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高中语文 > 高二试题库 > 月考 >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修辞立其诚”,是《易传·文言》的一句话。这句话虽然是两千年以前讲的,现在仍应加以肯定,仍应承认这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一个原则。“立其诚”即坚持真实性。诚者,实也,真也。现代所谓“真”,古代儒家谓之为“诚”。在中国哲学史上,首先用“真”字的是道家。《庄子》说:“道恶乎隐而有真伪?”以真伪对举,始于庄子。
    “立其诚”可以说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名实一致,二是言行一致,三是表里一致。
    名实一致指的是言辞或命题与客观实际的一致。一般言辞的内容包括许多命题。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都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都可称为理论命题,理论命题符合客观实际,就是真理的揭示。文学不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然而也必须对于事物现象的本质有所显示,才能够感动人心。
    言行一致也就是理论与实践一致,思想与行动一致。浅言之,即一个人的言论与他的行为一致;深言之,即学说理论与社会实践一致。古语说:“听其言而观其行。”听一个人的言论还要看他的行为是否符合他的言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与社会实践相符合的,才能称为真理。
    表里一致即心口一致,口中所说的与心中所想的应该一致。如果口中所说是一套,心里所想的却是另一套,是谓说假话,是很明显的不诚。“修辞立其诚”,首先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学说、言论、文章,都有一个诚伪的问题。 (摘编自张岱年《修辞立其诚》)
    材料二:
    关于“修辞立其诚”的内涵有多种解说,尚无定论,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求修辞者持中正之心,怀敬畏之情,对自己的言辞切实承担责任,采用恰当的方式进行表达。简而言之,就是怀真诚之心,发出来自心灵的声音,讲真话。
    小说家卡佛说,写作或其他的艺术创作都不仅仅是自我表述,它是一种交流。一个从事文学创作的人,在他拿起笔,以文字发声,诚挚而坚韧地与外围交流时,他便从个体的孤立中走出,与外围发生了碰撞、融合或抗衡。总之,作者与生活是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不能不说,再个体的文字,也是有意义的,而这已足够。那些源自心灵的文字,其实已在日积月累中,自觉不自觉地与生活发生关联,并参与良性生活的构建。
    生活承载的时代感严峻地摆在每个作者面前,我们该如何去对待?这一问题涉及文字的担当性。
    纳博科夫在《文学艺术和常识》中这样说道:有时,在事物的进程中,当时间的溪水变成一股混沌之流,历史的洪荒漫过我们的地窖,认真的人们总要在作家、国家和宇宙之间寻找内在关系,而作家自己也开始为他们的职责忧心忡忡。他在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真正意义上的写作从来就不是轻松的,不是私人的。每一个作家拿起笔时,都会出于本能地进行有关生活、命运、环境、时代、精神等等的思考。这些东西看似芜杂又虚妄,却构成了作家的创作资源和作品的重要内容。也正是因其具有芜杂又虚妄的特性,作家内心才会有困惑、痛苦和挣扎。真正的作家会为文字只停止于表象描摹而不安,从而在对命运处境作深邃思考上不断努力并清晰地将其呈现出来。
    从这层意义上讲,说真话,发出心灵的声音,实际上就是充分表现心灵探索的深度,构建灵魂的高度,并发散情感的温度,书写出时代生活的复杂性和可能性。
    我们处在历史绵长、文化驳杂、物质与精神越来越背离的时代,可以说各类问题层出不穷,形势相当严峻。这当然是限制,但也恰恰是机遇。它在砥砺作家真诚面对,“修辞立其诚”,创作出具有担当的文字,收获大情怀大境界。
    (摘编自朱朝敏《修辞立其诚》)
    材料三:
    古人讲“修辞立其诚”。写作首先要诚恳、诚实、真诚、坦诚地对待读者,讲真话,不讲假话。但这是否意味着只要讲的是真心话就合乎道德?季羡林先生有句名言:“假话不能说,真话不全说。”季先生的这一思想,既适用于日常生活中说话,更适用于写作,写作时不能只讲真话。
    无论写文学作品还是写各种论著,都不同于写日记,都不是纯粹个人的自言自语,更不是个人内心思想自然主义的宣泄和展示。写作是为了让别人看,势必会对读者产生影响。由于人的内心世界复杂多变,感受和见解有正误之分,欲望和念头有正邪之分,心境和情绪有积极与消极之分。如果写作的人只注重讲真话,不考虑影响作用和社会效果,心里想啥就写啥,把内心所有的东西都统统宣泄出来,文坛就会乱象丛生。现在有的人写文学作品,把内心中贪婪、淫秽的肮脏思想,都借用艺术形式来展露和渲染,严重地玷污了圣洁的文学园地,熏染着人们的心灵。
    写作是为社会创造精神财富,为读者提供精神食粮。凡是写出来公开发表的东西,都应当能对人们的心灵起到滋养、启迪、保健和导向的作用;凡是写作之人,都应当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为读者服务的意识。因此,写作时,从选题立意、谋篇布局,到每一段文字、每一句话,都要慎重考虑社会需求和可能产生的社会效果,力求为读者提供营养丰富、健康洁净的精神食粮。这就决定了,写作讲真话,应从实际出发,通过深入理性思考,对什么话该写、什么话不该写,进行慎重的辨别、选择和取舍。
    (摘编自李贵富、王长存《也说“写作讲真话”》)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现代的“真”与古代的“诚”一脉相承,无论古今,求真求诚都是发言著论应该秉持的一个原则。
    B.作家对于生活、命运、环境、时代、精神等等的思考构成了作家的创作资源和作品的重要内容。
    C.文字不能止步于描摹表象,而要能清晰地呈现对命运处境的深邃思索,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写作。
    D.纳博科夫的相关论述,从文学对时代能否担当和担当多少两个方面,具体阐释了文字的担当性。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当下时代中问题和机遇并存,创作者只要真诚面对生活,勇于担当责任,就能收获大情怀大境界。
    B.文学虽不是理论命题,但若想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就要揭示事物现象本质,也要符合名实一致原则。
    C.文学创作不同于写日记,不是纯粹个人的自言自语,创作者不能表达个人的内心世界,以免带来负面影响。
    D.创作者要立足实际,对写作内容进行辨别取舍,所以创作者应当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为读者服务的意识。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材料一“三个一致”内涵的一项是(    )(3分)
    A.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也,无言而不行也。
    B.燕国的勇士秦武阳见到了秦王“色变振恐”;而平时慷慨侠义的荆轲见到秦王能保持临危不惧。
    C.“小说和一切艺术形式都是以假的形式说真话。”文学创作既需要虚构,也需要说真话,虚构与说真话之间并不矛盾。
    D.做人要内外如一,处事要知行合一。
    4.请梳理材料三的行文思路。(4分)
    5.参加援助2020年武汉抗疫的杨医生,打算撰写一本自传性质的武汉抗疫回忆录。请结合这几则材料,给杨医生提三条写作建议。(4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长翅膀的老头
    加西亚·马尔克斯
    大雨连续下了三天,佩拉约夫妇在房子里打死了许许多多螃蟹。刚出生的婴儿整夜都在发烧,大家认为这是由于死蟹带来的瘟疫,因此佩拉约不得不穿过水汪汪的庭院,把它们扔到海里去。苍天和大海连成一个灰茫茫的混合体,海滩的细沙在三月的夜晚曾像火星一样闪闪发光,而今却变成一片杂有臭贝壳的烂泥糖。连中午时的光线都显得那么暗淡,使得佩拉约扔完螃蟹回来时,费了很大力气才看清有个东西在院子深处蠕动,并发出阵阵呻吟。佩拉约一直走到很近的地方,才看清那是一位年迈的老人,他嘴巴朝下俯卧在烂泥里,尽管死命挣孔,依然不能站起,因为有对张开的巨大翅膀妨碍着他的活动。
    佩拉约被眼前可怕的情景吓坏了,赶紧跑去找他的女人埃利森达。他女人当时正把凉毛巾敷在生病孩子的头上,被佩拉约一把拉到院子中间。两个人惊愕地望着倒在地上的人。那人衣衫褴褛,口中的牙齿稀稀拉拉,他那像落汤鸡似的老态龙钟的样子显得格外可怜。身上那对大兀鹫翅膀又脏,羽毛又稀疏,一动不动地摊在泥水里。他们叫来了一位能掐会算的邻居来看看他。
    “他是一个天使,”她告诉他们说,“我可以肯定,他是为你们的孩子来的。只是因为这个可怜的家伙太老了,结果被雨打落在地上。”
    第二天,大家都知道了佩拉约家里捉到一个活脱脱的天使。整整一下午,佩拉约拿着他那根警棍站在厨房里守着,临睡前还把他从泥水里拽出来,同母鸡一起关进铁丝编的鸡笼里。半夜,孩子醒了,烧退了,想吃东西了。于是两口子大发慈悲,决计把天使放走。但是,当他们趁着晨曦走到院子里的时候,看到左邻右舍全都聚集在鸡笼前逗天使玩儿。这帮人对天使毫无敬畏之心,竟还从铁丝网往里给他扔吃的东西,仿佛他不是什么神灵,倒是马戏团里的一只动物。
    这个耸人听闻的消息传开,惊动了贡萨加神父,他七点前赶到时,首先重温了一遍教义。当贡萨加神父走进鸡笼用拉丁语向他问候时,这位全然不懂人间言行的老者几乎连他那老态龙钟的眼睛也不抬一下。这证实了那东西并不懂得上帝使用的语言,也不知道问候上帝的使者。神父开始怀疑他在作假——他那副可怜的模样与高贵的天使毫无共同之处。于是神父离开了鸡笼,简短地告诫好奇的人们,叫他们不要被天真蒙住了眼睛。
    捉住天使的消息不胫而走,几个小时后,院子里便像熙熙攘攘的市场一般。于是埃利森达想了个好主意:把院子筑起围墙,收五分钱门票看天使。
    好奇的人们从老远的地方赶到这里。佩拉约和埃利森达甭提多高兴了,因为不到一个星期,家里所有的房间都堆满了钱,而等着朝圣的香客已经排得一眼望不到边了。
    这时,有人在村里搞了一个巡回展出,展出的是一个由于违背父母之命而变成蜘蛛的少女。看蜘蛛的门票不仅比看天使的门票便宜,而且允许观众就她的痛苦遭遇提出任何问题,还允许颠来倒去地观察她,好让所有的人都不怀疑这桩可怕的事实的真实性。这是一只可怕的意大利狼蛛,身体有一只绵羊大小,长着一个忧伤的少女的脑袋。最叫人揪心的还不是她那离奇的外表,而是她原原本本地讲述她不幸经历时那种痛心疾首的表情。当她几乎还是一个小姑娘时,有一次她偷偷地溜出家门去参加一场舞会,当她跳了一宿舞从森林里回来的时候,突然一声炸雷劈裂长空,从裂缝中迸出一道可怕的闪电将她变成了蜘蛛。当那个变成蜘蛛的少女名声大噪的时候,而佩拉约家的院子就又变得像连下三天暴雨时那么冷清,空无一人,只有螃蟹在屋里到处爬。房东两口子对此毫不惋惜。他们用收的门票钱造了一幢两层的住宅,有阳台花园,门槛修得高高的。偶尔佩拉约两口子会用克辽林消毒水清洗鸡笼或熏点卫生香,但这并不是为了恭维天使,而是为了驱除已经神不知鬼不觉地在全家蔓延的恶臭。
    天使不仅熬过了那个严酷的冬天,而且随着春天的到来开始恢复了,在十二月份,他那布满阴郁的瞳仁又渐渐地变得明亮起来,翅膀上开始长出又大又硬的羽毛。
    一天早上,埃利森达正在切洋葱片准备午饭,似乎觉得一阵海风吹开了阳台门的插销,刮进屋里。于是她从窗口探出头去,惊讶地看到天使正展翅欲飞。他十分笨拙,结果把菜地弄得一塌糊涂,那翅膀在阳光下一阵乱扑腾,差点儿没把棚子打翻。最后总算飞了起来。在看见他颤巍巍地扇动着老兀鹫翅膀飞过最后几家的房顶后,埃利森达为自己也为他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她一面切着葱头,一面盯着他,直到再也无法看见,因为这天使再也不会扰乱她的生活,而只是地平线上模模糊糊的一个小点了。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长翅膀的老人是在雨下到第三天时在佩拉约家院子里被发现的,老人的到来完全出乎佩拉约的意料,夫妇二人对此感到惊愕。
    B.小镇居民最初对长翅膀的老人充满好奇,后来戏弄、参观,最后将他遗忘,这是他们麻木冷漠、缺乏同情心的表现。
    C.贡萨加神父到场后要先温习教义,认为不懂拉丁语便是“不懂上帝的语言”,这突出了作为神父的他对教会的虔诚。
    D.随着天气变暖,巨翅老人身体逐渐恢复,这为他最后飞离小镇提供了条件。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连降大雨,螃蟹满地,小说开头对恶劣自然环境的描写渲染了一种不祥、令人感到压抑的氛围。
    B. “蠕动”“呻吟”“挣扎”等动词的使用,将一个落难的、悲惨无力的巨翅老人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
    C. 小说的故事虽然荒诞,但是给人一种真实感,这得益于文章细节之处描写逼真详尽,场景具体,情感表达真实。
    D. 文中叙述了巨翅老人降落人间、最后飞离小镇等故事,情节运用延迟法,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8.马尔克斯在谈自己作品的共性时,曾说:“孤独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请分析本篇小说是如何体现这句话的。(6分)
    9.魔幻现实主义的特征是以超现实主义为出发点,采用“魔幻”“神奇”的方式来影射真正的社会现实。加西亚·马尔克斯作为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其作品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请以本篇小说为例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秦王谓公子他曰:“昔岁毅下之事,韩为中军,以与诸侯攻秦。韩与秦接境壤界,其地不能千里,展转不可约。日者,秦、楚战于蓝田,韩出锐师以佐秦,秦战不利,因转与楚,不固信盟,唯便是从。韩之在我,心腹之疾。吾将伐之,何如?”公子他曰:“王出兵韩,韩必惧,惧则可以不战而深取割。”王曰:“善。”乃起兵,一军临荥阳,一军临太行。
    韩恐,使阳成君入谢于秦,请效上党之地以为和。冯亭守三十日,阴使人请赵王曰:“韩不能守上党,且以与秦,其民皆不欲为秦,而愿为赵。今有城市之邑十七,愿再拜献之与王,唯王才之。”赵王喜,召平阳君而告之。赵豹曰:“臣闻圣人甚祸无故之利。”王曰:“人怀吾义,何谓‘无故’乎!”对曰:“秦蚕食韩氏之地,中绝不令相通,故自以为坐受上党也。且夫韩之所以内赵者,欲嫁其祸也。秦被其劳,而赵受其利,虽强大不能得之于小弱,而小弱顾能得之强大乎?今王取之,可谓有故乎?且秦以牛田水通粮其死士皆列之于上地令严政行不可与战王自图之。”王大怒。召赵胜、赵禹而告之曰:“韩不能守上党,今其守以与寡人,有城市之邑十七。”二人对曰:“用兵逾年,未见一城,今坐而得城,此大利也。”乃使赵胜往受地。
    赵胜至曰:“敝邑之王,使使者臣胜,太守有诏,使臣胜谓曰:‘请以三万户之都封太守,千户封县令,诸吏皆益爵三级,民能相集者,赐家六金。’”冯亭垂涕而勉,辞封而入韩,谓韩王曰:“赵闻韩不能守上党,今发兵已取之矣。”韩告秦曰:“赵起兵取上党。”秦王怒,令公孙起、王箭以兵遇赵于长平。
    (节选自《战国策·赵策一》)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且秦以牛田/水通粮/其死士皆列之于上地/令严政行/不可与战/王自图之/
    B.且秦以牛/田水通粮/其死士皆列之于上/地令严政/行不可与战/王自图之/
    C.且秦以牛田/水通粮/其死士皆列之于上/地令严政/行不可与战/王自图之/
    D.且秦以牛/田水通粮/其死士皆列之于上地/令严政行/不可与战/王自图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古代军队分上、中、下三军,由主帅所居中军发号施令,故文中用“中军”指统帅主力。
    B.“且以与秦”的“与”为给予之意,与《六国论》中“与赢而不助五国也”的“与”意义相同。
    C.再拜,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先后拜两次,表示郑重奉上的意思。
    D.寡人,即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春秋战国时常用作君主、诸侯王的自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秦王采纳了公子他的建议,出兵两路分别逼近韩国的荥阳和太行,想要通过让韩国恐惧而达到割取其更多土地的目的。
    B.赵王得到冯亭的消息后大喜过望,虽然认为是无缘无故获得的利益,但禁受不住不用武力就能得到十七座城的诱惑,最终决定去接收上党。
    C.赵豹认为韩国把上党献给赵国的原因,是想把祸患转嫁给赵国,秦国已经自认为可以坐得上党,赵国再想从秦国手中得到利益是不可能的。
    D.冯亭辞谢了赵国的封赏回到韩国,对韩王说赵国听说韩国不能坚守上党,已发兵占领上党,韩国又转告秦国,成功挑起了秦、赵间的战争。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韩恐,使阳成君入谢于秦,请效上党之地以为和。(4分)
    (2)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4分)
    14.秦王认为韩国是心腹之患的理由是什么?请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读书
    陆游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①。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②蝇头二万言。
    读书
    辛弃疾
    是非得失两茫茫,闲把遗书细较量。
    掩卷古人堪笑处,起来摩腹步长廊。
    [注]①元元:平民,老百姓。②课:阅读。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陆诗思路清晰,前两句概括写读书的目的,后两句描写了灯下读书的情景。
    B.辛诗首句感慨是非不分、得失难明,这与作者在现实中理想屡屡碰壁有关。
    C.辛诗三、四句写即使读到书中古人写的有趣的情节,诗人也只能捶胸顿足。
    D.两首诗语言都浅显平易,描写的也是普普通通的生活细节,但浅中有深意。
    16.从这两首诗中可以获取哪些读书方面的启示?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诗经》中的《国风》和《小雅》进行了评价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昔日的三闾大夫落魄到眼前的这一地步,是渔父所没有料想到的。“何故而至此?”一问,引出屈原说明自己被流放的原因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秦论》中,表明秦始皇命蒙恬北筑长城、击退匈奴,从而起到震慑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过秦论》中,作者将陈涉与九国进行多角度对比,其中写在武器装备方面对比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玉箸,亦作玉筯,意思是玉制的筷子。在古典诗词中常作为富丽堂皇的意象,或被用来比喻思妇的眼泪。比如唐人高适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16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6分)
    18.下列各项中的加点词语,全都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2分)(    )
    ①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②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③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④颜色憔悴 ⑤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⑥父母者,人之本也  ⑦以致天下之士 
    A.①③④⑤⑦B.②③④⑥⑦  C.②③④⑤⑦  D.①②④⑥⑦
    19.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词类活用分类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
     ①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②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③蝉蜕于浊秽
     ④履至尊而制六合 ⑤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⑥外连横而斗诸侯  ⑦天下云集响应
     ⑧却匈奴七百余里
    A.①③/②⑧/④⑦/⑤⑥            B.①⑧/②⑤/④⑥/③⑦
    C.①④/②⑤/③⑦/⑥⑧            D.①④/②⑥/③⑦/⑤⑧
    20.下列各项中,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
    例句:故内惑于郑袖
    A.此不知人之祸也               B.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C.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D.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读《红楼梦》中的诗词,不仅可以领略全书浓厚的诗意,而且对于学习诗词的写作、领悟小说的意蕴大有裨益。
    《红楼梦》中的诗词是我们学习诗词创作的典范。就其形式而言,包括了古体诗、近体诗等; ①   ,有咏怀、咏物、即事、即景等;就诗的创作方法看,有的限韵,有的限题,有的限时等等。这些诗词不是作家为自己而写,   ②   。薛宝钗恪守礼教、城府深沉,所以她写的诗含蓄浑厚、积极向上;林黛玉孤高自许、多愁善感,其诗也清逸脱俗、风流别致;史湘云性格大度、潇洒风流,   ③   。
    《红楼梦》中的诗词和故事情节融为一体,把小说语言的表达效果也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林黛玉是诗性人物,她通过诗来宣泄情感,支撑生命。她不仅在大观园公共场合和姊妹们吟诗联句,也在私人空间通过吟诗抒发感情。第二十七回,芒种节时,黛玉感到“众花皆卸,花神退位”,联想到自己的处境,便吟成了长诗《葬花吟》,为已经谢去的飞花惋惜,更为自己的命运悲叹,让读者强烈地感受到了她的孤苦伶仃。书中还用大量的联句排律和谶语诗,或暗示人物命运,或映射家族兴衰……可以说,《红楼梦》对诗词的运用达到了无与伦比的高度,在中国小说史上独树一帜。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2.文中画线句子提到《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林黛玉埋葬落花,一首《葬花吟》道出了无尽悲愁。请你结合原著简要分析其葬花时伤感的原因。(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以声辩声,不如以无声辩声。以言辩言,不如以无言辩言。
    ——林语堂
    我们这一代人终将感到悔恨,不仅因为坏人可憎的言行,更因为好人可怕的沉默。
    ——马丁·路德·金
    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
    ——《荀子》
    请结合上述材料,以“发声与沉默”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对自身的反思、对社会的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