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新版高一历史必修知识点归纳,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2020年秋季开始,很多省份会使用新教材。新教材内容多,体量大,对师生的教与学都是一次考验。高中历史老师为大家总结的新版高一历史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的知识点提炼与总结,希望能帮到大家高效学习。
    
    内容提要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国家分裂和民族交融时期,也是政治、经济、文化大变革时期,上承秦汉帝国、下启隋唐帝国,为隋唐的大一统奠定基础。政治上,国家6由长期分裂走向新的大一统,各民族政权的制度创新为隋唐制度奠定了基础;经济上,由于江南的开发,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南北经济趋向平衡;文化上,科技持续领先世界,南北文化差异明显但走向交融,儒、释、道三教共同发展,玄学产生,文学承上启下,丰富多彩;民族关系上,继春秋战国之后再次掀起民族交融的高潮,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基础。
    知识体系
    ◎ 一.三国与西晋:
    1.三国:魏(220年)、蜀(221年)、吴(222年)
    2.西晋:建立:266年、统一:280年、灭亡:316年
    3.五胡内迁:匈奴、羯、鲜卑、氐、羌;主导政局
    ◎ 二.东晋与南朝:
    1.东晋:建立,317年;灭亡,420年。
    2.东晋的士族
    3.南方朝代更替:420—589,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合称为“南朝”。
    4.江南的开发
    (1)原因
    (2)表现:农业、手工业、商业
    5.民族交融
    6.六朝的疆域
    ◎ 三.十六国与北朝:
    1.十六国
    2.淝水之战
    3.北魏
    (1)建立与北方的统一
    (2)北魏孝文帝改革
    (3)北朝的演变
    (4)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重点解析
    1.五族内迁:
    从东汉末年以来,中国西部和北部周边的各少数民族开始不断地向内地迁徙。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汉王朝的军事征服以及他们为弥补中原兵力和劳力不足而对各少数民族的招诱。与此同时,周边各少数民族势力的消长变化也引起一些民族迁徙。魏晋之际,在北方汉族人口锐减的情况下,胡族内迁形成高潮。在这一过程中,内迁的民族主要包括匈奴、羯、鲜卑、氐、羌等,历史上泛称为“五胡”。到魏晋时期,胡人已入居关中及泾水、渭水流域,对晋都洛阳形成包围之势。在晋惠帝时期的八王之乱以后,晋室分裂,国力空虚,民生调敞,中原汉族的军事力量迅速衰退。胡人趁机起兵南下争夺中原地区的控制权,于是中原大乱,史称“五胡乱华”。
    2.士族制度
    (1)士族,又称门第、世族、世家、巨室、门阀等。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    
    (2)门阀政治:魏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国家选拔官吏只看家世出身,导致门阀士族垄断了政府的重要官职。他们又通过大族之间互相联姻,在统治阶级内部构成了一个门阀贵族阶层,并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的特权制度,即“门阀政治”。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重要官职。经济上,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社会生活,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庶族是指土族以外的一般中小地主,也称寒门。)文化上,崇尚清谈,占据高级文官职位。
    (3)形成原因:
    ①历史根源,东汉以来的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②经济原因,土地兼并严重,经营庄园,渐成割据;
    ③政治原因,魏晋政权统治基础是士族,皇帝依赖于士族的支持;九品中正制是土族制度的政治保障;
    (4)衰落:至隋唐两代,废止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制,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
    (5)衰落原因:
    ①士族自身的腐朽,与生俱来的特权导致士族缺乏执掌政权的能力,甚至缺乏生存能力;
    ②隋唐科举制的实行动摇了士族的政治基础;
    ③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抑制土地兼并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士族制度的经济基础;
    ④唐朝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⑤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寒族地主乘机以军功崛起,进一步摧垮了腐朽的土族。
    3.南方的开发
    魏晋南北朝江南迅速开发,南北经济差异明显缩小,趋于平衡,为唐朝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南移创造条件。
    江南开发的原因:
    ①中国北方战乱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②北方大量人口南迁充实了南方的劳动力,并带去先进的技术、工具和经验;
    ③南方社会环境相对安定,并具有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资源优势;
    ④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交融;
    ⑤一些统治者采取了劝课农桑、奖励耕织、安抚流民、兴修水利等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
    北方农业虽遭到破坏,但总体上还在恢复和发展。曹魏时,马钧改进了翻车,用于农业灌溉。
    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评价
    历史上对孝文帝改革的评价存在很大的争议,早在古代,批评孝文帝汉化政策的言论就多见于有关典籍,马端临、叶适、王夫之、赵翼等人均在自己的著作中斥责孝文帝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是“好名慕古而不实见国家大计”,强调“国势之衰,实始于此。一传而宣武,再传而孝明,而鼎祚移矣” 。指出孝文帝是典型的虚伪之徒,“拓跋宏之伪也,儒者之耻也。夫宏之伪欺人而遂以自欺久矣”。而当代著名史学家黄仁宇却认为:孝文帝改革“不期然的做了中国再统一的工具”。
    孝文帝改革积极意义:
    ①北方社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农业生产工具得到改进,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粮食产量增多,畜牧业得到发展。手工业生产日益活跃,商业活动也日趋活跃。
    ②政权封建化加速:迁都洛阳以后,鲜卑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制度,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对北魏社会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③促进了民族的交流和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孝文帝改革消极作用:
    ①孝文帝改革的思想和内容是恢复礼乐,是“迂腐的儒化”,“消极的汉化”,学来的主要是汉文化的糟粕,汉人的繁缛腐朽。
    ②孝文帝的改革不但没有振兴北魏,反而加速了北魏国家和拓跋民族的衰亡。认为孝文帝汉化改革,丢掉的是拓跋的长处──勇武质朴,削弱了北魏的军事力量,这是孝文帝终不能强大魏国的重要原因。
    ③孝文帝推行的不加扬弃的全盘汉化,尤其是大定族姓,移植门阀士族制度,这使得尚无文化积淀的鲜卑拓跋贵族迅速腐化,这严重消蚀了北魏统治者的锐气与活力,激化了社会矛盾与冲突,致使北魏统治迅速由盛转衰,归于灭亡。
    本课小结
    三分天下,司马一统,八王之乱,五胡内迁,北方战乱,司马重建。
    东晋士族,国家支柱,朝代更替,建康依然,江南开发,进步明显。
    北方十五,还有成汉,汉族制度,影响深远,淝水之战,重现混乱。
    孝文改革,全面学汉,缓解矛盾,社会发展,再次分裂,隋文一统。
    思维导图
    
    声明: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