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第2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达标练习(有答案)(2)
http://www.newdu.com 2025/05/19 09:05:22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16.(2009?上海高考)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6分) 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讲述了英国公爵根据漂流瓶提供的不完整信息,乘坐“邓肯号”,率领探险队沿着南纬37°一带,搜救格兰特船长的故事。 (1)“邓肯号”于1864年8月25日离开英国格拉斯哥,经过40多天航行,绕过麦哲伦海峡于10月6日到达智利西海岸的甲地。甲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气候,所属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带。 (2)探险队在南美大陆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搜救活动,途经甲、乙、丙和丁四地,遭遇不同的自然灾害。其中受到高山冰雪冻害威胁的是______地;途中遇到干涸盐湖,经受缺水煎熬的是______地。 (3)在图上甲、乙、丙、丁四地区中,垂直地域分异最明显的是______地,丙地所处的自然带是______带,丁地所处的自然带是________带。从丁地到丙地的自然环境的变化反映了__________地带性差异。 (4)造成四地地理环境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有_______、_______。 17.(2010?盐城调研)下图是我国不同纬度的两座山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4分) (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坡向:B表示________坡,D表示________坡。 (2)D坡自然带数目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B坡冰川分布的下限高度较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乙山的针叶林相比,甲山的云杉林分布较低,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山A坡没有云杉林,简述其主要原因:___________。 入 答案及解析 1-4【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a、b两种植被类型的分布判断a 植被类型为温带草原,b为热带草原。第2题,a植被类型分布受海陆位置分布的影响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植被类型分布受纬度位置影响体现了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第3题,温带草原在亚欧大陆分布面积最大。第4题,热带草原对应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 【答案】1.B2.D3.A4.C 5-6【解析】第5题,诗中反映的是两地的热量差异,A选项符合题意。第6题,玉门关在今甘肃省境内,属于非季风区,由于深居内陆,东南沿海的湿润水汽难以到达,使之降水较少,B选项符合题意。 【答案】5.A6.B 7-8【解析】第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从A地到F地的积温条件越来越差,这显然是沿经线方向(纬度变化方向)绘制的,反映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第8题,热量条件与降水条件分别与B和⑥相似的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之南,在这种水热条件较好的地区,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 【答案】7.B8.D 9-10【解析】第9题,左图所示从南向北地上生物量逐渐增大,右图所示从西向东地上生物量逐渐增大,故该区域地上生物量从西南向东北递增。第10题,由图中经纬度位置、年均温及年均降水量可知图示区域的自然植被为温带草原。 【答案】9.D10.B 11-13【解析】第11题,M地区最冷月均温在0℃以上、1月均温最高,为南半球亚热带地区,雨热不同期,故M地区为地中海气候,M地区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第12题,图中山地M侧面临海洋,为迎风坡,降水丰富,山地自然带分布的界线偏高。第13题,图中非地带性沙漠虽然离海不远,但该区域受西风影响显著,该沙漠位于西风的雨影地带,降水量小,即地形是形成图中非地带性沙漠的主导因素。 【答案】11.C12.D13.A 14-15【解析】第1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A与亚寒带针叶林交错分布,结合题设条件从雅加达到北京附近沿经线的植被分布,即可判断此处出现苔原植被是受地形影响(西伯利亚高原),属非地带性分异规律。第15题,B处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水汽较少,之所以能形成草原是受其他因素的影响,结合图中C处为高山植被,可推断B处水源来自C处高山冰雪融水。 【答案】14.D15.C 16【解析】第(1)题,甲地位于30°S~40°S的大陆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第(2)题,乙地位于安第斯山脉,海拔在四地中最高,最可能受到高山冰雪冻害威胁;丙地处在安第斯山脉的背风坡,降水少。第(3)题,乙地位于安第斯山脉,地势起伏大,垂直地带性最明显;丙处于背风坡,降水少,为温带荒漠带;丁靠沿海,降水较多形成温带草原带;丁地到丙地反映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第(4)题,由前面几题可知,甲、 乙、丙、丁四地的差异关键是安第斯山脉的影响和距海的远近。 【答案】(1)地中海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2)乙丙 (3)乙温带荒漠温带草原从沿海到内陆 (4)地形海陆位置 17【解析】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随海拔的变化,高大山脉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从而使自然带分布也呈现出垂直分异规律。而这种自然带在某一海拔高度上的分布范围也会由于阳坡和阴坡的热量、水分状况不同而不同。 【答案】(1)北南 (2)纬度较低相对高度较大面向北冰洋、大西洋的迎风坡,降雪量大 (3)甲山纬度较高,温度较低 (4)地处亚欧大陆内陆腹地受周围山地阻挡,海洋水汽难以进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高一地理光照图的判读知识点
- 下一篇:高一地理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