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教案第十六讲
http://www.newdu.com 2025/05/21 12:05:00 新东方网 佚名 参加讨论
高考网汇集整理《高二地理教案第十六讲》 高二年级地理——第十六讲(第十六周) 文化景观及其特性 一 网上课堂 (一)本讲主要内容及考查要点:本讲讲述第三单元第二节——文化景观及其特性 了解文化景观的基本特性,学会运用文化景观来了解人地关系。 (二)学习指导 1.知识结构: ![]() 2.知识要点: 一、空间——文化景观的空间性 (一)任何文化景观都占有一定空间 1.空间大小、形态差异很大 2.文化景观的功能意义并不取决于其占据的空间大小 (二)文化景观所处的空间位置行对固定的 具有稳定性和固定性也就具有相对稳定文化差异 如火车不固定,就不是文化景观;而铁路具有稳定性是文化景观。 二、时间——文化景观的时代性 (一)文化景观具有创造它的那个时代的特征 (二)随时代变迁其功能可能不变、消失或转化 除此之外还有功能性:人类创造文化景观都有目的性和价值作用。 3.教材分析 一、文化景观的特性有很多,教材没有一一列举,只是重点讲述了其中两个重要的特性—空间性和时代性。在本课的引文中,教材介绍的其实是文化景观的功能性,只不过没有明确点出来。文化景观的功能性是指文化景观在人类社会中的文化功能性,它可确定某一自然景观是否在人类的作用下已经成为了文化要素。 二、文化景观的空间性是确定文化要素中何为文化景观的判别标准。文化景观占据有一定的空间,也纳入了特定的自然环境要素,是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这使得特定的自然景观成为了文化景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材中以我国南北方农田景观为例说明了文化景观的空间差异,其实农业景观的差异表现还很多,例如法国式的长条地块、美国中西部方格状地块单位、东亚丘陵地弯弯曲曲的水稻梯田等耕地形状,均为不同文化的象征。再如,同属工业社会,而且同为西方文化的西欧与北美,城市景观却并不相同。美国大城市中心多是高耸云霄的摩天大楼,是城市中建筑高度最高处,由此向四周建筑高度逐渐下降;而西欧,城市内的房屋高度则比较均一和谐,间或有些高楼,公寓式高楼往往集中在城市边缘。至于 建筑物的式样,各种文化可以说各有特色。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高二地理思维拓展: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3
- 下一篇:高二地理教案第六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