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高中语文 > 作文 > 作文辅导 >

话题作文的思路篇

    江苏省镇江中学 陈乃香  
    [策略解读]
    世间的一切事物在不断更替的运动发展中,必然出现一定的因果联系。任何“果”均为一定的“因”所决定,不存在无因之果;所谓“果”,则是由于“因”的作用而产生,任何“因”都产生一定的“果”,所以也没有无果之因。依据客观事物这种必然的因果联系和人们认识事物思维活动的“因果链”,在拓展话题作文写作思路时,考生可以运用“探因”和“索果”这两种常规方法。这两种思路适用于任何一个话题作文题,我们不妨一试,以提高自己拓展写作思路的能力。
    所谓探因,就是探求话题成立或不成立的原因,它包括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如2000年全国高考作文话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成立理由可以有:①世界是千变万化的(客观);②看问题的角度、标准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主观)。
    所谓索果,就是将话题作为前提,考虑其会导致何种结果。仍以2000年“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例,它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结果:①可以一分为二:丰富多彩的答案可从总体上分为两类,即正确的答案和不正确的答案,只有全面地、辩证地思考分析,才能摒弃不正确的答案,找到正确的答案;②再深一层:正确的答案又可分为最佳的、较佳的等等,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精益求精,才能找到某一时期、某一情境的最佳答案;③再深一层:追求最佳的答案,是为了更好地创新和创造,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还有一种更容易把握的常规分析,就是依据题干递进式地提出三个问题:这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怎样才能做到?如2001年以“诚信”为话题,可以如此发问:什么是成信?为什么要讲求诚信?怎样才能以诚信为本?敏感的考生可能已经意识到,这是一种普遍的拓展思路的方法。
    如此探因索果之后,思路很快就拓展开来了,思维亮点便一一闪烁出来。当然,我们并不要求每个考生把握住每一个“亮点”,你只要抓住了其中的一两个便可以了。
    [请你试试]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个要卖马的人,一连卖了三天都无人过问,他就去见相马专家伯乐,说:“我要卖一匹马,可一连三天都无人过问。请您无论如何帮我一下。您只要围着我的马儿看几圈,走开后回头再看一看,我奉送您一天的花费。”伯乐同意了,真的去市场上围着马看了几圈,临走时又回头看了看。伯乐一离开,马价立即暴涨了十倍。
    请以“求实”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佳作示例]
    循名,何若贵实
    蒋洪钰
    伯乐相劣马,一圈又一圈,临别再回首,马价十倍涨!买伯乐之“名”,还是买用马之“实”?循名,何若贵实!
    万事须“惟实是举”。伯乐此一番相马,众人被牵着鼻子而行。可是,无论谁怎样夸耀那马头、马身乃至马屁,无论谁怎样认为此马有骛之腿、骓之蹄,此马终非彼马,劣马终非骐骥。怎能一味跟在“权威”屁股后面摇旗呐喊而不惟实是举呢?名气名气,名惟气耳!名气如气球,可吹大亦可吹小,一旦猛吹,结局可悲。
    万事贵在以实求名。伯乐一圈则“钟情”,三圈则“倾心”,再回首马价暴涨如火箭越蹿越高。这种高度是围观者重名不求实造成的。仰视伯乐,你自然只配在伯乐的脚丫子当中生活;换种眼光,俯视伯乐,以实求名,这回伯乐自当会矮了下去。猫成了虎,秃尾巴鸡变成了美丽的大孔雀,都是循名不求实、一味仰视权威的结果。倘若坚守以实求名的信条,稻草便绝对不会变成金条,也决不会因为是什么“长”在会上大放厥词“我代表”而将其划入“人民”的行列,更不会因为吹捧标榜而提拔任用那些“占坑不拉屎,为僧不撞钟”的所谓公仆!少了逐名的人,多了务实的人,民族才有希望。
    权威的力量也许是无穷的,但群众的眼睛终究是雪亮的。我们不能因为世有伯乐善相马,便以为伯乐所相之马必都能追风逐电;我们不能因为世有“权威”,就甘做“权威”的马前卒。倘有人拉了“权威”的手不放,犹如此次竞标购马的“幸运者”弄了匹“卧槽马”,对此我们只能说──活该!
    [简要评析]
    本文从买马者的角度切入材料,从买马者循名不求实以致买回一匹劣马的本质关系上揭示因果,通过反问“循名,何若贵实”命题,旗帜鲜明而一针见血地亮出论点,简明、深刻、警策。在论证过程中,语言每每出彩。“名气名气,名惟气耳”、“猫成了虎,秃尾巴鸡变成了美丽的大孔雀”等,形象而生动。
    [迁移训练]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998年的一曲抗洪救灾的壮歌冲云天,干九霄,一幕幕悲壮场面至今令人记忆犹新。洪水退去,我们不禁痛定思痛,进行反思:这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还是让我们看一看环境的现状吧:大气污染,臭氧空洞,气温上升,气候不调,乱伐森林,破坏植被,任意开垦,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河床淤积,填占江湖……大地失去了太多的绿色以致于出现了“黄河”、“黄江”、“黄湖”……山不保水,水冲土失,河不蓄水,有水倒灌。终于,灾难寻得了1998年这个突破口……这一切还不能引起我们国人的警醒吗?
    我们还觉得“一草一木皆爱护”没有必要吗?我们还觉得自己与环保无关吗?我们呼唤绿色,我们呼唤环保。从我做起,从你做起,大家都行动起来吧!
    请以“绿色的忧思”为话题作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700字;⑤不得抄袭。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中,他就学会了忧郁。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诚实中,他就学会了公正。
    请以“从生活中学习”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思维点拨]
    1.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建立起了无与伦比的物质文明,却也带来了不可挽回的环境恶化。环保,引起了全世界人的关注,它不只是国家的事,社会的事,更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事!“绿色的忧思”的话题就在于揭示环境问题,警醒世人,呼唤环保。它和“与自然和平共处”的话题是有些区别的。后者应重点谈作法,前者重点在忧虑与思考上,不能大谈怎样去做。文体选用上没有特别要求,记叙比议论更易博得青睐。发挥想象,编述故事,也是好方法。文章写出来,只要是能引起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激起人们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的行为,这就是好文章。或列举事实,或直陈心曲,或即事明理,或婉曲启迪,都可成为有特色的篇章。
    2.根据材料提示,考生可以反映正面的生活感受,如自信、公正、耐心、感激、爱护、慷慨等;也可以表现反面的生活体验,如谴责、争斗、忧郁、自责、自卑、嫉妒等。这就要求考生调动所有的生活素材,找出对自己有重大影响的人和事,联系家庭、学校、社会、自然等方面对自己的影响,围绕某一中心选择一件或几件事,在记叙、议论、抒情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反映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等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