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高中地理 > 综合辅导 >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重难点——旅游地理


    高中地理老师给大家带来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重难点系列专题,下面是旅游地理的相关知识点重难点解读及典例探究。从近五年高考全国卷来看,旅游地理主要考查内容集中于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旅游资源的开发、评价与保护、旅游活动的设计和景区规划、旅游业发展的意义等方面。
    
    ★★重难点解读★★
    能力上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获取图文信息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2020年高考将继续围绕某种特色旅游,重点考查某种旅游方式或旅游措施的意义、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评价、旅游安全及旅游环境问题等知识展开设问考查。从高考变化来看,在今后的复习中,我们除注重核心知识外,还应关注考纲中的冷考点,如旅游资源价值分析、旅游资源的形成、旅游景观的欣赏、旅游规划等。
    ★★典例探究★★
    (2019·新课标全国卷Ⅰ)4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安仁古镇位于成都市大邑县境内,地处成都平原西部,距成都市区39千米,距大邑县城8.5千米。古镇内现有保存完好的民国时期公馆27座、现代博物馆30余座,在全国同类小镇中首屈一指,素有“中国博物馆小镇”之称。近年来,安仁古镇开展了以博物馆为特色的观光旅游,游客人数逐年增加,但同时也存在游客很少留宿古镇的现象。
    简述游客在安仁古镇很少留宿主要原因,并为当地吸引游客留宿古镇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主要原因:安仁古镇离成都市区(和大邑县城)近,大部分游客在观光旅游结束容易返回市区(县城)。古镇旅游主要以参观博物馆和公馆为主,旅游项目相对单一,游客选择余地较少。
    合理建议:挖掘古镇现有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建立各类文创基地,)开展深度体验游。充分利用古镇周边自然环境,拓展农家乐等乡村休闲体验游。改善古镇旅游环境,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与水平等。
    【解析】由材料“安仁古镇位于成都市大邑县境内,地处成都平原西部,距成都市区39千米,距大邑县城8.5千米。”可知,安仁古镇距离城市和县城较近,所以大部分游客很少在安仁古镇留宿。“古镇内现有保存完好的民国时期公馆27座、现代博物馆30余座”游览项目单一,需要耗费时间短,所以很少游客留宿。要想提高游客留宿数量要从当地拓展旅游项目角度分析,挖掘古镇现有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开展深度体验游。充分利用古镇周边自然环境,拓展农家乐等乡村休闲体验游。改善古镇旅游环境,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与水平等,以延长游览时间,促进游客留宿。
    (2019·新课标全国卷Ⅱ)4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英国康沃尔郡在一个废弃的矿山上开发了伊甸园项目。该项目主体是温室,由8个充满未来主义艺术风格的巨大蜂巢式穹顶建筑构成。穹顶建筑内仿造地球上不同的生态环境,汇集了不同种类的植物。作为英国最大的环境保护教育中心,该项目本身就是一个节能环保的典范。2001年开园以来,连续多年被评为英国最佳休闲旅游景区。下图是该项目的景观照片。
    
    析该项目对旅游者吸引力大的原因。
    【答案】在废弃矿山上兴建的伊甸园,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以丰富的植物资源和独特的艺术建筑风格为特色,为旅游者营造优美舒适的旅游环境;以环境保护和环境教育为主题,项目建设体现环保理念,观赏性强又能寓教于乐;(作为英国最大的环境保护教育中心,)规模大,建设时间较早,具有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
    【解析】该项目建设在“一个废弃的矿山上”,通过项目建设使该地由荒山变为了有多种类型植物分布的山区,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项目主体由8个“充满未来主义艺术风格的巨大蜂巢式穹顶建筑构成”,建筑风格独具特色,这为前来参观的游客提供了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具有特色、观赏性的人文景观,舒适的旅游环境增强了该项目对游客的吸引力;该项目“是一个节能环保的典范”,以温室为主体,充分地利用了自然的光热资源培育不同种类的植物,是对环保建设理念践行的典范,使游客在观赏植物、风景的同时还受到了环境保护、环境教育的熏陶,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深受游客的喜爱;该项目规模大,为“英国最大的环境保护教育中心”,可接纳游客数量多,且可供游客观赏、游玩的场地多,规模效益好,同时该项目于2001年建设,建设时间较早,且“连续多年被评为英国最佳休闲旅游景区”,知名度高,项目品牌效应强,因而对游客吸引力大。
    (2019·新课标全国卷Ⅲ)4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越后妻有地区位于日本本州岛中北部,冬季多大雪。由于地处偏远,该地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入大都市,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乡村日渐衰败。为改变这一状况,该地区于2000年开始举办“大地艺术祭”活动。该活动以弃耕的农田、闲置的农舍和校舍以及山地为舞台,以艺术作品的形式展现当地传统文化。该活动使越后妻有地区逐渐成为日本知名的旅游地。下图为永久保留的“大地艺术祭”经典作品——《梯田》。
    
    指出越后妻有地区举办“大地艺术祭”活动的旅游价值,并说明能够永久保留在田野上的艺术作品的特点。
    【答案】旅游价值:(“大地艺术祭”以弃耕的农田、闲置的农舍和校舍以及山地为舞台)展现人与自然和谐之美,具有审美价值。充分反映当地传统文化,具有浓郁的乡土文化价值。
    特点:艺术作品主题与“大地艺术祭”主题高度契合;艺术作品的制作结构和材质牢固,不易被冬季大雪损坏。
    【解析】本题以举办“大地艺术祭”旅游活动为背景,通过经典作品—《梯田》,呈现当地农民农耕生活的美好乡土环境,体现自然与人文景观和谐共存的美好田园生活,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生活,懂得旅游景观自然与人文美的欣赏。
    旅游价值主要从“大地艺术祭”经典作品体现的自然和谐之美的美学价值与充分反映当地传统文化的乡土文化价值进行分析;
    特点是艺术作品能够永久保留,说明艺术作品耐持久保留,制作材料牢固,其反映的主题是呈现当地农民农耕生活的美好乡土环境,体现自然与人文景观和谐共存的美好田园生活,展现当地传统文化,与“大地艺术祭”主题高度契合。
    ★★备考秘籍★★
    从考查内容看,旅游资源的分布、开发条件评价,旅游景观的欣赏,发展旅游业的意义及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等是考查重点。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是考查的热点。从考查形式看,多以区域图文材料、景观图等呈现信息,以综合题形式考查基础知识。在复习过程中,应从旅游资源的概念及旅游资源开发入手,重点把握旅游资源的类型和特点、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开发、旅游环境问题及保护等。结合旅游环境保护,认识文明出行、文明旅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结合区域图文材料,考查旅游资源分布、特点及开发利用等。
    (2)以我国或世界著名旅游区相关资料为背景,考查旅游资源的开发及环境保护。
    (3)结合具体旅游活动案例,说明做文明旅行者的重要性。
    ★★重难点突破★★
    1.旅游资源及其开发条件评价
    [透析考向]
    著名旅游景观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的考查往往通过给出某区域相关地图,分析其旅游景观特点,也往往和自然地理基本原理相结合,该类试题要求学生能根据题干或者图示确定位置或形态,结合学习过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知识,分析图中景观的成因,加大考试难度。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评价考查频率高,要注意复习中培养综合思维和规范表达。
    [学法指导]
    (1)旅游景观的欣赏方法
    ①选择观赏位置:要注意观赏距离的选择,有远眺、俯瞰、远望、平视、低看、置身其中等;观赏角度的选择,如地貌的酷似造型要选择特点观赏点,面积较大的江河湖海要选择位置较高的楼台亭阁,较小的湖沼池塘要选择低临水面的亭、榭、廊、阁等。
    ②把握观赏时机:有随季节而变化的自然景观、有随气象和时间而变化的自然景观,还有特定时间的人文景观等都要考虑观赏时机。
    ③抓住景观特点:全面了解景观特点,抓住园林的结构布局、造景手法等。
    ④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⑤以情观景:以情观景能深入领悟自然的美。要通过视觉观赏。嗅觉、味觉、听觉等综合感受;对于酷似造型还要发挥想象力。
    (2)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评价思路分析
    旅游资源开发与评价主要从旅游资源游览价值、客源市场、交通状况、接待能力、环境承载能力等几个主要方面评价。
    ①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评价
    非凡性:旅游资源非凡性越突出,其游览价值越高,开发价值也就越大。
    集群状况:即分析区域内旅游资源的空间位置关系。旅游资源分布越集中,开发价值越高;若为孤立的单一景观,开发价值则越低。
    地域组合状况:即分析同一区域内,旅游资源类型是否多样。一个区域内,既有多样的自然旅游景观,又有多样的人文景观,则开发价值越大;反之,若区域内景观基本雷同,则主要景观开发后,其他景观开发价值不大。
    ②客源市场的评价
    与经济发达地区的距离:距离越近,客源市场越丰富。有时即使旅游资源游览价值较低,但由于靠近市场,因此开发价值较大;反之越小。
    与著名旅游景点的距离:距著名景区距离近,可充分挖掘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或发展深度旅游,借助著名景区知名度,吸引游客。
    ③交通通达度
    主要从交通运输方式的多样性和可达性两方面分析。交通通达度越高,则越利于游客“到达”,其客源市场越广,开发价值也就越大.
    ④地区接待能力
    主要从景区能为游客提供的服务,包括餐饮、住宿、购物等各方面分析。其次从服务水平(主要是从业人员的素质)方面评价。地区接待能力越强,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越有利。
    ⑤环境承载能力
    对于一些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由于其环境承载能力低,无法容纳大量游客参观,因此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有一定的限制性。
    3.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
    
    [透析考向]
    试题要求通过分析景区的基本要素,进行景区规划;通过旅游者自身条件及旅游地的位置来选择旅游线路及方式。试题难度较易。近几年,旅游安全也成为考查的重点。试题往往和某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特征相结合,考查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复习时要注意区域地理的复习,同时渗透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的思想。
    [学法指导]
    (1) 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的主要步骤
    
    (2)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及安全防范措施
    ①自然因素:山地多滚石、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故要避开陡崖、地质灾害多发地区,避开雨天;高大高原地区易晒伤、冻伤、缺氧等问题,要注意带防晒用品、御寒衣物、抗高原反应药物等;冰川地带易产生冻伤、跌落等危险,要带好绳索、冰爪、防滑靴等;河谷地区宿营时要避开低洼地,避免突发山洪伤害;在洞穴、沙漠旅游易迷路,故要聘请向导。在天气多变地区,要注意及时了解天气信息,掌握必要的防范、自救知识,减少洪涝灾害、台风、冰雹、雷暴雨等;在干旱地区准备充足的饮用水、防晒用品,避免缺水、晒伤;在湿热地区易有蚊虫、流行性疾病、易中暑等,要准备必要的药品;在水域旅游,要关注安全提示、不去陌生水域旅游、掌握自救措施。
    ②社会因素:到异地旅游要了解目的地居民的风俗习惯,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尽量避免区政治局势不稳定的地区旅游,出发前了解求救渠道,减少人身伤害;了解目的地相关入境政策,减少出境游易产生经济、刑事等纠纷;同时,还要注意交通安全、饮食安全、旅行社选择等。
    3.现代旅游的影响与区域发展
    [透析考向]
    本部分相关试题难度中等,考查比较基础。试题以区域图、旅游景观分布图或路线图的形式出现,考查旅游活动对区域的影响及旅游中的环境保护等,题目渗透着人类和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人地协调观。
    [学法指导]
    (1)现代旅游业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①有利影响:增加税收,回笼货币;促进基础设施发展;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②不利影响:
    a.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旅游业开发建设规划不合理对地表环境、自然资源的破坏;建筑物建设不合理等对视觉景观造成破坏;游客旅游对野生动植物产生危害;游客旅游衣食住行等产生环境污染。
    b.对社会环境的破坏:游客旅游给当地带来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游客的乱刻乱画等不文明行为对文物古迹造成破坏等。
    c.游客量变化对旅游业本身的不利影响:游客量过少会导致基础设施、服务设施闲置,降低旅游收入;游客量过多,导致景区破坏、环境污染,文物古迹损毁严重;影响旅游质量和旅游安全;基础设施破坏严重。
    (2)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声明: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