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教案第十八讲(3)
http://www.newdu.com 2025/05/21 04:05:04 新东方网 佚名 参加讨论
1.文化区是文化景观分析的目的之一。教材中介绍到文化区分为文化要素的文化区和文化体系或文化综合体的文化区。无论哪种文化区,它们的空间范围基本上是根据代表性文化要素以及文化景观的分布确定的。中国古代虫神庙分布图,既间接反映了古代蝗灾频繁地区的分布,又直接反映了虫神信仰这种文化现象的空间分布。 2.文化区是文化事物或现象扩散的结果。文化扩散有两大类,文化事物或现象自源地的扩展扩散是文化区自身扩大的过程;文化事物或现象自文化源地的迁移扩散, 有可能形成该种文化事物或现象的新文化区,尤其当迁移扩散主体是一个人数较多的群体时,这种可能件就更大。 五、世界文化分区有多种,相对简单的一种划分将世界划分为六个文化大区:1.西方文化区(主要指欧洲和美洲);2.伊斯兰文化K(西亚和北非);3. 印度文化区;4. 东亚文化区;5. 东南亚义化区; 6.非洲文化区。这部分内容学生做一般了解即可。 4.重点难点 本节重点为文化源地的两种类型:一是文化事物或现象最初发生的地方,二是文化系统的产生地。前者比较容易理解,如蒸汽机是在英国发明的;后者文化系统的源地,指结构较完整、特征较为明显的文化系统的产生地,因为它较抽象,不如文化事物,那样直观,有一定难度。其实只要掌握了文化系统是由多种文化要素组成的结构较为完整的体系就好理解了,如黄河流域、恒河流域、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以及玛雅文化等世界文明发祥地均可认为是某种文化系统的源地。构成这些文化系统的包括语言、文字、农业技术等文化要素。认识文化源地是要明确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和事物,即有它的产生、发展的空间、时间分布。其空间产生即源地。不同文化事物、文化现象、文化体系有不同的源地,说明是具有一定环境条件的,其首先是自然条件,所以认识文化源地要注意分析文化生态。 关于文化区只要一般了解就行,对其特点:有一定大小范围,边界有实(政治边界)有虚,和自然区不一定重合要注意理解。 5.例题精讲 [例1] 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各项发明和四大发明整体考虑,分析它们的源地类别是否相同?为什么? [分析] 题目要求区分两类文化源地,一类是文化事物或现象,一类是文化系统;主要可从文化事物、现象或是由几种文化要素构成的整体上区别。 [答案] 不同。就四大发明中的每一项来说它们属于文化事物或现象的源地,而四大发明总的来讲则表现为科学技术这一文化系统整体,它的源地是中国。 [例2] 下列有关概念按包含与被包含关系顺序排列的是: A.文化—文化区—文化体系—文化综合体 B.物质文化—文化—科学技术—电脑使用 C.文化—物质文化—科学技术一电脑使用 D.文化—文化体系一文化综合体一文化区 [分析] 题中各个概念之间包含与被包含关系,要先分析各个概念自身的内涵,如物质文化指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环境中创造的生产生活工具和技术。这样,它包含了科学技术,而又被文化包含,因为它是文化的一种类型。又如文化体系,指由若干文化要素(相互关联的)构成的反映某种显著特征的统一系统,文化要素间又相互关联构成—个个综合体,所以它包含文化综合体。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高二地理:地理基本技能的训练方法(1)
- 下一篇:高二地理教案第八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