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高中语文 > 高二试题库 > 月考 >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2)

答案
    1.D【解析】纳博科夫的论述围绕文字的担当性从原因、内容及重要意义等方面进行阐述,没有写担当多少的问题。
    2.B【解析】A.“只要……就能……”的说法过于绝对。C.原文表达的是人的内心世界复杂多变,不能把内心所有的东西统统宣泄出来,而不是说不能表达个人的内心世界。D.因果倒置。
    3.C【解析】A项强调的是言行一致。B项强调的是名实一致。C项强调的是文学创作要做到虚构与说真话的统一,与材料一中“三个一致”论述的不是一个层面的问题。D项强调的是表里一致。
    4.①首段从“修辞立其诚”说起,借用季羡林的名言,引出写作时不能只讲真话的基本论点。②然后论述写作不能只讲真话的原因以及只讲真话的危害。③最后立足于写作目的,提出写作者讲真话时应持有的原则。(答出一点给1分,两点给3分,三点给4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给分)
    5.①要坚持真实性原则,做到所写内容与自己抗疫的亲身经历一致,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②要有对社会责任的担当意识,用文字展现自己及大众的抗疫精神,激发国民的抗疫斗志。③真诚面对读者的同时,创作者要对抗疫时的复杂情绪慎重地辨别、选择和取舍。(答出一点给1分,两点给3分,三点给4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给分)
    6.C(“这突出了作为神父的他对教会的虔诚”错误,这里突出的是贡萨加神父的愚昧无知和滑稽可笑)
    7.D(情节没有运用延迟法,也未形成“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的效果)
    8.①长翅膀的老人自降临直到振翅离开,他一直是孤独的。②老人的孤独反映出现实社会中的人际冷漠、精神扭曲和灵魂孤独。③作者以“孤独”表达对民族历史和现状的反思和批判,对人的生存状况、精神世界的关注,以及对理想世界的期盼。(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9.①人的世界和神鬼的世界交织。一个本不可能存在的长翅膀的老天使居然降临尘世,人神世界交织,故事奇幻,耐人寻味。②超现实的夸张变形描写。小说对老人翅膀、蛛形少女的描写极尽夸张,荒诞离奇。③象征、隐喻的表现手法。天使象征善良、神圣,佩拉约、贡萨加神父等人隐喻了社会各阶层人物。④作者通过魔幻神奇的方式,表达了对扭曲异化的人性的讽刺和批判。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的酌情给分)
    10.A
    11.B(两个“与”的意义不同)
    12.B(“认为是无缘无故获得的利益”错)
    13.(1)韩国十分恐惧,派阳城君到秦国谢罪,请求献出上党的土地把它作为讲和的条件。(4分。译出大意给1分。谢,谢罪;效,献出;以为,把……作为。每译对一处给1分。)
    (2)对内制定法律制度,致力于农耕纺织,修造进攻和防守的战具,对外采用连横的策略来使诸侯们相互争斗。
    (4分。译出大意给1分。务,致力,从事;修,修造、整治;斗,使……争斗。每译对一处给1分。)
    14.①韩国曾与诸侯联合起来进攻秦国。②韩国与秦国边境接壤,反复无常不遵守盟约。
    ③在秦、楚蓝田之战中,韩国不坚守盟约,只追求利益。(3分。每点1分)
    15.C(“捶胸顿足”错,“堪笑处”是指可笑之处,“摩腹”指揉着肚子大笑。)
    16.①活到老学到老,要勤学苦学。如陆游所说,即使年纪大了,宁愿没有五亩田也要读书;眼力不好了,也要读上万的文字。
    ②读书的目的是为天下黎民百姓谋福祉。如陆游读书的本意就是为老百姓。
    ③学会从书中寻找面对现实困境的解决办法。如辛弃疾正是对是非得失感到迷茫,便到书中去寻找答案。
    ④尽信书不如无书(或者书本和现实会有一定差距)。如辛弃疾在古人书中探寻对是非得失的看法,自己也觉得可笑。(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的酌情给分)
    17.
    (1)《国风》好色而不淫 《小雅》怨诽而不乱 (2)举世混浊而我独清  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3)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4)锄櫌棘矜  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5)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箸应啼别离后
    18.(2分)C(②第二年 ③假话 ④脸色 ⑤崤山以东 ⑦来招致)
    19.(2分)C(①④名词作动词;②⑤形容词作动词;③⑦名词作状语;⑥⑧使动用法)
    20.(2分)B(与例句均为被动句,A判断句,C宾语前置句,D定语后置句)
    21 ①从诗的内容看;②而是为小说中性格各异的人物而写;③其诗则格调清新、豪放不羁。
    解析:1.第一空处,由下句“有咏怀、咏物、即事、即景等”可知,讲的是诗歌的内容,再结合分号后面的句子“就诗的创作方法看”,应在结构上相似,所以此处应该填写“(就)从诗的内容看”。第二空处,由下句可知,讲的是《红楼梦》中不同人物写的诗风格不一样,再结合上句“这些诗词不是作家为自己而写”,那么就是为小说中性格各异的人物而写的,上句用词语“不是”,应该用“而是”与之搭配,所以此处应该填写“而是为小说中性格各异的人物而写”。第三空处,结合上句“史湘云性格大度、潇洒风流”可知,她的诗歌风格应该受她的性格影响,诗歌风格就会因大度而豪放不羁,因潇洒风流而格调清新,故此处应该填写“其诗则格调清新、豪放不羁”。
    22.①前夜去宝玉处,晴雯不开门,黛玉错疑在宝玉身上,失望伤心。②寄人篱下的命运。③多愁善感的个性。④正逢饯花之期,由落花飘零联想到自身处境。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的酌情给分)
    23.【审题指导】
    第一则材料引林语堂的话,认为如果只是用发声来对抗发声、用言语来回击言语,不如适时沉默。发声并不是任何时候都需要的,有时候“沉默”比“发声”更有力量,“沉默”也许是一种无声但有力的回击。第二则材料引马丁·路德·金的名言,认为相比坏人的可憎,更应该反对“好人的沉默”,认为沉默是一种消极行为:沉默代表着逃避和怯懦,意味着麻木和冷漠。所以面对黑暗与不公,我们应敢于发声。第三则材料引《荀子》章句,认为只要处理得当,有利于当时的情况,沉默和发声都是明晓事理的行为,都是明智的。
    第一则材料赞同沉默多于发声,第二则材料赞同发声多于沉默,第三则材料辩证地看待了沉默和发声的关系。
    立意指导:
    1、若以第一则材料为立意点,可以阐释沉默的意义:沉默让人获得更多思考和沉淀的空间,也能培养人隐忍坚毅的优秀品格。在伤害、攻讦他人时选择沉默,是一种善良正义;在境遇不佳、人生低谷时选择沉默,是一种从容豁达。所以,沉默自有其力量。
    2、若以第二则材料为立意点,可以论述发声的作用:发声是英勇正义的呐喊,是坦率磊落的体现。替弱者请命,为真理呼号,为民喉舌,敢怒敢言,发声者无疑是时代的先驱。正是因为有人发声,罪恶才能曝于阳光之下,弱小才能寻得容身之所,真相才能大白于天下。因此,发声的力量也是巨大的。
    3、若以第三则材料为立意点,就要辩证地思考沉默和发声的关系。不是所有的沉默都值得鼓励,在该发声疾呼时选择沉默即是对罪恶的包容,在该反抗时缄口不言即是对暴力的纵容,一味沉默即是懦弱冷漠的象征。同样,不是所有的发声都有积极意义,冒险冲动的发声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使自己陷入僵局和险境,并且发声者的立场、境遇、格局也决定着发声是否得当、正义、充满力量。因此,一味追求发声也是不可取的。正如材料所言,在恰当的时候沉默或发声,才是明智的。(建议第三种立意,体现二元辩证关系)
    【参考立意】
    1、适时的沉默,是无声的回击。
    2、沉默不是金,应为正义发声。
    3、理性审势,不畏发声。
    4、以沉默修炼己身,以发声护卫良知。
    5、适时沉默,合时发声。
    【参考注释】
    秦王谓公子(古代称诸侯的儿子或女儿,后来称豪门世家的儿子,也用来尊称别人的儿子)他曰:“昔岁(去年;早年。)毅下(地名)之事,韩为中军(古时行军作战队分上、中、下(或左、中、右)三军,由主帅所居中军发号施令),以与(和)诸侯攻秦。韩与秦接境壤(地区,区域,此处作动词,接壤)界,其地不能千里,展转(反复,变化)不可(能)约(守盟约)。日者(往日;从前),秦、楚战于蓝田,韩出锐师以佐秦,秦战不利,因转与(亲近,亲附)楚,不固(固守)信盟(盟约),唯便是从(宾语前置)。韩之在我,心腹之疾。吾将伐之,何如?”公子他曰:“王出兵韩,韩必惧,惧则可以不战而深取割。”王曰:“善。”乃起兵,一军临荥阳,一军临太行。
    韩恐,使阳成君入谢于秦,请效上党之地以为和。冯亭守三十日,阴(暗地)使人请赵王曰:“韩不能守上党,且(将)以与秦,其民皆不欲为秦,而愿为赵。今有城市之邑十七,愿再拜献之与王,唯王才(通“裁”。裁决;裁夺)之。”赵王喜,召平阳君而告之。赵豹曰:“臣闻圣人甚祸无故之利。”王曰:“人怀(思念;怀念)吾义,何谓‘无故’乎!”对曰:“秦蚕食韩氏之地,中绝不令相通,故自以为坐受上党也。且夫韩之所以内赵者,欲嫁其祸也。秦被(遭遇,遭受)其劳,而赵受其利,虽强大不能得之于小弱,而小弱顾(反而)能得之强大乎?今王取之,可谓有故乎?且秦以牛田水通粮其死士皆列之于上地令严政行不可与战王自图之。”王大怒。召赵胜、赵禹而告之曰:“韩不能守上党,今其守以与寡人,有城市之邑十七。”二人对曰:“用兵逾(超过)年,未见一城,今坐而得城,此大利也。”乃使赵胜往受地。
    赵胜至曰:“敝邑之王,使使者臣胜,太守有诏,使臣胜谓曰:‘请以三万户之都封太守,千户封县令,诸吏皆益(增加)爵三级,民能相集者,赐家六金。’”冯亭垂涕而勉,辞封而入韩,谓韩王曰:“赵闻韩不能守上党,今发兵已取之矣。”韩告秦曰:“赵起兵取上党。”秦王怒,令公孙起、王箭以兵遇赵于长平。
    【参考译文】
    秦昭王对公子他说:“去年毅下的战争,韩国作为统帅主力,而与诸侯联合起来进攻秦国。韩国与秦国边境接壤,他们的土地方圆不到千里,反复无常不遵守盟约。从前,秦国、楚国在蓝田交战,韩国派出精锐部队帮助秦军,可是秦军战斗不利,韩国因此反而与楚国联合,不坚守盟约,只追求利益。韩国对于我国来说,是心腹之患。我准备进攻他们,怎么样”公子他说:“君王出兵韩国,韩国一定恐惧,恐惧就可以不用战争而多割取土地。”秦昭王说:“好。”于是就出动军队,一支军队逼近荥阳,一支军队逼近太行。
    韩国十分恐惧,派阳城君到秦国谢罪,请求献出上党的土地作为讲和的条件。冯亭坚守三十天,暗中派人请求赵孝成王说:“韩国不能守住上党,将要把它献给秦国,可是上党的民众都不想做秦国的臣民而愿意做赵国的臣民。现在上党作为大邑拥有十七个县,愿意拜献给大王,希望君主决定这件事情。”赵王大喜过望,召来平阳君并告诉他。赵豹说:“臣下听说圣人认为无缘无故获得利益是最大的祸患。”赵王说:“人们感念我的恩义,怎么能说是‘无缘无故’呢!”赵豹回答说:“秦国逐渐侵占韩国的土地,中间断绝了上党通往韩国的道路,使他们不能互相援救,所以自认为可以坐得上党。再说韩国把上党献给赵国的原因,是想要把祸患转嫁给赵国。秦国遭受了攻打上党的辛劳,而赵国却享受了它的利益,即使是强大的国家也不能从弱小的国家得到这种好处,弱小的国家能从强大的国家手中得到吗?如今君王得到上党,可以说是有缘故吗况且秦国用牛耕种,从水道运送军粮,那些勇敢不怕死的将士列阵在上党,法令严格政务推行顺利,不能与他们交战。君王还是自己认真考虑一下!”赵王非常生气。(赵王)召赵胜、赵禹告诉他们说:“韩国不能守卫上党,上党太守准备把它献给寡人,有十七座城池。”二人回答说:“用兵多年,没得到一座城市,现在安坐而得到城邑,这是大吉大利的事。”(赵王)于是就派遣赵胜前去接受土地。
    赵胜到上党说:“敝国的君王,委派使者臣下赵胜,太守以前有要求,赵王让我转告:‘愿以三万户的都邑封赏太守,以千户的都邑赏县令,郡内大小官吏都晋升三级,百姓能安定服从的,每家赐金六斤。’”冯亭流泪推辞,辞谢了赵国的封赏而回到韩国,对韩王说:“赵国听说韩国不能坚守上党,现在已发兵占领上党了。”韩国报告秦国说:“赵国发兵占领了上党。”秦王大怒,命令孙起、王卫士箭率领军队与赵国的军队在长平交战。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