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教案:成长中的我(4)
http://www.newdu.com 2025/05/21 05:05:32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1.4 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 □ 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 ,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 人生难免有挫折。对于学生来说,由于身心发展和社会阅历等方面条件的限制,还不能对自己和社会有清楚的认识和评价,他们的目标期望值往往比较高,因而挫折就成为生活和学习中时常会遇到的问题。由于缺乏对挫折的承受能力,特别是不能正确认识挫折的普遍性,有些学生因而情绪消沉低落,行为紊乱偏激,甚至会导致各种心理疾病。为此,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伟人、明星、老师、父母以及自己遇到过的挫折经历,帮助学生认识挫折和逆境是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时常遇到的,它既可能成为人生经历中的宝贵财富,也可能成为成长发展中的障碍。 挫折及其产生原因。在心理学上,挫折是指人在实现某种目标的过程中,因遇到无法克服且无法超越的障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或情绪反应。人的行为总是从一定的动机出发并指向一定的目标的。如果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障碍,一般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形:其一,克服障碍,实现目标;其二,寻找替代目标,改变行为方向绕过障碍;其三,在障碍面前无路可走,既无法克服又找不到替代目标。在前两种情形下,人不会产生挫折感;只有在第三种情形下,人才会产生挫折感。导致挫折的原因虽然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概括起来不外乎外在(自然和社会因素)和内在(自身因素)两个方面。外在因素通常难以控制,但是内在因素则多数可以控制。因此,要避免挫折,主要应从自身去寻找原因;要战胜挫折,首先应寻求自身的改变,同时也要学会去寻求帮助。 应对挫折的关键是战胜自己。通过引导学生收集并讨论伟人、名人“战胜困难和挫折,在逆境中自强不息”的事例,帮助学生认识到,他们战胜的并不是挫折本身,而是自己的恐惧、难过、绝望等消极情绪,即他们战胜的正是他们自己。因此,当挫折降临时,可怕的并不是挫折本身,而是对挫折的恐惧。只有在心理上真正做到了“不畏挫折”,才能用积极的态度和有效的方法去面对挫折和逆境。归根结底,战胜挫折就是战胜自己,战胜自己的消极情绪。 □ 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 在上述内容的教学基础上,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是“战胜困难和挫折,在逆境中自强不息”的重要保证。同时,可以从“迎头而上”、“勇于承担责任”、“增强耐挫能力”等方面介绍勇于克服困难的事例和自我锻炼的方法,从“志存高远”、“选准基点”、“持之以恒”、“脚踏实地” 等方面介绍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事例和自我锻炼的要求。 1.5 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 度。 该项内容是上一项内容(1.4)的深入,即在“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的要求。 □ 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的意义与要求 未来学家预测,21世纪将属于能承受社会变化和经济改革所带来冲击的个性健全者。为此,心理学家也在积极研究如何健全或完善人的个性,他们运用心理测验、访谈等方法,对被认为具有高心理健康水平的人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许多相关模型,例如“成熟者”模型、“自我实现者”模型和“功能充分发挥者”模型等。尽管这些模型论及的并非完全是个性的健全或完善,但是我们可以从中概括出个性健全者的六个基本特点或个性锻炼的六个基本要求。 第一,自我意识正确。能够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既能了解自己又能接受自己,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点能作出恰当、客观的评价,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非分的期望与要求;同时,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即使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处之。 第二,人际关系和谐。乐于与人交往,能认可别人存在的重要性和作用;能融于集体中,在与人相处时,积极的态度(如友善、同情、信任)总是多于消极的态度(如猜疑、嫉妒、敌视),因而在社会生活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较充分的安全感。 第三,性别角色分化。有明确的性别意识,乐于接受自己的性别,能按照社会期望的性别角色塑造自己的形象;逐渐了解两性关系,注意修饰打扮自己,喜欢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的阳刚之气或阴柔之美。 第四,社会适应良好。能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并能主动地适应现实、改造现实;对周围事物和环境能做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并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对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都能妥善处理。 第五,情绪积极稳定。情绪稳定,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状态总是占优势,身心处于积极向上、充满希望的乐观状态;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合理地宣泄不良的情绪。 第六,个性结构完整。各种个性特征协调一致,平衡发展;具有积极进取的人生观,能及时调整个体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并能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高二政治教案: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 下一篇:高二政治教案:联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