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高中地理 > 综合辅导 >

新高三暑期备考,高考地理城市区位分析知识出题点


    这个暑假该怎么过?开学就是高三毕业班,还能轻轻松松地过暑假吗?小编整理出高考地理城市区位分析知识出题点,希望新高三生能在暑假合理利用时间,提前进入学习状态。
    
    1.分析我国武汉市的城市区位因素:
    地理位置:位于长江和汉江汇合处;中国大陆的中部
    自然因素:
    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处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长江、汉江汇合处,为城市提供丰富的水源,也方便人流、物流的集散和中转。
    社会经济因素:
    附近铁矿、棉花资源;长江和汉江汇合处,京广铁路穿过,交通便利;科技发达;劳动力丰富,素质高;湖北省省会城市,华中地区最大的经济、文化中心;现代工业、新兴高科技产业(光谷)。(主要工业部门:钢铁、汽车、棉纺织、光谷等)。
    2.第一批城市诞生的地区:
    世界上一些大河冲击平原,如:长江黄河中下游平原;恒河和印度河、尼罗河中下游平原等。
    原因分析:由于肥沃的土壤和便利的灌溉条件,使农业发达;便利的水运。
    3.上海市的发展
    优越的区位因素:
    便捷的交通;广阔的消费市场;高素质的劳动力;宽广的经济腹地;充足的商品供应;丰富的农副产品;雄厚的技术力量。
    城市化问题:
    产生—城市人口膨胀;用地规模扩大;表现—用地紧张,城市建设滞后;道路狭小,交通堵塞;居住拥挤;绿地面积小,环境质量差。
    浦东新区的规模和发展:
    作用—解决城市化问题;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有利条件—位置:
    接近上海繁华市区;面积—相当于建城的2倍;地形—平坦、开发空间大;水源—河网密集,水源充足;产业—农业为主,开发成本低
    城市规划:
    分为城市化地区和非城市化地区两部分;采取轴向发展与综合组团相结合的布局形态;纵横交错的快速干道和河流;各种类型的绿地组成绿化体系。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