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政治复习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多变的价格
http://www.newdu.com 2025/05/20 11:05:55 三好网 佚名 参加讨论
2018高考政治复习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多变的价格。当大多数高三学生已经进入了一轮复习的时刻,高中政治辅导一老师带大家跟上复习的节奏。高考政治必修一知识点因此,从今天起教育头条高中政治将为大家做政治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加油哦! ![]() 高考政治知识点【大纲】 一条规律:价值规律(内容,形式) 两个影响: 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几对关系: 价格和价值的关系 供求与价格的关系 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几对概念: 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劳动生产率 互补商品 替代商品 一 影响价格的因素 (一)供求影响价格 1、间接影响因素: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文化等许多因素会影响价格。 2、直接影响因素——供求。间接因素对价格变动的影响实际上通过改变商品的供给或者需求来实现。 3、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通过市场竞争形成价格。供过于求时,价格下降,买方市场;供不应求时,价格上升,卖方市场: (二)价值决定价格 1、价值决定价格: 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可见,在一般情况下二者成正比。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该商品的价值量: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每个商品生产者的意义:用高于或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的商品,都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因此,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处于有利的地位;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则处于不利地位。这就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 3、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商品价值量既可以指价值总量,也可以指单位商品价值量;劳动生产率既可以指社会劳动生产率,也可以指个别劳动生产率 ①不管社会劳动生产率怎样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不变; ②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出来的产品数量即使用价值量越多。因此,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使用价值量成正比关系; ③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意味着同一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加,在价值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会减少。所以,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关系; ④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意味着这个商品生产者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商品价值总量增加。所以,一个商品生产者创造的价值总量与他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关系; 4、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社会劳动生产率、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价值总量之间的关系: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个别劳动时间 单位商品价值量 商品价值总量 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量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减少(反比) 不变(无关) 减少(反比) 不变(无关) 增加(正比) 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 不变(无关) 减少(反比) 不变(无关) 增加(正比) 增加(正比) 5、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1)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是有关商品生产的规律;“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是有关商品交换的规律。) (2)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则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正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而且是唯一可能的表现形式。) 二 价格变动的影响 (一)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2、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的价格变动对消费者需求量的影响是不同的。 (1)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 (2)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3、互为替代商品和互补商品的价格变动对消费者需求量的影响。 (1)互为替代商品: ①如果两种商品的功能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就互为替代品。 ②在可以互为替代品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将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2)互补商品: ①如果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补商品。 ②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会引起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随之增加。 (二)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1、调节生产。当市场上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该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这时生产者会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当商品供不应求时,该商品的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这时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 2、提高劳动生产率。企业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缩短其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给自己的产品提供降价空间,使其在价格竞争乃至生存竞争中更具优势。 3、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在市场经济中,哪个生产者能提供质量好的或者其他企业无法生产的产品,他就能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从中获取更多的利润。 高考真题 进入3月份以来,猪肉价格上涨牵动着全国人民的神经。某校学生开展了一次以猪肉价格上涨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一名学生从人民网下载以下标题: 标题一:生猪资源不足,活猪价格上涨 ; 标题二:饲料价格大幅上涨,猪肉价格"水涨船高" 标题三:猪肉价格上涨,带动其他肉类产品价格上扬。 标题四:猪肉价格上涨,激发人民养猪热情 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 (1)请根据标题一、二的信息分析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 (2)请根据标题三、四的信息分析猪肉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 答案:(1)①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会上涨。从标题一看出,由于生猪及猪肉供应减少,导致价格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3分)②价值决定价格。从标题二看出,饲料价格上涨,养猪成本大幅提升,生猪及猪肉价格也会上涨。(3分) (2)③标题三反映出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猪肉与其它肉类产品是互为替代品,猪肉价格的上涨,导致人们转而消费其它肉类产品,从而带动其它肉类产品价格的上涨。(3分)④标题四反映出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价格能调节生产,猪肉价格的上涨,会使养猪农户获利增加,这时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3分) 在同样生产条件下,生产同样一匹布,甲用了6小时,乙用了小时,丙用了10小时,甲乙丙生产的这匹布的价值量 ( D ) A.甲>乙>丙 B.甲<乙<丙 C.一样大 D.无法确定 解析: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无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