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高中地理 > 综合辅导 >

2017高考地理备考策略,易混易错知识点集锦


    在2017高考地理备考中,比起地理科目中的太阳高度角、时区等的计算,有一类问题也是令学生们头痛不已,那就是一些相似名词,比如时区、区时和地方时,下面小编就整理了一份易混易错知识点给大家,希望同学们看过之后能牢牢记住区别。
    
    时间、时刻、时段、时区、区时和地方时:
    时间即时段又叫时间间隔,指时间的久暂,通常是用开始和终了的时刻来表示;
    时刻是指时间的迟早即时段图像中的某一点,时刻因适用经度的不同分地方时和标准时(区时);
    地方时是地球自转的效应,为克服其在使用中的诸多不便,人类建立了时区和区时的概念,前者指空间,后者指时刻。
    断流、季节河和时令河:
    断流是河流缺水最明显的标志,有自然原因如塔里木河一二月份断流,也有人为原因如黄河从断流到续流;
    季节性积水的河流叫季节河,也叫时令河。好比时令病就是指一定季节流行的病。
    理论时区和现实时区:
    某一种标准时适用的地区范围叫时区,分理论时区和现实时区,理论时区是按经度把全球分成24区,每区跨经度15度,各区中央经线都是15的整倍数分别为各区统一使用的时间,每一个时区的空间范围很严格;
    现实时区指某标准时适用的范围突破了理论时区的局限,如中国统一使用东八区的区时。
    径流、径流量和流量:
    径流指大气降水除去损耗后沿地面或地下运动的水流,按径流途径分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按形成的水源条件可分为降雨径流和融雪径流;
    径流量指在一定时段内通过某一河流断面的水量,有年径流量、月径流量、日径流量等;
    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过水断面的水流体积,单位为每秒立方米,是反映径流资源和****水库水量变化的基本指标。
    降水、降雨和降水量:
    降水指从云雾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水和固态水,主要有雨、雪、冰雹等,其中的雨水部分叫降雨;
    降水量指一定时段内,降入到平地上未经渗漏、蒸发、流失的降水所积成的水层深度(固态降水折合成液态水计算)单位为毫米。
    阵风、盛行风和焚风:
    阵风指短时间内风向变动不定,风速强弱变化剧烈的风;盛行风即某一时期广泛流行某一种风向的风如季风,也叫主导风;
    焚风指沿山坡向下吹的热而干的风,空气比较干燥,受其影响易发生森林火灾。
    冲积平原、三角洲和冲积扇:
    冲积平原指河流携带泥沙进入低平地区堆积而成的平原;
    由三角洲发展而成的平原叫三角洲平原,常位于河流注入海洋或大湖地区;
    山地河流出口处的扇形堆积地貌为冲积扇。
    地形、地势和地质构造:
    地形指地表形态,一般看作地貌的同义词,表现为五种不同的地形种类;
    地势为地表起伏大势,如我国地势大致西高东低;
    地质构造指地壳及组成它的地质体(岩层、岩体)的空间展布和形态特征,如褶皱、断层。
    汛期和凌讯:
    汛期指江河由于流域内季节性降雨或冰川积雪融化引起定时性水位上涨的现象,因发生时期及原因不同,可分为春汛、伏讯、秋讯、凌讯等。
    凌讯比较特殊,一般出现在化冻期,河道里的冰凌对水流的阻力作用而引起的涨水现象,常发生在温带从纬度较低流向较高的河段上。
    阴历、阳历和阴阳历:
    阴历是根据朔望月的长度安排历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平均历月等于朔望月;
    阳历根据回归年的长度安排历年,平年365天,闰年366天,原则上大月31天,小月30天,平均历月为回归年的十二分之一,其季节含义较明显;
    阴阳历其性质介于阴历和阳历之间,我国的农历(夏历)是一种阴阳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