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地理易错知识点:时间计算
http://www.newdu.com 2025/05/21 08:05:54 三好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成功的方法千差万别,失败的原因却总是那么惊人的相似。在高考不足200天的时间里,找到大多数人的易错点并进行强化学习是在最后的决战中取得高分的法宝。为了帮助大家在地理学科取得好的成绩,言老师在这个寒假为大家带来了高考地理易错知识点大盘点,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一下~ ![]() 易错分析:学生易出错的地方: (1)在图中找不到地方时或者区时的有关信息; (2)运用地方时计算公式时出错。 学生在复习时要关注以下内容: 一、地方时计算 1.掌握常见的有关地方时的信息。某地白天的正中间时刻、某地一日内太阳高度最大、某地一日中物影最短、某地太阳位于最南或最北(极夜区除外)、某地物影位于最北或最南(极夜区除外)、位于平分昼半球的经线上等信息均表明该地所在地方时为12:00;赤道上日出地的地方时为6:00,日落地的地方时为18:00。 2.有关地方时的知识点。 (1)地方时的概念:同纬度地区,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 (2)求地方时的依据: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 (3)地方时的计算:所求地点的地方时=已知地点的地方时±两地的经度差×4分钟/1°。 【注】①加、减原则:“东加西减”,即所求地点在已知地点东边的用加,在已知地点西边的用减(注意这里的东西方向是人为规定的,以180°经线为分界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越靠近180°经线的地方越在东边)。 ②两地经度差计算: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已知地点与所求地点都在东经度(或西经度)时,用较大的度数减去较小的度数,其差值即为两地的经度差;若已知地点与所求地点一个在东经度,一个在西经度,则将两地的经度数相加,其和即是两地的经度差。 3.很多同学在进行地方时计算时出错的原因都是对公式掌握不够熟练,或容易出现思维混乱的现象。建议这些同学在进行计算时把计算公式写出来,按照计算公式将已知条件代入,一步一步地计算,千万不要只动脑不动手,否则计算能力差的同学极易出错。 二、区时计算中要注意的细节问题 在进行区时计算时,很多情况下不是因为学生不会做而是因为学生在做题时不注意细节,没有看清题意而出现错误,所以在做该类题目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细节: 1.已知经度求该地所在的时区——经度数除以15,小数部分“四舍五入” 例:新加坡(104°E)——104÷15≈6.9,属于东7区。 2.在区时计算上我们一般说时间值大的在“东”,即:同是东经度经度值越大,时间值越大;同是西经度经度值越小,时间值越大。 3.注意世界上一些重要地区的时区,如北京(东8区),伦敦(0时区),纽约(西5区),洛杉矶(西8区)。 4.注意给出的地点位于东时区还是西时区。 5.看清楚题目要求的地点是在所给地点的东方还是西方。 6.根据东西方向,判断计算时是用加法还是用减法。 7.看清楚题目给出的时间是24小时制还是12小时制,如不要把下午3点当作3点来计算。 8.看清楚题目要求的是地方时还是区时,是求哪个时区的区时。 9.为了避免错误,计算时最好按行书写,便于对照。 三、新旧一天的问题和日界线 1.新旧一天或者日界线的问题,是地理学科的一大难点。常见的题目有两类:一是给出日界线,要求根据两条日界线的特点找到其他信息;二是给出其他信息,要求找出日界线的位置,然后进行其他解答如描述新旧一天所占的范围或者比例。解答第一类题,同学们应掌握日界线的一般规律,确定日界线的类型(人为日界线还是自然日界线),根据不同日界线的特点找到有用信息。解答第二类题,同学们要明确两条日界线的位置,180°经线的位置需要根据题目中有关经度的信息来判断,0时经线的位置需要根据题目中有关时间的信息来判断。建议同学们一定要画图解答,特别要把方向、日期标注在相应位置上。 2.地球上的日期界线有两条,一条是国际日界线(人为日界线),即180°经线,该日界线的位置不变,但是时间在变化;一条是0时经线(自然日界线),它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但时间不变,且当太阳直射0时经线时,两条日界线重合,全球为一个日期。除此之外,地球上有两个日期。 3.新的一天的范围是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向东至180°经线,旧的一天的范围是180°经线向西至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