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高中地理 > 综合辅导 >

2018高考地理三轮冲刺,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


    2018高考的步伐越来越近,如何在最后40天冲刺阶段高效复习?为了帮助同学们夺分更稳妥,小编特整理了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一、地壳的变动
    地质作用:地球上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就是地质作用。
    
    二、地壳运动与板块构造
    1、地壳运动:指由于内力作用所引起的地壳的机械运动。地壳中的各种地质构造基本上都是地壳运动的结果,因而地壳运动又称为构造运动。
    
    2、板块构造
    (1)全球岩石圈分成六大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非洲板块。
    (2)板块内部地壳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地壳活跃,火山、地震也多集中分布于这一地带。
    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者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板块张裂处形成了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两大陆板块交界处相撞形成巨大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大陆板块与大样板块相撞,形成海沟、岛弧、海岸山脉。
    三、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1、地质构造: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的变形、变位。
    2、构造地貌:由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貌。
    
    3、地质构造规律的实际应用
    
    四、外力作用与地貌
    
    1、外力作用的形式以及关系
    
    2、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
    (1)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
    干旱地区以风力侵蚀为主;湿润地区以流水侵蚀为主;高山地区以冰川侵蚀为主;沿海地区以海浪侵蚀为主。
    (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
    流水作用: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沉积。因此,上游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
    冰川作用:高山上侵蚀——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冰渍湖、冰渍垄等。
    风力作用:在干旱区,风力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柱、雅丹地貌等;在风力搬运途中,形成移动沙丘等堆积地貌(如黄土高原)。
    五、难点突破
    1、地壳运动与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的结果,是地壳运动的“足迹”;地壳运动是地质构造形成的原因。
    2、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构造地貌的形成原因是地质构造,通过构造地貌,能够判断地质构造的类型和变化。
    3、向斜和背斜的判断
    由于地壳运动的复杂性,仅从岩层形态判断背斜和向斜是不准确的,只有从岩层新老顺序判断才是科学的。
    4、断层和断裂
    在地壳运动过程中,岩层受力只发生破裂,但没有沿断裂面发生位移,形成断裂;岩层破裂,并沿断裂面两侧岩块发生错动、位移的是断层。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