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教案: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4)
http://www.newdu.com 2025/05/23 04:05:08 网络 佚名 参加讨论
[师]如何评价民族区域自治呢? [生]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师]好。请同学们回忆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不是都界定为"我国的重要政治制度"呢? (学生议论后,教师出示多媒体) 多媒体显示: [师]我们知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但是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想一想]为什么在解决民族问题上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2.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国情(板书) [师]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这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具体表现为3个方面。大家阅读课本第113页第3~6自然段内容,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第一,每一方面的观点是什么?如何理解?第二,指出每一方面属于历史特点还是现实情况。 第一,中国自秦汉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板书) [生1]第一,中国自秦汉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统一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要求,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到近现代,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族人民为建立统一、民主的国家进行了长期的斗争。这就为建立统一的、民族平等的新中国和民族区域自治奠定了社会基础。(第一方面是从历史特点角度讲的) 第二,我国民族状况有自己的特点。(板书) [生2]第二,我国民族状况有自己的特点。我国民族分布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状态。由于"大杂居",形成了各民族只适合合作互助,不适宜分离的民族关系;又因为"小聚居",经济、文化等有差异性,因此,可以实行自治。 [师]正是由于"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决定了我国适宜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相比之下,原苏联则只适合采用联邦制,而不适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俄国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建立的时间比我们短得多,大约只有400多年历史,俄国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50%,并且聚居比较集中,俄国少数民族地区资本主义比较发达,有的甚至超过了俄国东部地区。经过十月革命,许多民族实际上已经分离为不同国家,所以,十月革命后,苏联采取了联邦制以便把各国联合起来。总之,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决定了我国适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第二方面是从现实情况角度来说明的) 原苏联和中国都属于多民族国家,但我国没有照搬照抄原苏联在处理民族关系上的做法,而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三,我国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了政治认同。(板书) [生3]第三,我国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了政治认同。一百多年来,在共同抵御外敌、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长期革命斗争中,各民族彼此间形成一种共识: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与汉族谁也离不开谁,这就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奠定了政治基础。这一方面,既包含历史特点,也体现现实情况。 [师]以上我们从3个方面说明了在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产物,既然是正确的认识,必然对实践产生积极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高一政治教案:我国民族精神(2)
- 下一篇:高一政治教案: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