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2021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知识深化——秦汉和魏晋南北朝


    下面是高中历史给大家带来秦汉和魏晋南北朝知识点深化,助力2021年高考生高效备战二轮复习!
    
    【基础梳理】
    一、秦朝(BC221-BC206)
    1.政治
    (1)走向“大一统”:秦灭六国,实现统一(公元前221年);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
    (2)确立皇帝制度:皇位世袭、皇帝独尊、皇权至上。
    (3)中央官制:丞相、御史大夫、太尉、诸卿(“三公”职责、宰辅制度的特点);朝议制度。
    (4)地方制度:全面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职责、任命,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不同)。
    2.经济: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修驰道,促进商业的发展。
    3.文化:统一文字;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二、西汉(BC206-25)
    1.政治
    (1)地方制度:继续推行郡县制;汉初实行郡县、封国并行制。
    (2)王国问题:由来(异姓王、同姓王);贾谊、晁错主张“削藩”,吴王刘濞等发动七国之乱;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颁布“推恩令”,逐步消除与中央抗衡的地方割据势力,“大一统”政体更为巩固。
    (3)相权的变化:汉初相权大(掌握行政实权的总理大臣);汉武帝削弱相权,实行“中朝”“外朝”制度,相权削弱。
    (4)监察体制:汉武帝划全国为十三个监察区域,称为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监察地方政治。
    (5)选官制度:察举制。
    2.经济
    (1)“重农抑商”汉武帝推行打击富商大贾、发展官营商业的政策,以强化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2)农业:①牛耕普及:推广耦犁(西汉赵过);犁壁出现。②铁制农具的推广:曲柄锄、大镰;耧车。③耕作技术:赵过推广代田法。④耕作制度:以一年一熟为主。⑤水利:漕渠、白渠和龙首渠,“井渠”。
    (3)手工业:①盐铁专卖:从汉武帝起,煮盐、冶铁、铸钱、炼铜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归官办。②纺织业:长安东西织室有数千工人;开辟丝绸之路。③冶铁:西汉高炉炼铁,炒钢和铸铁柔化技术;开始用煤做燃料,并用来冶铁。
    (4)商业:①市:西汉“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长安城东、西有“市”九处。②商业都会:王莽执政时曾在长安和“五都”(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设“五均”官,控制市场物价。
    3.科技文化
    【科技】
    1、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
    (1)概况:①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西汉前期已经有了絮纸和麻纸,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纸;②1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2)外传:公元8世纪,阿拉伯人把造纸术传入欧洲。
    (3)影响:①在中国四大发明中,纸的发明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最为显著。②造纸术的外传也有力的推动欧洲历史的发展,尤其是文艺复兴运动期间对人文思想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
    2、数学:《九章算术》,约成书于东汉,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十进位值制记数法。它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完整体系。
    3、医药学:《黄帝内经》战国问世,西汉编订,中医学的奠基之作。《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所作,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东汉名医华佗发明最早麻醉剂“麻沸散”。
    4、天文学: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浑象仪和地动仪
    5、历法:西汉武帝时制定“太初历”。
    【文学——汉赋】
    1、赋是从骚体诗演变而来的散文和韵文并用的文体。
    2、发展
    (1)西汉早期:贾谊《吊屈原赋》、《鵩(fú)鸟赋》
    (2)汉武帝时期:以气势恢宏、辞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为主要特征,反映了当时的大一统国势。以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为代表。
    (3)西汉后期:扬雄为代表。
    (4)东汉:以班固、张衡为代表。东汉后期大赋渐少,小赋兴起,摆脱了文辞铺张浪费的弊病,意境清新活泼。
    【艺术】
    1、书法:魏晋以前基本上是自发阶段(注重实用功能,很少追求审美功能),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审美超过实用功能,书法开始成为艺术的一种。)
    (1)隶书通行汉魏。
    (2)楷书形成与汉末。
    2、绘画:西汉时期盛行帛画、漆画、壁画、画像石、画像砖。
    【思想】
    (1)儒家思想:①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汉武帝采纳,儒学逐渐取得封建正统地位。②太学的创办:时间、概况(官立学校、“五经”作教材)、影响(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官僚、大地主子嗣垄断官位的状况;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并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太学生有比较强的参政意识,并敢于批判时政,迫使黑暗的政治势力有所收敛)。
    (2)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东汉道教兴起。
    三、东汉(公元25-220)
    1.政治
    (1)选官制度:察举制。
    (2)外戚、宦官专权:东汉后期100多年间,即位皇帝大多幼小昏弱,外戚和宦官互相倾轧,导致政局长期动荡。
    2.经济
    (1)农业:①耕作方式:某些地方出现一牛挽犁。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②水利:王景治理黄河。
    (2)手工业:冶铁(东汉杜诗发明“水排”);陶瓷(早期生产青瓷,后来又烧制出白瓷)。
    3.文化:蔡伦与“蔡侯纸”。
    四、魏晋南北朝(220~589年)
    1.政治
    (1)三省体制逐渐形成: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有中书省、门下省。
    (2)“九品中正制”:①内容:地方行政部门设置“中正”,对当地人物的德才进行评定,区别高下列为九等。“中正”所评定的品级,成为授官的依据。②不足:世家大族凭门第入仕;有才而出身低微的人难在地方和中央任高官。③结果:随着世家大族没落,这一制度无法继续下去。
    (3)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以州郡县的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为主。
    2.经济
    农业:
    (1)战争频繁,北方小农经济遭到破坏;同时随着人口的南迁,加速了南方的经济开发;使用了新的灌溉工具-翻车。
    (2)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
    ①士族庄园经济:士族在经济上广占良田,形成庄园经济。士族庄园占有大量土地,拥有许多依附农民,却不向国家承担各种赋税和徭役,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和兵役来源。同时这种经济具有明显的封闭性,它是这一时期分裂割据的经济基础。
    ②寺院经济: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得到统治者的支持,佛教广为传播,导致寺院经济实力增强,寺院占有许多劳动力,不在国家户籍。寺院经济过度发展,广占田宅,侵夺百姓,与官府争夺劳动力和税收,农民负担加重。寺院经济的发挥在那,也成为这一时期佛教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手工业:魏晋南北朝有生熟铁合炼的灌钢法;出现青瓷、白瓷。
    商业:
    (1)商业呈发展趋势;长途贩运日益成为商品的主要流通方式。
    (2)货币在流通中作用减少,以物易物成为主要的交换手段。
    (3)南北朝时期,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形成了民间集市——“草市”,并设草市尉管理。
    3.文化
    【三教并行,相互借鉴】
    1、佛教盛行,道教也在民间广泛传播,儒学受到冲击。
    2、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3、佛教吸收儒学精神,渐趋中国本土化。
    4、道教也受到儒学影响,主张“贵儒”又“尊道”。
    5、玄学产生——儒学的新发展。把儒家的政治伦理和道家哲学结合起来,形成新的道家学说,实际上是披着道家思想来宣传儒家纲常名教的主观唯心主义。
    【科技】
    1、农学: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记录黄河流域农业经验为主,内容广泛,强调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提倡精耕细作。
    (四大农书:西汉氾胜的《氾胜之书》;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元朝王祯的《农书》;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2、数学:三国刘徽提出割圆术;南朝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3、造纸:纸逐渐取代竹木简牍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
    4、火药:东晋已有火药之名。
    【书法】
    1、书法进入自觉阶段。
    2、代表人物:东晋“书圣”王羲之,擅长草书、行书。
    【绘画】
    1、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中国画逐渐成熟。
    2、人物画以顾恺之为代表,提出“以形写神”,注重表现人的精神气质;
    3、凸显个性的文人画开始出现。
    北魏孝文帝改革 [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背景:(1)北魏统一北方。(2)孝文帝学习汉文化。(3)阶级矛盾尖锐。(4)民族矛盾激化,导致各地人民起义不断,严重威胁着北魏统治,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2.内容:
    (1)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2)推行均田制,土地不得买卖,不种则由政府收回。(3)设立三长制。(4)推行新的租调制。(5)迁都洛阳。(6)移风易俗,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行汉制、崇儒学。
    3.评价
    (1)性质:是一次自上而下的封建化改革运动。
    (2)作用:①经济的复苏和繁荣,北魏吏治得到改善,农民赋役负担减轻,北方农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②加速封建化。③大大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少数民族封建化,为结束南北分裂奠定了基础。
    【考点补遗】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含义:
    “专制主义”:指中央决策方式而言,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权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地方严格服从中央命令,受制于中央
    2、原因:
    ①经济方面:封建经济(小农经济)长期存在是其经济原因,小农经济的分散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②政治方面:封建统治阶级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维护封建土地制度,镇压农民的反抗,维护其封建统治
    ③思想方面:主张中央集权,依法治国的法家思想和融合了法道等各家精髓的儒家思想为其提供了理论基础
    ④中国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是促成制度形成和巩固的重要因素,也是封建统治阶级政策调整,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保证生产发展的需要。
    3、趋势:
    ①不断改革中央行政机构,不断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
    ②不断改革地方行政机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③对人们的思想控制日益加强。
    (特别注意:①皇权不断加强的同时,在古代中也存在许多限制君主权力的方式。有制度层面的,如廷议制,封驳制、谏官制等;也有精神、思想方面非制度性的,如儒家思想的天谴论、仁君、民本、德治等,也对皇权有一定的限制。②由于朝代更替、社会动乱,皇权羸弱,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会出现短暂性的削弱,如魏晋、五代时期)。
    4、评价:
    积极: 
    ①政治:中央能够控制地方,从而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统一。  
    ②经济:能有效的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③民族关系:在统一的社会环境下,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更加频繁,民族融合加强,从而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④对外关系:中央集权的加强,为抵抗侵略,维护主权提供强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保障,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利益。  
    ⑤文化: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便利于各民族,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推动了古代文化的繁荣
    消极: 
    ①政治:君权专制易形成暴政统治和导致腐败现象的出现,成为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  
    ②经济:在明清时期,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③文化:钳制了人们的思想,使知识份子脱离实际,阻碍了科技创新和文化的进步。  
    ④对外关系:明清实行闭关政策,阻断了与世界的联系,致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二、法律儒家化的发展阶段、特点及其历史价值
    1、发展阶段
    ①引经决狱。董仲舒,直接援引《春秋》等儒家经典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论心定罪”“志善而违于法者,免;志恶而合于法者,诛”。将行为人主观的善恶作为断案依据。借助审判活动重塑道德伦理精神,可谓法律儒家化之起始。
    ②引经注律。诸儒依据儒家经典诠释法律条文,在东汉掀起高潮,从而为法律儒家化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③依经立法。魏晋南北朝以至隋唐,全面深入引礼入法而实现礼法结合,完成法律的儒家化。《唐律疏议》体现了儒家贵贱有等、亲疏有分的思想,也反映了儒家反对重刑、强调宽仁慎刑的一贯主张。伦理道德规范披上了法律的外衣,从而使唐律成为推行纲常礼教、巩固宗法等级制度、谋求封建统治长治久安的工具。
    2、在农业经济、皇权专制、儒家伦理等因素作用下,传统法文化饶有特色
    ①法律体系中体现以农为本的色彩。
    ②重教化、慎刑罚的人文关怀。主要体现在德主刑辅,注重教化;宽仁慎刑,重惜民命;矜老恤幼,保护弱小三个大方面。
    ③法律义务与伦常义务相交融。
    ④引礼入法,道德与法律相互支撑。法、理、情三者的统一。
    ⑤皇权至上的法制模式。
    ⑥以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束缚。
    ⑦官僚、贵族享有法定特权,良、贱同罪异罚。
    ⑧诸法合体,行政机关兼理司法。
    3、中国传统法文化的历史价值
    ①礼是植根于以家族为本位的传统社会土壤上的道德伦理规范体系,而礼治则是依赖这种体系构建起来的社会秩序。引礼入法,意味着礼治的精神和原则贯彻于法律,完成了传统社会礼治秩序构建的重要一环,达至“礼法社会”模式的形成。
    ②引礼入法即以道德精神挈领和改造法律,并直接将部分道德规范上升为法律。国家法制层面,德主刑辅、出礼入刑成为精神原则;社会生活层面,由于礼兼具了感召和约束双重功能,礼的权威性的提升,为民间社会构建良风美俗、自然和谐的道德秩序提供了可能。
    ③中华法文化一方面表现为德主刑辅,礼刑互济,使得法律的重刑主义色彩消退,立法上宽严适中,公允平缓。另一方面,儒家以家族为本位,重人伦孝道亲情。法律中老幼废疾减免刑罚以及亲亲相隐、存留养亲等制度体现出礼的精神,弘孝敦伦,具有积极的义理价值成分。
    ④中国古代提倡慎刑恤狱、“罪人不孥”等具有积极价值的思想和主张,伴随着汉朝以后引经决狱的不断深入和推广,不同程度贯彻或体现于司法审判活动之中,体现了熔天理、国法和人情于一炉的人文关怀和人道主义气息。
    三、士族制度(士族门阀制度)
    1、含义:士族,又称门第、世族、世家、巨室、门阀等。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魏晋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吏只看世家出身,导致门阀士族垄断了政府的重要官职,他们又通过大族之间互相联烟,在统治阶级内部构成了一个士族阶层,并逐断形成了一整套的特权制度,即“士族制度”。门阀之外的地主阶层成为庶族。
    2、表现:
    ①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很重要官职。
    ②经济上: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
    ③社会生活: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庶族——指士族以外的一般中小地主,也称寒族。)
    ④文化上:尚清谈,占据高级文官职位。
    3、形成原因
    ①历史根源:东汉以来的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②政治原因:魏晋政权统治基础是士族,皇帝依赖于士族的支持。
    ③政治保障: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 
    4、演变历程
    ①起源:汉代察举制下的大户、大族,通过染指于地方人才举荐开始获得政治上的优势。士族门阀开始出现。
    ②发展:东汉末三国时期,战乱导致两汉文治精神寄托的察举制倒退为秦汉之际的军功得官,曹魏尚书陈群“九品官人”加以挽救。州设置大中正,郡设置小中正,属于中央兼职。中正本处人担任,中正逐级汇报人才于中央!但选拔官员权力仍操控于地方手中,九品中正制形成。士族门阀形成。
    ③壮大:魏晋士族门阀势力借助九品中正制大涨,权力和地位实现了世袭。且通过婚姻制度保守特权。
    ④鼎盛:东晋时期,南北方士族左右政局。中央和地方实权均被士族门阀控制,皇权弱化!南北朝后期衰落。
    5、评价
    门阀政治虽在一定的时期内有利于统治的稳定,但这种制度具有很大消极因素。首先门阀士族长期把持朝廷要职,削弱了中央集权;其次,缩小了选官的范围,降低了统治集团的素质;再次,门阀士族争高官、抢要职,以致出现“因人设官”的现象,造成大量的冗员。
    6、南北门第比较和不同命运
    士族门第同时亦在北方留存,但北方的士族其境遇与南方不同。
    ①南渡者皆胜流名族,在当时早有较高之地位,其留滞北方不能南避者,门望皆较次。故思想上南渡者皆能言清玄,而留北者,皆较笃实。(时称“鄙俗”)
    ②南渡衣冠,藉拥戴王室之名义,进入南方,视南疆如殖民地。北方士族则处胡族压逼之下,不得不厚结民众,藉以增强自己之地位,而博得异族统治者之重视。故南士借上以凌下,北族则附下以抗上。情势既异,其对各方态度亦全不同。
    ③南方士族处于顺境,心理上无所忌惮,其家族组织之演进,趋于分裂而为小家庭制。
    ④南方士族早有地位。故不顾再经心世务,乃相尚为庄老玄虚。北方士族处异族统治之下,既不能澄清驱攘,只有隐忍合作,勉立功业以图存全,故相尚为经术政务。故南方士族不期而与王室立于对抗之地位,其对国事政务之心理,多半为消极的。北方士族乃转与异族统治者立于协调之地位,其对国事政务之心理,大体上为积极的。因此南方东晋以至南朝,历代王室对士族不断加以轻蔑与裁抑,而南方士族终于消沉。北方自五胡迄元魏、齐、周,历代王室对士族逐步 加以重视与援用,而北方士族终于握到北方政治之中心势力,而开隋、唐之复盛。
    【纵横对比】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