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高中语文 > 高一试题库 > 月考 >

安徽省淮安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3月份阶段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2)

语文 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1. 选 D【详解】D.“说明它没有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错误,材料一最后一段说 “屈原创作中的“比德”特点说明他也接受了儒家教义。”说明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
    2. 选B。【详解】
    A.“……是没有生命的自然客体”错误,不局限于自然客体,移情之物大多为原来没有生命的东西。
    C.“将艺术家作为第一位,打破了客观载体之常态。”错,材料二说移情说中将艺术家作为第一位,打破了客观载体之常态。
    D.“比德说是在赏鉴君子的‘内心真’……移情论……‘人格美’”错误,选项说反了,应该是比德说是在赏鉴君子的“人格美”,移情论揭示了自己“内心真”。
    3. 选 C【详解】首先把握“比德”的内涵,材料一说“所谓‘比德’,就是以自然景物的某些特征来比附、象征人的道德情操”。然后分析四个选项。
    A.这两句是说兰逢春而葳蕤,桂遇秋而皎洁,这是它们的本性,而并非为了博得美人的折取欣赏。诗人以此来比喻贤人君子的洁身自好,进德修业,也只是尽他作为一个人的本份,而并非借此来博得外界的称誉提拔,以求富贵利达。符合比德说。
    B.这两句是说到了每年天气最冷的时候,其他植物多都凋零,只有松柏挺拔、不落。比喻有修道的人有坚韧的力量,耐得住困苦,受得了折磨,不至于改变初心。符合比德说。
    C. 这两句是说手足离散各在一方,犹如那分飞千里的孤雁,只能吊影自怜;辞别故乡流离四方,又多么像深秋中断根的蓬草,随着萧瑟的西风,飞空而去,飘转无定。诗人以吊影分飞与辞根离散这样传神的描述,赋予它们孤苦凄惶的情态,深刻揭示了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这是抒发情感,不是比附象征道德情操。
    D. 这两句是说我把江离芷草披在肩上,把秋兰结成索佩挂身旁。以“江离”“辟芷”“秋兰”来表现诗人的高雅、高贵、卓尔不群、美好的外形与内质。符合比德说。
    4. 移情论是一种借助大多原来没有生命的东西,和它发生同情与共鸣,从而表达自身的情感或者志向的审美学说。
    5.【1】比德说:①“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中,作者用傲然于荒径中的松菊比附自己刚正不阿、洁身自好的节操。②“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中,作者借“孤松”比附了自己傲然挺立、抗争世俗的品格。
    【2】移情论:“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赋予“云”这种无生命之物以生命,使无情事物“鸟”有情化。现实中,云彩本是无生命,此处却用“无心”;禽鸟本来是无感情的,诗人却说它“厌倦”飞翔而归巢。此处寄寓的是作者无心出仕,厌倦官场,回归田园之情。
    (二)现代文阅读11(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6. A。【详解】B.“以及引导民俗风气的愿望”无中生有。
    C.“因为他酒量大,知道娘家人的酒量无论如何也无法胜过自己”分析错误。从文中“大家都放机灵点,这白事宴办好了是续情酒,自然为主宾延续情分;若办砸了就是散伙酒,咱替主家受过事小,有些主宾定会以此为借口断绝来往,万万不可小觑啊。”可知,这体现了赵五爷对主人家事情的重视和尽责。
    D.“他对自己口碑的珍惜”分析错误。是因为五爷的善良,在行善积德。
    7. 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D.“意在批判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风气”说法错误。小说中写赵五爷也有无奈的时候,是为了突出赵五爷对办白喜事认真负责的态度。
    8. 例1:在写赵五爷为李三爷写家祭,“时而号啕大哭,时而小声饮泣”这一场面描写绘声绘色,让人如临其境,突出了赵五爷为了不让李三爷的事迹被人遗忘而呕心沥血写家祭的形象,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例2:对铁蛋娘葬礼的描写,“几个娘舅硬是压着不让发丧,五爷费尽周折,无奈之下使出撒手锏——动家法。磕头还把爹孝敬好、颐养天年才算完事。那场面,倒也劝醒了不少人家”,这一场面描写写出了乡村礼法习俗,让读者更好的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表现了小说的主题。(场面描写1分,分析3分)   
    9. ①低调谦恭,是与人为善的长者。他懂得谦让、把红喜事让给执宾先儿张二爷。②敬重死者,是甚得人意的执宾先儿。他为李三爷写祭文时想多写些溢美之词,愿为逝者留个好名声。③行事果断,是有声望能服众的乡贤人物。处理不明事理的主儿,他使出“动家法”的杀手锏,果断平息事端。④善讲故事,是引人向善的心灵导师。他嘴里的故事总也讲不完,都是得理让人,扶弱济困、教人向善的故事。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10.选A。【详解】“智者献其谋勇者竭其力”中“智者”“勇者”是两类人,均作主语,故应在“勇者”前断开,排除CD;“炀帝恃其俊才骄矜自用”中,“恃”的意思为“倚仗”,其宾语为“俊才”,“恃”的结果是“骄矜自用”,故应在“俊才”和“自用”后断开,排除B。
    11.选B。【详解】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
    12.选A。【详解】“让林甫和房玄龄一起负责”错,负责选任良才的是刘林甫,原文表述是“林甫随才铨叙,各得其所”,而房玄龄是负责裁定官员,原文是“命玄龄并省,留文武总六百四十三员”。
    13.(1)长孙无忌自己担心恩宠过盛,坚决请求让位。长孙皇后也极力替他请求,皇上才答应了。
    (2)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   
    14. 第一问:以史为鉴,吸取教训。(2分)
    第二问:心系百姓,体恤民生疾苦;反思历史,虚心纳谏。(每点2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唐朝初年,士大夫经过动乱之后,都不愿意做官,政府官员人数不够。尚书省下文让各州派人赴选,州府及皇帝特使常用赤色文牒直接委任官吏。到此时全都废止,勒令他们都到尚书省候选,聚集有七千余人,林甫量才录用,各得其所,当时人十分称赞。太宗对房玄龄说:“官吏在于得到合适的人选,而不在于人多。”命令房玄龄裁并削减,只留下文武官员总计六百四十三人。当时有人上密表称长孙无忌权力过大,荣宠太盛,太宗将密表拿给长孙无忌看,并说:“朕对你丝毫不怀疑,假如各有所闻而不说,则君臣的想法便不能沟通。”又召集百官对他们说:“朕的儿子均年幼,所以视无忌如亲子一般,不是其他人所能离间的。”长孙无忌自己担心富贵至极会带来灾祸,一再请求让位,长孙皇后也尽力为他请求,太宗于是准许离职。太宗曾说及关中与关东人,认为有所不同。殿中侍御史义丰人张行成跪下奏道:“天子以四海为一家,不应当有东、西的差别,恐怕会让人觉得您狭隘。”太宗欣赏他的话,给他丰厚的赏赐。从此每当朝廷有大事,都让他参与谋议。贞观二年,太宗对黄门侍郎王说:“隋朝开皇十四年天下大旱,隋文帝不准许赈济百姓,而让百姓自己到关东地区寻找食物,等到了文帝末年,全国储备的粮食可供五十年食用。隋炀帝依仗着富足的粮食,奢侈无度,终于导致国家的灭亡。只要使仓库中的粮食足以应付灾年就可以了,其他多余的又有何用呢!”(三月)壬子(初五),关内地区大旱饥荒,百姓多卖儿卖女换取食物。己巳(二十二日),命令拿出皇宫府库中的金银财物赎回被变卖的子女们,送还给他们的父母。庚午(二十三日),诏令说因为上一年连绵大雨,今年又遇旱、蝗灾害,因此大赦天下。诏令大略说道:“假如让五谷丰登、天下安宁,即使将灾害移到朕身上来保全百姓也心甘情愿,毫不吝惜。”不久旱区天降喜雨,百姓大为高兴。夏季四月,己卯(初三),下诏说:“隋朝末年天下大乱,造成饥荒,尸骨遍野,使人触目伤悲,命令各地官府掩埋尸骨。”戊子(十三日),太宗对亲近的大臣说:“朕翻阅《隋炀帝集》,见其文辞深奥博雅,也知道推崇尧、舜而非议桀、纣,然而其行事为何与其文章相反呢?”魏徵回答道:“君主虽然是圣哲之人,也应当虚心地接受别人的谏议,所以智慧的人奉献他的谋略,勇武之人竭尽其勇力。炀帝恃才自傲,骄矜自大,所以口诵尧、舜的言语而身行桀、纣的作为,竟然自己不知道怎么回事而至于覆灭。”太宗说:“前事不远,当成为我们的借鉴。”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15.B【详解】“翠华”“双龙”指被虏到北方的两位皇帝。这里是抒发词人对宋徽宗、宋钦宗两位皇帝的担忧和思念之情。
    16.怨:二帝被虏至北国,音信全无之哀;自己仕途失意,无力救国救民之怨。
    不怒:仍怀有恢复中原,迎回二帝的慷慨豪情。(每点3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2)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3)臣之所好者道也,近乎技矣。
    三、语言文字运用(19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
    18. C。【详解】“加强”与“安全”不搭配,应改为“加强数据治理、保护数据安全”;“持续”和“长远”语意重复,可删掉“长远”。      
    19. D。【详解】“必不可少”是绝对需要的或者不达到某种目的就不能做成某种事情的意思;“不可避免”是指不能使不发生的事情。根据语境可知,要享受美好数字生活,数据“安全锁”是绝对需要的,因此应选“必不可少”。
    “生生不息”指变化和新生事物的发生;“生机勃勃”形容自然界充满生命力,或社会生活活跃。语境中形容我国数字社会的特点,应该取社会生活活跃的含义,因此应填“生机勃勃”。
    “应运而生”现指适应时机而产生;“相伴而生”表示一种事物的产生往往不是孤立的,而会伴随着另外一种事物的产生。语境中形容“大数据时代各类数据迅猛增长”与之相随出现的是新问题、新挑战,因此选“相伴而生”。
    “不胜其烦”烦琐得使人受不了;“不厌其烦”是不嫌烦琐与麻烦,形容耐心。语境中形容“骚扰电话,短信,重则诱发电信诈骗等网络犯罪”让人受不了,因此应选“不胜其烦”。
    20. 关键信息:
    ①数据安全是全球性问题;
    ②规则缺失是当前突出的挑战;
    ③全球应合力进行数字治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21. C。【详解】根据后文“而在地面上……水滴呈现为水滴形,几乎不可能获得一个完美的水球”可知,括号中句子的主语应是“水滴”,这就排除BD,因为这两项的主语是“水球”;
    由分号可知,前后句子在内容方面相关,在句式上相近,后面说“水滴呈现为水滴形”,是说水滴的形态,那么分号前面也应该是说水滴在太空失重环境下的形态,而A说的是水滴形成水球的原因,故排除。  
    22. 示例:①气泡周围是水②呈现出一个倒立的像③太空中浮力消失了
    四、写作(60分)
    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本题以契诃夫《生活是美好的》内容为材料,分析其内容可知,主要讲生活虽极不愉快,但想要让它美好不太难,光是一些无常及容易习惯的事情还不够,想要不断地感到幸福,要满足两点,这两点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那就是满足现状。由此看来,幸福其实就是一种心态。
    幸福就是一种心态,只要我们转念一想,原来事情也不是我们想的那么糟。在这个方面寻找素材的时候,我们可以从乐观、豁达的人身上去寻找。比如苏轼,一生都是在被贬或被贬的路上,但是他的一生可谓丰富多彩,“三赤名篇”成就了他的“文赤壁”之名。如果不是“转念一想”,他也许不能支撑到最后,更不用说会有这么多的成就。像苏轼这样的例子应该有很多,我们可以挖掘相关的素材。
    写作这篇文章最关键的就是找相关的素材,如一些遭遇挫折且能有所成就的人,大多是因为乐观面对生活,从美好的角度去看待生活,生活回报我们的就是笑脸。在荆棘丛中寻找美丽绽放的玫瑰花,照样可以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比如庄子、李白等人,他们就是在荆棘丛中找寻到了玫瑰花,找寻到了生活的幸福。此外,毕淑敏曾写过一篇文章《为自己减刑》,之所以有些人感到痛苦,就是给自己设置了一个牢笼。如果这些人转念一想,就会感受到生活的幸福而不是痛苦。
    立意:
    1.生活是美好的,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
    2.生活哪有我们想的那么糟?
    3.想要生活幸福,请调整你的心态。
    4.转念一想,生活其实很美好。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