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高一历史必修知识点归纳,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http://www.newdu.com 2025/02/07 01:02:58 三好网 佚名 参加讨论
2020年秋季开始,很多省份会使用新教材。新教材内容多,体量大,对师生的教与学都是一次考验。高中历史老师为大家总结的新版高一历史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的知识点提炼与总结,希望能帮到大家高效学习。 ![]()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隋唐时期的区域开发。 重、难点 1.重点:隋的统一、“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民族交融。 2.难点:隋朝灭亡的原因、藩镇割据。 核心素养 1.时空观念:通达时空观念掌握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25年刘秀建立东汉;184年黄巾大起义。 2.史料实证:运用史料实证探究“文景之治”、汉武帝时西汉强盛及两汉文化。 3.历史解释:明确历史解释研思汉武帝巩固发展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措施,东汉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4.唯物史观:立足唯物史观认知秦汉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时期,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治理的基本模式。 5.家国情怀:渗透家国情怀感悟汉初“与民休息”和“文景之治”,东汉的兴衰所体现出来的“民定则国兴、民苦则国衰”。 01 隋朝兴亡 1.建立: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改国号隋,定都长安。 2.统一:589年,隋灭陈,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 3.建设 (1)兴建仓库:在长安、洛阳两都和地方广设。东都:洛阳;西都:长安 (2)兴建洛阳城。 (3)开通大运河:对巩固统一、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以及运河沿岸城市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4.灭亡 (1)原因:隋炀帝大兴土木,穷奢极欲,三次大举征伐高丽,导致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 (2)概况: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02 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1.唐朝的建立和统一 (1)建立: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2)统一:派兵消灭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统一全国。 2.政治统治 (1)唐太宗 ①措施: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②结果:国家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2)武则天:废唐称帝,改国号为周。当权期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3)唐玄宗 ①措施: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 ②结果:将唐朝统治推向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3.民族关系 (1)与突厥 ①贞观初年,唐军反击东突厥,击败并俘获东突厥可汗,东突厥汗国灭亡。 ②草原各族共同尊奉唐太宗为“天可汗”。 ③唐高宗联合回纥灭西突厥。 ④为加强对西域的管理,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 (2)与吐蕃 ①通过和亲,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促进了汉藏的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 ②9世纪中期,吐蕃与唐会盟,民族纷争基本停止。 (3)与靺鞨:唐玄宗封靺鞨族粟末部的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4.辽阔疆域 (1)表现:东到大海,西达咸海,东北至外兴安岭、库页岛一带,南及南海,疆域空前辽阔。南海诸岛及相关领域纳入中国的版图。 (2)原因:除了中央封建王朝的强大和开明外,周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对祖国边疆的开发作出了积极贡献。 ![]() 03 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1.安史之乱 (1)原因 ①唐玄宗统治后期,沉于享乐,怠于政事,朝廷趋于腐败。 ②在边境重地增置军镇,加强边防。伴随军镇长官节度使兵力的扩大,国家出现外重内轻的局面。 (2)过程:755年,身兼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趁机在范阳起兵,发动叛乱,历时八年,后被唐平定。 (3)影响 ①许多将领拥兵自重,独立性强,中央集权被削弱。 ②边防空虚,唐朝由盛转衰。 ③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严重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 2.黄巢起义 (1)背景:唐朝后期,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进一步削弱了唐朝的统治。 (2)概况:875年爆发,横扫大半个中国,一度攻占长安。 (3)影响:沉重打击了唐朝的统治。 3.五代十国 (1)唐朝灭亡:907年,朱温废唐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 (2)五代:指黄河流域先后出现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 (3)十国:指南方各地先后出现的吴越、南唐等9个政权和山西的北汉。 声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