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地理易错知识点:大气热力作用
http://www.newdu.com 2025/05/21 12:05:09 三好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成功的方法千差万别,失败的原因却总是那么惊人的相似。在高考不足200天的时间里,找到大多数人的易错点并进行强化学习是在最后的决战中取得高分的法宝。为了帮助大家在地理学科取得好的成绩,言老师在这个寒假为大家带来了高考地理易错知识点大盘点,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一下~ ![]() 易错分析:学生出错主要是因为不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各过程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不能准确判断图中序号的含义,对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理解不清。 在复习中要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1.大气的热力作用包括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以及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削弱作用降低了白天的最高气温,保温作用又提高了夜间的最低气温,从而减小了地球表面的气温日较差。 2.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时受大气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从而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受到削弱。 (1)在对流层里,对太阳辐射起吸收作用的主要是水汽和二氧化碳;在平流层里主要是臭氧。吸收作用具有一定的选择性。通过大气的吸收作用,太阳辐射被削弱的部分主要是波长较长的红外线和波长较短的紫外线,而对可见光影响不大。 (2)反射作用没有选择性,所以反射光呈白色。云层的反射作用最为显着。云层越厚,云量越多,反射能力愈强。此外,大气中的杂质颗粒越大,反射能力越强;颗粒越小,反射能力越差。 (3)当太阳辐射在大气中遇到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时,太阳辐射的一部分能量便以这些质点为中心向四面八方散射开来。散射可以改变太阳辐射的方向,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这种散射是有选择性的,波长越短,散射能力越强。散射作用的质点是颗粒较大的尘埃、雾粒、小水滴等时,它们的散射无选择性,各种波长同样被散射。 3.大气主要依靠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增温,大气增温后又以大气辐射的形式把能量返还给地面,称为大气逆辐射,从而实现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