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教案: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http://www.newdu.com 2025/05/19 10:05:53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理解: ①列举实例表明,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动正确与否,取决于主观是否符合客观。 ②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观点,说明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能力方面 ①抽象思维能力:通过理解“为什么要从实际出发”的三条道理为例,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 ②对比分析能力:通过了解什么叫从实际出发,什么叫从主观出发,提高对比分析能力。 觉悟方面 提高理解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含义。 ②从哲学原理说明从实际出发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 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教学方法 ①运用典型材料作例证进行教学,以帮助学生对观点的理解和把握。 ②用正反对照的方法,对概念和观点进行分析比较,以加深对观念和观点的理解和把握。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①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②什么是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不同,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我们懂得了这一点,就应该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第三节 从容观存在的实际出发 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1.主观与客观的含义 (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主观、客观的含义,教师归纳。) 意识以外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的东西,人们的思想则是主观的东西,如理论、观点、工作计划、工程设计方案;法规条文,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我们在工作中必须正确处理主观和客观的关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符合客观。 2.从实际出发的含义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它要求我们一定要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来决定我们的主观思想和行动,如发表我们的看法,提出我们的观点,制定我们的方针、政策,设计我们的计划方案等。 3.为什么必须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全课的重点、中心,包括其含义和必要性。其含义是本节基本概念之一,是理解基本观点的基础,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学习本课的根本目的,本课的教育中心是“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对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含义,宜以讲述为主,穿插一些提问和议论,讲述时要一层层地解释清楚,并把教材所提供的事例具体化。先讲主观、客观的含义,不必用规范的哲学语言表述,只要按课本具体解释即可;再讲“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含义;最后说明“从实际出发”的要求。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高二政治教案: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
- 下一篇:高二政治教案: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