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青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http://www.newdu.com 2025/04/04 08:04:40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参考答案
1.A 2.B 3.D
4.D 5.C 6.①社区做好推广工作,使更多居民参与。②商家提高产品质量。③国家市场监管部门要严格监管市场价格秩序。
7.D 8.①师父在戏校给“他”做的番茄炒鸡蛋,酸甜的味儿,体现师徒间的深厚情谊,师父对我的喜爱与关爱。
②“他”在烦闷时给师傅打电话,师父告知“他”番茄炒鸡蛋的秘诀,意在点拨“他”,开导“他”:没有咸的衬托,甜无法被激发出来。劝导“他”放平心态,找准定位,演好丑角配角。
③最后,“他”成功演绎了配角虞翻,“他”将永远记得师父的番茄炒鸡蛋的配方,表明“他”已经通过实践,深刻认识到找准定位、心如旁骛地表演的意义与价值,并将坚持走下去。 9.“艺术聚焦”:指微型小说在“短小中开掘深蕴,在单一中追求精美,在单纯中体现丰富”,采用多种手法对题材进行艺术化处理。
文本一的“艺术聚焦”体现在:
①以“番茄炒鸡蛋”为线索,将“他”的人生轨迹和心路历程串联起来,中间辅以欲扬先抑等手法让情节富有波澜,增添阅读趣味。
②作者聚焦典型的冷门行当:人物形象虽然单纯但极具代表性。从学艺时的志得意满到初登舞台的失落彷徨再到顿悟后坦然坚守,“他”的转变,能激发读者的联想,引发共鸣。
③小说赞美了师徒二人对艺术的坚守,但同时也以小见大,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社会上类似的冷门很多,我们在赞美从业者执着坚守的同时,也应呼吁社会、大众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与支持。
10.D 11.C 12.B 13.(1)南燕公孙五楼计划独揽政权,向南燕主慕容超诬告北地王慕容钟,请求诛杀他。
(2)陛下您慈母在别人手中,哪能吝惜虚名,不为她去降身屈节呢?
14.C 15.首联对比起句,拿石榴花作比,仅用“先期零落”交代事由;颔联用“玉盘”“锦瑟”两个意象渲染风雨摧残牡丹的气氛;颈联想象牡丹凋零委地时园圃中的荒凉孤寂,表达赏花人的惜花之情;尾联想象花瓣落尽之日回想今日被雨摧残的花,反而会觉得今日被雨打过的牡丹粉艳非常,进一步表达惜花之情。诗歌托物言志,牡丹被摧残而衰败,正是诗人自己命运的写照。
16. 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明明如月 何时可掇 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17. 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 我觉得像杨花 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 18.用一连串生动形象的比喻,抓住绿的柔软、鲜嫩、温润的特点,从不同角度对梅雨潭的绿的亮度、纯度加以表现,画面感强烈,写出绿醉人的美。 19.“女儿绿”把绿人格化,突出梅雨潭的绿纯净又鲜润,柔美又娇艳的特点,像一位亭亭玉立、洁白无瑕的年轻女子。
20.(1)原文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煤气拟人化,更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煤气的阴险厉害;(2)原文采用了倒装句式,将“趁人不备,温柔地杀你”独立成句,更强调了煤气的阴险厉害。 21.我们沉浮在福尔马林味儿、漂白粉味儿和尿臊味儿中
22.例文:
修远路漫漫,求索在脚下
鲁迅先生说:“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有人又认为,世界上本来有路,可走的人多了,反而没有了路。诚然,走众人所走的路,也许会很安全,然而一味耽溺于众人所走之常路,酣然自足于安逸之境,则会熄灭进取的动力,吞噬创新的潜能。依我所见,人在旅途何必在意他人的看法,更何必在意原本是否有路!世界上有路还是没路,只有自己去走了,才能知道。行走于世间,总要选择奔流,或勇敢出走,或独觅幽径,上下求索,敢于走路,敢于开路,路就在脚下。
纵历风霜,勇者奔往,救亡图存,信仰开路,敢于创新。
百年历史风云激荡,敢问路在何方?从“公车上书”到“戊戌变法”,从“师夷长技”到“德赛先生”,风雨飘摇的清王朝从未放弃探索救亡图存的出路。憾此路不通,则先辈是否裹挟不前退而避之?是苟且偷得三分乐还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战?近代中国觉醒自救的民主之路拉开序幕,一大批先知先觉挺身而出,扶大厦之倾颓,每一次振臂高呼的“开路”都是为信仰、为家国的最艰苦的呐喊。从“君主立宪”到“民主共和”,有路没路,是否能走,得亲自去探寻求索,深思审慎,打破桎梏,山不转路转,路不转水转。敢于去走,柳暗花明亦可拥有。
锐意革新,独辟蹊径,诗与远方,康庄大道尽芬芳。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行路之难在于歧路的纷繁选择,在于前人的众口铄金,没有路的时候走出了路,走的人多了又堵死了路。可是在民族发展的来路上,那些为科学、为自由的锐意进取的脚步前赴后继,独辟蹊径的求知也从未止步。开拓创新另辟蹊径不是放弃,而是力图东山再起的手段。试问秦孝公若不实行商鞅变法,秦国何以有强大的资本一统天下?中国若不改变计划经济体制,实行改革开放,何来今日的葳蕤盛世?条条大路通罗马,山不过来,我就过去,敢问路在何方?路就在脚下,敢于迈步,敢于选路,人间天堂馥郁芬芳。
揆诸当下,部分人们习惯于行通衢大道,贪图于走终南捷径,长此以往,便会滋长惰性,消磨锐气。一味地随波逐流,亦步亦趋,必将窒息灵动的个性,扼杀高尚的志趣,断路与失路的危机将随之产生。因此,走在人生路上,我等应既不弃勇往直前,也应不忘回头看看,不为大流而羁绊,不为世俗所动摇,敢于走路,敢于选路,敢于开路。
道虽迩,不行不至,纵前路崎岖,吾辈定不畏风霜,以“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之志走好中华复兴之路,革故鼎新,让中华民族的康庄大道世代绵延,与日月同光,与天地较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