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高中区域地理的“十八字方针”
http://www.newdu.com 2025/05/20 08:05:42 三好网 佚名 参加讨论
高中区域地理试题一般多运用有注记的经纬网地图、部分政区图、含有特殊地理事物及注记(如湖泊、河流等)地图、地理图表、资料、文字说明等为“背景”,在此基础上进行设问,提出选择和问答的相应要求。 那么考生在学习和解答这部分题目时,应该注意些什么?今天,高中地理辅导网老师就为大家送上解答高中区域地理的“十八字方针”。 ![]() (拿走~~不谢~~) 这是我们进行解答地理问题首要的、关键的一步,是基础。因为学生如果把位置判断错误,那么学生所得出的结论一定是错误的,尤其在高考中的“串题”和综合题,学生会造成严重的失分。那么针对这一情况,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选取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上的主要经纬线。让学生用红颜色的笔描出来。 中国地图上的主要经纬线: 纬线:40°N、35°N、30°N、23°26′N、20°N 经线:120°E、110°E、100°E、90°E等。 世界地图上的主要经纬线: 经线:120°E、120°W、150°E、70°W、80°W、0° 纬线:30°E、30°N、30°S等。 ![]() 然后,采用上述经纬度来编织区域板块,第一,选取上述重要经纬线,在脑海中形成网格状经纬仪。第二,在区域复习时,这些重要的经纬线穿过各大洲重要的地形区、气候区,和大洋的位置对应起来,就形成了平面的地球仪。第三,在复习系统地理时,进一步丰富这些重要经纬线穿过地区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如工业区、农业区、重要国家、城市、港口、交通线、矿业基地、旅游点,如果这样循序渐进利用经纬网定位和区域识别就比较方便了。 高考强调运用所学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理解地理基本规律和原理,运用所学的地理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和观点,运用地理事实材料,简明地推导或定性地说明地理规律和原理”是高考地理的十项能力要求之一。地理原理是反映地理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地理理性知识,是前人对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理论概括。 我们应该在掌握区域地理的一些地理事实和现象的同时,利用我们学过的原理和规律来解释和分析这些地理事实和现象,并且能从中抓住每个区域的最突出特征,具体做法如下: ![]() 学生对于指定区域要很快说出,此区域的地形、气候、河流、土壤、生物等自然特征和此区域的工业、农业、交通、城市等人文特征,并且要熟悉1.本区域内部的自然要素之间有什么关系?2.本区域内部的人文要素之间又有什么关系?3.本区域内部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之间有什么关系? 然后,将上述原理和规律运用到此区域当中。例如:已经学完非洲自然环境这部分内容,闭上眼睛,按照头脑中出现的心理地图描述非洲的自然环境,根据你所掌握的可能会说出:“非洲大陆上高原面积很大;北部有大面积的沙漠;中部有一个大盆地;东部有东非裂谷带;东北部有条大河──尼罗河;东非高原上有很多野生动物;非洲的周围有大西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等。” 社会焦点与热点问题经常是地理高考试题的切入点,而这些热点、焦点的发生又必然在一定的区域之中。近几年的高考题都涉及到焦点、热点。但要记住,热点、焦点问题最终落脚点还是考查地理知识与地理能力,考生要将热点、焦点问题回归到课本,从中找出相关的地理素材,用学科知识去分析、阐释和评价重大社会问题及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高中地理易混淆知识点汇总
- 下一篇:面对父母的奇葩神逻辑,我们身体瞬间被掏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