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高中语文 > 高二试题库 > 期末考 >

吉林省长春市五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参考答案
    1.D
    2.C
    3.B
    【解析】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A.“安禄山一直很喜欢他,所以王维生病的时候,安禄山派人迎接让他养病”错。原文是“禄山素怜之,遣人迎置洛阳,拘于普施寺”,安禄山迎接他让他养病只是变相囚禁,而不是喜欢;B. 题干中“只能”说法过于绝对, 原文是“在王维的诗文里,创伤记忆的确反复出现,但不是通过幻觉的方式。在直接与己相关的诗文里,王维只悔罪不辩白,在为与自己有相似遭遇的他人所写的表、碑等作品里,他不仅悔罪,而且在对他人当年残酷遭遇的展现中,巧妙为自己辩白”;C.“与帝王的态度、士大夫的传统,及其个人对待自身遭遇的态度都有极大的关系”错。原文表述“但君臣大义所负愈重,王维也愈不堪安史之乱所带来的创伤记忆之剪熬,最后竟至于舍家归佛、归隐”,可见归佛归隐和个人态度有很大关系,和帝王的态度没有关系。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对比论证”“对比了烈士之勇、智士之勇、仁者之勇”错。烈士之勇、智士之勇、仁者之勇三者的比较属于“类比论证”。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都围绕这个主题”说法绝对,原文表述是“在其有关创伤记忆的诗文里”围绕这个主题,不是所有的诗文都是这个主题。故选B。
    4.B
    5.C
    6.①对自己潜能和职业有大致的了解,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倾向,树立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
    ②要关注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提高应变能力。
    ③建立自己和职业生涯关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意义感,避免盲从。
    ④多与家长、学校、老师沟通,让他们给予适当地指导和帮助。
    【解析】
    4.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有超过70%的大学生”表述不准确。应该是“有超过70%的大学生受访者”;同时强加因果,导致“有超过70%的大学生受访者”表示“如果有可能,想重新选择一次专业”的原因,并不一定就是对专业了解不够所致。C.“高中阶段”表述不准确。在材料中“对学业、职业与人生的规划”,“是学生在适当时期尽力规划个人未来生涯发展的历程”,而不是在“高中阶段”。D.“便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学业规划、生涯规划”表述不准确。原文是“学生应全面评估自我,对自身能力、性格、兴趣、优劣势、个性、身处环境等有清晰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学业规划、生涯规划”。可见,原文是“并”,而选项说成是“便能”。故选B。
    5.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判断和推理的能力。C.偷换概念,不是“高中生涯教育,只是学生整个人生生涯规划中的初始阶段”,而是“高中三年学业规划,只是学生整个人生生涯规划中的初始阶段”。故选C。
    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1)结合“高中阶段的学生要对自己的潜能和职业有个大致了解,……学生在设计职业发展时,不应该只是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还要考虑自己是否有适合某种工作的能力”“这一方面需要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倾向,树立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概括为:对自己潜能和职业有大致的了解,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倾向,树立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2)结合“以往,高中生在进行学科选择和填报志愿时往往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实用主义影响,关注最多的不是未来的发展,而是薪酬、升职等利益问题”概括为:要关注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提高应变能力。(3)结合“要帮助学生建立自己和职业生涯的联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意义感,避免学生因盲从利益取向而做出的并不明智的专业选择”概括为:建立自己和职业生涯关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意义感,避免盲从。(4)结合“通过专业的性格、兴趣、能力等职业生涯规划测试,参照老师、家长和朋友对学生的评价,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我,找到想从事的职业和能从事的职业两者的最佳结合点”概括为:多与家长、学校、老师沟通,让他们给予适当地指导和帮助。
    7.D
    8.C
    9.不能删。①交代两位对弈者举动反常的原因,让读者恍然大悟。②升华两位对弈者的形象,凸显他们不服输的斗志和坚韧品质。③回扣文章题目。
    【解析】
    7.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的能力。A.“受到启发”错,结合“老陶不应,‘茅坑’也不应”“任凭周遭聒噪,半天不走一步”等分析,弈者对周围人的议论充耳不闻。B.“意在表明居民的和谐、安适”错,意在给弈者创造外部环境,以凸显弈者的专注与每一步的深思熟虑。C.“正面描写了一场热火朝天、激战正酣的对弈”错误。没有正面描写对弈过程,只是能让读者想象出他们酣战的场面。故选D。
    8.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C.“运用比拟的手法,用‘黑白双佛’指两个老头儿”错误,根据上文“二人仿佛石佛”,把两人比作石佛,此句是比喻。故选C。
    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首先明确观点“不能删”,然后结合文本分析最后一段的作用。文章最后一段写“一个在店铺里避雨的老头儿”说的话,交代“这俩老家伙,都上过战场”,前面交代两人洒水车来了,纹丝不动;起风下雨了,两人坚如磐石,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这样大家就能理解前面两人反常的举动了,解开了读者的心底之谜。结合“二人仿佛石佛,不动不摇坐如钟,任凭周遭聒噪,半天不走一步”“谁知道这一位也如同聋子”“好心人提醒当局者,但两人分明已入定,坚如磐石,岿然不动,水柱贴地面扫射而过,‘黑白双佛’的鞋面裤脚遍布泥点”“奇就奇在两个老头儿之间多了座建筑——一圈砖头瓦块压住棋盘,围成四四方方一座城池,里面两军对垒,将帅分守楚汉,阵式俨然,似有杀伐之声倏忽而出“仍杵着两个浑身流水的老头儿!白发雪白,贴在头皮上,如戴白帽;白须亦雪白,须梢收拢,水流如注,顺须而下”“终于有个发小不忍心,来扯两个老头子,扯这个这个甩胳膊,扯那个那个甩胳膊,再扯再甩”“再劝老头儿也不走”等分析,两位老人,丝毫不受外界环境和他人的影响,两人对弈坚如磐石,不管外界环境如何变化,两人都岿然不动,连儿女来劝也不走,这两位对弈者,身上彰显出一种不轻易服输的精神,坚持做好事情,绝不半途而废,从他们身上,读者可以感受到坚韧的力量。“都上过战场呢”升华了前文塑造的人物形象。结合标题“硬杀”分析,“这俩老家伙,都上过战场呢”,“上过战场”与标题“硬杀”呼应,结尾段呼应标题,两位可爱又让人敬佩的对弈者形象,给读者以震撼。
    10.D
    11.B
    12.C
    13.有人告发岷王梗违法的事情,削去他的护卫,贬(他)为庶人。
    【解析】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翰林学士刘三吾上前说:“皇孙在世,还很年轻,太子之位,天下人都很关心,皇上不要过于忧虑。”高皇说:“好”。“世适”的主语为“皇孙”,并且“富”也是动词,主语为“皇孙”,两个谓语动词之间应断开,所以“适”后面应断开,排除AC;“无过忧”的主语是“皇上”,而不是“四海”,所以应在“皇”前面断开,排除B。故选D。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B.“含义相同”错误。“卒难图”,句意:最终是很难谋的。“图”,谋划。“不图子自归”,句意:没想到你自己回来了。“图”,料想。故选B。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认为应该首先剪去燕王的手足”错误。由原文“泰曰:‘燕握重兵,且素有大志,当先削之。’”可知,“削”指削掉藩位。故选C。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告”,告发;“不法事”,违法的事;“废为庶人”,省略句,贬他为庶人。参考译文:
    太祖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建文帝登基,建文帝是太祖的孙子,懿文太子的儿子,建文帝十岁的时候,懿文太子去世,高祖当时六十五岁,对着大臣流泪。翰林学士刘三吾上前说:“皇孙在世,还很年轻,太子之位,天下人都很关心,皇上不要过于忧虑。”高皇说:“好”。九月庚寅,建文帝被立为皇太孙。有一天,太孙坐在东角门,召来侍读太常卿黄子澄告诉他说:“诸位叔叔各自拥有重兵,用什么来抑制他们呢?”子澄用汉平定七国的故事来对答。太孙高兴地说:“我获得正确的谋划,没有担心的了。”六月,户部侍郎卓敬秘密上奏裁减抑制宗藩,奏疏呈给皇帝,皇帝没有回复。在这个时候,燕、周、齐、湘、代、岷各个大王相互煽动,有流言被皇帝听说,皇帝很担心,和齐泰商量各种谋划。齐泰与黄子澄首先建议削夺藩王的权利,于是把这个事情嘱托给齐泰、黄子澄。一天罢朝以后,召来黄子澄说:“先生还能想起在东角门说过的话吗?”回答说:“不敢忘记。”子澄退出去后,与齐泰商量削藩事宜。齐泰曰:“燕握有重兵,并且向来有大志向,应当首先削掉藩位。”子澄曰:“不是这样的,燕王准备很久,最终是很难削掉的,应该首先削掉周藩王,剪去燕王的手足,燕王立马可以被削掉藩位了。”于是命令曹国公李景隆调动士兵突然到黄河以南的地方围困周王,捉拿周王和他的世子妃嫔送到京师,削掉爵位,贬为庶人,迁家到云南。冬季十一月,代王在藩地,有贪婪暴虐的情状,方孝孺请用德化引导他。帝派遣他到蜀地,使他和蜀王居住在一起,由于当时蜀王向来凭借贤明闻名的缘故。十二月,前军都督府断事高巍上书议论时政说:“贾谊说:‘想要天下太平安定,不如建立很多的诸侯削减他们的权力。’我认为今天应该学习他的主意,效仿主父偃推恩的命令,削减他的土地,扩大他的城池,来分解他的权力。这样那么藩王的权力不用削减自然变弱了,像河间、东平的贤明之人,下诏褒扬赏赐,像淮南、济北不遵守法律的人,开始犯法就宽容,第二次犯法就赦免,第三次犯法并且还不改正的,就告宗庙削减土地并且废黜他,哪有不顺服的人呢!”皇上嘉奖他,然而不采用他的想法。建文元年春二月,命令亲王不得管辖文武吏士,更改制定官制。夏四月,有人告发岷王梗违法的事情,削去他的护卫,贬他为庶人。又因为湘王柏伪造钱币并且擅自杀害他人,皇帝下旨严厉责备他,并且派遣官使带领士兵立即捉拿他。
    14.A
    15.①对桃树及其它动物的爱护(仁爱);②对曾经连年动乱、群盗杀人的社会现实的痛恨:③对战乱平息、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和平的欣喜。
    【解析】
    14.试题分析:这道题涉及了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考查,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读懂全诗,然后把握意象分析意境,领悟思想情感,赏析手法。A项,“暗含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的伤感”这一理解不准确,原诗无此意。首联“小径升堂旧不斜,五株桃树亦从遮”,意思是进入室内的小径原不歪斜,不料这次回来桃树已大,但不忍剪伐,听任它遮住了路。
    15.试题分析:首联说桃树生长茂盛,诗人不忍心修剪,任凭它遮住了道路,表达出对桃树的爱护之意。颔联“高秋总馈贫人食,来岁还舒满眼花” 紧接上文说桃树总能给贫穷的人提供馈赠,而且年年如此,解释了爱护桃树的原因,也暗示贫人年年没有食物,表现出对现实的痛恨。颈联“帘户每宜通乳燕,儿童莫信打慈鸦” 又由爱护桃树进一步说到还应爱护他物。乳燕,雏燕,这里兼指将雏之母燕。通,是说卷起门帘让燕子自由出入。尾联“寡妻”,群盗杀人,使得许多人的妻都成了寡妇,“非今日”,是说已成过去,不再是今天的事情了。“车书正一家”,是说国家正在混一车书,走向统一。这时安史之乱初定,严武再来镇蜀,太平可望,故杜甫有此想法。表达出诗人对曾经连年动乱、群盗杀人的社会现实的痛恨,对战乱平息国家统一的欣喜之情。点睛: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或句子;②分析景语。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③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④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⑤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16. 故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     端章甫     愿为小相焉     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的字有:砺,窈,窕,端。
    17.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B.“土神叫‘稷’,谷神叫‘社’”错,说法颠倒了。土神叫“社”,谷神叫“稷”。
    故选B。
    18.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B.“‘汉阴’指汉水北面”错误。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故“汉阴”指汉水南面。
    故选B。
    19.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通假字的用法以及理解能力。
    ①没有通假字;句意:金属制的刀剑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能变得锋利。
    ②有,通“又”;暴,通“曝”,晒干;句意: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
    ③受,通“授”,教授;句意:(老师是用来)传授知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的人)
    ④没有通假字;句意: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
    ⑤知,通“智”,智慧;句意:智慧明达与行动没有过错。
    ⑥“不”通“否”,指不从师学习;句意:有的向老师请教,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
    ⑦没有通假字;句意: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
    ⑧生,通“性”,资质、禀赋。句意: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
    ②③⑤⑥⑧均含通假字。
    故选D。
    20.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内容的理解能力。答题时,依据古诗文中出现的关键字词,揣摩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与诗句的主旨,然后结合题干给出的条件与语境,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A项,“虽有此不乐,既来之则安”的意思泛指:虽然有这样不快乐的事,但既然来了就安心吧。后半句和题干“积极学习”不相符。
    B项,“厚性情,薄嗜欲;直心思,曲文章”的意思是:性情要忠厚宽容,节制自己的嗜好欲望,做人贵在耿直善良;作诗文贵在曲折有致。
    C项,“天下奇观看尽,不如书卷好;世间滋味尝来,无过菜根香”的意思是:看尽天下奇特的景观,不如读书的滋味美妙;尝过世间一切美味,不如家里的菜根味道香。这句话表达了读书人自足快乐的心情。
    D项,“门前莫约频来客,座上同观未见书”的意思是:门前不接待经常想来闲扯的俗客,但若有奇书异卷,必定邀请同仁好友前来他的“读未见书斋”共赏切磋。放在题干的语境里,可以从字面意思赋予这句话新的含义:因为疫情关系,大家都隔离在家,拒绝来客访问,虽然没有书本,但一起坐在电脑前进行线上学习交流。
    故选D。
    21.D
    22.B
    23.C
    【解析】
    21.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举世闻名:世上的人都知道他的名字,形容名声很大。举世瞩目:世上的人都注视着,形容受到普遍关注。根据语境,此处强调的是莫高窟是知名的艺术宝库,而不是强调莫高窟受到普遍关注,故应选“举世闻名”。第二空,和蔼可亲:指说话、待人态度和气让人容易接近。慈眉善目:形容仁慈善良的样子。语境中说的是菩萨彩塑,形容的应是菩萨的容貌,故应选“慈眉善目”。第三空,丰富多彩:内容丰富,种类多样。多姿多彩:指形状和色彩多种多样,十分丰富。语境强调的是壁画的内容丰富,故应选“丰富多彩”。第四空,长袖善舞:比喻做事有所凭借,就容易成功。后多用来形容有财势、有手腕的人善于钻营取巧。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起舞来。语境中说的是壁画上的飞天舒展双臂跳舞,故应选“翩翩起舞”。故选D。
    2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准确的能力。结合语境分析四个选项可以发现,文中括号内应填写的是一个表因果关系的句子。珍贵的文物被帝国主义分子掠走,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所以前半句应强调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由此可排除CD两项。根据括号前后的内容来看,语段的叙述主体应该是“文物”,对比AB两项,B项更能强调文物被掠走的事实。故选B。
    23.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有语病:一是语序不当,两个分句的主语都是“莫高窟”,关联词语“不仅”应放在“莫高窟”后;二是成分赘余,“四万五千多”是约数,“左右”表示概数,二者不能同时出现,应删去其一。只有C项完全修改正确。故选C。
    24.例文:
    寸心筑梦,一生追梦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很荣幸能够在今天“筑梦·追梦·圆梦”主题班会上,和大家分享我的职业规划和梦想追求。同学们都知道我是一个热爱阅读、热爱传统文化的人,这不仅是我的最大爱好,也是我毕生的追求——我的梦想职业是成为一名传统文化传承者。做一名文化传承者需要有怎样的精神呢?
    首先要有热爱和坚守的职业精神。
    同学们,一个职业只有你真正热爱了,你才会有想做下去的动力。有了热爱方能抵一生岁月漫长!每每我看到一件件精美的文化物品展现在我的面前的时候,我常常在想,这背后得经历多少的岁月沧桑和多少人的心血啊!在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道路上,我一定会怀着这种坚守的精神砥砺前行。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华儿女将文化的薪火代代相传,从诗词歌赋到琴棋书画,从诸子百家到释道佛三教合流,浩如烟海的书籍沉淀了无数的月升月落和朝代更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北宋张载如是说,我深感吾辈肩上责任之重。
    做一名文化传承者,还要有创新精神。
    同学们,李子柒的短视频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以传统节日和民俗为选题拍短视频,用当下最火的弘扬形式展现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乡村田园生活。这种在传承基础上进行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是传承手艺,弘扬传统文化最好的方式之一。故宫博物院第六任院长单霁翔,系统梳理故宫藏品,持续推进文化建筑修缮,唤醒故宫;创新故宫文化产品开发,大力推行网络售票,让故宫走进寻常百姓生活。曾经,博物馆只是收藏和研究文物的地方;如今博物馆已经成为全民教育的第二课堂。我觉得在我热爱的基础上自己也应该养成这一种十年如一日的钻研创新精神。
    做一名文化传承者,要有学习的精神。
    当我立志成为一名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者的时候,我报名参加了弘扬传统文化的工作。但在线下实行的时候却遇到了很多挫折,比方说,大瑶的花炮文化很有文化底蕴,但很多人不懂文化的内涵,仅把做花炮当做谋生的手段。这令我不免感到沮丧,后来,我想明白了,是我的文化底蕴还不够深厚,只有我个人对文化的认识提升到更高的层次,对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才能更好的去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的精华。
    虽然我们还在高三求学阶段,但在追求梦想的路上我更愿自己是一位守着初心的追梦人。学好现在的学科知识,永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怀揣着一颗赤子之心,朝着传统文化弘扬者的梦想不断奔跑。
    同学们,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业理想,让我们发扬中国精神,一起奋斗吧!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
    材料分三层:第一层,“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强调“精神”对个人、对国家的重要作用;第二层,从民族国家层面指出中华民族在复兴之路上形成了许多可贵的精神;第三层,列举了中华民族在复兴之路上形成的许多可贵的精神:抗战精神、抗美援朝精神,有抗疫精神、探月精神,有女排精神、工匠精神……材料和主题之间的关系是,“筑梦·追梦·圆梦”需要发扬“精神”的力量,具体到写作任务,考生规划职业生涯的同时要规划一种支撑自己职业生涯的精神。在这个写作情境之下,考生联想和思考的应是中国精神,不应是外国名人事例中引申出来的可贵精神。从对象来看,这种精神既可以指向集体,也可以指向个体;从时代上看,这些精神既可以传承过去,激荡现在,也可以点亮未来。列举之后的省略号则给了我们进一步延伸、拓展的空间。
    考生的写作身份是高三学生,写作对象是参加主题班会的同学,考生要有情境意识;班会主题为“筑梦·追梦·圆梦”,这是一个渐进式的主题,考生应围绕此主题,根据自己的高中职业生涯规划为自己的未来选择一份职业,然后思考从事这份职业应具备什么精神,怎样在从业生涯中发扬这种精神?
    综合上述分析,材料指向了“大我”,它在提示并要求考生,在进行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时,要把“小我”与“大我”结合起来,把“个人志向”与“国家需要”结合起来,把“个性特长”与“复兴大任”结合起来,把“飞翔的天空”与“脚下的土地”结合起来,它也要求我们的写作必须“高视点(大我),低落点(小我)”,“透”小“烛”大。文章体式为演讲稿。顶格写称谓语,如“亲爱的同学”;换行空两格后要有问候语,比如“大家好”。第一段往往可以介绍一下自己的身份,并说明演讲的主题。而演讲的最后一段往往要加上致谢,比如“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行文构思时,我们可以写“怀揣科研梦,守护爱国情”,首先提出发言主题,然后列举钱学森、华罗庚、孙家栋、王大珩等例子论证做科研工作者第一需要的是爱国精神;紧接着列举黄大年、袁隆平等例子论证做科研工作者更需要吃苦耐劳与无私奉献精神;最后结合自己实际,总结升华将个人的梦想与国家复兴梦交相辉映,共同迎来圆梦的那一刻。
    立意:
    1.发扬女排精神,拼搏成就梦想。
    2.秉承工匠精神,大国建设有我。
    3.伟大抗疫精神,鼓舞你我前行。
    4.继承抗战精神,强国有你有我。
    5.择心之所属,立利国之业。
    6.担青年之责,择时代之业。
    7.担负时代使命,实现个人价值。
    8.择我所爱,许身家国。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