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高中语文 > 高二试题库 > 期末考 >

重庆市三峡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秋季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重庆市三峡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秋季联考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请将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卷内或者学校提供的机读卡上。每题选出答案后,学校考生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2.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的《梁庄》在《人民文学》发表之后,获得了一些好评,但说实话,我并不认为《梁庄》的价值和它的文学性就有多么的高。我认为,它的启发性,即它所呈现的一些新的视野和可能性要大于它本身的价值。那它为什么让人有震动之感?它只是写出了一些真实、现实与事实,但这些故事、细节早已普遍存在于中国乡村大地,并且还在继续。
    真正意义上的非虚构创作,除了理论上的一些必要条件之外,更重要的还是与作者灵魂相关的那一部分。作者要从书斋中,从我们逐渐中产阶级化的生活中走出来,走进你所书写的对象的“日常生活”,而不是“观念生活”,这是我们必须清楚与正视的一件事情,不管我们如何真诚,对于我们的书写对象而言,我们已经是“高高在上”的姿态。我们必须要有真正深入的行动,不管是主动的“卧底”,还是被动的“流浪”。而行动的前提是谦卑。谦卑是什么呢?譬如托尔斯泰关于俄国农民和贵族的思考,它必然涉及自我,有着自我心灵的紧张、痛苦与冲突,是一种深刻的原罪感,所以,即使在82岁的高龄,在中国早已是“知天命”的年龄,他还要为此离家出走;譬如卡夫卡写《变形记》,那就是他自己的心灵所感受到的无可比拟的压抑;譬如你走在中国大地上,矿山、小镇、城市、原野,你不只是个思考者,你还应该是他们,试图以他们的眼睛来看待世界,然后反观自我,谦卑能使作者和人物心灵之间形成一种开放和贴近的关系,不只是审视、批判,更不是自恋或一种修辞,那是他的生命、他的生活、他的情感,你要感同身受,不但要体会到他们的疼痛和黑暗,还要准确把握他们的疼痛与黑暗的点位在哪里,要对他们所处的历史语境有真正的理解。
    (摘编自梁鸿《非虚构写作的兴起》)
    材料二:
    报告文学和非虚构在中国的登陆和中兴,相隔了一百年的时空,从20世纪的20年代,到新世纪的10年代。百年之间,先是报告文学逆风而起,一批写实性书写的大将横刀立马,撅起了中国报告文学界的一次次风起云涌。
    时光荏苒,整个20世纪80年代,可以说是中国的报告文学年代,一大批报告文学横空出世,参与了中国思想解放和启蒙运动,构成了最纯正的知识分子写作,其影响甚至盖过了小说与新诗的势头。然而,十年后,报告文学式微,从此告别轻骑兵时代,转而向长篇转身,并以坦克集群正面强攻方式重新聚集,成为宏大叙事的主体方阵,涌现了一部接一部的长篇报告文学。
    这种转场,由于远离了前沿精神,对现实生活干预的锐度大大减弱,不少报告文学家徘徊犹豫之后,转场去写国史大事,或写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事件,或为企业家作传,再无洛阳纸贵的名篇、名作出现。读者也觉得曾经他们喜欢的报告文学已经蓬头垢面,其思想锐度、哲学深度、文学纬度与情感温度,都今不如昔。尤其是随着文化的多元,再不是一部精品风靡全国的时代了,新世纪之后,报告文学越发受人诟病,渐次走向沉寂。
    在这种大背景下,《人民文学》成为非虚构的大纛,以两位河南女作家梁鸿、乔叶打头阵,闪亮登场。一副青衣扮相,水袖掩面,抛出来梁庄众生相,拆楼记忆,莲步款款,引喉如鹂,非虚构很快形成了与报告文学分庭抗礼之势。
    毋庸讳言,非虚构的出现是对报告文学及其致命弱点的一次拯救。《人民文学》当时推出的时尚作家当数梁鸿女士,她的《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是一个村庄、几户人家、一群打工者的世相,是一种小切面的切片写法,写出了人性的复杂与命运多舛。如今梁鸿已经实现了从非虚构作家到小说家的华丽转身。《人民文学》也将非虚构从民间和底层的书写,提高到了殿堂的高度,有第一国刊的导引,非虚构从一株小苗,迅速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与风靡80年代的中国报告文学抗衡,形成了两座山峰。
    报告文学和非虚构到底有什么区别?简单地说,就是高与低、大与小、重与轻、宽与窄的关系。一个是殿堂性的书写,一个是处江湖之远;一个是国史叙事,一个是私人档案;一个是宏大题材,一个是苍生世相;一个侧重于时代之声,一个注重百姓之情;一个写江山家国,一个观人生宿命。前者是对时代精神的宏大叙事,后者则是对老百姓内心世界的细微观摩。报告文学担纲的是对一个时代重大事件的记录,像古代史官一样去记录,而非虚构就是一个家庭、一座村庄、一个群体命运的短歌散曲。前者因为高大上,在文学叙述上,往往会滑入假大空,后者更多生动灵活,但又会因为小而碎,导致坐井观天。但无论写什么、怎么写,真实性都是报告文学与非虚构共同安身立命的底线,亦是高压线,偏离或者背离了真实的基石,报告文学与非虚构书写都将被钉在文学史的耻辱架上。
    与20世纪80年代属于报告文学相比,今天的非虚构远未达到报告文学的顶峰状态。其实,任何一件事物,一旦达到顶峰状态,就意味着跌落,走向式微。从这个意义上说,非虚构既是对报告文学作家书写的拯救,也是对报告文学体裁的弥补。
    (摘编自徐剑《报告文学、非虚构的理性辨识与文学分合》)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梁鸿认为,《梁庄》能震动人心是因为其所展示的真实故事和细节普遍存在于中国乡村大地,并且还在继续。
    B. 梁鸿认为,托尔斯泰在写作时,把人物的命运和处境跟自身紧密联系起来,这种谦卑使作者和人物心灵之间形成既开放又贴近的关系。
    C. 《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采用小切面的切片写法,描写一个村庄、几户人家、一群打工者的世相,是典型的非虚构作品。
    D. 非虚构在报告文学逐渐走向沉寂的背景中产生并迅速发展直至顶峰状态,梁鸿是其代表人物之一。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重在论述非虚构写作中“行动”和“谦卑”的重要性,材料二主要论述非虚构产生的背景、发展和与报告文学的区别。
    B. 面对书写对象,非虚构写作者表现出“高高在上”的姿态是不行的,必须要走进他们的“日常生活”,而不是“观念生活”。
    C. 20世纪80年代,很多报告文学是最纯正的知识分子写作,具有思想解放和启蒙的作用,但十年后,这种作用渐次消失。
    D. 非虚构既是对报告文学作家书写的拯救,也是对报告文学体裁的弥补,这一说法符合事物产生、发展、高潮、衰落的一般规律。
    3. 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梁鸿在写《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的时候,想到的是:我要有能力知道在这一群人——外出打工者艰辛的生活背后的某种普遍性。
    B. 为写《中国在梁庄》,梁鸿带着儿子从北京回到家乡河南梁庄,前前后后住了五个月,寻摸留守的梁庄人无人触碰的生活脉络。
    C. 梁鸿认为,非虚构跟读者之间达成了某种默契,你可以同意他,也可以不同意他,这是作者给你的,不是告知你生活就是这样的。
    D. 梁鸿以书写对象的眼睛看待世界,在梁庄系列作品获得好评后,反观自身,觉得自己虚荣、自私和无耻,完成书稿后有一种极大的空虚感。
    4. 请结合材料一内容说说你对文中所说的“谦卑”的理解。
    5. 如何更好地促进非虚构写作的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 D    2. C    3. C    
    4. ①“谦卑”指对待书写对象的做法。写作者要低下身来深入了解他们,用他们的眼睛来看待世界,并反观自身。②“谦卑”还指对待书写对象的情感。写作者要感同身受地体会他们的生活和情感,准确把握他们的疼痛与黑暗的点位,真正理解他们所处的历史语境。    
    5. ①从作家层面说,深入生活,与书写对象同悲同喜,创作出反映时代特点的具有社会影响的非虚构作品。②从刊物层面说,要有明显的导向,对非虚构作品给予应有的关注和扶持,将非虚构从民间和底层的书写,提高到国家的高度。③从借鉴报告文学的层面说,创作者要明了两者区别,发挥非虚构写作“生动灵活”"的优点,避免小而碎的缺点,立足真实,推动非虚构写作持续发展。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产生并迅速发展直至顶峰状态”错,由原文材料二“非虚构从一株小苗,迅速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与风靡80年代的中国报告文学抗衡,形成了两座山峰”“与20世纪80年代属于报告文学相比,今天的非虚构远未达到报告文学的顶峰状态”可知,选项“直至顶峰状态”错误。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C.“但十年后,这种作用渐次消失”错误。曲解文意,根据原文“十年后,报告文学式微……读者也觉得曾经他们喜欢的报告文学已经蓬头垢面,其思想锐度,哲学深度、文学维度与情感温度,都今不如昔”可知,20世纪80年代,报告文学所具有的解放思想和启蒙的作用是否在十年后渐次消失不能确定。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论据的分析能力。
    A.“我要有能力知道在这一群人——外出打工者艰辛的生活背后的某种普遍性”能够证明材料一中“还要准确把握他们的疼痛与黑暗的点位在哪里,要对他们所处的历史语境有真正的理解”的观点。
    B.是梁鸿深入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的事,可以证明材料一“我们要从书斋中,从我们逐渐中产阶级化的生活中走出来,走进你所书写的对象的‘日常生活’,而不是‘观念生活”的观点。
    C.是关于非虚构写作中,作品(作品中的人物)和读者之间的关系,不能证明材料一中的观点。
    D.是说梁鸿反思自己对梁庄的情感和自己的心态,可以证明“你还应该是他们,试图以他们的眼睛来看待世界,然后反观自我”的观点。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原文“作者要从书斋中,从我们逐渐中产阶级化的生活中走出来,走进你所书写的对象的‘日常生活’,而不是‘观念生活’,这是我们必须清楚与正视的一件事情,不管我们如何真诚,对于我们的书写对象而言,我们已经是‘高高在上’的姿态。我们必须要有真正深入的行动,不管是主动的‘卧底’,还是被动的‘流浪’。而行动的前提是谦卑”可知,对待书写对象,写作者应该不断反省自身,要有真正的行动,由此可概括为“谦卑”指对待书写对象的做法。写作者要低下身来深入了解他们,用他们的眼睛来看待世界,并反观自身。
    原文“譬如托尔斯泰关于俄国农民和贵族的思……谦卑能使作者和人物心灵之间形成一种开放和贴近的关系”可知,列举托尔斯泰、卡夫卡等创作作品时去切身体会、感同身受,由此可概括为对待书写对象的情感。写作者要感同身受地体会他们的生活和情感,准确把握他们的疼痛与黑暗的点位,真正理解他们所处的历史语境。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原文“真正意义上的非虚构创作,除了理论上的一些必要条件之外,更重要的还是与作者灵魂相关的那一部分”“谦卑能使作者和人物心灵之间……要对他们所处的历史语境有真正的理解”可知,从作家层面说,要与书写对象感同身受,由此可概括为从作家层面说,深入生活,与书写对象同悲同喜,创作出反映时代特点的具有社会影响的非虚构作品;
    原文“如今梁鸿已经实现了从非虚构作家到小说家的华丽转身。《人民文学》也将非虚构从民间和底层的书写,提高到了殿堂的高度,有第一国刊的导引,非虚构从一株小苗,迅速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与风靡80年代的中国报告文学抗衡,形成了两座山峰”可知,要给予非虚构文学关注和扶持,将其提升到国家的高度,由此可概括为从刊物层面说,要有明显的导向,对非虚构作品给予应有的关注和扶持,将非虚构从民间和底层的书写,提高到国家的高度;
    原文“前者因为高大上……偏离或者背离了真实的基石,报告文学与非虚构书写都将被钉在文学史的耻辱架上”可知,报告文学和非虚构文学两者是有区别的,前者高大上,后者生动灵活,但小而碎,由此可概括为从借鉴报告文学的层面说,创作者要明了两者区别,发挥非虚构写作“生动灵活”的优点,避免小而碎的缺点,立足真实,推动非虚构写作持续发展。
    (二)现代文阅读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天地再造
    孙皓晖
    父亲把和自己相伴了几年的忠犬大黄留给了苏秦,就走了。
    父亲一走,苏秦立即脱光膀子干起活儿来。昨夜情景,已经使他一路上对家的思念化为乌有,温情的梦幻在那一刻突然地破碎了,断裂了。要不是木讷深远的老父亲,他肯定会愤然离家自己闯荡去了。大嫂与妻子的冷漠与嘲笑残酷地撕碎了自己梦幻的那一刻,他就打定了主意——远远离开自己原先的华贵的瓦釜书院,离家苦修,再造自己。
    第一件事,就是在这断垣残壁上结一间能够遮风挡雨的草庐。
    他一头钻进齐腰深的荒草中,拣细密的茅草一撮一撮地拔了起来。大黄一直卧在断墙下自顾呼噜,后来终于也钻到荒草中来了。暮色消失天黑定时,断墙下堆了一大垛茅草。苏秦与大黄各自吃了一张干饼一块酱肉,大喝了一通甘凉的井水,便开始盖自己的草庐。
    时下正当九月中旬,秋月将满,分外明亮。苏秦趁着月色仔细查看了断墙,不用砌墙,就是屋顶上草抹泥。他先用铁耒挖土,围了一口很大的泥锅,又打了五六桶水倒进泥锅,然后向泥锅里填满选好的半干土块;等待泥锅泡土的时刻,用那口柴刀剁了许多细碎茅草,扔进了泥锅,然后赤脚跳进泥锅反复踩踏。月上中天的时分,一锅软黏适度的草泥和好了。虽然是大汗淋漓,苏秦却是精神抖擞,丝毫不觉得困乏。一鼓作气,他开始给屋顶上草。东方已经鱼肚白了,苏秦没有歇息,开始铺干茅草。正午时分,苏秦压完了一面茅草,高兴地从土墙上爬下来,双腿一软,倒在了大黄身边。
    “呼——”一阵粗重的鼾声响了起来。大黄嗅了嗅苏秦,摇摇尾巴也卧倒了。
    “呜,呼……”大黄喉头呼噜着,靠在苏秦身边也睡着了。
    时序已至寒冬,北风呼啸,大雪纷飞,原野上的一切都模糊了,孤独的草庐已经完全淹没在漫无边际的风雪之中。苏秦在屋外逆风而立,一字一字,高声吟诵起了《阴符经》——“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九月末草庐刚一结好,苏秦便开始了一种奇特的粗简生活。每晚一顿干饼酱肉,喝一通老井的甜水了事。瞌睡了,在草席上和衣睡上一两个时辰,醒来了到井台上用冷水冲洗一番,立即又回来揣摩苦读。日复一日,倒是分外踏实。
    住进草庐,苏秦心底深处的那股烦躁急迫消失了。他意识到,自己的学问面上渊博,却缺乏专注一点的精深。这一点,就是对天下大势的洞察。要锤炼这种见识,需要的不是具体的就事论事的学问,而是高屋建瓴鸟瞰天下的眼光境界。“必须大悟,方得有成。”这是苏秦在坎坷屈辱中磨出来的见识。
    在他打开父亲送来的铜箱,翻检到最底层时,一本破旧的羊皮纸大书出现了——《阴符经》!天哪!他几乎惊讶得要跳起来。“阴符经”几个大字凿凿在目,旁边还有两行小字,细看,隐隐约约便是“伊尹太公范蠡鬼谷子”四个名字。他二话不说,坐在门外土坎上便翻了起来……
    几个月了,他每日朗诵默记,已经能将《阴符经》倒背如流。这《阴符经》当真是“变通无羁,深微烛照”。苏秦觉得,自己还远远未将《阴符经》咀嚼透烂,还得再下苦功夫。
    在这个风雪扑面的寒夜,苏秦依然雷打不动地冲着苍茫的夜空大声朗诵着,渐渐地,他的声音嘶哑了,吼出最后一个字的时候,喉头一阵发甜,猛然喷出了大大一口鲜血,颓然扑倒在地。大黄“呜”的一声低吼,箭一般扑了过来,叼住苏秦的腰带,腰一弓,使劲儿往门口拖。它将苏秦拖到门口,又三两下拱开了门板,将苏秦拖到了屋内。
    “啊……”喉头一阵呼噜喘息,苏秦终于醒来了。
    方才一阵吼诵,使他突然顿悟——《阴符经》正是纵横捭阖的大法则!其中天地之道、为政之道、君臣之道、创守之道、万物互动之道、邦国互动之道无所不包。将这些大道理揣摩深透,何愁不能窥透天下奥秘?何愁不能找出列国症结?何愁不能纵横战国?
    苏秦又打开了《阴符经》,又一字一字地开始琢磨。读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时,他眼睛突然一亮。老师鬼谷子在这句下边注文:“食者所以治百骸,失其时而生百病。动者所以安万物,失其机而伤万物。时之至间,不容瞬息;先之太过,后之则不及。是以贤者守时,不肖者守命也。”读着想着,苏秦心中一片豁亮——
    想想自己说秦,就是“先之太过”,如何能够成功?不成功一定是不应时了。王霸大业,秦国是没有拒绝的理由的,但秦国却偏偏拒绝了,而且还拒绝了两次,公孙衍失败了,他苏秦也失败了。现下静心想来,确实是为时过早了。新君即位仅仅一年,秦国内政未安,这时候要秦国立即实施东出争霸,事实上是不可能的……
    想着想着,他迷迷糊糊地瞌睡了,头“咚”地一声撞在了木案上。苏秦醒来揉揉眼睛,站起来在屋中踱步,念着想着,自言自语地嘟哝着……猛然,他盯住了“机在于目”四个字,顿时陷入了沉思,想着想着心中一闪,觉得似乎抓住了什么,瞌睡却又猛然袭来,那闪光又被淹没了。苏秦气恼异常,抓起案上的缝书锥对着大腿猛然一刺,一股鲜血“哧”地喷了出来。
    苏秦猛然清醒,“机在于目”,就是见机而动,不死守一端。
    “啊哈哈哈哈哈!”苏秦仰天大笑,手舞足蹈,脚下一软,扑在了大黄身上。
    冰天雪地的草庐里,苏秦抱着大黄睡去了,人的鼾声与狗的呼噜声交织在了一起。
    (选自《大秦帝国之纵横》,有删改)
    6. 关于苏秦结草庐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细致地描写了苏秦和草泥的过程——围泥锅、剁茅草、反复踩踏,他做得很熟练,和草泥的过程与下文苦读《阴符经》的过程有异曲同工之妙,凸显的是苏秦对理想的执着。
    B. 苏秦在荒野中结草庐,与风雪为伴,让劳作的痛苦磨砺自己,使自己更加奋发,是勾践式的“卧薪尝胆”。
    C. 苏秦决意离开原先华贵的瓦釜书院,来到荒野之中苦修,这是他遭受挫折后不得已的选择。
    D. 断垣残壁,茅草苫顶,孤独地伫立于冰天雪地之中,作者让草庐与苏秦实现了某种意义上的对应。
    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苏秦发现《阴符经》时,几乎惊讶得要跳起来,这一细节暗示了《阴符经》是一部奇书,为后文苏秦的彻悟做了铺垫。
    B. 住进草庐前,苏秦心底烦躁急迫,这主要是因为他回家后受到了妻子和大嫂的冷遇,让他倍感亲情的冷漠和世态的炎凉。
    C. 小说描写苏秦发现并苦读 《阴符经》时运用了插叙手法,这样叙事使结构多了一些变化,避免了平铺直叙。
    D. 小说两次写到苏秦和大黄相依睡去,第一次睡去,是劳动后的疲惫与畅快,第二次睡去是彻悟之后的满足和内心的释然。
    8. 本文题为“天地再造”,苏秦的“再造”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
    9. 《史记·苏秦列传》中记载苏秦“出游数岁,大困而归,兄弟嫂妹妻妾皆笑之……苏秦闻之而惭,自伤,乃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本文在演绎苏秦这段故事时有“一只忠犬大黄陪伴他”的情节加入,这样的改写带来了怎样的文学效果?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6. C    7. B    
    8. 第一阶段:梦幻破裂,离家苦修;第二阶段:修筑草庐,重归平静;第三阶段:卧薪尝胆,大彻大悟    
    9. ①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以忠犬的待遇和忠诚,衬托苏秦的善良和对理想的坚守,使人物形象更丰满。②情节结构上:添加忠犬救主的故事情节,丰富了文章内容,使文章有了一层奇幻的色彩。③主题表现上:“忠犬”象征着苏秦对理想的坚守,也象征了父亲对苏秦的理解。暗示文章主旨。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C.“这是他遭受挫折后不得已的选择”错。根据文章第二段“他就打定了主意”以及后文内容可知,苏秦决意离开原先华贵的瓦釜书院,来到荒野之中苦修,这是他主动放弃平庸与舒适后的选择。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B.“这主要是因为他回家后受到了妻子和大嫂的冷遇,让他倍感亲情的冷漠和世态的炎凉”错,主要原因分析错误。根据“住进草庐,苏秦心底深处的那股烦躁急迫消失了。他意识到,自己的学问面上渊博,却缺乏专注一点的精深”可知,苏秦烦躁急迫的原因是没有意识到自己失败的原因。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
    通读全文可知,全文共分为四层:
    第一层1-2段:主要讲述苏秦离家苦修,再造自己的原因;
    第二层3-7段:主要讲述苏秦结庐的过程;
    第三层10-12段:主要讲述苏秦发现《阴符经》的过程;
    第四层8-9、13-22段:主要讲述苏秦反复苦读,最终大彻大悟的过程。
    文章这四个部分,都与苏秦“再造”的过程有关。总结归纳后,可以把苏秦“再造”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文章1-2段,主要讲述苏秦周游受挫归来,被亲人嘲笑导致温情梦幻破裂而决定离家苦修,再造自己。
    据此可概括为:梦幻破裂,离家苦修。
    第二阶段:文章3-7段以及第11段,主要讲述了苏秦克服重重困难终于重新结庐成功。然后顿悟了自己存在的问题,即“自己的学问面上渊博,却缺乏专注一点的精深。这一点,就是对天下大势的洞察。要锤炼这种见识,需要的不是具体的就事论事的学问,而是高屋建瓴、鸟瞰天下的眼光境界”,这之后他的内心便不再烦躁、急迫。
    据此可概括为:修筑草庐,重归平静。
    第三阶段:文章8-22段,主要讲述了苏秦反复苦读,历经生死,终于大彻大悟的过程。
    据此可概括为:卧薪尝胆,大彻大悟。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
    第一,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大黄对苏秦不离不弃,陪他一起盖草庐,读书等,而苏秦对大黄也很好,他们一起吃饭,一起睡觉。增加忠犬陪伴的环节,以忠犬所受到的待遇“苏秦与大黄各自吃了一张干饼一块酱肉”来从侧面说明了苏秦内心的善良;以忠犬的待遇和忠诚,衬托苏秦的善良和对理想的坚守,使人物形象更丰满。
    第二,情节结构上:增加忠犬救主的故事情节,如“大黄‘呜’的一声低吼,箭一般扑了过来,叼住苏秦的腰带,腰一弓,使劲儿往门口拖。它将苏秦拖到门口,又三两下拱开了门板,将苏秦拖到了屋内”,写大黄机敏又忠诚地救助主人,丰富了文章内容,使文章有了一层奇幻的色彩。
    第三,主题表现上:忠犬是小说中的一个物象,是陪伴父亲多年的一条黄狗,作者在文章中增加忠犬这一形象具有象征意义,忠犬的“忠”象征着苏秦对自己理想的坚守。也象征了父亲对苏秦的理解。苏秦在忠犬的陪伴下,遭遇挫折而不放弃理想信念,结庐自守,卧薪尝胆,终于大彻大悟。所以忠犬也暗示了文章的主旨。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
    寻登进士第。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其为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量移江陵府掾曹。
    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执政览其文而怜之,以其有史才,改比部①郎中、史馆修撰。逾岁,转考功郎中、知制诰,拜中书舍人。俄有不悦愈者,摭其旧事,言愈前左降为江陵掾曹,荆南节度使裴均馆之颇厚,均子锷凡鄙,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仍呼其字。此论喧于朝列,坐是改太子右庶子。
    元和十二年八月,宰臣裴度为淮西宣慰处置使,兼彰义军节度使,请愈为行军司马。淮、蔡平,十二月随度还朝,以功授刑部侍郎,仍诏愈撰《平淮西碑》,其辞多叙裴度事。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
    凤翔法门寺有护国真身塔,塔内有释迦文佛指骨一节,其书本传法,三十年一开,开则岁丰人泰。十四年正月,上令中使杜英奇押宫人三十人,持香花,赴临皋驿迎佛骨。自光顺门入大内留禁中三日乃送诸寺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唯恐在后百姓有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者。愈素不喜佛,上疏谏之。
    愈性弘通,与人交,荣悴不易。少时与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善。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后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大抵以兴起名教弘奖仁义为事。凡嫁内外及友朋孤女仅十人。
    长庆四年十二月卒,时年五十七,赠礼部尚书,谥曰文。
    (节选自《旧唐书》)
    【注】①比部:刑部所属四司之一,设有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四人。
    10.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自光顺门入/大内留/禁中三日/乃送诸寺/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唯恐在/后百姓有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者
    B. 自光顺门入大内/留禁中/三日乃送/诸寺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唯恐在后/百姓有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者
    C. 自光顺门入/大内留禁中三日/乃送诸寺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唯恐在/后百姓有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者
    D. 自光顺门入大内/留禁中三日/乃送诸寺/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唯恐在后/百姓有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者
    11. 对文中所涉及的文学常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两代八位散文代表作家的称号,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B. 进士,明、清时,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考中进士,一甲二甲即授官职,三甲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C. 博士,古为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D. 卒,这里指死亡之意。据《礼记·曲礼》所记,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12. 下面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韩愈三岁时丧父,自认为是孤儿,从小就刻苦学习儒家经典,前任宰相郑余庆为他宣扬美名。
    B. 韩愈说话直率,无所回避,操行正直,不擅长应付世务。对宫市弊端,韩愈曾递上数千字的奏章极力劝谏,皇帝不听从,发怒把他贬官。
    C. 元和年间,韩愈随裴度平定淮西,获升迁,还奉诏写了《平淮西碑》。但李愬对碑文内容不满。
    D. 韩愈和张籍关系好。但豪门权贵对待张籍就像对待奴仆一样,瞪着眼睛不予理睬。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
    (2)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14. 文中说到韩愈“累被摈黜”,为什么后来又能“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
    【答案】10. D    11. B    12. D    
    13. (1)韩愈自认为才华出众,而又多次遭受排挤贬官,作《进学解》来自己开导自己。
    (2)(人们)疼爱自己的孩子,就会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们自己呢,却以从师学习为耻,(真)糊涂啊。    
    14. ①韩愈写作《进学解》宰相看了这篇文章后同情他; ②认为他有修史才能,便改任他为比部郎中、史馆修撰。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从光顺门进入皇宫,留在宫中三日,才送往各寺。王侯公卿士大夫及平民百姓,人人奔走迎送施舍钱财,唯恐落在他人之后。百姓中有人不惜耗尽家产、灼烧头顶和手臂以求供养佛骨。
    “自光顺门入大内”一句,“大内”作“入”的地点,故应在“大内”之后断开,排除AC。
    “留禁中三日”一句,“三日”作“留”的补语,故应在“三日”之后断开,排除B。
    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B.“考中进士,一甲二甲即授官职,三甲学习三年再授官职”说法错误,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二三甲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但豪门权贵对待张籍就像对待奴仆一样”错误,由原文“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可知,是韩愈对待诸豪门权贵就像对待奴仆一样。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以”,认为;“累”,多次;“摈黜”,排挤贬官;“自喻”,宾语前置句,喻自,开导自己。
    (2)“其”,自己;“身”,自己;“耻师”,以从师学习为耻;“惑”,糊涂。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执政览其文而怜之,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可知,因为韩愈作《进学解》来自己开导自己,宰相看了这篇文章后同情他,认为他有修史才能,便改任他为比部郎中、史馆修撰。
    参考译文: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亲名叫韩仲卿,没有什么名声地位。韩愈三岁时丧父,寄养在堂兄家中。韩愈自认为是孤儿,所以从小就刻苦学习儒家经典,不等待别人奖励督促。等到应举进士科,文章投送到公卿中间,前任宰相郑余庆很是为他宣扬美名,由此在当代知名。
    随即韩愈考中进士科。宰相董晋出京镇守大梁,征召韩愈到幕府任巡官。董晋幕府撤除后,徐州张建封又请他到自己幕府充当宾客佐僚。韩愈说话直率,无所回避,操行正直,不擅长应付世务。后调任四门博士,转任监察御史。德宗晚年,一些部门随意发布政令,宰相不能独立掌管机务。宫市的弊端,谏官议论过而德宗不听。韩愈也曾递上数千字的奏章极力劝谏,皇帝不听从,发怒把他贬为连州阳山令,后改任江陵府掾曹。
    韩愈自认为才华出众,而又多次遭受排挤贬官,作《进学解》来自己开导自己,宰相看了这篇文章后同情他,认为他有修史才能,便改任他为比部郎中、史馆修撰。过了一年,转任考功郎中、知制诰,拜授中书舍人。不久有不喜欢韩愈的人,搜集他过去的事情,说他以前降职任江陵府掾曹时,荆南节度使裴均待他优厚,裴均的儿子裴锷平庸粗鄙,近日裴锷回京看望父亲,韩愈写序文为裴锷饯行,而且(在序中)称呼他的字。这一议论在朝廷传播开来,因为这个原因韩愈改任太子右庶子。
    元和十二年八月,宰相裴度任淮西宣慰处置使,兼任彰义军节度使,他上奏请韩愈任行军司马。淮西、蔡州平定之后,十二月韩愈随裴度返回朝廷,因立功授任刑部侍郎,宪宗还下诏命韩愈编写《平淮西碑》,韩愈在碑文中较多记述了裴度的事迹。而就当时首先进入蔡州活捉吴元济一事而言,李愬功劳为第一,李愬对碑文不服。李愬的妻子经常出入宫中,趁机(向皇帝)诉说碑文失实,(宪宗)便下诏叫人磨掉韩愈写的碑文。宪宗命令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新撰写碑文并刊刻碑上。
    凤翔法门寺有座护国真身塔,塔内有释迦文佛的一节手指骨,可以书写经文传布佛法,三十年开启一次,开时便年丰人泰。元和十四年正月,圣上命中使杜英奇带领宫女三十人,手持香料鲜花,前往临皋驿迎接佛骨。从光顺门进入皇宫,留在宫中三日,才送往各寺。王侯公卿士大夫及平民百姓,人人奔走迎送施舍钱财,唯恐落在他人之后。百姓中有人不惜耗尽家产、灼烧头顶和手臂以求供养佛骨。韩愈向来不喜欢敬佛之事,便上疏劝谏这件事。
    韩愈性情宽宏通达,和别人交往,无论人家荣辱沉浮他都不改变态度。年轻时和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关系友好。二人名声和地位还不显达时,韩愈不避寒暑,在公卿间称赞推荐他们,结果张籍终于考中进士科,仕宦之途顺利。后来韩愈虽然显贵,但每遇公事之暇,就和他们交谈会餐,论文赋诗,和昔日一样。然而他对待诸权门豪士,就像对待奴仆一样,瞪着眼睛不予理睬。他还颇能奖掖鼓励后辈,招入家中的十有六七人,即使连自己的早饭都供不上了,也和颜悦色地不在意。他总是把振兴名教和弘奖仁义作为自己的职责。经他资助出嫁的内外亲戚及朋友的孤女多达十人。
    长庆四年十二月(韩愈)去世,死时五十七岁,朝廷追赠(韩愈)礼部尚书的官职,谥号为“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各题。
    州 桥①
    王安石
    州桥踏月想山椒②,回首哀湍③未觉遥。
    今夜重闻旧呜咽,却看山月话州桥。
    州 桥④
    范成大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注] ①州桥:位于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本诗为王安石晚年退居金陵,回想旧游汴京的经历时所作。②山椒:山顶。指在王安石金陵住宅不远处的钟山。③哀湍:指山间发出凄切声音、流得很快的溪水。④州桥:与王诗所咏为同一座桥。此诗为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诗人奉命出使金邦,经过当时被金人占领的汴京时所作。
    15.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诗先写于州桥踏月,思念家乡,后写在家乡赏月,因再次听到生民哭声而忆及汴京。
    B. 王诗中两次写到州桥和溪流,时空转换,交叉渲染,写出了人事的变迁和情感的变化。
    C. 范诗通过两个典型细节“等”“询”,将强烈的感情浓缩于此,真切而炽热,撼人心灵。
    D. 范诗末句用一个“真”字,真切写出了被金人占领的地区的父老的哀怨、思念与失望。
    16. 这两首诗虽内容各异,但都体现了一个“思”字,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这两首诗中“思”的异同。
    【答案】15. A    16. 同:两首诗都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和思考,抒发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异:①王诗先写自己在京时对家乡的思念,后写晚年时回到家乡后对京都的思念以及对往昔峥嵘岁月的回想,虚实结合,感情丰富深沉;②范诗主要写被金人占领的地区的父老对故国的思念,暗含了自己的亡国之痛,隐晦地流露出对南宋朝廷的不满。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A.“因再次听到生民哭声”错,由第二句诗中的“哀湍”(指山间发出凄切声音、流得很快的溪水)可知,王诗中的“旧呜咽”是指家乡的溪水的声音。
    故选A。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结合两首诗歌中的关键词句和注释,把握诗歌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王安石的《州桥》是诗人晚年退居金陵,回想旧游汴京的经历时所作。前两句写昔日在开封赏月,忆及金陵。后两句写今日在金陵赏月,忆及开封。过去那如在耳际的凄切而急速的溪水声,今晚又听到了,并且是真实的而非想象的。同时,诗人也在玩赏明月,然而却不是“想山椒”,而是“话州桥”,即身在金陵而将开封生活当作话题,只言时地之不同,而人事的变迁却不言而喻,表面上是消遣之作,实际上抒发的是深沉、含蓄的忧国之思和爱国之情。
    范成大的《州桥》为诗人经过当时被金人占领的汴京时所作,诗人以白描手法,撷取了一个特写镜头,表现了汴京父老盼望光复河山的殷切心情。“父老年年等驾回”一句中“年年”二字,对遗民历久不衰的故国之思表达了极大的同情和敬意。这两个字也表露了只图偏安的南宋朝廷是怎样年复一年辜负了人民的期待。第三句中“忍泪失声”四字传神地写出父老们的情态。他们面对故国使臣,一时间无穷悲愤齐上心头,恨不得放声痛哭,尽情一吐,而在那样一个环境中却不得不忍住泪水,把积压在心底的话讲出:究竟几时才真有王师到来?这句问话中,“真有”二字写出了父老们的迫切心情,而且含意深长,暗藏着对南宋当局的诘问。全诗在朴素的语言中把遗民盼望王师北返的急切而又失望的心情刻画得极为真实感人,隐晦地流露出诗人对南宋朝廷的不满。
    (三)名篇名句默写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在《短歌行》中想象贤才穿过横纵交错的小路屈尊来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师说》中说,一个崇尚学习的时代必然是一个尊重师者的时代。古代圣贤本来已经超出一般人很多,“_______________”,好学不倦;而当时的普通人,相比圣人已经差得很远,“_______________”,至士大夫之流也是如此。
    (3)自然界鸟兽的啼鸣有时会引发人们的悲思愁绪,这在古诗文中屡见不鲜,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越陌度阡    ②. 枉用相存    ③. 犹且从师而问焉    ④. 而耻学于师    ⑤. 风急天高猿啸哀    ⑥. 渚清沙白鸟飞回(谢公住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句名篇的能力。
    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字形有:“陌”“枉”“焉”“啸”“渚”“渌”“裳”。
    三、语言文字运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这些年,这座具有红色革命传统的城市,悄然发生了巨变。每一个来过广州、身在广州的人都会感觉到,这座城市正在不断创造新的传奇。
    如果登上广州塔,又逢雨后,偌大的城市于________之中,另有一番美景。若是幸运,还能看到彩虹,甚至双彩虹。珠江之上,风起云涌,云层游移,光影明暗,________。街上的行人总是匆匆,人们为了理想与事业而奋斗着。那随处可见的活泼可爱的孩童、朝气蓬勃的少年、充满活力的青年,更让这座城市散发着________的气息。
    广州东北部的中新广州知识城很值得走一走。按照国务院关于中新广州知识城的总体发展规划显示,这块占地178平方公里的区域未来将会有超过60多万人生活、作、学习休闲于此。知识就是力量,创新孕育发展,这就是广州的茁壮成长之路。
    从化,素有广州后花园之美誉,流溪河畔,芳草萋萋,美丽乡村,如诗如画。米埗小镇、童话小镇、西和小镇、罗洞工匠小镇……如同镶嵌于青山绿水间的一粒粒珍珠。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新时代的广州正建设着一个个诗意栖居特色小镇。徜徉其中,________,可以感到一股劳动气息、工匠精神在小镇的每一个细节里悄然流淌……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云蒸霞蔚        蔚为大观    昂扬向上    怡然自乐
    B. 云蒸龙变        蔚为大观    奋发有为    怡然自乐
    C. 云蒸霞蔚        叹为观止    奋发有为    欣然自得
    D. 云蒸龙变        叹为观止    昂扬向上    欣然自得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按照国务院关于中新广州知识城的总体发展规划显示,这块占地178平方公里的区域,未来将会有60多万人生活、工作、学习、休闲于此。
    B. 国务院关于中新广州知识城的总体发展规划显示,这块占地178平方公里的区域,未来将会有超过60多万人生活、工作、学习、休闲于此。
    C. 按照国务院关于中新广州知识城总体发展规划,这块占地178平方公里的区域,未来将会有60多万人生活、工作、学习、休闲于此。
    D. 按照国务院关于中新广州知识城的总体发展规划,这块占地178平方公里的区域,未来将会有超过60多万人生活、工作、学习、休闲于此。
    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答案】18. A    19. C    
    20. ①本体是“米埗小镇、童话小镇、西和小镇、罗洞工匠小镇……”,比喻词是“如同”,喻体是“镶嵌于青山绿水间的一粒粒珍珠”。②比喻贴切,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镇们在绿水青山间极为醒目的状态,表达了作者对小镇的喜爱之情。
    【解析】
    【分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云蒸龙变:云气兴起,神龙飞动。比喻英雄豪杰遇时奋起。云蒸霞蔚:像云雾彩霞升腾聚集起来一样。形容繁盛艳丽。此处应相容雨后广州塔的美景,因而选择“云蒸霞蔚”。
    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蔚为大观:丰富多彩,成为盛大的景象(多指文物等)。此处指景色盛大,因而选择“蔚为大观”。
    昂扬向上:形容情绪高涨;奋发有为:指精神振作,有所作为。此处形容人的精神状态,应选择“昂扬向上”。
    欣然自得:心情舒适、自觉得意的样子。怡然自乐:形容高兴而满足。此处强调的是满足,应选择“怡然自乐”。
    故选A。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波浪线的语句有两处语病,一是结构混乱,“按照……显示”句式杂糅,应删掉一个;
    二成分赘余,“超过……多”重复。
    全部改对的是C项。
    故选C。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分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比喻由本体、喻体、比喻词三部分组成,画线句“米埗小镇、童话小镇、西和小镇、罗洞工匠小镇……如同镶嵌于青山绿水间的一粒粒珍珠”,把“米埗小镇、童话小镇、西和小镇、罗洞工匠小镇……”比喻成“镶嵌于青山绿水间的一粒粒珍珠”,比喻词是“如同”;
    “青山绿水间的一粒粒珍珠”写出小镇在“青山绿水”间的醒目的状态,而“珍珠”的喻体则表达了作者对小镇的喜爱之情。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比目鱼在刚出生时眼睛均匀地长在头部两侧,每侧各一个,对称分布。但是当比目鱼的身体长到1厘米左右的时候,它一侧的眼睛就开始往旁边移动了,先是通过头部上缘,然后慢慢地移动到对面的一边,直到跟另一只眼睛接近时才停止移动。
    比目鱼的眼睛的移动与它独特的身体构造有关,比目鱼的头骨和其他动物不同,不是坚硬的骨头,①_____________。当比目鱼的眼睛开始搬家的时候,比目鱼双眼间的软骨会先被身体吸收,随着软骨的吸收,眼睛的移动就失去了障碍,移动也就更加自如了,除了身体构造变得不同,②_______________,比目鱼在刚出生的时候,是在水面附近活动的,但是等比目鱼的眼睛移动到同一侧的时候,比目鱼就不再漂浮于海面,转而在海底活动了。
    比目鱼的改变其实是自然选择和自身演化的结果,比目鱼一般是侧着身子游泳,而且它经常平卧在海底,身上会覆盖一层沙子,为了能够更快地发现敌人,两只眼睛长在一起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所以,③_____________,而是后天根据环境和生存的需求发生变化的。
    21. 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 请分别指出以上各段文字是针对什么问题作出的解答,每句不超过15个字。
    【答案】21. ①而是软骨
    ②比目鱼生存的环境也随之发生变化(或“比目鱼活动的区域也变了”)
    ③比目鱼眼睛的位置不是天生的 (或“比目鱼眼睛长在一侧不是天生的”)    
    22. 第一段:比目鱼眼睛长在一侧是天生的吗?
    第二段:比目鱼的眼睛为何会移动?
    第三段:为什么比目鱼会有这样的改变?
    【解析】
    【分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①处,从结构形式上来看,与“不是”相搭配的关联词应为“而是”,构成表并列关系的关联词组;从内容上看,比目鱼的头骨既然不是坚硬的头骨,那就是另一种较软的骨头,而横线后文谈到“比目鱼双眼间的软骨”,两相结合可知,此处应填“而是软骨”。
    第②处,所填内容应是引出下文,意在说明比目鱼除了“身体构造变得不同”外还有别的什么方面变得不同,而后文语境强调的正是比目鱼的活动环境由“水面附近”转向“海底”,表达重心是比目鱼活动环境的变化。由此可知,此处应填“比目鱼生存的环境也随之发生变化”。
    第③处,所要填写的文句属于结尾句,依据前面的“所以”可知,所填文句内容是对上文的总结,前面的内容探讨的是“比目鱼眼睛的位置”问题,故所填文句的主语应为“比目鱼眼睛的位置”,再根据后文语境“而是后天根据环境和生存的需求发生变化的”中“而是”分析可知,前文的句式应为“比目鱼眼睛的位置不是……”,再根据“发生变化”的提示,故此处应填“比目鱼眼睛的位置不是天生的”,或是“比目鱼眼睛长在一侧不是天生的”。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对文段的概括能力。
    第一段介绍比目鱼的眼睛长在一侧不是天生,是后天变化形成的,所以此段回答了“为什么比目鱼的眼睛长在一侧?”的问题。
    第二段讲了比目鱼眼睛移动的原因,所以回答了“比目鱼的眼睛为什么会移动?”的问题。
    第三段作为总结,讲了比目鱼眼睛的移动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所以回答了“为什么比目鱼会有这样的改变呢?”的问题。
    四、作文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立”本义是笔直地站立。在甲骨文中像一人正面立地之形。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许多关于“立”的词语、成语、名言、诗文等。如“自立”“成立”“顶天立地”“立身处世”;“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左传》)。
    综合以上材料,请你以“立”为话题,谈谈你生命中与“立”有关的人物,可以是你自己、亲人、朋友、同学等等,写成记叙文;或者谈谈你对“立”有哪些认识与思考,写成议论文。
    要求:选好其中一种文体,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