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高中语文 > 高一试题库 > 期中考 >

广东省茂名市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26分)
    1. B 【解析】A项,“而材料二和材料三均为……理性分析和评论”不当,材料三有现实的事例,不是只有分析评论;C项,“影视剧领域”错误,材料三针对的是文艺领域;D项“从同一方面”错,三则材料从多方面分析,角度不一。
    2. C【解析】A项,“让孩子从小远离功利之心,这是对材料二中‘初心’这个概念最好的诠释”不当,“初心”是针对工匠讲的,并非针对孩子。B项,“中国古典文学中提到的‘匠心’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工匠精神’”不当,“匠心”只是说明了“工匠精神”创新这个层面。D项,强加联系,由原文得不出这一结论。
    3. 【参考答案】①掌握优秀的工艺技能;②追求尽善尽美;③执着于职人的荣誉;④坚守苛刻的标准;⑤关注细节;⑥坚持达到目标;⑦执着于科技创新。(每点1分,答出5点即可)
    【解析】材枓一分别列举了日本和德国的事例,作者以冈野信雄为例,指出日本工匠“对自己的工作有着近乎神经质般追求”“他们对自己的产品几近苛刻”“对自己的工作从无厌倦并永远追求尽善尽美”,又以德国制造业为例,指出德国工匠“制定的标准严谨,甚至苛刻,他们对细节的固执早已成为习惯”“很多人都梦想成就百年品牌”“对每一处细节的关注、对目标达成的坚持、对科技创新的执着”等,据此即可得出答案。
    4. C【解析】C项,“表明了他对士兵的严厉”分析错误。依据原文“段指导员带领全体人员从地下通道撤走,自己负责断后。段指导员说,你先撤,我断后”可知,耿连长是出于对战士的爱护,才让他们先撤离自己断后做掩护,是情急之下的爱而不是严厉。故选C。
    5. ①心思缜密。没有因为白塔寺偏僻而放松警惕,与政委吴焕先一道让警卫连在四周布置岗哨外,还在白塔寺顶上安排了嘹望哨,使得敌人偷袭没有成功。②身先士卒,不怕牺牲。在白塔寺、南观岭战斗中徐海东副军长都亲自上阵带领红军战士发起冲击,冲在最前面。③有情有义。不忘那些在争夺南观岭战斗中长眠的战友,要为他们立碑。
    6. ①烘托出这场战争的惨烈与残酷。②表现出段指导员内心对连长的担心。
    【解析】从渲染氛围角度看,黑夜之中的白塔寺镇升起了一层淡淡的薄雾,多半是硝烟可以看出战争的激烈程度,这一景物描写烘托出这场战争的惨烈与残酷;从烘托人物心情角度,黑夜之中淡淡的薄雾把一轮圆月包裹得虚幻,一切看不清楚,也烘托出指导员不知连长情况的焦虑和担心。
    二、现代诗阅读(7分)
    7. D【解析】“结尾直抒胸臆,诗味稍显不足”评价错误,直接抒情也有诗味。
    8. 【参考答案】诗歌先运用假设的手法,变“我”为鸟,具体抒情,形象生动。然后又运用以“这”开头的排比句表达了对侵略者的仇恨,对被侵略者奴役、欺凌的同胞的同情以及中华民族对敌人的愤恨。排比句抒情强烈,气势充沛,增强了全诗的情感。
    【解析】先找到手法对应的语句,逐一分析。用假设,使表达更形象,更生动;用排比,一气贯通,表达感情更强烈。
    三、古代诗文文阅读(共34分)
    9. A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元和元年”表示时间,应该断开,排除B项、D项。“百余篇”修饰“乐府及诗”,“悦”的主语是“上”,结合句意内容分析,排除C项。句意:元和元年,白居易写作乐府及诗歌一百多篇,讽谏时事,流传到了宫中。皇帝读了他的诗后非常喜欢他,召见他并且授任他翰林学士一职,接着又历任了左拾遗。故选A。
    10. D 【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D项,“一般认为风、雅、颂是诗的表现手法;赋、比、兴是诗的分类和内容题材”错误。两者说法颠倒,风、雅、颂是诗的分类和内容题材;赋、比、兴是诗的表现手法。故选D。
    11. C 【解析】 C项,“白居易的母亲落井而死……正是品行不好,不得重用”错误。结合文本内容“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分析可知,不久就有传言说:“白居易的母亲落井而死,他却写了篇《新井篇》,词句十分浮夸华丽,如此品行不可重用”,这是传言的内容。故选C。
    12. (1)能写出这样的诗句,想居天下都不难。老夫我之前的话是开玩笑的了。
    (2)每写成一篇,必定让他家里的老婆婆先读一读,询问老婆婆直到她理解了才抄录下来。
    译文:
    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他在年近二十名声未起的时候,(有一次)去京城游玩,拜见(当时名流)顾况。顾况是南方吴地人氏,自恃才华,很少有他推荐认可的诗人,于是就取笑白居易说:“长安城什么东西都贵,要想‘居’于此,是非常不容易的。”等到翻阅白居易诗卷,读到其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诗时,他就又感慨道:“能写出这样的诗句,想居天下都不难。老夫我之前的话是开玩笑的了。”
    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主持进士考试,选拔英才,白居易全都考中,被朝廷授任为校书郎。元和元年,白居易写作乐府及诗歌一百多篇,讽谏时事,流传到了宫中。皇帝读了他的诗后非常喜欢他,召见他并且授任他翰林学士一职,接着又历任了左拾遗。当时有盗贼刺杀了宰相,京城议论纷纷。白居易第一个上疏皇帝,请求紧急抓捕盗贼。有权贵厌嫌他越职行事,对他十分恼怒。不久就有传言说:“白居易的母亲落井而死,他却写了篇《新井篇》,词句十分浮夸华丽,如此品行不可重用。”后来白居易就被贬为江州司马。唐文宗即位后,下诏升任白居易为刑部侍郎。会昌初年辞职回家,最后死在家中。
    白居易多次因为忠诚耿直遭到排斥,于是就纵情喝酒作诗。被重新任用后,(由于)遇到的又都是年少君主,(所以)做官的心情顿时消沉。曾经有一次光着头,像箕一样张开腿盘坐着,谈论佛理,吟咏古诗,十分清静安闲。自己号称醉吟先生,并且还为此作了篇传记。白居易十分喜欢佛教,也常常几个月不吃荤,自称香山居士。
    白居易的诗以风雅颂赋比兴六义为主,不推崇艰涩难懂,每写成一篇,必定让他家里的老婆婆先读一读,询问老婆婆直到她理解了才抄录下来。后人评价白居易的诗作就像崤山以东的百姓谈论农桑之事,字字句句都是非常朴实的话。鸡林国的商人把他的诗作卖给他们的国相,每篇都是一百两银子,如果是伪造的,鸡林国相马上就能分辨出来。白居易与元稹关系十分要好,友情可谓如胶似漆,写诗追求的音韵也相同,天下人把他们并称为“元白”。元稹死后,白居易与刘禹锡齐名,并称为“刘白”。
    13.B【解析】“殷勤”二字的意外之意,是说:有谁还能想到几经贬谪的词人呢?大概世人早已把我忘却了,唯有天公还想到我,为我降下“三更雨”。所以,在“殷勤”两字中还隐藏着词人的无限感慨。
    14.①视觉、嗅觉相结合。从视觉写色:“白鸟”翻飞与“红蕖”照水;从嗅觉写味:“细细香”香气绵长。②远近结合。“翻空白鸟”是远景,“照水红蕖”是近景。③动静结合。白鸟在空中翻飞,属于动静。红蕖散发幽香,属于静景。④俯仰结合。白鸟在空中翻飞,这是仰视角度;水中红蕖,这是俯视角度。⑤色彩搭配。白色的鸟与红色的荷花,红白相间,引人入胜。⑥运用叠词。“时时”写出了白鸟之多,翻飞之迅疾。“细细”运用通感,将香味视觉化,写出红蕖香气之细腻。
    15. (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3)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4)樯橹灰飞烟灭;一尊还酹江月
    四、语言文字运用(23分)
    16. 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分析诗歌内容及表现手法的能力。C项,“关于‘力’的句子在诗中出现多次,全诗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分析错误,《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诗人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由衷地赞美和颂扬劳动和工农大众。描写“力”的句子,采取直接抒情的方式。故选C。
    17. B【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①使用正确。“峥嵘岁月”指不平凡的年月。②望文生义。“指点江山”指评论国家大事。③张冠李戴。“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该成语不能用于形容小伙子。④不合语境。“风华正茂”指风采和才华正在最好的时候。该成语不能用来修饰“学习和生活”。⑤使用正确。“无可非议”指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⑥使用正确。“苦心孤诣”指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达到别人达不到的境地。
    18. A【解析】B两面对一面,“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会使得国力变强。C语序不当,“首次”和“南极考察队”应互换位置。D并列不当,“学习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不可并列,“合理安排时间”改为“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
    19.D【解析】A项,“垂爱”,关心爱护,通常指长辈对晚辈或者上级对下级,不能指学子们对老师。B项,“叨扰”是对打扰别人的谦辞,不能说别人。C项,“鼎力相助”是表示请别人帮自己或感谢时用的,不能说自己。
    20. A【解析】选A项表突出强调 B项,表引用。C项,表特殊含义。D项,表否定与讽刺。
    21. ①每次和钟老师采种子都是惊险和惊喜并存。②我不去的话;
    22. (1)原句采用短句,读起来节奏感强,语气简洁有力,而改后的句子是一个长句,就没有了这种表达效果。(2)原句让“头痛欲裂、呼吸急促、全身无力”独立成句,既强调了高原反应的具体表现又与“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相照应,从而突出钟扬置自己的生命安危于不顾的忘我精神。
    四、作文(60分)
    23.分析:
    关键句“榜样的力量激励广大青少年坚定理想、发愤图强”说明了榜样的作用,所以重点在“坚定理想、发愤图强”,不可脱离“理想”去写“榜样”。
    关键句“每个人都要有理想和追求,理想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但是你都要为之努力、不懈奋斗”说明要有理想,更要为了理想而付诸行动、努力奋斗。
    要求写出感触与思考,并结合生活体验,可以写记叙文,记叙个人为了实现理想所做的事情,也可以写议论文,阐述理想的重要性及实现途径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