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教材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复习提纲
http://www.newdu.com 2025/09/10 09:09:40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课标教材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复习提纲 长沙同升湖国际实验学校 全跃标 一、知识点网络 ![]() 二、知识点精讲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城市形态的概念:[记忆] 城市占据一定的空间,有着特定的外部轮廓形态。 2.城市形态的类型:[记忆]
3.城市土地利用的集聚效应[理解] 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这会导致同一种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 4.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的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记忆] 5.功能区比较[理解记忆] ![]() 6.城市地域结构模式:[记忆] 同心圆模式、多核心模式、扇形模式 7.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体现在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影响付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的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的距离。[理解记忆] 8.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理解] 商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大;工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小。如下图:OA商业付租能力最强;AB住宅付租能力最强;BC工业付租能力最强。 ![]() 9.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其他因素:[记忆] (1)收入的高低,导致住宅区的分化。 (2)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的声誉。 (3)种族或宗教团体(唐人街等)。 (4)早期土地的利用方式影响。 10.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城市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理解] 早期:功能区分异不明显,市中心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工业聚集 一定规模后:由于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工厂企业向外搬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1.城市等级划分及依据:[记忆] 城市等级一般分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我国的划分:特大城市(100万以上)、大城市(50~100万)、中等城市(20~50万)、小城市(20万以下),以下为县城、建制镇等 依据:城市人口规模 2.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关系[理解] 城市等级低,服务种类少,服务范围比较小;城市等级高,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比较大。 3.上海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变化的影响因素[理解记忆] (1)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海口。 (2)上海市有发达的铁路网,使得上海有充足的原材料、劳动力、农产品以及巨大的市场。 (3)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 4.城市等级体系:[记忆] 城市的服务种类、服务范围是与城市的等级相对应的,在同一个区域中,城市的空间分布也与城市的等级密切相关,这些不同级别的城市空间组合,构成了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系统。 5.城市等级与城市数目、相互距离的关系[理解] 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近。(德国南部为例)。 6.中心地理论[理解] 前提:环境几乎一样的平原地区,人口分布均匀,区域的运输条件一致。 ![]() ![]() 2.3城市化 1.城市化的含义[理解] (1)土地的城市化(乡村用地变为城市用地)。 (2)人口的城市化(乡村人口变为城市人口)。 (3)一个城市等级提升的过程。 (4)一个区域城市等级体系形成的过程。 2.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动力:[记忆] 推力: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动力: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交通便利。 3.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记忆] 4.城市化的意义:[记忆] (1)城市市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 (2)促使聚落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变化。 5.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理解记忆]
6.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比较 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发展快;水平低;发展不合理(出现畸形发展);处于初期和中期阶段。 发达国家:起步早;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处于后期阶段。 7.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记忆]
8.如何建设“生态城市”:[记忆] (1)在城市建设中,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环境污染。 (2)使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河、湖、海、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天人合一”)。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复习等潜水位线需要掌握哪些考点
- 下一篇:新课标高中地理选修六测试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