太贫。" 材料3 近些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财政税收大幅度增加,同时,我国在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支出也大幅度增加。 [师]首先回答不同社会制度下的税收有哪些共同点? [生](几位同学互相补充):①征税的主体都是国家;②都是为实现国家职能服务的;③都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获得的分配;④都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⑤都是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⑥税款都是取之于民。 [师]大家分析得很好。但就税款都是取之于民这一点讲,不同的社会条件下,国家取得的方式却不同,税收所体现的经济关系也不同。结合材料谈谈有何不同?(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回答) [生]从税收方式上看,剥削制度下的税收是通过巧立名目、横征暴敛,加重人民负担取得,而不管劳动人民的死活。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税收是依法取得,而不是随意征收,并且分配过程中注意兼顾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利益,绝不是靠加重企业和个人的负担而取得。 [生]所以,税收体现的经济关系也不同,剥削制度下税收体现的是一种剥削关系;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税收所体现的是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利益一致基础上的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之间的关系。 [师]很好。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22第1、2自然段。注意从税收的增长上看,剥削制度下税收的增长靠的是对人民负担的加重;我国税收的主要来源是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税收的增长靠的是生产的发展、经济规模的扩大和效益的提高。而且,我国通过发展生产、扩大经济规模、提高效益来增加税收,增加财政收入,目的就是为了扩大支出,来促进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支出不论是直接用于经济建设,发展科教文卫事业,还是用于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国防,都是为劳动人民的利益服务的,劳动人民是税收的最终受益者。而恰恰相反,剥削制度下税收的最终受益者是剥削阶级,这从材料一、二中足能看出。 以上不同社会制度下税收的方式、税收的增长、税收所体现的关系及税收的最终受益者的不同,使我们得出不同社会制度下税收的性质也不同:剥削制度下的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统治阶级;而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税收(板书),这就是我国税收的性质,即税收的阶级属性。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高一政治教案: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
- 下一篇:高一政治教案:市场秩序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