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教案第四讲(3)
http://www.newdu.com 2025/05/21 04:05:17 高二地理,高二地理复习指 佚名 参加讨论
三、关于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这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应对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与环境的关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理解在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中,人口是主动的,可以以自身的行为保护和改善环境,也可以对环境造成破坏。在现代社会中,一个地区环境质量的好坏,往往不是取决于人口数量的多少和人口增长的快慢,而更多地取决于人口素质的高低,特别是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 教材主要从三方面谈了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从整体上决定着人们的环境意识和环境观,影响着人们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从技术上和使用上说影响着环境的保护、改善和治理。只有提高全民族、全社会的科学文化素质,才能最终实现环境保护。 3 知识要点 一、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环境因素: 人口身体素质的好坏,一方面取决于遗传因素;另一方面取决于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主要的。而环境因素包括社会环境因素和自然环境因素。 人口身体素质的高低,越来越取决于社会环境因素。 (一)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制度:社会制度先进,人口身体素质高。 经济形式:经济形式活跃,人们生活水平高,人口身体素质高。 文化传统:农业文化与工业文化。 科技知识:科技知识水平高,人口身体素质高。 伦理道德:伦理道德水平高,人口身体素质高。 (二)自然环境因素: 1.原生环境因素: 地形:平原、山地、高原 气温:炎热、寒冷 湿度:湿热、干燥 降水:降水多少 元素:土壤中的微量元素;某些元素缺乏或过多会可能产生地方病。 硒缺乏与克山病 硒中毒会脱发、脱甲 碘缺乏与甲状腺肿大 热带地区,人类平均寿命短 2.次生环境因素: 物理:放射性污染、噪声、辐射 化学:化学性添加剂、防腐剂、工业废气、烟雾 生物:垃圾、病菌、富营养化 二、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 环境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人口科学文化素质。 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 (一)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从整体上影响人们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高二地理教案第十四讲
- 下一篇:高二地理思维拓展: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