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
http://www.newdu.com 2025/05/20 10:05:59 三好网 佚名 参加讨论
进入第二轮高考复习,距离2018年高考更近了。同学们如何抓住有限的时间高效复习?小编今天特为大家整理了历史二轮复习资料,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与理论成果知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具体内容如下: ![]() 归纳总结: 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它主张推翻清政府的统治,进行民族革命,推翻帝制,进行政治革命,解决土地问题,进行社会革命,反映当时中国人的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和要求,具有进步意义。 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在苏联和共产党的帮助下,改组了国民党,组织召开国民党一大,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提出“三大政策”。在新三民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国民革命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1.多角度认识三民主义 (1)从时代背景看,三民主义产生于《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趋于汇流。 (2)从纲领内容看,三民主义所要解决的是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3)从民生意识看,三民主义借鉴欧美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同情人民疾苦,呼唤社会公平。 (4)从民主政治看,三民主义倡导民权,指导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确立三权分立式的责任内阁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民主政治的进程。 (5)从时代发展看,三民主义与时俱进,由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进程。 2.正确认识民生主义 按照孙中山关于民生主义的阐述,其内容主要指“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两个方面,即通常所说的土地问题和资本问题。 (1)“平均地权”有两层含义,一是主张“土地国有”以防止“兼并”,二是主张“必能耕者而后授以田”以达到“均田”的目的,防止社会革命发生。 (2)“节制资本”的根本用意是防止在中国出现垄断国计民生的私人企业、集团,使中国在充分发展经济的同时,避免像欧美国家那样财富过分集中、贫富过分悬殊。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