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高中物理 > 综合辅导 >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受力分析思路方法总结


    对一些考生来说,受力分析题目也可能是一个难点。一般时候不能分析完整,导致题目做错,失掉分数。小编将备战高一上学期期末考,受力分析思路方法总结如下:
    
    一、物体受力分析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物体的受力情况不同,物体可处于不同的运动状态,要研究物体的运动,必须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是研究力学问题的关键,是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主要是根据力的概念,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其与周围物体的接触情况来考虑。具体的方法是:
    1. 确定研究对象,找出所有施力物体
    确定所研究的物体,找出周围对它施力的物体,得出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
    (1)如果所研究的物体为A,与A接触的物体有B、C、D……就应该找出“B对A”、“C对A”、“D对A”、的作用力等,不能把“A对B”、“A对C”等的作用力也作为A的受力;
    (2)不能把作用在其它物体上的力,错误的认为可通过“力的传递”而作用在研究的对象上;
    (3) 物体受到的每个力的作用,都要找到施力物体;
    (4) 分析出物体的受力情况后,要检查能否使研究对象处于题目所给出的运动状态(静止或加速等),否则会发生多力或漏力现象。
    2. 按步骤分析物体受力
    为了防止出现多力或漏力现象,分析物体受力情况通常按如下步骤进行:
    (1)先分析物体受重力。
    (2)其研究对象与周围物体有接触,则分析弹力或摩擦力,依次对每个接触面(点)分析,若有挤压则有弹力,若还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则有摩擦力。
    (3)其它外力,如是否有牵引力、电场力、磁场力等。
    3. 画出物体力的示意图
    (1)在作物体受力示意图时,物体所受的某个力和这个力的分力,不能重复的列为物体的受力,力的合成与分解过程是合力与分力的等效替代过程,合力和分力不能同时认为是物体所受的力。
    (2)作物体是力的示意图时,要用字母代号标出物体所受的每一个力。
    二、力的正交分解法
    在处理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复杂问题上的一种简便的方法:正交分解法。
    正交分解法:是把力沿着两个选定的互相垂直的方向分解,其目的是便于运用普通代数运算公式来解决矢量的运算。
    力的正交分解法步骤如下:
    (1)正确选定直角坐标系。通常选共点力的作用点为坐标原点,坐标轴方向的选择则应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原则是使坐标轴与尽可能多的力重合,即是使需要向两坐标轴分解的力尽可能少。
    (2)分别将各个力投影到坐标轴上。分别求x轴和y轴上各力的投影合力Fx和Fy,其中:
    Fx=F1x+F2x+F3x+…… ;Fy=F1y+F2y+F3y+……
    注意:如果F合=0,可推出Fx=0,Fy=0,这是处理多个作用下物体平衡物体的好办法,以后会常常用到。第2章的...高中物理‘加速度’,一般都是指‘匀加速度’,即,加速度是一个常量
    1、加速度a与速度V的关系符合下式:V==at,t为时间变量,
    我们有
    a==V/t
    表明,加速度a,就是速度V在单位时间内的平均变化率。
    2、V==at是一个直线方程,它相当于数学上的y=kx(V相当于y,t相当于x,a相当于k)
    数学知识指出,k是特定直线y=kx的斜率,
    直线斜率有如下性质:
    (1)不同直线(彼此不平行)的斜率,数值不等
    (2)同一直线上斜率的数值,处处相等(与y和x的数值无关)
    (3)直线斜率的数值,可以通过y和x的数值来求算:
    k==y/x
    (4)虽然k==y/x,但是,y==0,x==0,k不为零。
    仿此,
    (1)不同运动的加速度,数值不等
    (2)同一运动的加速度数值,处处相等(与V和t的数值无关)
    (3)运动的加速度数值,可以通过V和t的数值来求算:
    ==V/t
    (4)虽然a==V/t,但是V==0(由静止开始云动),t==0,但a不为零。
    .变加速运动中的物体加速度在减小而速度却在增大,以及加速度不为零的物体速度大小却可能不变.(这两句怎么理解啊??举几个例子?
    变加速运动中加速度减小速度当然是增大了,只有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那么速度就是增加的,与加速度大小没有关系,例如从一个半圆形轨道上滑下的一个木块,它沿水平方向的加速度是减小的,但速度是增加的。
    加速度在与速度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才改变速度的大小,
    有加速度那么速度就得改变,如果想让速度大小不变,那么就得让它的方向改变,如匀速圆周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不变且不为0,速度方向不断改变但大小不变。
    刹车方面应用题:汽车以15米每秒的速度行驶,司机发现前方有危险,在0.8s之后才能作出反应,马上制动,这个时间称为反应时间.若汽车刹车时能产生最大加速度为5米每二次方秒,从汽车司机发现前方有危险马上制动刹车到汽车完全停下来,汽车所通过的距离叫刹车距离.问该汽车的刹车距离为多少?(最好附些过程,谢谢)
    15米/秒 加速度是5米/二次方秒 那么停止需要3秒钟
    3秒通过的路程是s=15*3-1/2*5*3^2=22.5
    反应时间是0.8秒 s=0.8*15=12
    总的距离就是22.5+12=34.5
    原先“直线运动”是放在“力”之后的,在力这一章先讲矢量及其算法,然后是利用矢量运算法则学习力的计算。现在倒过来了。建议你还是先学一下这这章内容。
    要理解“加速度”,首先要理解“位移”和“速度”概念,位移就是物体运动前后位置的变化,即由开始位置指向结束位置的矢量。
    速度就是物体位移(物体位置的变化量)与物体运动所用时间的比值,如果物体不是匀速运动(叫变速运动),速度就又有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之分,平均速度就是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或某段位移上),位移与时间的比值;瞬时速度就是物体在某一点或某一时刻的速度。
    加速度就是物体速度的变化量与物体速度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如果物体不是匀加速运动(叫变加速运动),加速度就又有瞬时加速度和平均加速度之分,平均加速度就是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或某段位移上),速度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瞬时加速度就是物体在某一点或某一时刻的加速度。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