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2学年第二学期高二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2)
http://www.newdu.com 2025/04/04 10:04:19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参考答案
1.B 【解析】因果倒置。材料一第 3 小节,原文为“在一系列隐晦的推理中直接深入到经验性实在的本体论基础”。因此,它强调的是对“穷理致知”的尊重,重视经验和实践态度。 A 项见材料一第 1 、 2 小节; C 项见材料二第 1 小节; D 项见材料二第 3 小节。
2.C 【解析】 A 项颠倒文意,材料一第 4 小节,原文 “ 必然否定在找不到喻例的情况下进行推理的可能性 ” ,选项意思与此全然不符; B 项强加因果,材料一第 5 小节,原文以《墨经·小取》中有侔式推理的例子证明东方逻辑中也有关于形式的初步研究,但不能据此得出《墨经》兼具东西方逻辑的特征; D 项主客异位。原文见材料二第 2 小节,应该是崇尚求知的文化精神为哲学与科学营造了自由、民主的学术氛围,使人们可以自由地探讨问题; C 项见材料一第 4 、 5 小节。
3.D
【解析】材料一介绍了东方逻辑的三个特征,分别为应用性、经验性、形式真和实质真相结合。A项是名实之辩的具体应用;B项是经验主义的体现;C项体现了形式和实质的统一,“修辞”为形式,“立诚”为实质;D项体现的是逻辑中的矛盾律。
4.(5分)
①采用总分结构。 ②首先,概括性提出东方逻辑的起源和特点。 ③其次,通过举例论证,指出中国逻辑注重论辩应用的特点。 ④进而,将东西方逻辑进行比较,指出中国逻辑重视经验。 ⑤ 最后,以“白马非马”的例子解释中国逻辑更重视形式真与实质真相结合的研究。
(每点1分,共5分)
5.(3分)
①西方逻辑注重面向抽象理论的论辩研究,东方逻辑偏重于论辩在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②西方逻辑建立在追求真理的理性主义基础上,东方逻辑则强调“穷理致知”,重视经验和实践态度(在隐晦的推理中直接深入到经验性实在的本体论基础)。
③西方逻辑的特征是形式与实质的分离(西方逻辑注重形式化),东方逻辑则讲究形式与实质的结合。
④西方逻辑走向了形式化、公理化的发展道路,东方逻辑则未获得独立又系统的发展,无力走上该道路。
(共3分,第④点与②③有交叉关系,所以,答①②③给3分,答①④两点即给3分)
6.A 【解析】“我”并不是事件的亲历者,也不是有限视角
7.D 【解析】没有“心理描写 ”
8.(6分)
①将具有本土农民生活特色的场景融入战争叙事中,如“多卷鸡蛋大葱”“对着太阳晒鼻孔”,增强了战争叙事的真实性和生活化;
②将牺牲者设置成两位普通的农村妇女,用普通百姓的质朴善良反衬侵略者的凶残丑恶。
③采用儿童视角,用儿童天真甚至富有童趣的眼光来展现战争,凸显战争的残酷。
④语言富有诗情画意,如画的家乡风景,富有浪漫气息的死亡,表现出了当地百姓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一点2分,答出三点给满分,学生有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9.(6分)
①呼应标题,作为文章线索,使文章结构更加清晰紧凑。
②渲染氛围。天地之间弥漫着高粱的红色粉末,弥漫着高粱酒的香气,渲染了热烈浓郁的氛围。
③推动情节发展。奶奶和王文义妻子原本准备从高粱地穿过,但后来嫌太慢改道墨水河堤,这为后文两人的行踪被日本鬼子发现作铺垫。
④塑造人物形象。高粱酒熏出奶奶水汪汪的眼睛,高粱酒的味道从奶奶背上被击中的地方流出,红高粱孕育了英勇干练的奶奶。
⑤暗含主旨。红高粱象征着中国人民英勇不屈的精神。
(一点2分,答出三点给满分,学生有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10.C
11.D 【解析】两个“中”都是“合乎”的意思
12.C 【解析】 “ 不经查问 ” 错
13.(8分)
(1)就派蒙恬到北方修筑长城守卫边疆,使匈奴退却七百多里。(“北”翻译为“到北方”1分;“藩篱”翻译为“边疆”“边疆上的屏障”1分;“却”翻译为“使……退却”,使动用法1分;句子顺畅1分)
(2)卢生等人我尊重他们赏赐十分优厚,如今竟然诽谤我,来加重我的无德。(“尊”翻译为“尊重”1分;“乃”翻译为“竟然”1分;“重”翻译为“加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1分;句子顺畅1分)
14.(3分) ①始皇天性刚戾自用,认为自古无人能及己; ②始皇重刑尚杀,天下莫敢尽忠,不敢言过; ③始皇贪于权势,天下事皆决于己。
(一点1分,答出三点给满分)
15.D
【解析】不能体现诗人虽才高八斗,兼有凌云之志,却无奈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抑郁之情。诗人写出的是当时汉人难以立身处世的尴尬处境和无奈命运。
16.(6分)
①自嘲中蕴含着愤懑,纵然事事服输,处处装傻,“是非犹自来着莫”,自嘲之中蕴含着不平之气。
②表面洒脱实则无奈,“任从他,待如何”,一个“任”字,既写出了表面态度上的洒脱,又包含了内心的无可奈何。
③自解中有深深的悲哀,连“天公”尚有过,阴晴都是错,更何况是人呢?诗人借天公自解实则悲叹处世之艰难。
(一点2分,答出三点给满分)
17.(6分)
(1)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
(2)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3)《国风》好色而不淫 《小雅》怨诽而不乱
(每空1分)
18.(3分) ①一拍即合\志同道合 ② 溢于言表 ③ 各怀鬼胎 \ 貌合神离
(每空1分)
19.D 【解析】原文引号用法为特殊含义, A 引用, B 特定称谓 , C 强调, D 特殊含义。
20.A 【解析】 B“而且企业违法成本也要提高”偷换主语; C 成分残缺,“建立健全……机制”; D 前后分句主语不一致,主语应放在关联词后。
21.(6分)
①有些过冬神器还有取暖之外的功能
②家电企业唯有锐意创新
③也很容易带来安全隐患和健康风险
(每空2分)
22.(5分)
(1)妙玉(1分)
(2)(4分)
①清高孤傲:妙玉认为“古人中自汉晋五代唐宋以来皆无好诗,只有两句好”,凸显出她性格中清高孤傲的一面(学生如从“槛外之人”去分析亦可)。
②想超脱世俗又未能脱俗(云空未必空):自称“畸人”“槛外之人”体现了妙玉自认为超脱世俗的一面,但是她又在宝玉生日时给宝玉写拜贴,足见其难以做到真正的超脱世俗。
(一点2分,答出两点给满分)
23.作文(60分)
【材料解读】
材料首先解说了“变现”的含义,接着对当下社会的若干“变现”现象进行概括性的描述,进而提出话题“当代青年怎么看‘变现’”。从材料的表述来看,既有困惑,意在引导学生思考,比如,知识、才艺变现困难的状况怎么看,怎么办;也有褒贬,旨在引导学生辨析,比如,变现和底线应该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哪些是错误的、哪些是正确的变现做法。该作文题,希望能通过写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立意参考】
①变现要有底线;
②不排斥流量变现,但更倡导劳动创造价值;
③有些精神生活不是非得变现,无用之用,是为大用;
④社会主流价值应反对急功近利的变现观。
【评分细则】
1.基本要求:
①文体必须明确,而且无论何种文体,“感悟与思考”必须要有,且占一定篇幅;
②论述不可脱离上述“变现”这个论题;
③偏题、离题作文要敢于往下给分,优秀作文要敢于给高分甚至满分,尽量避免分数中庸的现象;
④建议均分控制在44分左右。
2.评分标准
一类文(55-60)
内容: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挚;
表达: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迹工整;
发展等级的特征要求: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
二类文(50-54)
内容: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实;
表达: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完整、语言流畅、字迹清楚;
发展等级的特征要求:较深刻、较丰富、较有文采、较有创意;
三类文(44-49)
内容: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思想基本健康、感情基本真实;
表达:基本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字迹基本清楚;
发展等级的特征要求:略显深刻、略显丰富、略有文采、略有创意;
四类文(39-43)
内容:偏离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当、思想不健康、感情虚假;
表达:不符合文体要求、结构混乱、语言不通顺、语病多、字迹潦草难辨;
发展等级的特征要求:个别语句有深意、个别例子较好、个别语句较精彩、个别地方有 新意;
五类文(≤38)
内容:偏离或背离题意,内容单薄,重复啰嗦,缺乏深度;
表达:结构不完整,有较多语病和错别字,字迹潦草不清晰;
发展等级的特征要求:无创新,少有文采,缺乏亮点。
3.特殊情况说明
①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所选文体的要求。
②发展等级评分,依据四个评分点,不求全面,只需一点突出,即可按等评分,直至满分。
③判抄袭的文章,“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④判偏题的,只能评四等,但“发展等级”不给分。
4.其他项评定
(1)扣分项评定
①出现错别字,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计,扣完5分为止。
②标点符号出现3处以上错误的,酌情扣分。
③不足字数者,每少50字扣1分。
④未拟题目扣2分。
(2)残篇评定
①400字以上不足800字的文章,按评分标准评分,扣字数分。
②400字以下的文章,2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③200字以下的文章,1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④只写一两句话的,给2分,不评0分。
⑤只写标题的,给2分,不评0分。
参考译文:
侯生、卢生一起商量说:“始皇为人,天性粗暴凶狠,自以为是,他出身诸侯,兼并天下,诸事称心,为所欲为,认为从古到今没有人比得上自己。他专门任用治狱的官吏,狱吏们都受到亲近和宠幸。博士虽然也有七十人,只不过用来充数并不任用。丞相各位大臣都只是接受已经决定的命令,依仗皇上办事。皇上喜欢用重刑、杀戮显示威严,官员们都怕获罪,都想保持住禄位,所以没有人敢真正竭诚尽忠。秦法规定,一个方士不能兼有两种方术,如果方术不能应验,就要处死。然而占候星象云气以测吉凶的人多达三百,都是良士,然而由于害怕获罪,就得避讳奉承,不敢正直地说出皇上的过错。天下的事无论大小都由皇上决定,皇上甚至用秤来称量各种书写文件的竹简木简的重量,日夜都有定额,阅读达不到定额,就不能休息。他贪于权势到如此地步,咱们不能为他去找仙药。”于是就逃跑了。始皇听说二人逃跑,十分恼怒地说:“我先前查收了天下所有不适用的书都把它们烧掉。征召了大批文章博学之士和有各种技艺的方术之士,想用他们振兴太平,这些方士想要炼造仙丹寻找奇药。今天听说韩众逃跑了不再还报,徐市等人花费的钱以数万计算,最终也没找到奇药,只是他们非法谋利互相告发的消息传到我耳朵里。卢生等人我尊重他们赏赐十分优厚,如今竟然诽谤我,来加重我的无德。这些在咸阳的人,我派人去查问过,有的人竟妖言惑众,扰乱民心。”于是派御吏去一一审查,这些人辗转告发,一个供出一个,始皇亲自把他们从名籍上除名,一共四百六十多人,全部活埋在咸阳,让天下的人知道,来惩戒以后的人。征发更多的流放人员去戍守边疆。始皇的大儿子扶苏进谏说:“天下刚刚平定,远方百姓还没有归附,儒生们都诵读诗书,效法孔子,现在皇上一律用重法制裁他们,我担心天下将会不安定,希望皇上明察。”始皇听了很生气,就派扶苏到北方上郡去监督蒙恬的军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