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高中语文 > 高一试题库 > 月考 >

福建省龙岩市一中2021-2022学年下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语文(学科)试题(解析版)

2021-2022学年下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语文(学科)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庸以万物并育为其宇宙理想,这一理想与进取精神有何关联?进取精神的有无、大小,从根本上说,取决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张力。人类的实践是有目的的活动,这个目的,常常以“理想”的形态表现自身。如果理想与现实没有差距,进取精神就缺少生长的土壤;如果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较小,进取的动力就较弱;如果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较大,进取的动力就较强。
    如果说理想与现实的张力是进取精神的源头,那么“中庸”与“进取”就不是对立的,因为“中庸”是以“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为理想的宇宙秩序,这一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强烈的反差。如果我们冷静地观察现实世界,就会发现,这个世界,是一个有生有死、万物相争的世界。人与自身、人与人、族与族、国与国、人与物、物与物的相争与对抗,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与万物相争的现实相比,“万物并育而不相害”是一个极其高远的理想,所以,秉持这一理想的儒家,必然要强调刚健有为,必然要储备极大的力量来改造这个世界。这意味着,以“万物并育”为理想的“中庸”,蕴含着一种积极进取的力量,蕴含着一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改造世界的勇气。
    中庸以“万物并育”的宇宙秩序为其理想,这一理想决定了它所蕴含的进取精神,具有不同于一般进取精神的价值指向。
    首先,以万物并育为理想的进取,是重视“秩序”的进取,是强调“关系”的进取。中庸所蕴含的进取精神,不是以个体为中心的,也不是以群体为中心的。它的重心在个体间、团体间、万物间。但是,它也不是压制个体、压制团体、压制人类的。它所要求的秩序,是万物“并生”的秩序,是万物“各正性命”的秩序。而肯定万物之生、肯定万物“各正性命”的合理性,必然要给予万物自然生长的空间。
    其次,以万物并育为理想的进取,是重视“生存”“发展”权利、推崇“和平”手段的进取。“万物并育”以万物之生为前提,没有万物之生,其他权利就将陷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境地。基于万物之生的,首先是其发展的权利,其他权利,是在万物发展过程中不断增长的权利。没有发展的权利,其他权利也无由产生。以生存和发展为基本权利的中庸,必然以“和平”为主要手段,因为冲突与争斗,首先冲击的就是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权利。
    最后,以万物并育为理想的进取,是重视“平等”与“仁爱”的进取。肯定万物并育,就会肯定万物在拥有生存和发展之基本权利方面的平等性;肯定万物并育,就会肯定“生生”的价值。“生生”在儒家看来,是“仁”的最基本的表现。儒者之仁,不限于“爱人”,还包括“赞天地之化育”。圣人“峻极于天”的作用,就是发育万物,这是“仁”的最普泛的表现。
    总之,中庸以“万物并育”为其宇宙理想,这一理想的终极指向,是合理秩序造就的宇宙共同体。中庸之宏大理想的实现,中庸之艰巨事业的完成,离不开显性弘道的进取精神。对儒者而言,“士不可以不弘毅”,是一种源自“天命”的召唤,回应这一召唤,必须具备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这种进取精神,是儒家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刘静芳《“中庸”中的进取精神》)
    材料二:
    《中庸》的作者致力于构建哲学思想,其动机缘于忧患意识。《中庸》表现出一种焦虑的心情。《中庸》反复引述孔子“道之不行”的话,主要是哀叹中庸之道的废弃,老百姓缺乏已久,常人不能坚守,小人则肆无忌惮。世上的一切坏事与麻烦,在《中庸》作者看来,都是中庸之道的毁坏所形成的。《中庸》作者所表现出来的忧患精神,与中国文学的写作精神是相通的,中国文学写作精神出于忧患意识,即司马迁所说的发愤著书。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提出:“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认为历史上的圣贤著书大抵起源于人生遭遇不幸。哲学的沉思与诗文的写作一样,大都起源于发愤之所为作也。
    《中庸》认为,世间之人,不管何种出身,大抵行事都是凭着自己的日常判断与性情行事,以一己之见去判断,去行事,鲜有不陷于偏私与无知的。《中庸》为此极言人们达到中庸看似容易,实则极难。《中庸》作者指出,世人不能做到中庸,一种是由于不明中庸之理,朱熹注孔子“道其不行矣夫”时指出:“由不明,故不行。”另一种则是虽然明于道理,但在实践上却难以做到,即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孔子慨叹,世人皆曰知道中庸,但是被人驱遣到了陷阱之中而不知道。可见,中庸作为最高的道德境界,世上没几个人能做到。为什么呢?原因是人们最难战胜的是自己,这是人性中与生俱来的弱点,唯圣人能够克服人性中的私欲。
    (摘编自袁济喜《〈中庸〉探赜:心性与审美》)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庸“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理想与万物相争的现实存在着张力,儒家秉持这一理想积极进取以改造现实。
    B. 中庸理想高远,重视“秩序”的进取,强调“关系”的进取,所蕴含的进取精神不同于一般的进取精神。
    C. 《中庸》的作者出于忧患意识才致力于哲学沉思,与诗文写作一样,都重在表现人生遭遇的不幸。
    D. 为实现中庸之宏大理想,儒者响应“不可以不弘毅”的召唤,其具备的自强不息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进取精神取决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张力,理想越大进取精神越强,现实越差进取精神越弱。
    B. 儒家之“仁”最基本的表现是“生生”,最主要的要求是“爱人”,其次才要求“发育万物”。
    C. 中庸以万物的生存和发展为基本权利,必然会只采取“和平”手段,反对冲突与争斗。
    D. 《中庸》认为世人多凭自己的日常判断与性情行事,而“知”“行”是达到中庸的重要因素。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不符合“中庸”理念的一项是(   )
    A. 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独立自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和平崛起道路。
    B.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生态,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
    C. 新时代脱贫攻坚是为了解决人的生存问题,让贫困人口也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D. 人人应争当英雄,只要付出努力,就可胜过别人;只要有决心,就可战胜自然。
    4. 材料一是一篇典范的议论文,请简要分析其论证语言特点,并举例说明。
    5. 梁惠王询问孟子如何实现王道,下面是孟子的回答。请仔细阅读,结合材料对孟子的主张进行评价。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1~5题答案】
    【答案】1.C    2. D    3. D   
    4. ①严密准确,富于逻辑性。本文语言严谨客观,逻辑性强。如“它也不是压制个体、压制团体、压制人类的”,个体、团体、人类三个词语由小到大,列举全面,逻辑性强。②简洁明了,富于概括性。如“进取精神的有无、大小,从根本上说,取决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张力”,“有无”“大小”概括了进取精神的多种状态。   
    5. ①孟子的回答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万物并育”的思想,“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等主张体现了孟子尊重自然规律,给予万物自然生长的空间。②孟子认为行王道应发展农业保障百姓基本生活,这是儒家的中庸中重视“生存”“发展”权利的进取精神的体现,如此才能实现万物并育的理想。③孟子认为行王道应重视学校教育和伦理教育,这是儒家的中庸中重视“平等”与“仁爱”的进取精神的体现。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C.“都重在表现人生遭遇的不幸”错误,根据材料二中的“哲学的沉思与诗文的写作一样,大都起源于发愤之所为作也”可知,都重在表现忧患意识。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进取精神取决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张力,理想越大进取精神越强,现实越差进取精神越弱”错,根据材料一中的“进取精神的有无、大小,从根本上说,取决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张力”可知,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决定进取精神的大小。
    B.“最主要的要求是‘爱人’,其次才要求‘发育万物’”错。根据材料一中的“‘生生’在儒家看来,是‘仁’的最基本的表现。儒者之仁,不限于‘爱人’,还包括‘赞天地之化育’。圣人‘峻极于天’的作用,就是发育万物,这是‘仁’的最普泛的表现”可知,原文没有“最主要”“其次”之分。
    C.“必然会只采取”错误。材料一中说“以生存和发展为基本权利中庸,必然以‘和平’为主要手段,因为冲突与争斗,首先冲击的就是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权利”,可见,原文是“以和平'为主要手段”,意为还有其他手段。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根据材料二可知,《中庸》是理念是世间之人都是凭着自己的日常判断与性情行事,以一己之见去判断,去行事,鲜有不陷于偏私与无知。中庸作为最高的道德境界是战胜自己,去掉人性弱点,克服人性中的私欲。
    A.“和平崛起”符合推崇“和平”手段的进取,符合“中庸”理念。
    B.“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生态”体现“儒者之仁”,不限于“爱人”精神,符合“中庸”理念。
    C.“解决人的生存问题,让贫困人口也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体现了“肯定万物在拥有生存和发展之基本权利方面的平等性”,符合“中庸”理念。
    D.“人人应争当英雄,只要付出努力,就可胜过别人;只要有决心,就可战胜自然”强调的是一种人与人、人与物的相争与对抗,这不符合“中庸”理念。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其论证语言的能力。
    本文语言严谨客观,逻辑性强。如“如果我们冷静地观察现实世界,就会发现,这个世界,是一个有生有死、万物相争的世界。人与自身、人与人、族与族、国与国、人与物、物与物的相争与对抗,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与万物相争的现实相比,“万物并育而不相害”是一个极其高远的理想,所以,秉持这一理想的儒家,必然要强调刚健有为,必然要储备极大的力量来改造这个世界”,语言严谨客观,逻辑性强。如“人与自身、人与人、族与族、国与国、人与物、物与物的相争与对抗”中“人与自身、人与人、族与族、国与国、人与物、物与物”和“它也不是压制个体、压制团体、压制人类的”中的个体、团体、人类等词语由小到大,列举全面,逻辑性强。
    简洁明了,富于概括性。如“进取精神的有无、大小,从根本上说,取决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张力”,“有无”“大小”概括了进取精神的多种状态。如“‘生生’在儒家看来,是‘仁’的最基本的表现。儒者之仁,不限于‘爱人’,还包括‘赞天地之化育’”,“仁”“爱人”“赞天地之化育”概念明确简洁。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从“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和材料一中的“肯定万物之生、肯定万物‘各正性命’的合理性,必然要给予万物自然生长的空间”可见,孟子的回答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万物并育”的思想,“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等主张体现了孟子尊重自然规律,给予万物自然生长的空间。
    从“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和材料一中的“没有发展的权利,其他权利也无由产生。以生存和发展为基本权利的中庸,必然以“和平”为主要手段,因为冲突与争斗,首先冲击的就是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权利”可知,孟子认为行王道应发展农业保障百姓基本生活,这是儒家的中庸中重视“生存”“发展”权利的进取精神的体现,如此才能实现万物并育的理想。
    从“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和材料一中“以万物并育为理想的进取,是重视“平等”与“仁爱”的进取”可知,孟子认为行王道应重视学校教育和伦理教育,这是儒家的中庸中重视“平等”与“仁爱”的进取精神的体现。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非 攻
    鲁 迅
    墨子走进宋国国界的时候,草鞋带已经断了三四回,觉得脚底上很发热,停下来一看,鞋底磨成了大窟窿,脚上有些地方起茧,有些地方起泡了。他毫不在意,仍然走。走了三天,看不见一所大屋,看不见一棵大树,看不见个活泼的人,看不见一片肥沃的田地。
    “这模样了,还要来攻它!”墨子想。
    待到望见南关的城楼了,突然听见一个人大叫道:“给他们看看宋国的民气!我们都去死!”
    墨子知道,这是自己的学生曹公子的声音。
    又走了一天和大半夜,在一个农家歇下来,起来仍复走。草鞋已经碎成一片一片,穿不住了,便只好撕下一块布裳来,包了脚。远远的望见一个大汉,推着很重的小车,向这边走过来了。走到墨子面前,叫了一声“先生”,一面撩起衣角来揩脸上的汗,喘着气。
    “这是沙么?”墨子认识他是自己的学生管黔敖,便问。
    “是的,防云梯的。”
    “别的准备怎么样?”
    “也已经募集了一些麻,灰,铁。不过难得很:有的不肯,还是讲空话的多……”
    墨子说:“昨天在城里听见曹公子在讲演,又在玩一股什么‘气’,嚷什么‘死’了。你去告诉他:不要弄玄虚;死并不坏,也很难,但要死得于民有利!你们仍然要准备着,不要指望口舌的成功。
    ……
    楚国的耶城,街道宽阔,房屋整齐,大店铺里陈列着许多好东西,走路的人,都活泼精悍,衣服也很干净。墨子在这里一比,旧衣破裳,布包着两只脚,真像一个老牌的乞丐了。
    墨子辗转借问,径奔公输般寓所。公输般正捏着曲尺,在量云梯的模型。
    “阿呀!墨翟!果然是你!”公输般高兴的说,“先生这么远来,有什么见教呢?”
    墨子沉静的说道:“听说你造了云梯,要去攻宋。宋有什么罪过呢?楚国有余的是地,缺少的是民。杀缺少的来争有余的,不能说是智;宋没有罪,却要攻他,不能说是仁……”
    “那是……”公输般想着,“先生说得很对的”
    “那么,不可以歇手了么?”
    “这可不成,”公输般怅怅的说,“我已经对楚王说过了。”
    墨子说,“待拿我的书来请楚王看一看。”
    “你还不是讲些行义么?”公输般道,“劳形苦心,扶危济急,是贱人的东西,大人们不取的,他可是君王呀,老乡!”
    “那倒也不。丝麻米谷,都是贱人做出来的东西,大人们就都要。何况行义呢。”
    “那可也是的,”公输般高兴的说,“我没有见你的时候,想取宋;一见你,即使白送我宋国,如果不义,我也不要了……”
    墨子也高兴的说,“你如果一味行义,我还要送你天下哩!”
    公输般更加高兴起来。他问道:“我舟战有钩拒,你的义也有钩拒么?”
    “我这义的钩拒,比你那舟战的钩拒好。”墨子坚决的回答,“我用爱来钩,用恭来拒。不用爱,钩是不相亲的;不用恭,拒是要油滑的。所以互相爱,互相恭,就等于互相利。现在你用钩去钩人,人也用钩来钩你;你用拒去拒人,人也用拒来拒你。互相钩,互相拒,也就等于互相害了。”
    “但是,老乡,你一行义,可真几乎把我的饭碗敲碎了!”公输般碰了一个钉子之后,改口说。
    “但也比敲碎宋国的所有饭碗好。”
    “可是我以后只好做玩具了。你等一等,我请你看一点玩意儿。”
    不一会,公输般手里拿着一只木鹊,交给墨子,说道:“只要一开,可以飞三天。这倒还可以说是极巧的。”
    “可是还不及木匠做的车轮,”墨子看了一看,就放在席子上,说,“有利于人的,就是巧,就是好;不利于人的,就是拙,也就是坏的。”
    “哦,我忘记了,”公输般又碰了一个钉子,这才醒过来,“早该知道这正是你的话。”
    “所以你还是一味的行义吧,”墨子看着他的眠晴,诚恳的说“不但巧,连天下也是你的了。真是打扰了你大半天,我们再见罢。”
    公输般送他出了大门之后,回进屋里来,想了一想,便将云梯的模型和木鹊都塞在后房的箱子里。
    墨子在归途上,是走得较慢了,一则力乏,二则脚痛,三则干粮已经吃完,难免觉得肚子饿,四则事情巳经办妥,不像来时的匆忙。然而比来时更晦气:一进宋国界,就被搜检了两回;走近都城,又遇到“募捐救国队”,募去了破包袱;到得南关外,又遭着大雨,到城门下想避避雨,被两个执戈的巡兵赶开了,淋得一身湿,从此鼻子塞了十多天。
    一九三四年八月作
    (选自《故事新编》,有删改)
    文本二:
    基于一种新世界观之上的对于历史事件的审视,鲁迅并没有完全拘泥于历史,而是在尊重历史本质真实的前提下,着重开掘历史精神,以给执着于现实斗争的人们一种启示、一种借鉴和一种新的认识感受。正是出于这样一种创作意图,鲁迅在这篇小说的创作过程中,调动丰富的手法,生动而又细腻地,历史而又现实地塑造了一个“中国的脊梁”式的古代英雄形象。
    (摘编自崔军艺《浅析<作攻〉》)
    文本三:
    《墨子•公输》结尾:子墨子归,过宋。天雨,庇其闾中,守闾者不内也。故曰:“冶于神者,众人不知其功;争于明者,众人知之。”
    注:在收入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旧版)课文时,本段因与前文主旨不合而被删去。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墨子的徒弟管黔敖以及曹公子,他们都勤恳地继承了墨子的精神,切切实实地为备战做好防御工作。
    B. 针对墨子的“行义”,公输般指出那“是贱人的东西,大人们不收的”,可见公输般当时瞧不起墨子的平民思想。
    C. 公输般先后碰了两个钉子,最后又把自己的作品收了起来,他的理屈词穷和最终转变,引发了读者的深刻思考。
    D. 这篇小说取材于古人古事,借助历史生活原型表达了对墨子兼爱非攻思想的认同,同时又融入了对时代的思考。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迅善于写人物对话,无论是墨子与管黔敖的对话,还是墨子与公输般的对话,都传神地表现了人物的个性特征。
    B. 文中楚国的富裕与宋国的贫苦形成反差;楚国人活泼精悍、衣服干净,则是为了衬托墨子的风尘困顿、旧衣破裳。
    C. “募捐救国队”“饭碗敲碎”等词语,饱含着丰富的生活内容,体现了这篇小说语言轻松诙谐的特点,淡化了小说的严肃性。
    D. 小说没有瑰丽诡异的想象,但行文逻辑性强,具有说服力。文中写墨子与公输般的较量,朴实无华,却极有力量。
    8. 结合对文本二的理解,从人物刻画的角度对《非攻》中的“墨子”进行评点。
    9. 对待文本三中所说的墨子《公输》“因不合主旨而删掉”的结尾,鲁迅在《非攻》中却保留了,且描写得细致生动。鲁迅为什么要这样处理?结合文本一谈谈你的看法。
    【6~9题答案】
    【答案】6.A    7. C   
    8. 从人物形象角度评点:①埋头苦干、不做空谈的实干家形象;②为民请命、扶危救急的侠义形象。从人物形象塑造方法的角度评点:①正面描写(可从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细节等方面分析。)②侧面描写:可以从学生表现、环境烘托等方面分析。   
    9. 结尾写为宋国奔波的墨子归来时,却在宋时遭遇搜身,募捐,避雨不得以致鼻塞的尴尬经历。①从人物塑造上,使墨子不计名利,为民请命的形象特征更加鲜明。②从主题表现上,深化了小说主旨,突出了真正的英雄默默无闻甚至被人误解的沧桑感,深刻揭示了真正的英雄是孤独的。③从艺术效果上,在诙谐幽默中引人深思,余味悠长。
    【解析】
    【分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A.“管黔敖以及曹公子,他们都勤恳地继承了墨子的精神,切切实实地为备战做好防御工作”错,由原文墨子的话“昨天在城里听见曹公子在讲演,又在玩一股什么‘气’,嚷什么‘死’了。你去告诉他:不要弄玄虚”可知,曹公子并没有继承墨子的精神,切切实实地为备战做好防御工作。
    故选A。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
    C.“淡化了小说的严肃性”错,小说突出了墨子的仗义性格和反对一切侵略战争,主张加强实力、奋起自卫的思想,凸现了墨子勇敢、机智的性格和忘我的精神。语言轻松诙谐反而增强了主题的严肃性。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以及表现手法的能力。
    结合“墨子走进宋国国界的时候,草鞋带已经断了三四回,觉得脚底上很发热,停下来一看,鞋底磨成了大窟窿,脚上有些地方起茧,有些地方起泡了。他毫不在意,仍然走”“你去告诉他:不要弄玄虚;死并不坏,也很难,但要死得于民有利!你们仍然要准备着,不要指望口舌的成功”可知,这里运用了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等正面描写的手法,展现了墨子为了阻止楚国攻打宋国,历尽艰辛,不辞辛苦,是一个埋头苦干、拼命应干的实干形象。
    结合“草鞋已经碎成一片一片,穿不住了,便只好撕下一块布裳来,包了脚”“旧衣破裳,布包着两只脚,真像一个老牌的乞丐了”“宋有什么罪过呢?楚国有余的是地,缺少的是民。杀缺少的来争有余的,不能说是智;宋没有罪,却要攻他,不能说是仁”“这模样了,还要来攻它!”可知,这些动作、语言、心理等细节描写,生动展现了墨子这位平民思想家急人所困、为民请命的侠义形象。
    结合“走了三天,看不见一所大屋,看不见一棵大树,看不见个活泼的人,看不见一片肥沃的田地”“楚国的耶城,街道宽阔,房屋整齐,大店铺里陈列着许多好东西,走路的人,都活泼精悍,衣服也很干净”这里通过环境描写,在对比中衬托宋国的贫苦,从侧面表现墨子关心民命、厌恶侵略的伟大的人道主义的高尚心灵。
    结合“‘那是……’公输般想着,‘先生说得很对的’”“公输般高兴的说,‘我没有见你的时候,想取宋;一见你,即使白送我宋国,如果不义,我也不要了……”这是通过描写公输般侧面衬托墨子的形象。
    结合以上内容,从人物形象和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点评即可。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首先理解文本三所写结尾的内容,结合文本一可知,这段文字主要细致生动地描写墨子在归途中的落魄遭遇和尴尬经历。
    从人物塑造上,“过宋。天雨,庇其闾中,守闾者不内也”“众人不知其功”墨子得不到别人的理解,却依然为了民众而奔波,使墨子急人所困、为民请命的侠义形象更加突出。
    从主题上,结合材料三“冶于神者,众人不知其功;争于明者,众人知之”可知,文章在肯定了墨子不计名利,为民请命的形象的同时,也表达了对这些默默无闻的英雄无人理解的悲哀,使对主题的挖掘更深刻。
    从艺术效果看,“子墨子归,过宋。天雨,庇其闾中,守闾者不内也”,作为作品塑造的“中国的脊梁”的形象,这样的悲情结尾更加耐人寻味,引发读者的思考。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留侯论
    苏轼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①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
    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事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复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固圯上之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惟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太史公疑子房以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注】①圯上之老人:张良在桥上遇一老人,老人故意将鞋落到桥下,命他拾起并替自己穿鞋,经过反复考验,见他能忍耐,遂授其兵书,张良以此成大业。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太史公疑子房以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B. 太史公疑子房/以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C. 太史公疑子房以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D. 太史公疑子房/以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子房,张良的字。“字”是在本名之外另取的一个和本名意思有某种关系的名字,是男子在20岁成年时由长辈所取。
    B. 伐,进攻。古代对不同性质的战争称法不同,如“伐”是公开的军事行动,“袭”是不宣而战的军事行动。
    C. 郑伯,指郑国的一位大夫。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爵位作为一种封号,代表了身份等级与权利的差别。
    D. 高祖,指的是刘邦。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一般开国皇帝称为“祖”,承嗣皇帝称为“宗”。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段以虚笔泛写忍与不忍,二至四段以实笔具体写留侯子房之忍,选取圯上受书、辅汉建功等典型事例,围绕“忍”字展开论证。
    B. 作者大胆破除圯上老人身上的神异色彩,指出他可能是秦代的隐士,其真正用意并不是授给张良兵书,而是考验张良是否能忍。
    C. 作者认为,郑伯靠“忍”不战退敌,他肉袒牵羊,以谦卑的态度对待楚军,这让楚庄王觉得郑伯和郑国百姓值得信任,因此放弃攻郑。
    D. 作者从正反两方面论证忍的重要性,分析透彻,不仅有郑伯、勾践等善于隐忍的正面论据,也有项羽等不善于隐忍的反面论据。
    13. 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l)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
    (2)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
    14. 苏轼认为高祖取胜项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10~14题答案】
    【答案】10.A    11. C    12. C   
    13. (1)再说,有向人报仇的心愿,却不能屈居人下的,是普通人的刚强。
    (2)当淮阴侯韩信攻破齐国要自己称王时,高祖发怒了,在语气脸色上显露出来。   
    14. ①高祖取胜项羽失败的原因是在于高祖能忍项羽不能忍。②项羽不能忍耐,轻易消耗了他的兵力。③汉高祖能忍耐,保持自己的锋芒等到对方疲敝。
    【解析】
    【详解】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司马迁本来猜想张良一定是身材魁梧、长相奇伟,然而他的长相竟然像妇人女子,与他的志向和气度不相称。啊!这就是张良之所以成为张良(的缘故)吧!
    “以魁梧奇伟”是“疑”的宾语,所以在其后断开,排除BD;
    “呜呼”一词表示感叹,往往放在句首,单独成句,排除C。
    故选A。
    1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C.“郑国的一位大夫”错误,由原文“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可知“其君”就是郑伯,所以这里的郑伯指“郑国的国君”。
    故选C。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这让楚庄王觉得郑伯和郑国百姓值得信任,因此放弃攻郑”错误,根据原文,“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意思是楚庄王认为郑伯能够谦卑待人,必定能得到郑国百姓的信任,郑国这样上下团结,所以楚国打消了进攻的想法。
    故选C。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题得分点有:“且夫”,固定结构,再说;“志”,心愿;“下人”,屈居人下;“是匹夫之刚也”,判断句。
    (2)题得分点有:“王”,称王;“见”,同“现”显露;“色”,脸色;“见于词色”,状语后置句。
    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
    根据原文“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可概括为高祖取胜项羽失败的原因是高祖能忍项羽不能忍。
    根据原文“项籍惟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可概括为项羽不能忍耐,因此战争中百战百胜,但是轻易消耗了他的兵力。
    根据原文“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可概括为汉高祖能忍耐,保持自己的锋芒等到对方疲敝。
    所以高祖取胜项羽失败了。
    参考译文:
    古时候被人称作豪杰的志士,一定具有过人的节操。人在感情上总有无法忍受的事情,一般人被侮辱,一定会拔出剑,挺身上前搏斗,这不足够被称为勇士。天下具有大勇的人,遇到突发的情形不惊慌,无原因受到别人侮辱时不愤怒,这是因为他们胸怀极大的抱负,志向非常高远。
    张良被桥上的老人授予兵书,这件事确实很古怪,但是又怎么知道那不是秦代的一位隐居君子出来考验张良呢?看那老人用来微微显露出自己用意的方式,都具有圣贤相互提醒告诫的意义。但世人不加考察,把那老人当作鬼怪,也太荒谬了。再说,桥上老人的真正用意并不在于授予张良兵书。
    在韩国灭亡时,秦国正强盛,秦王用刀锯鼎镬等刑具来对付天下的志士,那种住在家里平白无故被抓去杀头灭族的人,数也数不清,即使有孟贲、夏育那样的勇士,也再没有能施展本领的机会了。执法过分严厉的人,他的锋芒是不好硬碰的,而他的威势是不可以凭借的。张良压不住他对秦王愤怒的情感,想以他个人的力量,在一次伏击中达到目的。在那时张良没有被捕杀,(他与死亡的)间隙连一根头发也容纳不下,实在太危险了!张良有超过世上一切人的才能,不去做伊尹、太公那样深谋远虑之事,反而只学荆轲、聂政的计策,因为侥幸没有死掉,这必定是桥上老人为他深深感到惋惜的地方。所以那老人故意态度傲慢无理、言语粗恶地深深羞辱他。他如果能忍受得住,才可以成就大功业。所以老人说:“这个年轻人可以教育。”
    楚庄王攻打郑国,郑伯脱去上衣裸露身体、牵了羊来迎接。庄王说:“国君能够谦卑待人,一定能得到自己老百姓的信任。”于是放弃了对郑国的进攻。越王勾践被困在会稽,他到吴国去做奴仆,三年都不懈怠。再说,有向人报仇的心愿,却不能屈居人下的,是普通人的刚强。那老人,认为张良才智有余,但担心他的度量不够,因此深深挫折他年轻人刚强锐利的气性,使他能忍得住小的怨愤去成就远大的谋略。为什么这样说呢?老人和张良向来没有交往,突然在郊野之间相遇,却让他做奴仆的事,张良很自然而不觉得怪异,这就是秦皇不能让他惊惧和项羽不能激怒他的原因。
    看汉高祖成功的原因,项羽失败的原因,就在于一个能忍耐、一个不能忍耐罢了。项羽不能忍耐,因此战争中百战百胜,但是轻易消耗了他的兵力。汉高祖能忍耐,保持自己的锋芒等到对方疲敝。这是张良教他的。当淮阴侯韩信攻破齐国要自立为王时,高祖发怒了,语气脸色都显露出来。从此可看出,汉高祖还有刚强不能忍耐的气性,不是张良,谁能成全他?
    司马迁本来猜想张良一定是身材魁梧、长相奇伟,然而他的长相竟然像妇人女子,与他的志向和气度不相称。啊!这就是张良之所以成为张良(的缘故)吧!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九日登梓州城①
    杜甫
    伊②昔黄花酒,如今白发翁。
    追欢筋力异,望远岁时同。
    弟妹悲歌里,乾坤③醉眼中。
    兵戈与关塞,此日意无穷。
    【注】①宝应元年(公元762年),诗人送好友严武到绵州,未几,徐知道作乱,因入梓州。②伊,发语词。③乾坤,诗中指朝廷。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首联中的“黄花酒”与题目中的“九日”相契合,点明了时令为重阳节。
    B. “昔”与“今”、“异”与“同”等在对比之中彰显沧桑感,突显沉郁诗风。
    C. 颈联将家之命与国之运紧密联系,以“悲歌”“醉眼”传达出一种无奈之感。
    D. 本诗时间与空间相贯通,景物与情感相融合,与作者的《登高》诗异曲同工。
    16. 诗论家方回评价本诗“悲不可言”,请结合全诗概括作者所写之“悲”的内涵。
    【15~16题答案】
    【答案】15.D    16. ①时光流逝,年老体衰之悲;②漂泊异乡,亲人离散之悲;③国家动荡,干戈不断之悲;④忧虑国事,无能为力之悲。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鉴赏能力。
    D.“景物与情感相融合”错。本诗并没有景物描写。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情感的能力。
    首联的意思是从前喝黄花酒,现在已经是白发的老头。颔联“追欢筋力异”意思是想狂欢体力已经不允许了,表达了时光流逝,年老体衰之悲;
    “望远岁时同”中“望远”点明自己漂泊流离,“弟妹悲歌里”,弟弟妹妹已经不在了,表达了漂泊异乡,亲人离散之悲。
    “兵戈”“关塞”,点明国家正处风雨飘摇的战乱中,表达了国家动荡,干戈不断之悲。
    “此日意无穷”“悲歌”“醉眼”传达出一种无奈之感,表达了忧虑国事,无能为力之悲。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登岳阳楼》描写洞庭浩瀚无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庖丁不靠感官而是凭内在精神接触牛体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烛之武退秦师》中说明了晋国和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齐桓晋文之事》中,体现孟子“保民而王”的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7题答案】
    【答案】    ①. 吴楚东南坼    ②. 乾坤日夜浮    ③.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④. 官知止而神欲行    ⑤. 以其无礼于晋    ⑥. 且贰于楚也    ⑦. 老者衣帛食肉    ⑧. 黎民不饥不寒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坼”“乾坤”“贰”“帛”。
    三、语言文字表达与运用(18分)
    (一)课内基础知识(本题共3小题,12分)
    18.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氾南(fàn)  鲰生(zōu)     饥馑(jǐn)       孝悌(tì)
    B. 缒(zhuì)   舞雩(yú)      忖度(cǔnduó)   参乘(chéng)
    C. 佚之狐(yì) 觳觫(húsù)   杯杓(bēizháo)  喟(kuì)然
    D. 瑕(xiá)    戮力(lù)     褊小(biǎn)      导大窾(kuǎn)
    【18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汉语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A.“氾南”的“氾”应读作“fán”;
    B.“参乘”的“乘”应读作“shèng”;  
    C.“杯杓”的“杓”应读作“sháo”。
    故选D。
    19.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B.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也
    C.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19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恒心:古今均为“长久不变的意志”的意思。
    B.行李:古义,指外交使者。今义,指出门所带的包裹。
    C.非常,古义,指意外的变故。今义,是副词,十分,极。
    D.细说,古义,指小人的谗言。今义,指仔细地述说。
    故选A
    20. 下列文言句子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异乎三子者之撰 ②居则曰:“不吾知也!” ③是寡人之过也 ④王见之,曰:“牛何之?” ⑤ 技经肯綮之未尝 ⑥以其无礼于晋 ⑦若亡郑而有益于君⑧夫晋,何厌之有 ⑨吾属今为之虏矣   ⑩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A.①②④⑥/③⑤⑦/⑨⑩/⑧                                     B.①④⑨⑩/②⑥⑦/③⑤/⑧
    C.②④⑤⑧/①⑥⑦/③⑩/⑨                                     D.②③⑤⑦/①④⑥/⑧⑨/⑩
    【20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①介词结构后置,“异乎三子者之撰”即“乎三子者之撰异”;
    ②宾语前置,“不吾知也”即“不知吾也”;
    ③判断句,“……也”表判断;
    ④宾语前置,“何之”即“之何”;
    ⑤宾语前置,“技经肯綮之未尝”即“未尝技经肯綮”;
    ⑥介词结构后置,“无礼于晋”即“于晋无礼”;
    ⑦介词结构后置,“有益于君”即“于君有益”;
    ⑧宾语前置,“何厌之有”即“有何厌”;
    ⑨被动句,“为”表被动;
    ⑩判断句,“……也,……也”表判断。
    ②④⑤⑧宾语前置;①⑥⑦介词结构后置;③⑩判断句;⑨被动句。
    故选C。
    21. 下列关于《红楼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宝玉在秦氏的卧房中午休,梦游“太虚幻境”,到“孽海情天”的“薄命司”中,先将“又副册”厨门打开,看到其中两幅画和字,不解;开“副册”厨门,看见画着桂花、池沼,还有字,还是不解;再去取“正册”来看,未及看完,就被仙姑带去游玩。
    B. 宁府的焦大从小跟着宁公贾演出兵打仗,因对宁公有救命之恩,府中上下人等对他倒也另眼相看。焦大喝醉了酒,就无人不骂,把宁府内见不得人的事儿也抖落出来。贾蓉忍无可忍,令人将他捆了,众小厮用土和马粪塞了焦大的嘴。
    C. 宝玉从梨香院回到自己的住处,晴雯告诉他,他在宁府叫人特意送过来给她的豆腐皮包子,因她才吃了饭就搁在那里,后来被李嬷嬷拿走了,说是给孙子吃;宝玉问起早起沏的枫露茶,得知被李嬷嬷喝了,大为生气,打算把这个乳母撵出去,在袭人的劝解下,方才作罢。
    D. 贾宝玉与秦钟一同到贾家学堂上学,金荣借机欺负秦钟,说了不少闲话。贾蔷素与贾蓉要好,他要为秦钟出气,便怂恿宝玉的书童锄药给金荣一点教训;在锄药的鼓动下,贾兰贾菌也动了手;宝玉的三个小厮也操着家伙加入了战阵。
    【21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情节的整体把握能力。
    D.“怂恿宝玉的书童锄药给金荣一点教训;在锄药的鼓动下,贾兰贾菌也动了手”错误,应该是贾蔷怂恿宝玉的书童茗烟给金荣一点教训;金荣的朋友飞砚相助,却落在贾菌的书桌上,打碎了水壶,溅了一书墨水,贾菌抓起砚砖要打回去,却砸在宝玉秦钟的书桌上,贾兰只是劝说,没动手。
    故选D。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6分)
    长期以来,曹禺的处女作——《雷雨》为什么能够引起不同时代、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的持续欢迎?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其中原因之一是因为《雷雨》的内涵极为丰富,不同的读者可以从中读出不同的意义,并且强烈地产生共鸣。这正符合文学的特点。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包含着多重的甚至是开掘不尽的意义,有的意义可以意会而不能言传,有时连作者自己也说不清楚。作品的价值是要在读者的创造性阅读中去实现的。也就是说,文学的本性决定了对它的理解、阐释必然是多元甚至是无穷尽的,而且是随着阅读对象、时间、空间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经典性作品更是常读常新,每次新的感悟都会带来新的发现的喜悦,文学阅读的魅力也就在于此。(   )。“说不尽的《雷雨》”等待着我们去发掘,去作“一文多解”。
    22. 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曹禺的处女作——《雷雨》”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他的开场白很简短,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
    B. 坚强,纯洁,严于律己,客观公正——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C. “你今天的衣服真漂亮,——决定什么时候去北京了吗?”他低声说道。
    D. 红砖罐头的盖子——那一扇铁门一推开,一大群奴隶就像鸡鸭一般无秩序地冲出。
    23.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读者每次阅读都会有新的感受,这是人们对《雷雨》的评价
    B. 人们认为,《雷雨》能给读者带来新的感受是其成为经典的原因
    C. 《雷雨》正是这样的经典文本,读者每次阅读都会有新的感受
    D. 经典文本比如《雷雨》,读者每次阅读都会有新的感受
    【22~23题答案】
    【答案】22.D    23. C
    【解析】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D项和题干中的破折号都表示注释内容或补充说明。
    A.表示语音的延长。
    B.表示总结上文。
    C.表示话题的转换。
    故选D。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的能力。
    括号前是说经典作品可以常读常新,带给人们新的感悟、新的发现,括号后是说《雷雨》的多义性,因此括号内的语句应是对经典作品可以常读常新这一观点的佐证。
    A、B两项一个强调“读者”,一个强调“人们”,偏离了语境中心,与前后文衔接不紧密。
    C、D两项相比,C项“这样的经典文本”与上文衔接紧密自然,表述更符合语境,与前后文衔接更紧密,因而排除D项。
    故选C。
    四、写作(60分)
    2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今年春晚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舞者以独步、静待、垂思等舞蹈语汇将《千里江山图》这一经典传奇娓娓道来;创意音舞诗画《忆江南》将旷世名作《富春山居图》合璧团圆,观众在栩栩如生的画卷中品读经典,寻味江南;《典籍里的中国》以主持人穿越千古时空和先贤对话的新颖方式,拉近观众和民族经典的距离,使观众产生了心灵共鸣;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端午奇妙游》《七夕奇妙游》《中秋奇妙游》等一路开挂,惊艳全网,其中刺绣、剪纸、皮影等非遗元素亮点纷呈;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创品开发风生水起,朝服布包、彩绘陶人俑晴雨伞、故宫建筑微雕等很多“爆款”潮品早已名声在外……中国风搭配时尚感的“潮”式表现,让中国故事融入各种当代元素,在年轻人中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同,也成为年轻人借以表达自我的方式。
    学校校刊举行“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下认同”主题征文活动,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4题答案】
    【答案】例文:
    让传统文化在当代“复活”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对于传统文化,“酒香也怕巷子深”。纵使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但在部分传统文化逐渐消亡的今天,不得不引发我们对于传统文化在当代“复活”的思考。
    虎年春晚《只此青绿》火了,这种将经典传奇与现代舞蹈相结合的方式给了人们一个启示:继承和创新传统文化,才不会让传统文化在当今“失活”。传统优秀文化是本源,是灵魂内核。鲁迅先生有言:中国惟有国魂是最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人才有进步。国魂,就是生生不息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强有力的精神纽带。惟有继承中华文化,国人的精神家园才不会荒芜。
    但是,继承并不代表全盘接受,而是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地继承。一代国学大师,黄裳,风华正茂之时已是奠基人,古稀之年仍是开拓者。黄裳的文字,融合了二周文字的精髓,既有鲁迅的激愤、犀利,又有知堂的雍容、闲致;既有情趣和情调,又有观点和见解。他用人生的阅历沉淀了文章的气质,在继承传统上,做出了良好典范。
    文化是活水,文化永远以鲜活灵动的生命姿态而生长;没有溪流注入的湖泊,即使宽如海洋,也不过是死水一片。而创新,便是给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的溪流。
    可是创新并不意味着盲目创新。就像冯巩和赵丽蓉的那个小品《如此包装》-样。评戏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却非要将评戏与流行音乐结合,最后只会导致传统艺术变得面目全非。虽说传统文化处在尴尬的局面中需要自救,但是,传统文化的自救不应以破坏文化的本身为代价去迎合大众的口味。这样只会使传统文化落入俗套,终会失其精髓。
    传统文化必须联系于当下,寄生于时代的浪潮之中,才可与现代人处于同一语境之中,进而进行对话。正如故宫博物院文创开发,正如河南卫视“节日舞蹈”系列,正如抗疫物资上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此时的传统文化在历经内容与形式的创新之后,便会广泛的被青年认同,形成一种超越性的“想象的共同体”,便由此构建在同种文化之下。当代的青年们根植于同样的文化记忆之中,拥有共同语言的基础,借中华传统文化来表达自我,以此获得群体的归属感。
    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就像鱼和水的关系一样密不可分。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正确的道路是这样,吸收你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而屠呦呦,就与他不谋而合。“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当屠呦呦站在诺贝尔奖的颁奖台上,世人除了惊叹她的功绩,也为她身后东方中医和西方科学实验方法的有机结合鼓掌。汲取灵感于古径,行方法在科技,屠呦呦用亲身经历,向世界证明了传统与现代结合所带来的惊人力量。
    那些汲取一方土地精髓的丰厚遗产,抵得过四海潮生,敌得过兵荒马乱,却在历史的长河中输给了时间,无处安放它们古老的形式。让传统文化在当代“复活”,就是要让中国故事融入各种当代元素,让中国风搭配时尚感,以“潮”式表现赢得青年青睐,让文化在当代“复活”。
    今天从历史中走来,未来始于足下。愿传统文化能通过继承与创新活在今天的生活里,文脉不断,温暖如初。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
    材料中列举了诸多创意节目或文创产品,都是中国风搭配时尚感“潮”式表现,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当代时尚元素完美结合的范例,这样的创意结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材料最后说这样的表现形式“在年轻人中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同,也成为年轻人借以表达自我的方式”。
    本次作文的任务是写一篇征文,征文主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下认同”。如何弘扬传统文化一直是我们需要着力解决的大问题,而这几个成功范例告诉我们,只有让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当代生活,这样的弘扬才是有价值的,是真正的传承。行文必须紧紧扣住“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下认同”主题。
    写作时考生可以再列举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当代生活的成功范例;然后分析为何这样的节目得到认可,是因为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情有独钟,这些成功的例子把传统与现代结合起来,找到了最适合的表达方式;接着要分析如何让传统文化得到当下认同,可以从李子柒走红中得到启示,那就是找到二者的结合点,用新颖的形式获得当下大众,尤其是年轻人的认可。最后思考如何用创新的形式让中国传统文化得到当下认同,让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立意:
    1.中国风,“潮”表现。
    2.赓续优秀传统,书写当下认同。
    3.继承与创新并举,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