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高中语文 > 高二试题库 > 期末考 >

河南省信阳市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2学年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二试卷
    (测试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座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孔子创立的儒学,虽然没有忽视人与自然关系的统一,也涉及到老庄“道法自然”的哲理;但更注重现实与期待未来,寻求人与人和人与社会的和谐之道。从汉唐两千余年以来,凡是太平之世,都是儒学盛行之时。因此,有人说,孔子创立的儒学,可以称为是一种盛世之学。儒学所涉的主要内容,简要而言就是隆礼.重仁和尚中道三项论题。
    ②“隆礼”就是郑重地遵循礼法。礼教不是孔子的创造,是先民的文化积淀。最早形成于文明社会敬天祭祀祖先中,西周时周公制礼作乐,至东周春秋末,社会动荡不安,出现“礼崩乐坏”的社会无序状态,故孔子倡导“复礼”。“不知礼,无以立也”,“三十而立”。孔子认为“知礼”是立足于社会的根本,礼治是社会结构的保证,只有礼治,才能规范人与人和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秩序。这充分说明礼制就是社会制度,而礼治则是解决社会矛盾的根据与法则,可见孔子论礼与其政教是合一的,故又有礼教的说法。这种思想对规范汉唐以来的社会形态,促进社会有序发展,曾产生过积极影响,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③“重仁”就是主张人应有仁的品格。孔子认为仁的含义,就是人与人之间具有本能的相互扶持的意义。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得以形成,所以他说“仁者,爱人”。孟子提出“仁政”的主张,从而说明孔子的仁德,就是“大同社会”的理想信念,这成为自古以来人们追求社会和谐的美好蓝图。
    ④ “尚中道”的辩证思想,是孔子对自古以来“允执阙中”的发展。中道思想是先哲遗留的闪光思想。唐尧曾对舜说,若执中即信守中道,四海之内便会避免困穷,天禄便会长存的。春秋时代,百家争鸣,集中于一个“治”字,老子倡“守中”,即以柔用中;韩非则倡“法治”,主张以强用中。孔子认为“中行”者最佳,其次是“狂者”、“狷者”。社会中之三种人即左中右者,持中者为最佳。同时,孔子认为事物在发展中又有中庸、过、不及三种形态,而中庸为最佳。而中道是“和”,“和”即事物矛盾之对立统一状态,他表示事物之质的规定性,因此持中的要义,就是要执持事物之质,这也就是“和为贵”之义。
    ⑤总之,孔子一生做出总结古学、兴办私学和创立儒学三件伟业,他的隆礼、重仁和尚中道的核心思想,均含有积极意义和现代价值,并为国内外有识之士瞩目。1988年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说:“人类如果想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发展下去,必须汲取中国孔子思想中的智慧。”这种认识无疑是很有道理的。
    1. 下列对孔子儒学思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子创立的儒学是在古代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有继承也有否定,忽视了“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
    B. 孔子在其儒学创立中创建了隆礼、重仁和尚中道三项论题,深化完善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C. 孔子创立的儒学,自汉唐两千余年以来,凡是太平之世,都是儒学盛行之时。因此,有人说儒学是一种盛世之学。
    D. 孔子创立的儒学,汲取了老庄等哲学思想的智慧,同时又更加注重现实与期待未来,寻求人与人和人与社会的和谐之道,受到人们的尊崇。
    2. 下列对孔子儒学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子所推崇的“礼教”是西周时周公所创造的,孔子认为“知礼”是立足于社会的根本,礼治是社会结构的保证,“不知礼,无以立也”。
    B. “重仁”就是主张人应有仁的品格。所以孔子倡导“仁者,爱人”,他的“仁政”主张,为我们构建了一幅“大同社会”的美好蓝图。
    C. “尚中道”的辩证思想,是孔子对自古以来“允执阙中”的发展。早在春秋时代,唐尧就曾对舜说,若执中即信守中道,四海之内便会避免困穷,天禄便会长存的。
    D. 中道思想是先哲所遗留的。以后不同流派又不断充实和发展,孔子认为中道是和,提出“和为贵”的思想。
    3. 下列对原文信息的提取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子礼教体现了孔子论礼与其政教的合一。历史证明这是规范人与人和人与社会关系秩序的唯一保证。在汉唐以来的社会演变中始终起着积极作用。
    B. 中道思想体现了古代先哲的思想智慧,孔子认为在社会“左中右”三种人中,“中庸”之人为最佳,“过与不及”这两种人不能体现“和为贵”的哲学内涵。
    C. 有人认为,人类如果想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发展下去,就必须向人们贯彻中国孔子全部的哲学思想。
    D. 孔子的儒学思想很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哲学理念,与其他哲学有着很大的不同,在中国文明发展史上,曾经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今天仍会有它可借鉴的现实价值。
    【答案】1. D    2. D    3. D
    【解析】
    【1题详解】
    D项由第一自然段可知,是对该段主要信息的概括。A项主要信息在第一段,正确的信息是孔子创立的儒学“也涉及到老庄‘道法自然’的哲理”,并没有忽视该哲学思想。B项“隆礼、重仁和尚中道”等内容,不是孔子所创建的,“隆礼”是先民的文化积淀,文中也明确表示不是孔子所创造的,“尚中道”也是先哲遗留的闪光思想,尧舜时期就已存在,故该项错。C项的表述只是一种现象,并没有体现儒学思想的内涵,答非所问,故该项错。
    【2题详解】
    该题信息涉及到第二、第三、第四三个自然段,涵盖了孔子儒学的内容。D项见第四自然段,是孔子对中道思想的理解。A项信息在第二段,礼教是先民的文化积淀,最早形成于文明社会敬天祭祀祖先中,到了西周的周公才编制礼乐,故该项中说“‘礼教’是西周时周公所创造的”错。B项信息在第三段,“仁政”的主张是孟子提出的,张冠李戴。C项信息在第四自然段,该项中前提条件错,唐尧舜时期不是春秋时代,故该项错。
    【3题详解】
    D项信息涉及到全文,是对文中主要信息的正确概括。A项信息在第二段,“唯一保证”错误;“始终起着积极作用”错误,原文是说“曾产生过积极作用”,故该项错。B项信息在第四段,“中庸、过、不及”是指事物发展的三种形态,不是指人,故该项错。C项信息在最后一段,“贯彻中国孔子全部的哲学思想”错误,原文只是说要“汲取中国孔子思想中的智慧”,而不是全部的哲学思想,扩大了范围,是对文中信息的错误理解。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材料一:
    新华社香港1997年7月1日电
    在香港飘扬了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的。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
    晚6时15分,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东面举行。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7时45分,广场上灯火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156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当然,最为世人瞩目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上的易帜。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终结。
    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防务。
    0时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材料二:
    BBC香港1997年7月1日报道
    他们在回荡珠江两岸的号角声中离开,用挥手画下悠长告别的句点。这是“不列颠尼亚”号的最后一次航行,大英帝国的最终章。
    雨并没有造成太大影响,这位最后的香港总督离开总督府时,现场弥漫着情绪,这一刻他准备已久。当降旗的《最后岗位》号角声最后一次响起时,最后一任总督彭定康勉力维持住情绪。
    这位总督是苏格兰风笛的爱好者,这首《高地教堂》是他最喜欢的曲调。他必须离开代表这座城市的住所,象征这位最后总督的国旗也将随他回国。他的女儿们专注地见证这一历史性的一刻。
    总督离开时,他遵循传统,坐车绕行总督府三圈。这是中国人的传统,代表着承诺“我会回来”。
    英国占领香港,是在维多利亚女王统治之时。今晚,她的后代将把香港交还。
    夜空紧接着被点亮,伴随着隆隆的烟花声。帝国主义的最后一程在节庆般的烟花中划下句点。
    午夜来到,历史将香港从英国的怀抱中移开。英国国旗降下,一个半世纪的大英帝国统治随之结束。
    登上“不列颠尼亚”号,他给女儿温柔的碰触。
    看着今晚在我身后航行的“不列颠尼亚”号,很难想象英国人靠着木造船航行过半个世纪的时代。那时候,香港是个荒凉寂寞的地方,英国人的帝国主义冒险最不可能发生于此。当时香港还没有成为大英帝国最有价值的战利品。
    材料三:
    美联社香港1997年6月30日电
    随着午夜国旗的交换,焦虑不安和兴奋的香港今天摆脱了156年的殖民时代,并开始了在欢欣鼓舞的共产党中国主权下捉摸不定的新时代。
    香港剪贴簿上此时此刻展示的英国人结束、中国人开始的种种镜头,显示殖民主义逐渐衰落的图像,以其规模和速度使人眼花缭乱。
    英国查尔斯王储的游艇驶离香港。红旗取代了蓝旗,当大英帝国的太阳最终沉落时,天上下雨了。
    对英国来说,虽然查尔斯王储和彭定康设法把他们的撤退变成尊严和克制的英国爱国主义场面,但是,这个事件已通过使英国感到沮丧的方式提醒英国:英国在世界舞台上的作用已缩小。
    全世界通过电视观看的这个简单仪式给19世纪的殖民主义以致命的一击,并洗刷了中国一贯认为是根本的耻辱。
    对香港630万人民来说,这是未来的黎明。这一天是一个时代的结束,另一个新纪元的诞生。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用对比和双关的手法暗示了英国帝国主义的没落。
    B. “他们在回荡珠江两岸的号角声中离开,用挥手画下悠长告别的句点。”这是“不列颠尼亚”号的最后一次航行,大英帝国的最终章。“他们”是指彭定康和查尔斯王子。
    C. 香港最后一任总督彭定康是苏格兰风笛的爱好者,《高地教堂》是他最喜欢的曲调,当降旗的号角声最后一次响起时,他没有把悲伤表现出来。
    D. 全世界通过电视观看到了红旗取代蓝旗,虽然查尔斯王储和彭定康设法把他们的撤退变成尊严和克制的英国爱国主义场面,但是,这个事件充分显示了英国在世界舞台上的作用正在缩小。
    5.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按照空间顺序报道了“香港回归”这一历史事件,从不同的视角体现了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B. 材料二认为香港曾是个荒凉寂寞的地方,其能有现在的繁荣富足,和大英帝国的统治是密不可分的。
    C. 彭定康离开时,坐车绕行总督府三圈,这是中国人的传统,代表着承诺“我会回来”。彭定康也将再次回到香港履行他的使命和职责。
    D. 材料三从第三方的角度客观真实地报道了“香港回归”这一历史事件,语言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
    6. 这三则材料的报道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答案】4. D    5. B   
    6. ①材料一是中国官方媒体的报道,按照时间顺序记录了“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侧重历史回顾,展现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②材料二是英国媒体的报道,从最后一任港督彭定康的角度表现他们经历的这一历史时刻,并表明了英国对香港的贡献。③材料三是美国媒体的报道,从第三方的角度幸灾乐祸地报道了这一历史时刻,语带嘲讽地揭示了英国的没落。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D.“这个事件充分显示了英国在世界舞台上的作用正在缩小”错误。据材料三“这个事件已通过使英国感到沮丧的方式提醒英国:英国在世界舞台上的作用已缩小”可知,是“通过使英国感到沮丧的方式提醒”,而不是“充分显示了”;是“已缩小”而不是“正在缩小”。
    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
    A.“空间顺序”错误,材料一按照时间顺序报道,并非空间顺序。
    C.“彭定康也将再次回到香港履行他的使命和职责”错误,于文无据。材料没有提到“彭定康也将再次回到香港履行他的使命和职责”。
    D.“语言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错误,材料三原文“随着午夜国旗的交换,焦虑不安和兴奋的香港今天摆脱了156年的殖民时代,并开始了在欢欣鼓舞的共产党中国主权下捉摸不定的新时代”,带有嘲讽的语气,特别是“焦虑不安和兴奋的香港”“欢欣鼓舞”“捉摸不定”等。
    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这三则材料的报道侧重点不同,题目要求结合材料加以分析。解答本题,需要从写作视角、写作内容等方面加以分析。
    根据材料一“新华社香港1997年7月1日电”,可知材料一是中国政府的报道;据“晚6时15分,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在……添马舰东面举行”“7时45分,……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0时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等语句可知,材料一以时间为序,记录了“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据“156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可知,材料一通过回顾历史,表明了香港回归后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根据材料二“BBC香港1997年7月1日报道”,可知材料二是英国政府的报道;据“这位最后的香港总督离开总督府时,……这一刻他准备已久”“总督离开时,他遵循传统,坐车绕行总督府三圈”“登上‘不列颠尼亚’号,他给女儿温柔的碰触”等可知,材料二从最后一任港督彭定康的角度来表现这一历史时刻,并表明了英国对香港的贡献。
    根据材料三“美联社香港1997年6月30日电”,可知材料三是美国政府的报道;据“开始了在欢欣鼓舞的共产党中国主权下捉摸不定的新时代”“但是,这个事件已通过使英国感到沮丧的方式提醒英国:英国在世界舞台上的作用已缩小”等语句可知,材料三从第三方的角度幸灾乐祸地报道了这一历史时刻,语带嘲讽地揭示了英国的没落。
    (三)文学类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四世同堂(节选)
    老舍
    (1)北平的天又高起来!八一三①!上海的炮声把久压在北平人的头上的黑云给掀开了!
    祁瑞宣的眉头解开,胖脸上拥起一浪一浪的笑纹,不知不觉的低声哼着岳武穆的《满江红)。
    瑞全扯着小顺儿,在院中跳了一个圈,而后把小妞子举起来,扔出去,再接住。弄得小妞子惊颤的尖声笑着,而吓坏了小顺儿的妈。
    “老三!你要是把她的嫩胳臂嫩腿摔坏了,可怎么办!”小顺儿的妈高声的抗议。
    祁老人②只晓得上海是个地名,对上海抗战一点也不感兴趣,只慨叹着说:“劫数!劫数!这又得死多少人呀!”
    天佑在感情上很高兴中国敢与日本决一死战,而在理智上却担忧自己的生意:“这一下子更完了,货都由上海来啊!”
    “爸爸,你老想着那点货,就不为国家想想!”瑞全笑着责备他老人家。
    “我并没说打日本不好哇!”天佑抱歉的声辩。小顺儿的妈莫名其妙,也不便打听,看到大家都快活,她便加倍用力的工作,并且建议吃一顿茴香馅的饺子。歪打正着,瑞全以为大嫂是要以吃饺子纪念这个日子,而大加夸赞。“大嫂我帮着你包!”
    “你呀?歇着吧!打惯了球的手,会包饺子?别往脸上贴金啦!”
    天佑太太听到大家吵嚷,也出了声:“怎么啦?"
    瑞全跑到南屋,先把窗子都打开,而后告诉妈妈:“妈!上海也开了仗!”
    “好!蒋委员长作大元帅吧?”
    “是呀!妈,你看咱们能打胜不能?”瑞全喜欢得忘了妈妈不懂得军事。
    “那谁知道呀!反正先打死几万小日本再说!”
    ……
    (2)中国的飞机出动!北平人的心都跳起多高!小瞿的耳边老像有飞机响似的,抬着头往天上找。他看见一只敌机,但是他硬说是中国的,红着倭瓜脸和孙七辩论:“要讲剃头刮脸,我没的可说;你拜过师,学过徒!说到眼神,就该你闭上嘴了;尊家的一对眼有点近视呀!我看得清楚极了!飞机的翅膀上画着青天白日,一点错没有!咱们的飞机既能炸上海,就能炸北平!”孙七心中本来也喜欢咱们的飞机能来到北平,可是经小瞿一说,他就不能不借题抬几句杠。及至小崔攻击到他的近视眼,他认了输,夹着小白布包,笑嘻嘻的到铺户去作活。到了铺户中,他把小崔的话扩大了一些,告诉给小商人们。他一手按着人家的脸,一手用刀在脸上和下巴底下刮剃,低声而恳切的说:“我刚才看见七架咱们的轰炸机。好大个儿!翅儿上画着青天白日,清楚极了!”人家在他的剃刀威胁之下。谁也不敢分辩。
    小崔哼唧着小曲,把车拉出去。到车口,他依然广播着他看见了中国飞机。在路上,看到日本兵,他扬着点脸飞跑;跑出相当的远。他高声的宣布:“全杀死你们王八日的!”而后,把咱们的飞机飞过天空的事,告诉给坐车的人。
    李四爷许久也没应下活来——城外时时有炮声。有几天连巡警都罢了岗,谁还敢搬家呢。今天,他应下一档儿活来,不是搬家,而是出殡。他的本行是“窝脖儿”。到了晚年,他也应丧事:他既会稳当的捆扎与挪移箱匣桌椅,当然也能没有失闪的调动棺材。在护国寺街口上,棺材上了杠。一把纸钱像大白蝴蝶似的飞到空中,李四爷的尖锐清脆的声音喊出:“本家儿赏钱八十吊啊!”抬杠的人们一齐喊了声“啊!”李四爷,穿着孝袍,精神百倍的,手里打着响尺,好像把满怀的顾虑与牢骚都忘了。
    李四大妈在小羊圈口上,站得紧靠马路边,为是看看丈夫领殡——责任很重的事——的威风。擦了好几把眼,看见了李四爷。她含笑的说了声:“看这个老东西!”
    棚匠刘师傅也有了事作。警察们通知有天棚的人家,赶快把棚席拆掉。警察们没有告诉大家拆棚的理由,可是火家都猜到这是日本鬼子怕中央的飞机来轰炸:席棚是容易起火的。刘师傅忙着出去拆棚。高高的站在房上,他希望能看到咱们的飞机。
    小文夫妇今天居然到院中来调嗓子,好象已经不必再含羞带愧的作了。
    连四号的马老寡妇也到门口来看看。她最胆小,自从芦沟桥响了炮,她就没迈过街门的门坎。她也不许她的外孙——十九岁的程长顺——去作生意,唯恐他有什么失闪。她的头发已完全白了,而浑身上下都收拾得干干净净的,手指上还戴着四十年前的式样的,又重又大的,银戒指。她的相貌比李四妈还更和善;心理也非常的慈祥,和李四妈差不多。可是,她在行动上,并不象李四妈那样积极,活跃。因为自从三十五岁她就守寡,不能不沉稳谨慎一些。
    今天,长顺告诉外婆:“不要紧了,我可以出去作买卖啦!上海也打上了上,咱们的飞机,一千架,出去炸日本鬼子!咱们准得打胜!上海一打胜,咱们北平就平安了!”
    外婆不大信长顺的话,所以大着胆子亲自到门外调查一下;倒仿佛由门外就能看到上海似的。老太太的白发,在阳光下,发着一圈儿银光。大槐树的绿色照在她的脸上,给皮肤上的黄亮光儿减去一些。有皱纹的地方都画上一些暗淡的细道儿。胡同里没有行人,没有动静,她独自立了一会儿,慢慢的走回屋中去。
    “怎样?外婆!”长顺急切的问。
    “倒没有什么,也许真是平安了!”
    “上海一开仗,咱们准打胜!外婆你信我的话。准保没错儿!”长顺开始收拾工具,准备下午出去作生意。
    (有删改)
    [注]①八一三,是指“八一三”淞沪抗战,是抗日战争初期继七七事变以后,1937年8月13日上海军民奋起抗击日本侵略军的壮烈战斗。②祁老人,近80岁,《四世同堂》的代表人物。儿子祁天佑,布店掌柜。长孙祁瑞宣,二孙祁瑞丰。三孙祁瑞全。曾孙小顺儿,祁珊宜之子;曾孙女小妞子,祁瑞宣之女。
    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节选部分篇幅虽短却内涵丰富,通过人物对话再现了抗战时期沦陷区北平小羊圈胡同的生活场景和普通民众的心理状态。
    B. 小说中的瑞全怀着真挚的爱国主义情感,他将上海开仗的消息跟母亲分享,还郑重批评了父亲只想着生意不想着国家的自私思想。
    C. 小说中写李四爷找到出殡的活儿,棚匠刘师傅找到拆棚的活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北平沦陷后普通百姓的生活陷人了困顿之中。
    D. 小说语言具有明显的“京味儿”特色,如“一档儿话”“窝脖儿”“准保没错儿”等都带有北京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印记。
    8. 请分别分析文中两处画横线句子的作用。
    9. 有评论认为:老舍《四世同堂>最难能可贵之处在于,能在平和的自然状态中,呈现出正的力量,表现出了柴米油盐的日常生活中人的不屈。请以选文为例简要分析。
    【答案】7. B    8. (1)写“八一三”淞沪抗战给北平人带来的精神鼓舞,渲染了乐观的情感氛围,为后文情节的展开提供了背景,引出下文祁家人的对话。
    (2)写小崔发布的“中国的飞机出动”消息给北平人带来胜利的希望,引出小崔、孙七、刘师傅、小文夫妇、马老寡妇和长顺等人的不同反应,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9. ①我们从众多小人物身上看到了正义的力量和不屈的精神。“八一三”淞沪抗战让小羊圈胡同的人看到了希望。②小说前半部分通过祁家人的对话写出了祁天佑感情和理智的两难,祁瑞宣和祁瑞全的激动,他们对抗战胜利都抱有希望。③小说后半部分还写了众多人物的表现。小崔和孙七非常激动,甚至夸大事实进行宣传;李四爷和刘师傅找到了事做;长顺对抗战充满信心,准备去做买卖。他们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B.“郑重批评”“自私思想”等说法错误,从原文“瑞全笑着责备他老人家”可以看出并不是“郑重批评”,从“天佑在感情上很高兴中国敢与日本决一死战,而在理智上却担忧自己的生意”可以看出这并不是“自私思想”。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作用的能力。
    “北平的天又高起来!八一三!上海的炮声把久压在北平人的头上的黑云给掀开了”,内容上写“八一三”淞沪抗战给北平人带来的精神鼓舞,渲染了乐观的情感氛围,压抑在人们心头的沉重的精神负担终于可以卸去;结构上为后文情节的展开提供了背景,引出下文祁家人的对话,“老三!你要是把她的嫩胳臂嫩腿摔坏了,可怎么办”。
    “中国的飞机出动!北平人的心都跳起多高”,写小崔发布的“中国的飞机出动”消息给北平人带来胜利的希望,“瞿的耳边老像有飞机响似的,抬着头往天上找。他看见一只敌机,但是他硬说是中国的,红着倭瓜脸和孙七辩论”“孙七心中本来也喜欢咱们的飞机能来到北平,可是经小瞿一说,他就不能不借题抬几句杠”,引出小崔、孙七、刘师傅、小文夫妇、马老寡妇和长顺等人的不同反应,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小羊圈的平民百姓是文章的主体,他们也是国家的主体,人们心里很高兴。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
    解答本题时,考生要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前提下,表达自己对文章主题的独特感受和新颖见解,要阐述对主题的理解,就要回到原文寻找能表露作者观点的句子。
    选文通过描写“八一三”淞沪抗战的消息传到小羊圈胡同后,小羊圈胡同的生活场景和普通民众的心理状态,展现了自然状态中普通老百姓振奋的精神。
    我们从众多小人物身上看到了正义的力量和不屈的精神。“祁瑞宣的眉头解开,胖脸上拥起一浪一浪的笑纹,不知不觉的低声哼着岳武穆的《满江红》”“瑞全扯着小顺儿,在院中跳了一个圈,而后把小妞子举起来,扔出去,再接住”,可知“八一三”淞沪抗战让小羊圈胡同的人看到了希望。
    “爸爸,你老想着那点货,就不为国家想想!”“我并没说打日本不好哇!” “你呀?歇着吧!打惯了球的手,会包饺子?别往脸上贴金啦!”可知小说前半部分通过祁家人的对话写出了祁天佑感情和理智的两难,祁瑞宣和祁瑞全的激动,他们对抗战胜利都抱有希望。
    小说后半部分还写了众多人物的表现。“小崔哼唧着小曲,把车拉出去。到车口,他依然广播着他看见了中国飞机。在路上,看到日本兵,他扬着点脸飞跑;跑出相当的远”“ 孙七心中本来也喜欢咱们的飞机能来到北平,可是经小瞿一说,他就不能不借题抬几句杠”“棚匠刘师傅也有了事作”,小崔和孙七非常激动,甚至夸大事实进行宣传;李四爷和刘师傅找到了事做;长顺对抗战充满信心,准备去做买卖。他们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佚之狐,郑人,佚之俅之子也。狐少善思辩,多才识。为幕僚,常得郑君宠之。
    晋侯、秦伯围郑,郑危在旦夕。狐求见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
    武使秦,秦晋师还,郑遂安。郑伯欲厚赏武。狐闻之,言于郑伯曰:“武,舌辩之士,以口舌退师,功高莫大,厚赏,理也;然,武终为隐者之徒,非臣举之,终老亦未见其名,何功之有?窃以为当赏者,臣也。”郑伯愕然,赏之。
    异日,村夫有拜于郑廷者,郑伯迎之。问之,乃烛之武之兄文也。文曰:“君恩四海,天下惠之,万民之幸也。武以口舌还军秦晋,三军不能敌,厚赏以利郑也。然,家有老母,八旬又三,日必侍之。武往说师,老母系之,臣昼夜侍母,目不交睫,亦宜赏之。况武本不欲说秦,臣数劝方为之也!”郑伯赏之。
    未几,宫廷左右及三军将士上书求赏者络绎不绝,郑哗然。晋闻之,复攻之,郑危矣。
    史臣曰:“郑危而遂安者君明而士贤也郑安而复危者赏功之过欤抑邀功妒贤欤。”
    (选编自《左传》)
    10. 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郑危而遂/安者君明而士贤也/郑安而复/危者赏/功之过欤/抑邀功/妒贤欤
    B 郑危而遂安者/君明而士/贤也/郑安而复危者/赏功之过欤/抑邀功/妒贤欤
    C. 郑危而遂安者/君明而士贤也/郑安而复危者/赏功之过欤/抑邀功妒贤欤
    D. 郑危而遂/安者君明/而士贤也/郑安而复/危者赏/功之过欤/抑邀功妒贤欤
    11. 下列对古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幕僚,在古代称将军幕府中的参谋、书记等,后泛指文武官署中的佐助人员(一般指有官职的)。
    B. 侯、伯,指侯爵和伯爵,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里鄙弃的“万户侯”,就是指那些“食邑万户的侯爵”。
    C. 秦晋之好,原指春秋时期秦、晋两国为政治利益而世通婚姻,后泛指两姓之间的联姻。
    D. 三军,周制,天子可有六军,诸侯大国三军。中军最尊,上军次之,下军又次之。后为军队的通称,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为烛之武劝退秦师有功于国,郑伯打算重重地奖赏他,可是这一奖赏刚有动议,就引起了来自各方面的连锁反应。
    B. 佚之狐凭借自己是老臣,德高望重,平时对郑伯尊重有加,觉得这次举荐烛之武有功, 要奖赏,也应该奖赏自己。
    C. 烛之武哥哥烛之文认为自己日夜侍奉老母亲并且劝说烛之武面见秦君有功,因而应该得到奖赏。
    D. 史臣认为,导致郑国从安定陷入危局的原因并不是郑伯设立奖项,而是郑国上下抢夺功劳、嫉贤妒能的风气。
    13. 翻译下列句子。
    (1)非臣举之,终老亦未见其名,何功之有?
    (2)况武本不欲说秦,臣数劝方为之也!
    【答案】10. C    11. B    12. B   
    13. (1)要不是我推荐,他最终也不会显露名声,有什么建立功劳的机会呢?
    (2)再说烛之武本来不愿意去劝退秦国军队,是我多次劝说他才去退秦军的!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依据语法结构,“郑危而遂安者”“君明而士贤也”是判断句,“……者,……也”是判断句的标志,后面要停顿,排除AD;“士贤”与“君明”对应,中间不断开,排除B。
    句意:郑国从危局到安定,是皇上圣明与臣属贤能的结果;郑国从安定到再度陷入危局, 是奖赏功臣的过错,还是夺取别人功劳嫉贤妒能的过错呢?
    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
    B.“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里鄙弃的‘万户侯’,就是指那些‘食邑万户的侯爵’”说法错误,《沁园春·长沙》中“万户侯”借指大军阀,大官僚。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内容的能力。
    B.“凭借自己是老臣,德高望重,平时对郑伯尊重有加”错误,文中的表述是“武,舌辩之士,以口舌退师,功高莫大,厚赏,理也;然,武终为隐者之徒,非臣举之,终老亦未见其名,何功之有?窃以为当赏者,臣也”佚之狐要奖赏是因为他觉得自己举荐烛之武有功。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注意以下词的解释:
    (1)“举”,推荐;“见”,同“现”,显露;“何功之有”,宾语前置句。
    (2)“说”,劝说;“数”,多次。“为”动词,做。
    参考译文:
    佚之狐,郑国人,是佚之俅的儿子。佚之狐年轻时擅长思考和辩论,才识很多。担任幕僚,经常得到郑国国君的赏识。
    晋侯、秦伯围攻郑国,郑国危在旦夕,佚之狐求见郑伯,说:"国家面临危险,如果派烛之武去拜见秦君,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的。"郑伯听从了佚之狐的建议。
    烛之武出使秦国,秦晋联军撤回之后,郑国于是得到了安宁。郑伯打算重重地奖赏烛之武。佚之狐听到这件事之后,对郑伯说:“烛之武,是个善于舌辩的士人,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劝退了秦国的军队,辛勤劳苦,功绩很大,受到重赏,这是上天的法则;然而,烛之武终归属于隐士的一类,要不是我推荐,他最终也不会显露名声,有什么建立功劳的机会呢?我私下里认为应当受到奖赏的是我。”郑伯显出吃惊的样子,奖赏了佚之狐。
    第二天,有位村夫到朝堂参拜,郑伯迎接了他。问他何人,原来这人是烛之武的哥哥烛之文。烛之文说:“皇上的恩惠遍及四海,天下的人都得到恩泽,这是全国百姓的荣幸。烛之武凭借三寸不烂之舌使秦晋军撤回,即使是三军也敌不过他,对他重赏对郑国有利。然而,家里有老母亲,已经83岁了,每天必须有人侍奉。烛之武去劝说秦国撤军,母亲天天记挂在心,我日日夜夜守在母亲身边,眼睛都不眨一下,也应该受到奖赏。再说烛之武本来不愿意去劝退秦国军队,是我多次劝说他才去劝退秦军的!”郑伯奖赏了这位村夫。
    没过多久,郑伯身边的人和众大臣上书请求得到奖赏的人络绎不绝,郑国国内一片喧哗。晋君听说这件事,趁机来攻打郑国,郑国又陷入危险的境地。
    编者说:“郑国从危局到安定,是皇上圣明与臣属贤能的结果;郑国从安定到再度陷入危局, 是奖赏功臣的过错,还是夺取别人功劳嫉贤妒能的过错呢?”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旅 宿
    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首联破题,写诗人孤身一人在旅馆居住,没有良伴,只能静静凝思黯然神伤,营造了一种孤寂的氛围。
    B. 诗歌颔联融情于景、触景生情,寒灯、孤雁勾起诗人对往事的回忆,引发诗人的愁绪,描绘出一幅寒夜孤客难眠图。
    C. 诗歌颈联用设想之词,虚实结合、由实到虚,想象奇特,表现出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中诗人流露出的梦短情长的幽怨。
    D. 全诗层层推进,写景抒情都有独到之处。美景幽思委实凄绝,诗歌感情至深,含蓄蕴藉,真切动人。
    15. 请简要概括诗歌尾联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14. C    15. ①对家乡美好风光的喜爱;②远离家乡羁旅漂泊之苦;③曲折地表达了诗人思乡之情。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整体鉴赏能力。
    C项,“梦短情长的幽怨”错误,应该是因为愁思难耐、归家无望而生出的怨恨。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情感。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并非直抒胸意,而是以设想之词,勾勒家乡美丽的生活图景,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把浓烈的归思之情融入家乡优美的风景之中。沧江烟霭,云霞明灭,月色溶溶,家门外系着钓鱼船,一幅优美宁静祥和的家乡风光图景。画面中虽然没有写人物,但一条静静地系于家门外的钓鱼船却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面对这样一幅家乡优美的画面,谁人不梦绕魂牵,更何况旅宿在外的诗人呢!家乡远隔千里,旅人归思难收,如此优美的家乡风光图景非但没有给诗人以慰藉,反而加深了诗人的思乡愁苦。这是用乐景反衬哀情的典型。美景幽思、怨恨乡愁、委实凄绝。除却个中人,任何人也难以深味个中情。不过,“烟月”在此实际上是借代,并非一定就是“烟”,就是“月”。正所谓,文学作品的形象大于思维,此处一个“烟月”可以触发不同的旅人思妇产生不同的意象联想,从而产生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尾联用清丽明快的色调绘出家乡的美好风光,似乎从乡愁中跳出,实则描写了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内含的忧愁深长。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仰望长空的鸿雁,俯视水底的鱼龙,表达了希望超越现实的困境,实现“愿逐月华流照君”的愿望。
    (2)李白的《将进酒》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既表现了李白对自己才华的高度自信,同时也流露出他即使散去千金,依然昂扬奋进的情怀。
    (3)《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了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鸿雁长飞光不度    ②. 鱼龙潜跃水成文    ③. 天生我材必有用    ④. 千金散尽还复来    ⑤. 以其无礼于晋    ⑥. 且贰于楚也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容易写错的字词:“鸿雁”“潜”“材”“贰”。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光影散落,一件件馆藏沉默如金;岁月如歌,一幕幕往事______。“当革命陷入低潮时,凭着一股执着和信仰,不抛弃,不放弃,南昌起义的火种由此不灭。真正走进这段历史,用心体会从建党、建军、建国到建设、发展的每一步,才理解革命成功______,才明白‘八一精神’不是简单的口号。”八一起义纪念馆讲解员熊艳燕说。在她的眼中,南昌城早已与“八一”结下了无法割舍的感情。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南昌将红色资源与自然、人文等旅游资源有机结合,让红色文化发挥时代价值,闪耀历史荣光。如今的南昌,虽没有新增以“八一”为名的城建项目,但大量拥有“八一”内核精神的景观和建筑还在陆续建设。
    将红色文化嵌入城市发展中,让红色文化______城市,是南昌市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的重要一环。建设一系列军事文化地标,不仅让公共空间更具文化底蕴,加强了市民对人民武装的理解,而且还扮靓了南昌这座英雄城市,令“八一”真正融入社会生活、市民生活。
    历史凝铸基因,基因典藏历史。从革命遗址的修缮到红色文化的普及,从“八一”品牌的塑造到红色基因的传承,英雄城、双拥模范城的南昌城市品格已日益清晰。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历久弥新        来之不易        浸润
    B. 经久不衰        来之不易        滋润
    C. 历久弥新        谈何容易        滋润
    D. 经久不衰        谈何容易        浸润
    18.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建设的一系列军事文化地标,不仅让公共空间更具文化底蕴,而且还扮靓了南昌这座英雄城市,加强了市民对人民武装的理解,令“八一”真正融入市民生活、社会生活。
    B. 一系列军事文化地标的建设,不仅让公共空间更具文化底蕴,而且还扮靓了南昌这座英雄城市,加强了市民对人民武装的理解,令“八一”真正融入市民生活、社会生活。
    C. 一系列军事文化地标的建设,不仅扮靓了南昌这座英雄城市,而且还让公共空间更具文化底蕴,加强了市民对人民武装的理解,令“八一”真正融入市民生活、社会生活。
    D. 建设的一系列军事文化地标,不仅扮靓了南昌这座英雄城市,加强了市民对人民武装的理解,而且还让公共空间更具文化底蕴,令“八一”真正融入市民生活、社会生活。
    19. 下列诗句中的修辞手法与文中画横线句修辞手法相同的是(   )
    A.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B.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C.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D.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答案】17. A    18. C    19. D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历久弥新:是指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经久不衰:意思是精神饱满的状态,身体健壮的外表;形容某事或某人经历很长时间仍旧保持较高的旺盛状态。语境讲“一幕幕往事”随着岁月流逝,却更鲜活,有价值等,选用“历久弥新”。
    来之不易:得到它不容易。表示财物的取得或事物的成功是不容易的。谈何容易:原指臣下向君主进言很不容易。后指事情做起来并不象说的那样简单。语境讲革命成功不容易,选用“来之不易”。
    浸润:指浸染熏陶。滋润:使湿润。语境讲“红色文化”和“城市”的关系,应该是文化熏陶城市,选用“浸润”。
    故选A。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搭配不当,主语“建设一系列军事文化地标”是一件事,而“让公共空间更具文化底蕴”“加强……”“而且还……令……”的主语应该是“地标的建设”,把“建设”放在“地标”后面,且加上“的”;
    语序不当,“扮靓城市”“让公共空间更具文化底蕴”“加强理解”三者由具体到抽象、由物质到精神,层层递进。“不仅”“而且”后面的内容需要换位置,先说“扮靓了”,再说“文化底蕴”,然后“加强了……理解”,最后“……融入了……”。
    根据分析,只有C项修改正确。
    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结下了无法割舍的感情”赋予“南昌城”“八一”以人的情感,为拟人手法。
    A.把琵琶声比作“急雨”“私语”的声音,运为比喻。
    B.整体代部分,“孤帆”代指帆船,为借代。
    C.根据“悟”“知”,“已往”“来者”,“不谏”“可追”等分析,上下句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相对,为对偶。
    D.把冷月拟人,赋予它如同人一样可以说话的能力。
    故选D。
    (二)(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①______,从来都同时代紧密相连。这一百年来,共青团始终与党同心、跟党奋斗,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把忠诚书写在党和人民事业中,把青春播撒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把光荣镌刻在历史行进的史册里。百年征程,塑造了共青团坚持党的领导的立身之本,塑造了共青团坚守理想信念的政治之魂,塑造了共青团投身民族复兴的奋进之力,塑造了共青团扎根广大青年的活力之源。没有中国共产党,②______。共青团从诞生之日起,就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听党话、跟党走始终是共青团坚守的政治生命,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始终是一代代共青团员的政治信念。共青团历经百年沧桑而青春焕发,依靠的就是始终扎根广大青年,始终把心紧紧同青年连在一起,把青年人的心③______。
    总书记的讲话引发强烈反响,广大团员青年表示将牢记习总书记在5月10日召开的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对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提出的四点希望,接好历史接力棒,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
    20.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1. 文中画波浪线处是一个长句,请改成四个短句,可以改变语序,增删个别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20. ①青年的命运  ②就没有中国共青团 ③紧紧同党贴在一起   
    21.  ①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在5月10日召开;②习总书记在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③讲话中对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提出了四点希望;④广大团员青年表示将牢记这四点希望。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根据前句“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和后面“这一百年来,共青团始终与党同心、跟党奋斗,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把忠诚书写在党和人民事业中,把青春播撒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等信息,可知此处是说时代不同,但青年的命运从来都同时代紧密相连,故可填“青年的命运”。
    第二空,根据后面说的“共青团从诞生之日起,就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可知此处是说中国共青团与党的关系;再根据前句“没有中国共产党”可知,此处是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共青团,所以可填“就没有中国共青团”。
    第三空,由前面说的“共青团从诞生之日起,就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听党话、跟党走始终是共青团坚守的政治生命”可知,此处是说共青团把青年人的心同党紧紧贴在一起,故补写内容应是“紧紧同党贴在一起”。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句式变换之长句变短句的能力。
    首先压缩出长句的主干作为第一个短句。长句的主语是“广大团员青年”,谓语是“表示”,宾语是“将牢记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的四点希望”,据此,第四个短句为:广大团员青年表示将牢记这四点希望。
    然后把修饰成分改成三个短句。把“在5月10日召开的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改为第一个短句: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在5月10日召开。
    把“习总书记在5月10日召开的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改为第二个短句:习总书记在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
    把“重要讲话中对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提出的四点希望”改为第三个短句:讲话中对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提出了四点希望。
    四、写作(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著名作家刘震云说:“像登山一样,没到山顶时说的都是山顶的风景如何美,到了山顶,说的都是山下的鸡鸣和炊烟。”
    刘震云的话引起了你怎样的人生思考?请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论述类的文章。题目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例文:
    珍惜拥有
    著名作家刘震云说:“像登山一样,没到山顶时说的都是山顶的风景如何美,到了山顶,说的都是山下的鸡鸣和炊烟。”人的确是奇怪的,是矛盾的。朝夕相处时不觉得其重要,一旦离开,忆起的全是其优点,亦会觉得少了点什么。这个时候,我们才恍然大悟。我们真的失去了。人,总是在失去或即将失去时才知道珍惜。然而我们也只有在失去之  后,才会明白我们曾经拥有过,才会懂得我们当初拥有时是何等幸福。
    天渐渐凉了,树叶渐渐变黄,落下。不知道大树会不会因为叶子枯黄衰落而悲伤哭泣呢?如果它哭泣,也是因为欢喜吧。因为来年的春天,它将又会长出新的繁密的叶子。或许比这一季还要油绿和繁茂。可是,人呢?过了这一季便不再回来,我们只能在这世间走一遭。过了,就不再。失去了的,也不再回来。在我们的生命中,没有多少时间来给我们去拾掇失去的。我们惟一能做的就是珍惜拥有。有些东西,有些人就像是空气,平时在你身边时,你可能毫无感觉,可是一旦他们远离,你将无法呼吸。这时我们才明白我们失去的原来是支持我们生存的氧气。
    我们走着走着,突然发现听不清自己的脚步声了。是因为这个城市太喧嚣还是因为自己习惯了忽略。曾几何时,我们丢失了自己的脚步声。我们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以爱相待时希望他们也以同样的爱回报自己。曾几何时,我们丢失了是比爱更快乐的拥有。我们一路奔跑,回头发现我们偏离了自己原先的轨道,是因为另一条路的诱惑太大了吗?曾几何时,我们丢失了原本的坚持,丢失了最真切的自己。冰冷的风往脖子里钻,看到在路灯照射下拉长的自己的影子,品尝到了孤独和寂寞的滋味。看着萧索的街道,只有自己的身影。曾几何时,我们变得一无所有,只剩自己。
    无论此刻你拥有什么,拥有多少,无论曾经你失去什么,失去多少。过去的,失去的已无法挽回。请你此时,此刻,珍惜自己还拥有的。知道吗?你拥有的一切都是你的财富。只要做到珍惜拥有,就不会有遗憾的人生。
    珍惜拥有,让我们一起体味幸福。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
    作文题选用刘震云一句带有隐喻性的人生感悟作为启发材料,核心话题是“人生思考”,要求考生能围绕这句话进行一定的阐述与分析。审题难度虽说不高,但必须关注到材料其实有一定的指向和限定,不能漫无边际地谈“人生”。我们应从刘震云的话中明确几层意思。一是人生如同登山,山顶的风景是人们所追求的人生目标,山下的鸡鸣和炊烟是人们原本拥有的简单、恬淡的生活。二是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人们所追求的人生目标会发生转变。三是人们在实现追求的过程中往往会“迷失”自己,忽略眼前,只追求“远方”。
    通过以上解读,我们可以思考,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我们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理解是不同的,只有经历过人生的种种才会明白自己真正向往的是哪一种人生,人生是一个由出发到回归的过程,人生要有追求,更要珍惜眼前拥有。
    行文构思时,我们可由材料出发,提出基本观点人生是一个由出发到回归的过程。立足材料阐述分析,抓住关键词“登山”“山顶”“风景”“山下的鸡鸣和炊烟”。在刘震云的比喻中,人生就如登山,每个人的人生目标就是“山顶”,需要付出努力不断攀登,才能见到“山顶的风景”。然而实现了人生目标后,人们又会回味起成功之前那种“鸡鸣和炊烟”式的平凡宁静的生活状态。紧接着进一步阐述和分析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并表示这是很多人都会出现的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阅历的增加、经历的丰富,很多人会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发生变化,甚至发生反转。这都是因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人们的认知会受周围环境和个人经验、履历所局限,且人们总是不能抓住眼前所拥有的,总是在“出发”中迷失自己,忘记“回归”本心、把握当下。最后提出人生要出发,更要懂得回归。人生是一个对意义不断追寻的过程,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次行走,那么是否可以将它简化为出发与回归呢?从某一个点出发去向外面的世界,走一圈,然后回来,人生就圆满了。归纳起来就是两个部分:前半生是“出发”,在外部世界中找寻存在的价值;后半生是“回归”,在内心深处找寻人生的意义。
    立意:
    1.学会珍惜。
    2.珍惜自己拥有的。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