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高中语文 > 高一试题库 > 月考 >

云南省昆明市第十中学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版)

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第二次阶段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哪里有华裔,哪里就有金庸小说”,这话并非夸张。一个好的小说家不难赢得一大批读者,但是,能够迷住一大批具有不同背景、不同教育程度、不同社会阶层及性别年龄的读者,相当令人惊奇。那么,到底是什么使得金庸小说如此受到具有多元背景的华裔读者的一致欢迎?
    从特殊的文化现象角度对“金庸热”进行探讨,可能会得到内涵更丰富的结果。传统的小说形式总是寻求创造一个自足的世界,这个自足的世界是对现实的摹仿。中国武侠小说的独特之处,在于构造出一个离现实人生十分遥远的充满幻想的时空框架。被称为“江湖”的武侠小说世界几乎完全由武林高手组成,他们不以法律为意,全凭武功高下解决争端。这个世界有它自己的等级、门派和行为准则,俨然是一个自成格局的亚社会,它对于“正常的也是日常的世界”是封闭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个亚社会好像西方一种特别的手工艺品——密封在玻璃瓶中的、制作精巧的帆船模型。没有武功的常人,就和读者一样,永远无法穿透那层透明的玻璃,进入那个奇幻的瓶中世界。对于读者也即“瓶中之舟”的观众来说,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观看,于是瓶中的天地,在感情强度的目光下,构成了一个被高度浪漫化的凝视对象。
    这个封闭的瓶中世界,总是被安排在从地理位置上来说远离日常生活的场景:或名山巨壑、大漠深谷,或海外孤岛、秘道幽窟。“江湖”,不仅指示地理,还代表了心理,指向人物活动的空间,它渗透了社会各个阶层:上自高官和富商,下至乞儿。在金庸《鹿鼎记》里,就连伪太后都是秘密团体的一员。“江湖”多半设在荒野之地,与平凡的日常世界之间存在着清楚的分界线,就此形成了武侠小说的空间框架。
    从时间结构上讲,武侠小说也同样远离现实。金庸小说的时代背景上起宋元,下限于清,几乎没有安排在现代的。这种手法客观上进一步拉开读者与小说的心理距离,使读者对武侠小说的世界产生更强的疏离感。打开金庸小说,立刻就进入一个奇幻的世界,在这里,一切都发生在“遥远和久远”的地点与时间。很多“金迷”在阅读金庸小说时都有一个相似的体验,那就是一旦开头,很难放下,连续数天,或经历几个不眠之夜,读完才肯罢休,仿佛“过山车”游戏——它带给游客惊险刺激,帮助人们暂时忘记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
    虽然一切小说从本质上讲都是“幻设”,但是金庸小说加倍如此,因为它成功地构造了一个想象的世界——远离现实人生,非常浪漫化,而且最重要的,是极为“中国”。这个“中国”并不存在于任何“真实的”层次上,乃是融和了中国文化和文学传统中不同因素而塑造出来的文化中国,如果小说本身就是“虚幻”的,那么这个“中国”的虚幻性比起它的构筑材料来并不逊色。金庸精心构建的这个“想象的共同体”是一个既不存在于现代社会、也从未真正存在过、但是却完美地符合了大众想象的“中国”。我相信,这种“中国性”更加促成了金庸小说时空框架之奇幻性,是金腐小说对各种身份的华裔读者都具有吸引力的根本原因。
    (摘编自田晓菲《瓶中之舟:金庸笔下的想象中国》)
    1. 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金庸小说的读者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其群体背景的构成具有相当的广泛性及复杂性。
    B. 传统小说摹仿现实,中国武侠小说则不同于这一原则,构建的世界与现实距离遥远。
    C. “江湖”的地理位置与日常世界分界清楚,常人少有涉足,形成武侠人物的封闭空间。
    D. 金庸以完美符合大众想象的文化中国完成“幻设”,增加了小说对华裔读者的吸引力。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从文化现象的角度探讨“金庸热”,分析了金庸小说深受华裔读者欢迎的原因。
    B. 文章将中国武侠小说与传统小说作对比,强调中国武侠小说世界与日常世界有分界线。
    C. 文章用喻证法,以“瓶中之舟”喻武侠小说世界的密闭性,以坐“过山车”喻阅读体验。
    D. 文章从武侠小说的空间思路和时间框架两个方面,深入论证了金庸小说的成就及贡献。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武侠小说世界自成格局,只能作为凝视对象,这个“亚社会”的规则不能用于现实社会。
    B. 金庸小说时代背景不安排在现代并非缺陷,而是有意制造疏离感,好让读者保持理性。
    C. “金迷”们通宵达旦、欲罢不能的阅读体验,证明金庸小说具有极高的文学水平和境界。
    D. 金庸笔下的“中国”不过是想象构造出来的虚假世界,故而不存在于任何真实的层次上。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1月2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相图与热力学专家、中南大学教授金展鹏,因病医治无效,在长沙逝世,享年82岁。金展鹏,1938年11月出生于广西荔浦。1955年9月考入中南矿冶学院(中南大学的前身),攻读金相专业。四年后,考取硕士研究生,从事耐热镁合金的学习和研究。此后,他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被推荐到瑞典皇家工学院就读,师从世界著名材料学家和相图学权威马兹·希拉德教授。
    在留学期间,他把传统的材料科学与现代信息科学结合,首创了在一个试样上测量三元相图整个等温截面的方法,巧妙地解决了世界科学界的难题。这个方法就是后来国际相图界公认的“金氏相图测定法”,国际同行因此称他为“中国金”。回国后,金展鹏几乎把所有休息时间都用在实验室。在学生们的记忆中,一天24小时,他基本均匀地分配给了家、办公室和图书馆。
    但规律的研究生活,却被一场疾病打断。1998年的一天,金展鹏应邀去作一个学术报告,刚走出家门,突然觉得步履沉重……在医院病床上醒来时,他发现自己除了脖子还能动,四肢已失去知觉。躺在病床上,他让妻子胡元英帮他翻书页,坚持工作。后来,胡元英想了一个办法,找来几根废弃的木条,钉成一对三脚架,固定在床头,书就“俯”在两个三脚架之间。
    从此,金展鹏的全部生活只有两种姿态——躺或坐。躺着,三脚架就是他的“学术平台”。坐着,轮椅就是他的双腿,环绕身边的弟子就是他的希望。每周六他都要坐着轮椅去给学生们上“论文评述”课。金展鹏有一句质朴的话:“轮椅禁锢了我的手脚,却禁锢不了我的思想。只要大脑还运转,就要学习和创造。”在轮椅上工作的22年间,他承担了1项国家“863”、1项“973”和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他还积极给党中央和国务院及有关部委建言献策、提供咨询报告10份,时刻关注着中国高等教育和科技事业的未来。
    1981年以来,金展鹏共培养出80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其中近一半是他患病后培养的。学生们都相继成为国际相图界的骨干。病重期间,他疼得头都抬不起来,仍把学生们叫到病房,让他们把论文念给他听,一页页翻给他看,他则逐字逐句告诉学生纰漏在哪里、怎么修改。1998年,在生病住院的9个月里,他带出了4个硕士、2个博士,看了近千页的论文。病痛的折磨在寂静的夜里尤其清晰,但只要电话铃一响,他就精神振奋。学生们从世界各地打来的电话,是他最好的“止痛药”。他说:“我一辈子最爱的就是学生,他们是我的眼睛和腿,是我的止痛剂,是我的精神支柱,更是我的全部财富。”
    2004年6月,金展鹏坐着轮椅赴京,首次参加两院院士大会,并在大会上作学术报告。按规定,发言不得超过15分钟,他却被允许破例讲了30多分钟,与会院士均报以热烈掌声。学生们说,掌声是对他的学术贡献与人格、品行的最好褒奖。
    (摘编自《“那个坐着轮椅在校园穿行的身影,再也看不到了!”》,作者:龙军 禹爱华,《光明日报》2020年12月8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留学期间,金展鹏首创在一个试样上测量三元相图整个等温截面方法,国际同行因此称他为“中国金”。
    B. 回国后,金展鹏把所有休息时间都用在实验室。一天24小时,他均匀地分配给了家、办公室和图书馆。
    C. 疾病打破了金展鹏规律的研究生活,但是他仍坚持工作,在或躺或坐中进行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
    D. 称学生电话是最好“止痛药”,不仅体现师生情意,更突显学术人才对金展鹏精神的支撑作用。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为上世纪50年代的大学生,金展鹏接受国内的高等教育,又有留学经历,这为他日后取得巨大成就奠定基础。
    B. 意外患病之时,被禁锢在病床上的金展鹏只有脖子能动,是他夫人的智慧陪伴,使他克服重重困难,继续工作。
    C. 1998年,在生病住院期间,金展鹏还坚持带硕士生、博士生,看了近千页的论文并指导学生修改完善论文。
    D. 金展鹏坐着轮椅参加两院院士大会,并在大会上作学术报告。由于其品德的高尚,获得了与会院士的热烈掌声。
    6. “轮椅禁锢了我的手脚,却禁锢不了我的思想。”请结合材料概括分析这句话的含义。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鸡毛
    汪曾祺
    西南联大有一个文嫂,她靠给学生洗衣服、拆被窝维持生活。每天大盆大盆地洗。她在门前的两棵半大榆树之间拴了两根棕绳,拧成了麻花。洗得的衣服夹紧在两绳之间。风把这些衣服吹得来回摆动,霍霍作响。大太阳的天气,常常看见她坐在草地上(昆明的草多丰茸齐整而极干净)做被窝,一针一针,专心致志。
    学生叫她文嫂,她管学生叫“先生”。时间长了,也能分得出张先生,李先生……但是,没有一个先生知道文嫂的身世,只知道她是一个寡妇,有一个女儿。人很老实。虽然没有知识,但洁身自好,不贪小便宜。
    文嫂养了二十来只鸡。这些鸡都长得极肥大,很肯下蛋。隔多半个月,文嫂就挎了半篮鸡蛋,领着女儿,上市去卖。蛋大,也红润好看,卖得很快。回来时,带了盐巴、辣子,有时还用马兰草提着一块够一个猫吃的肉。
    文嫂的女儿长大了,经人介绍,嫁了一个司机。这司机是下江人,他来看过老丈母,每次回来,会给文嫂带点曲靖韭菜花,贵州盐酸菜,甚至宣威火腿。下江人女婿答应养她一辈子。文嫂胖了。
    文嫂生活在大学的环境里,她隐隐约约地知道,那些“先生们”将来都是要做大事,赚大钱的。但联大的人都有点怪,如今且说一个人。
    此人姓金,名昌焕,是经济系的。其怪异处不胜枚举,总括起来有三点:一是他所有的东西都挂着,二是从不买纸,三是每天吃一块肉。他在他的床上拉了几根铁丝,什么都挂在这些铁丝上,领带、袜子、针线包、墨水瓶……他每天就睡在这些丁丁当当的东西的下面。学生离不开纸。怎么穷的学生,也得买一点纸。金先生从不花这个钱。为什么要花钱买呢?纸有的是!联大大门两侧墙上贴了许多壁报、学术演讲的通告、寻找失物的启事,形形色色、琳琅满目。这些启事、告白总有一些空白的地方。金先生每天晚上就带一把剪刀,把这些空白的地方剪下来,并把这些纸片,按大小纸质、颜色,分门别类,裁剪整齐,留作不同用处。他每晚都开夜车。开夜车伤神,需要补一补。于是他按期买了猪肉,切成大小相等的方块,借了文嫂的鼎罐(他借用了鼎罐,都是洗都不洗就还给人家了),在学校茶水炉上炖熟了,密封在一个有盖的瓷坛里。每夜用完了功,就打开坛盖,用一只一头削尖了的筷子,瞅准了,扎出一块,闭目而食之。然后,躺在丁丁当当的什物之下,酣然睡去。因此,同屋的那位中文系夜游神送给他一个外号:“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可是金先生倒不在乎,他很快就要毕业了,并已经在重庆找好了事,就要离开西南联大,上任去了。
    这时,文嫂丢了三只鸡,一只笋壳鸡,一只黑母鸡,一只芦花鸡。这三只鸡不是一次丢的,而是隔一个多星期丢一只。早上开鸡窝放鸡时还在,晚上回窝时就少了。文嫂到处找,也找不着。她又不能像王婆骂鸡那样坐在门口骂——她知道这种泼辣做法在一个大学里很不合适,只是一个人叨叨:“我口乃(的)鸡呢?我口乃鸡呢?……”
    文嫂出嫁的女儿回来了。文嫂吓了一跳:女儿戴得一头重孝。她明白出了大事了。她的女婿从重庆回来,车过贵州的十八盘,翻到山沟里了。女婿的同事带了信来。母女俩顾不上抱头痛哭,女儿还得赶紧搭便车到十八盘去收尸。
    女儿走了,文嫂失魂落魄,有点傻了。但是她还得活下去,还得过日子,有很多先生都毕业了,要离开昆明,临走总得干净干净,来找文嫂洗衣服,拆被子的多了。有的先生要走了。行李收拾好了,总还有一些带不了的破旧衣物,这些先生就把文嫂叫了来,随她自己去挑拣。挑完了,文嫂必让先生看一看,然后就替他们把宿舍打扫一下。
    金昌焕不声不响地走了。二十五号的朱先生叫文嫂也来看看,这位“怪现状”是不是也留下一些还值得一拣的东西。
    什么都没有。金先生把一根布丝都带走了。他的王国里空空如也,只留下一个跟文嫂借用的鼎罐。文嫂毫无所得,然而她也照样替金先生打扫了一下。她的笤帚扫到床下,失声惊叫了起来:床底下有三堆鸡毛,一堆笋壳色的,一堆黑的,一堆芦花的!
    文嫂把三堆鸡毛抱出来,一屁股坐在地下,大哭起来。“啊呀天呐,这是我口乃鸡呀!我口乃笋壳鸡呀!我口乃黑母鸡,我口乃芦花鸡呀!……”
    “我寡妇失业几十年哪,你咋个要偷我口乃鸡呀!……”
    “我风里来雨里去呀,我的命多苦,多艰难呀,你咋个要偷我口乃鸡呀!……”
    “你先生是要做大事,赚大钱的呀,你咋个要偷我口乃鸡呀!……”
    “我口乃女婿死在贵州十八盘,连尸都还没有收呀,你咋个要偷我口乃鸡呀!……”
    她哭得很伤心,很悲痛。她好像要把一辈子所受的委曲、不幸、孤单和无告全都哭了出来。
    (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写文嫂的勤劳、老实、洁身自好等特点,是为了让金昌焕的不善和丑恶更加彰显,以唤起读者对他更强烈的鄙视、憎恶。
    B. 文嫂尊称学生为先生,而“先生”并不知道文嫂的身世,金昌焕甚至还偷吃文嫂的鸡,作者用点面结合的方式说明联大学生冷酷无情,自私自利。
    C. 文嫂的女婿人很好,经常来看望文嫂,并说要养文嫂一辈子,作者以“文嫂胖了”四字展现了文嫂的生活发生的改变。
    D. 养鸡、卖鸡蛋是文嫂赖以生存的重要途径,三只鸡的丢失无异于使文嫂艰辛的生活雪上加霜,所以文嫂从金先生床下扫出鸡毛时忍不住号啕大哭。
    8. 小说以“鸡毛”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9. 小说是如何塑造金昌焕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其先祖佐禹平水土甚有功,封于吕,本姓姜氏,从其封姓,故曰吕尚。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以渔钓干周西伯。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螭,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于是周西伯猎,果遇太公于渭之阳,与语大说。曰:“自吾先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号之曰“太公望”,载与俱归,立为师。
    周西伯昌之脱羑里归,与吕尚阴谋修德以倾商政,其事多兵权与奇计,故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周西伯政平,及断虞芮之讼,而诗人称西伯受命曰文王。伐崇、密须、犬夷,大作丰邑。天下三分,其二归周者,太公之谋计居多。
    文王崩,武王即位。九年,欲修文王业,东伐以观诸侯集否。师行,师尚父左杖黄钺,右把白旄以誓,遂至盟津。诸侯不期而会者八百诸侯。诸侯皆曰:“纣可伐也。”武王曰:“未可。”还师,与太公作《太誓》。
    居二年,纣杀王子比干,囚箕子。武王将伐纣,卜,龟兆不吉,风雨暴至。群公尽惧,唯太公强之劝武王,武王于是遂行。十一年正月甲子,誓于牧野,伐商纣。纣师败绩。纣反走,登鹿台,遂追斩纣。明日,武王立于社,以告神讨纣之罪。散鹿台之钱,发钜桥之粟,以振贫民。封比干墓,释箕子囚。迁九鼎,修周政,与天下更始。师尚父谋居多。
    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于齐营丘。东就国,道宿行迟。逆旅之人曰吾闻时难得而易失客寝甚安殆非就国者也太公闻之夜衣而行犁明至国
    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都营丘。盖太公之卒百有余年,子丁公吕伋立。
    (《史记·齐太公世家》,有删改)
    10. 下列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逆旅之人曰/吾闻时难得而易失/客寝甚安/殆非就国者也/太公闻之/夜衣而行/犁明至国
    B. 逆旅之人曰/吾闻时难得而易失客/寝甚安殆/非就国者也/太公闻之/夜衣而行/犁明至国
    C 逆旅之人曰/吾闻时难得而易失客/寝甚安/殆非就国者也/太公闻之/夜衣而行犁/明至国
    D. 逆旅之人曰/吾闻时难得而易失/客寝甚安殆/非就国者也/太公闻之/夜衣而行/犁明至国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龟兆,是指占卜时龟甲受炙灼所呈现的坼裂之纹,古人认为这些裂纹预示着吉凶。
    B. 社,本指土地神,由此引申指祭祀土神的日子或地方。在文中即是指祭祀的场所。
    C. 九鼎,传为大禹用天下九牧所贡之铜铸成的象征九州、代表国家政权的传国宝物。
    D. 逆旅,本指旅馆,也指生活或旅途上的困厄,古人常借此引申抒发人生艰难之意。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吕尚曾经困穷,老来运转。他本姓姜,后改姓吕,年老时在渭水垂钓,与西伯相遇,后被尊为太师。
    B. 吕尚辅佐文王,善于谋划。他与周西伯昌策划推翻商纣政权,其权谋奇计为后代谈兵论谋者所尊崇。
    C. 吕尚勇敢果决,劝武伐纣。他善于把握时机,让武王在出师时持钺握旄誓师,强劝出兵,终灭商纣。
    D. 吕尚修明政事,高寿而终。他开放齐国工商业,发展渔盐业优势,终使齐成为大国,死时百余岁。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周西伯猎,果遇太公于渭之阳,与语大说。
    (2)纣师败绩。纣反走,登鹿台,遂追斩纣。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江村①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②,微躯此外更何求?
    【注释】①诗歌写于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夏。诗人杜甫在朋友的资助下,在四川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盖了一间草堂,在饱经战乱之苦后,生活暂时得到了安宁。②禄米:古代官吏的俸给,这里指钱米。
    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一湾清流绕宅,“抱”字形象地写出草堂周围环境特点,“事事幽”呈现诗人宁静的生活状态。
    B. 颔联颈联,从景物和人事两方面展开描写,高贵典雅的自然环境和闲适自在的人物活动相互映衬。
    C. 诗歌语言极富特色,“自去自来”“相亲相近”既对仗工整,清新质朴,又节奏明快,自然成趣。
    D. 全诗以“幽”为诗眼,由景到物再到人,“老妻画纸”“稚子敲针”从视觉、听觉表现人事之“幽”。
    15. 尾联两句,有人说是欣喜之词,有人说是悲苦之词。你认为哪种说法更合理?请结合全诗分析。
    (三)理解性默写(本题共3小题,6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登高》中从时间和空间着笔,表现诗人客居他乡、疾病缠身而漂泊孤独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不愿出场但又盛情难却、犹豫不决的矛盾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师说》中,韩愈在总结了从师无须分贵贱、论长幼后,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择师准则。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汉字在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在促进多民族统一的进程中,发挥了巨大的纽带和凝聚作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丞相李斯主持整理了小篆,使其成为秦国的标准文字。不仅这在文字的演化史上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更在民族团结中起到了巨大影响。但时至今日,汉字的失范现象已到了令人       的程度。造成汉字失范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首先是政策观念       ,有章不循;其次是虚荣心理驱使,内陆地区在学习经济发展大省先进经验的同时,连同繁体字、生造词语也一同“借鉴”过来,这种一哄而起,对汉字失范现象的泛滥,起到了       的作用;还有传播媒体的误导,报刊、图书上的错别字、句子不通等现象,借助于媒体自身的辐射效应,有可能会导致全社会整体用字的失范,而整体用字失范,个体用字也就很难统一了;个体用字的       失范,更可能会加剧社会整体用字的不规范。强化民族意识,就是要把汉字视为我们“民族生命的一部分”,(   )。为了语言文字的纯洁健康发展,为了民族的尊严,必须从“我”做起,从一字一文做起,这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痛心疾首 淡薄 推波助澜 屡屡
    B. 深仇大恨 淡泊 推波助澜 多次
    C. 痛心疾首 淡泊 添砖加瓦 屡屡
    D. 深仇大恨 淡薄 添砖加瓦 多次
    18.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不仅这在文字的演化史上走出了关键性的一步,更在民族团结中起到了巨大影响。
    B. 不仅这在文字的演化史上走出了关键性的一步,更在民族团结中起到了巨大作用。
    C. 这不但在文字的演化史上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更在民族团结中起到了巨大影响。
    D. 这不仅在文字的演化史上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更在民族团结中起到了巨大作用。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它直接关系到民族的团结、国家的统一、社会的进步和国际交往
    B. 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社会的进步和国际交往都与之相关
    C. 它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社会的进步和国际交往
    D. 民族的团结、国家的统一、社会的进步和国际交往都与之相关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瑞士日内瓦大学研究团队发现,温暖的环境能增加骨骼密度和强度,_______。研究人员让16周大的雌性小鼠在34℃环境中生活8周。实验发现,小鼠尾巴长度增加,骨密度也都明显增加,_______。接着,研究人员利用一些成年小鼠重复实验,他们发现成年小鼠骨骼大小并没有变化,但骨骼密度和强度显著提高。接下来,研究人员又探究全球骨质疏松发病率与人们居住环境的平均气温、纬度、钙摄入量以及维生素D水平的联系。他们发现,气温越高,______,而髋部骨折是骨质疏松的主要表现之一。研究人员据此认为,保持温暖是预防骨质疏松的好策略。研究人员认为,温热环境改变肠道微生物组成,提高了成骨细胞活性,同时减弱破骨细胞活性,从而增强骨骼强度。
    21.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80个字。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携手教育部、人社部、国资委、共青团中央共同发起,央视频携手国投人力主办的“国聘行动”第二季——“春华秋实 国聘行动”大型融媒体招聘活动,12月14日启动。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兼总编辑慎海雄,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李忠,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傅振邦,国务院国资委副秘书长赵世堂出席启动仪式。“国聘行动”第二季——“春华秋实 国聘行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在呈现线上岗位发布、网络招聘宣讲、就业创业培训指导等内容的同时,重点做好线下活动,让“国聘行动”走进高校、企业和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走到大学毕业生和求职者的身边。启动仪式当天,“春华秋实 国聘行动”首场线下活动——“中国雄安集团有限公司走进清华校园专场招聘会”举行。近期,“国聘行动”还将举办“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走进北京大学专场招聘会”等系列活动。
    四、写作(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来,一本名叫《孩子们的诗》的书在网上爆红,作者是一群3-13岁的孩子。五岁的朵朵在诗中说:“要是笑过了头/你就会飞到天上去/要想回到地面/你必须做一件伤心事”。四岁的姜馨贺写道:“我慢慢吃饭/我慢慢吃水果/我慢慢喝牛奶/我是想慢慢长大/很慢很慢很慢很慢/因为你说过/我长大了/你就老了”。
    著名词作家梁芒说:“一些大人看不见的事物,小孩却看得见。所以,保持好奇心才不会老。”
    武大文学博士李勇说:“诗的语言看似描绘了一个世界,表达了一种想象和感受,但种种集合起来,我们其实是看到了日常生活中最真实的‘人’”。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点评称,“纯粹,温暖,又充满智慧,大人们看了也会汗颜。”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联想?请以“有诗相伴的日子”为题,写一篇班级读书会的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定文体(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