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高中语文 > 高二试题库 > 月考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2-2023学年2021级高二学年10月阶段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1级高二学年10月阶段检测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共 6 页
    一、现代文阅读 (26 分)
    (一)现代文阅读 Ⅰ (本题共 5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5 题。
    材料一: 幸福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生活状态。早在我国先秦时期,孔子、老子、孟子、墨子等就对幸福作了大量论述, 形成 了深刻的幸福观。2000 多年来,先秦诸子的幸福观被许许多多中国人奉为立身准则和处世圭臬。今天, 先秦诸子的幸福观对我 们认识什么是幸福、怎样实现幸福仍然有着重要启示意义。
    不沉溺于物质享受,追求精神快乐。先秦诸子认为, 物质财富对幸福来说并非不重要, 但相比较而言, 精神快乐更是幸福所 必需的。因此, 他们主张对物质财富、生死寿夭、贵贱达穷、外在环境持淡泊态度, 应该更加注重心灵的知足, 关注那些符合人 之本性、来自内心的幸福。老子认为,  “知足之足, 恒足矣”,淡泊名利、顺性无为才是幸福的最高境界。孔子认为,  “一箪食, 一瓢饮, 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他对安贫乐道的弟子高度赞赏。孟子认为,人生幸福的真谛是“三乐”:  “父母俱存, 兄弟无故,一乐也; 仰不愧于天, 俯不怍于人, 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三乐也。”庄子认为,幸福并非享乐的 感觉, 而是心灵的顿悟与超越,  “与天合者,谓之人乐”“喜怒通四时, 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在先秦诸子看来, 真正认清了 幸福的本质、领略了精神的高贵,就不会沉溺于物质享受, 而会自觉修身行道。今天, 这些观点对于丰富人的心灵世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考量。《礼记 ·大学》明确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将个人发展放在“平天下”这样一个宏阔的视野里来看待。孟子提出“与民同乐”的幸福观,强调幸福的“共同性”。 荀子认为, “圣也者, 尽伦者也;王也者,尽制者也;两尽者,足以为天下极矣”。“尽伦”就是形成理想人格以实现个体幸福,“尽制”就是心怀天下为社会谋福利。老子认为,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强调与别人分享快乐 可以使自己更快乐,为别人奉献才能体现自己的幸福。墨子认为,造成社会动荡不安的根源是“众人之不爱”,实现幸福的根本 途径是“兼爱”,也就是将爱无私地散播于全社会。这种反对自私自利,主张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的幸福观,对当下社会形成和弘扬正确的幸福观具有重要意义。
    以坚守志向为快乐, 以责任担当为幸福。孟子主张“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在先秦诸子看来, 一个人即 使生计维艰也不能见利忘义、丧失操守,不能因为外在诱惑而丧失气节, 不能因为外在压力而改变主见。只有这样,才有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幸福。先秦许多思想家始终以心中的幸福标准要求自己, 即使时运不济, 屡遭困顿也不改志向, 而是坚忍不拔地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抱负, 因为他们念念不忘的是天下百姓的幸福。这实际上体现了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正因为有着强烈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 他们才会苦读圣贤之书、深究经世济民之道, 积极为百姓的幸福谋利解难、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尽职尽责, 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种为天下人幸福勇于担当奉献的 责任意识,在今天仍值得大力传承与弘扬。
    (摘编自《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探寻幸福真谛》)
    材料二:   在我国公众持有的各种幸福观中, 有两种十分流行。一种可谓之为资源占有幸福观, 它把幸福等同于占有资源(金 钱、财富、权力等), 认为占有的社会资源越多越幸福。另一种把幸福看作是感性欲望(物质欲望)的满足, 以为感性欲望越是得 到满足、获得的享受越多越是幸福。这种物质享受幸福观比前一种幸福观更为流行,为更多的人所奉行。
    资源占有幸福观和物质享受幸福观都是偏颇的幸福观, 已经导致和可能导致人性与社会问题。
    资源占有幸福观最大的问题是会导致人性异化,即将作为幸福条件的占有资源当作了幸福本身,并受控于占有欲, 从而损害 人性和社会。占有一定的资源是人生幸福的必要条件, 但它只是幸福的条件而不是幸福本身。一旦将资源占有当作人生目的加以 追求, 当作幸福本身, 那么占有欲望就会不断膨胀,最后充斥整个心灵,人不再是自己生活的主人,而成为不断膨胀的贪欲的奴 隶。
    物质享受幸福观的问题不在于追求物质享受, 而在于仅局限于此而忽视了人的其他需要的满足, 容易导致心理问题。人的需 要或欲望有不同的层次, 物质需要是人的最低层次的需要。除此之外,人还有情感的需要、社会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 等。所有这些需要都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 心理才能平衡与和谐, 否则就会发生心理问题, 甚至会患上抑郁症之类的心理疾病。 把物质欲望的满足作为唯一追求, 必然会导致这样的恶性循环:欲望得不到满足会感到痛苦、郁闷、愤懑, 得到满足又会感到无 聊,于是又会追求更多、更强烈的欲望的满足,如此循环往复, 直至心灵不能承受欲望之重。
    如果我们不能将幸福理解为社会资源的占有或物质欲望的满足, 那么, 我们应当如何理解幸福呢? 或者说,幸福的真实含义 是什么? 就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能通过努力奋斗逐步使其人性闪耀善和美的光辉, 人格完善而高尚,个 性获得健康而丰富的发展, 生活充满乐趣、充满创意和充满魅力。显然,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状态就是人的幸福状态。
    (摘编自江畅《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幸福观》)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 材料一中老子、孔子、孟子、庄子的言论虽各不相同,但其观点完全一致。
    B.材料一引用《礼记·大学》中的名言,说明了个人发展要以“平天下”为根本目标。
    C.资源占有幸福观和物质享受幸福观都是偏颇的,后者危害程度大于前者。
    D.将幸福理解为社会资源的占有或物质欲望的满足,容易导致人生和社会问题。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先秦诸子认为物质财富是幸福的重要内容,但与之相较,精神快乐更重要。
    B.在先秦诸子看来,只有认清幸福的本质,领略精神的高贵,才能自觉修身行道。
    C.追求物质欲望满足,必然会导致心理的恶性循环,让心灵不堪重负。
    D.将资源占有当作幸福本身和人生目的来追求的人,就会成为贪欲的奴隶。
    3.下列材料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2 分)
    A.北京快递小哥刘阔起早贪黑、风雨无阻,2021 年送出去 5 万多件包裹,为大家的生活带来了便利。虽然一直奔跑在送快 递的路上,但是他觉得特别骄傲。
    B.有人谈退休后的理想说: “只要有几位能常相聚的老友,有一位长相厮守的老伴,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老巢’ ,有一份 稳定的劳保,余生足矣! ”
    C.说:  “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 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 ”
    D.全国人大代表、扬州市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王静成说: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攻克疑难疾病,让病人好转来的难 以言表的成就感。 ”
    4.请简要说明材料二在论证上的主要特点及其好处。 (4 分)
    5.请简要分析两则材料在内容上的联系。 (4 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题。
    文本一                                  格诺韦法的时间
    [波兰]奥尔加 ·托卡尔丘克①
    一九一四年夏天,两名穿浅色制服、骑着马的沙俄士兵来抓米哈乌。米哈乌眼看着他们从耶什科特莱的方向慢慢向他走来。 炎热的空气里飘荡着他们的阵阵笑声。米哈乌站立在自家的门槛上,身穿一袭由于沾满了面粉而发白的宽大长袍,等待着—— 虽 说他心知肚明这些大兵所为何来。
    米哈乌从他们手上接过一张纸条,拿去交给了妻子。妻子格诺韦法一整天哭哭啼啼,为米哈乌打理参战的准备工作。由于哭 了一整天,她实在太虚弱,身心是那么疲惫而沉重, 以至于没能跨出自家的门槛,  目送丈夫过桥。
    当马铃薯的花凋谢,而在开花处结出一些小小的绿色果实的时候,格诺韦法肯定自己是怀孕了。她掰着手指头算月份,算出 孩子该是五月末割第一批青草的时候怀上的。不错,正该是那个时候。
    现在令她伤心绝望的是,她没来得及把怀孕的事告诉米哈乌。或许一天天大起来的肚子是某种征兆,说明米哈乌会回来;他 必须回来。格诺韦法亲自管理磨坊,就像米哈乌在的时候所做的那样。她照管工人们干活儿,给送粮食来的农民开收据。她倾听推动磨石的水的喧腾和机器的轰鸣。面粉落满了她的头发和睫毛,以致她晚上往镜子跟前一站,从镜子里看到的是个老太婆。老太婆对着镜子脱衣服,研究自己的肚子。她躺到床上,尽管身边塞了好几个小枕头,脚上还穿着毛线袜子,可她仍然睡不暖和。 因为她总是像赤着脚跨进水里一样进入梦乡,久久不能入睡。于是她便有很多时间祷告。她从“我们的天父”开始,念到“圣母玛利亚”,最后到了睡意蒙眬的时候,她以 自己所喜爱的对守护天使的祈祷来作结。她祈求自己的守护天使关照米哈乌,因为战 争中的人或许需要不止一位守护天使。后来这祷告逐渐变成了战争的画面—— 简单又乏味,因为格诺韦法除了太古这个地方,不 知还有另外的世界;除了礼拜六在市场上的斗殴,她不知还有另一个模样的战争。格诺韦法想象的战争,就是那种喝得醉醺醺的男人在泥泞、水洼和垃圾中间的徒手搏斗,在这种搏斗中所有的问题都能一下子解决。所以她感到奇怪,战争竟然会持续这么久。
    有时,她到小镇购物的时候,偶然听见人们的交谈:“沙皇比德国人更强大。”他们说。或者:“到圣诞节,战争就会结束。” 但是战争既没有在圣诞节结束,也没有在接下来的四个圣诞节中的任何一个结束。
    就在节日前的某一天,格诺韦法到耶什科特莱去采办过节的用品。市场上男人三五成群都在谈论战争。许多城市遭到破坏, 居民的财产都散乱地堆放在大街上。人们为躲避炮弹的袭击纷纷逃亡。妻离子散,兄弟分隔。谁也不知究竟是俄国人更坏还是德国人更坏。德国人放毒气,一挨着毒气眼就会变瞎。青黄不接的时候将是普遍的饥饿。战争是第一灾难,其他的灾难将随之而来。
    格诺韦法绕过一堆堆马粪,那些马粪融化了申贝尔特商店门前的积雪。门上钉的一块胶合板上写的是:
    本店只卖一流产品:
    肥皂、漂白内衣的群青
    小麦淀粉和大米淀粉
    橄榄油、蜡烛、火柴
    杀虫粉……。
    “杀虫粉”几个字突然使她感到恶心。她想起了德国人使用的毒气,眼睛一遇上就变瞎。如果拿申贝尔特的杀虫粉去撒蟑螂, 蟑螂是否也有同样的感受?为了不致呕吐,她不得不一连做了好几次深呼吸。
    “太太想买点儿什么?”一个肚子挺得老高的年轻孕妇用唱歌似的嗓音问道。她朝格诺韦法的腹部瞥了一眼,笑了起来。 格诺韦法要了煤油、火柴、肥皂和一把新的棕毛刷子。她用手指去碰了碰尖尖的鬃毛。“过节我要大扫除,清洗地板,洗窗
    帘,清刷炉灶。”
    “我们不久也要过节,要净化神庙祈神赐福。太太是从太古来的,对吗?是从磨坊来的吧?我认识太太。” “现在我们两人已经彼此相识了。太太您的预产期在什么时候? ”
    “二月。 ”
    “我也是二月。 ”
    申贝尔特太太开始把一块块灰色的肥皂摆到柜台上。“太太考虑过没有,这儿周围都在打仗,我们这些傻女人干吗还要生孩
    子? ”
    “一定是上帝……”
    “上帝,上帝……那是个优秀的账房先生,照管着‘亏欠’和‘盈余’项 目,必须保持平衡。既然有人丧命,就得有人降生…… 太太这么漂亮,准会生个儿子。 ”
    格诺韦法拎起了篮子。
    “我想要个女儿, 因为丈夫打仗去了,没有父亲的男孩不好养。 ”
    申贝尔特太太从柜台后面走了出来,送格诺韦法到门口。
    “我们压根儿需要的就是女儿。倘若所有的妇女都开始生女儿,世界上就太平了。 ”
    两个孕妇都笑了起来。
    文本二  贪婪、不尊重自然、 自私、缺乏想象力、无休止的竞争和丧失责任感,这些已使世界沦落为一个物体,可以被切成 碎片、被耗费、被毁灭。编写故事意味着赋予物体生命,赋予世界微小碎片以存在感,正是这些碎片映照着人类经验、生存境况和记忆。温柔让与之有关的一切个性化,让这些事物有发出声音的可能,有生存空间和时间的可能,有被表达的可能。温柔是对另一种存在的深切的情感关怀,关怀它的脆弱、独特,以及无法抵挡痛苦和时间的承受力,温柔感知我们之间的纽带、我们之间的相似和一致,它向我们展现这世界的生机、鲜活和相互连接。
    [注]  ①奥尔加 ·托卡尔丘克:波兰女作家,2018 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文本一选自其代表作《太古和其他的时间》, 文本二选自其诺奖获奖演说《灵性消失的时代需要温柔的力量》。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一九一四年夏天”暗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代背景,引出下文米哈乌被征参战后,妻子生活所发生的变化。
    B.文中用“马铃薯的花凋谢”“五月末割第一批青草”等生活场景来标识时间,有助于表现太古环境的农耕特色。
    C.“(战争)也没有在接下来的四个圣诞节中的任何一个结束” ,拉长了故事的时间跨度,拓宽了小说的叙事空间。
    D.“二月”和“我也是二月”写出两个新生命都将在初春时节降生,饱含了作者对旺盛、蓬勃生命力的热情赞美。
    7.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照管工人干活儿”“给送粮农民开收据”“倾听水的喧腾和机器的轰鸣” , 白描式叙事写出了格诺韦法的辛劳与能干。
    B.格诺韦法“想象的战争”与她看到的战争灾难形成对比,既表现了太古人的封闭与质朴,也表现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
    C.结尾处关于“生女儿”的对话描写,与杜甫诗句“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一样,都是对战争的直接控诉。
    D.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叙事,叙述者灵活自如地周游在小说人物之间,给读者以客观、真实、有序的阅读体验。
    8.文本一中,“杀虫粉”让格诺韦法几乎呕吐这一细节,有哪些作用? (4 分)
    9.根据文本二,你从文本一中读出了哪些“温柔的力量”? (4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44 分)
    ( 一) 文言文知识(本题共 7 小题,14 分)
    10.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天下归仁焉 (称赞、称许)    文胜质则史  (文章)
    B.虑而后能得 (思虑精详)      请问其目 (条目、细则)
    C.可以群,可以怨 (埋怨)      物或恶之 (人们)
    D.复众人之所过 (弥补)        恶施不孝 (厌恶)
    11.下列句子中,全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当察乱之所自起       世世以洴澼絖为事             迩之事父
    B.克己复礼为仁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父母也       其脆易泮
    C.曰余食赘行           凿户牖以为室                 故不孝不慈亡
    D.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可谓好学也已                  知者不惑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2分)
    ①跨者不行②故天下兼相爱则治③死而不亡者寿 ④一 日克己复礼⑤吾为其无用而掊之⑥小子何莫学夫《诗》⑦今人乍见孺子 将入于井 ⑧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A.①③④⑦     B.①②④⑥    C.②③⑥⑧     D.②④⑤⑥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B.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          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
    C.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进,吾往也
    D.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故贼人以利其身②虽父之不慈子③故亏子而自利④与越人水战⑤其坚不能自举也⑥我树之成而实五石⑦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⑧知所先后,则近道矣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⑩不贵难得之货⑪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⑫从高祖东下平建邺⑬可以群,可以怨
    ⑭见贤思齐焉
    A.①⑥/②⑧⑨⑭/③⑩⑪/④⑫/⑤⑦⑬
    B.①⑥/②⑧⑨⑬⑭/③⑪/④⑫/⑤⑦/⑩
    C.①⑥⑬/②⑧⑨⑭/③⑪/④⑫/⑤⑦/⑩
    D.①⑥⑬/②⑧⑨/③⑩⑪⑭/④⑫/⑤⑦
    15.下列加点词的含义用法及含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                     .
    A.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     见贤思齐焉
    B.臣子之不孝君父              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
    C.人而不仁,如礼何             有是四端而 自谓不能者
    D.帝以炳故,特命上座          故贼人以利其身
    16.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南宋理学家朱熹从《礼记》中摘出《中庸》《大学》两篇分章断句,加以注释,与《论语》《孟子》合为“四书”。
    B.《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诗经》 内容丰富,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C.诸子指的是先秦时期孔子、老子、韩非子等学术思想的代表人物,百家指的是各个学术流派。其中最有影响的主要是儒家、 墨家、道家和名家。
    D.狄更斯与列夫•托尔斯泰同为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国籍分别为英国与俄国,其文学作品大多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在世界 范围广受赞誉。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17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7~21 题。
    孟子将朝王
    ..
    孟子将朝王,王使人来曰:  “寡人如就见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风。朝,将视朝,不识可使寡人得见乎? ”
    对曰: “不幸而有疾,不能造朝。 ”
    明 日, 出吊于东郭氏。公孙丑曰:  “昔者辞以病,今日吊,或者不可乎? ”
    曰:“昔者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吊? ”
    王使人问疾, 医来。
    孟仲子①对曰:  “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今病小愈,趋造于朝,我不识能至否乎? ” 使数人要于路, 曰:“请必无归而造于朝! ”
    不得已而之景丑氏宿焉。
    ..
    景子曰: “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父子主恩,君臣主敬。丑见王之敬子也,未见所以敬王也。 ”
    曰:“恶!是何言也!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岂以仁义为不美也?其心曰,‘是何足与言仁义也’云尔,则不敬莫大乎是。
    我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故齐人莫如我敬王也。 ”
    .
    景子曰:“否,非此之谓也。礼曰:“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固将朝也,闻王命而遂不果,宜与夫礼若不相似然。”
    曰:“岂谓是与?曾子曰:‘晋、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 ’夫岂不 义而曾子言之?是或一道也。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恶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有为也。故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桓公之于管仲,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霸。今天下地丑德齐②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汤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则不敢召管仲且犹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 ”
    (节选自《孟子 ·公孙丑下》)
    【注】①孟仲子:孟子的堂兄弟,跟随孟子学习。②地丑德齐:意为“地相等,德相齐”。
    1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汤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则不敢召管仲/且犹 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
    B.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汤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则不敢召管仲/且犹 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
    C.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汤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则不敢召/管仲且犹 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
    D.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汤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则不敢召/管仲且犹 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
    1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寡人,即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存在不足的人” ,是古代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
    B.大伦,伦常大道,指古代统治阶级所规定的关于君臣、父子关系的行为准则。
    C.尧、舜,唐尧和虞舜的并称,远古部落联盟的首领,传说中的圣明君主。舜将首领的位置传给尧。
    D.“唯”和“诺”都表示应答,急时用“唯”,缓时用“诺”。“父召,无诺”的意思是说“父亲召唤,答“唯”不答“诺”。
    19.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通过写孟子不接受齐王的召见表明了孟子对君臣关系的看法:孟子认为国君应该礼贤下士,谦逊待人。
    B.在景子看来,礼不仅是人安身立命的关键,也是治理国家的一种手段。
    C.本文的可读性强,原因在于孟子采用了一波三折、层层推进的说理方法,且融叙事与说理于一体。
    D.孟子认为国君不能因为自己的地位高就轻慢臣子的年龄和道德,即不能“有其一以慢其二”。
    2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 分)
    (1) 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 岂以仁义为不美也?
    (2) 故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
    21.孟子为何不主动到朝廷见齐王呢?请结合本加以分析。  (3 分)
    (三)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6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22~23题。
    旦携谢山人至愚池①
    柳宗元
    新沐换轻帻,晓池风露清。
    自谐尘外意,况与幽人行。
    霞散众山迥,天高数雁鸣。
    机心付当路,聊适羲皇② 情。
    [注] ①愚池:柳宗元在永州冉溪边居住时,运土堆石,堵住泉水通道筑成的池子。②羲皇:指传说中的伏羲氏。
    2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此诗写诗人被贬永州后与谢山人清晨同游愚池的情景。“山人”指隐士。
    B.颈联对仗工整,用霞尽山远、天高雁鸣为读者描绘了一幅高远寥廓的图景。
    C.诗人为愚池所陶醉, 以至把所有“机心”完全交付于当下一路美丽的风光。
    D.永州民风淳朴,世情淳厚,诗人居住在这里,仿佛生活在远古的伏羲时代。
    23.清人沈德潜评价柳诗时说:  “处连蹇困厄之境,发清夷淡泊之音,不怨而怨,怨而不怨。 ”结合本诗,谈谈你的理解。 (4
    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7 分)
    2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每题 1 分,共 7 分)
    (1) 《论语 ·学而》中孔子认为“好学”的表现有三条:一是就物质生活而言,即“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二是就言行实
    践而言,即“_______________ ”;三是就学习态度而言,即“________________ ”。
    (2)  《论语 · 颜渊》 中,孔子用反问的语气强调,成就仁德在于自身,而不能仰仗别人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
    (3) 《大学之道》 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
    。 ”
    ________________
    (4) 应对新冠疫情防控,我们一直强调保持社交距离,实行“动态清零”的政策,而非等到疫情扩散再来补救,这就与《 (老 子) 四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思想主张不谋而合。
    (5) 《五石之瓠》 中惠子认为大葫芦大而无用,一是不能盛水,  二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无衣》中的重叠复沓并非机械的重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侧重号召将士们备好兵器,一同 行动。
    (7)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运用想象和典故,暗含鱼雁不能传言之 意,含蓄地表达了相思之情。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 一) 语言文字运用 Ⅰ (本题共 6 小题,12 分)
    25.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飞棹 (zhào)    属意 (zhǔ)    狷介之士 (juān)    鄙夷不屑 (xiè)
    B.伶俜 (pīng)    诨名 (hún)    前合后偃 (yǎn)     方枘圆凿 (ruì)
    C.赧 (nǎn)然     茶匙 (chí)    混为一谈 (hùn)     孑然一身 (jié)
    D.佣金 (yōng)    翎毛  (lín)   模棱(léng)两可     虚与委蛇 (yí)
    26.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2 分)
    A.渲泄    害臊     以逸待劳    半途而费
    B.国是    伶仃     一愁莫展    恪守不逾
    C.赎罪    斜睨     嫣然一笑    无计于事
    D.舆薪    羁縻     衣衫褴褛    伺机而动
    27.下列句中的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大卫 ·科波菲尔》是英国小说家查尔斯 ·狄更斯的第八部长篇小说,被称为他“心中最宠爱的孩子。 ”
    B.在这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里,狄更斯借“大卫自身的历史和经验” ,从某些方面回顾和总结了自己的生活道路。
    C.后来米考伯一家要离开伦敦去谋生路,于是大卫决定逃跑,去找他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亲人——姨婆贝西小姐。
    D.狄更斯出身寒微,幼时家贫。童年不寻常的经历使他早熟、早慧,亲身体验了社会底层人们的不幸,这对他的文学事业大 有益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8~30 题。
    2022年初,改编自著名作家梁晓声的小说的电视剧《人世间》“火”了,好评不断,高潮迭起。在春节期间作者梁晓声做 客“学习强国”,与读者分享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对于《人世间》的创作初衷,他想让“八零后”至“零零后”的年轻一代知道 爷爷辈们是怎样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_________。他认为“改革开放不是嘉年华”,工人阶级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了时代重压, 改革开放的车轮从他们缓缓弯下的脊背上驶过,所以说工人阶级是无上光荣的,也是经历过时代阵痛的。
    《人世间》通过笔下人物的刻画描写,对这些人物日常生活的全方位、多维度的展现,通过人物、时代成长,体现作为独立 个体的人在生活的磨砺中互相理解与依靠的过程。
    梁晓声认为时代变迁不是断层,  (   )
    正如原著封面所题“于人间烟火处,彰显道义和担当;在悲欢离合中,抒写情怀和热望。 ”遵循着“光字片”周姓人家的命 运轨迹,在五十年______的时代进程中书写了波澜壮阔的人民史诗,作品展现了一代代中国人对“时代”“好人”“奋斗”的价 值追求,呈现了“中国故事”中的市井气息, 以及“最中国”的情感表达和广泛的文化认同、集体共识。
    2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分)
    2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新的一代也是父母的孩子,像南方的鱼鳞瓦片一样,和他们的父母一样身上也有时代的烙印。
    B. 而是像南方的鱼鳞瓦片一样,新的一代和他们的父母一样身上也有时代的烙印,他们也是父母的孩子。
    C. 新的一代也是父母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一样身上也有时代的烙印,像南方的鱼鳞瓦片一样。
    D. 而是像南方的鱼鳞瓦片一样,新的一代也是父母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一样身上也有时代的烙印。
    30.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人世间》通过对笔下人物的刻画描写,对这些人物日常生活的全方位、多维度的展现,在人物成长、时代变迁中展现作 为独立个体的人在生活的磨砺中互相理解与依靠的过程。
    B.《人世间》通过对笔下人物的刻画描写,对这些人物日常生活的全方位、多维度的展现,在人物成长、时代变迁中体现作 为独立个体的人在生活的磨砺中互相理解与依靠的过程。
    C. 《人世间》通过笔下人物的刻画描写,对这些人物日常生活的全方位、多维度的展现,在人物时代变迁中展现作为独立个 体的人在生活的磨砺中互相理解与依靠的过程。
    D. 《人世间》通过笔下人物的刻画描写,对这些人物日常生活的全方位、多维度的展现,在人物时代变迁中体现作为独立个 体的人在生活的磨砺中互相理解与依靠的过程。
    (二) 语言文字运用Ⅱ (本题共2 小题,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31~32 题。
    每个人平时都需要一定量的锻炼。在诸多运动中,健步走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健步走既能强身健体,又不会对关节产生较大 的损伤。但为什么有的人越走越长寿,有的人却可能走出一身病?原来,很多人都没有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
    一般来说,很多坚持晨练的人都会选择在太阳出来前去健步走,认为这个时间段既不会被太阳晒伤,也能呼吸到清新且多氧 的空气。其实,______。大量数据表明,在上午这一时间段,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比一天中的其他时间段更高。而晚上光线变差,容易出现跌倒等意外情况。 因此,______。
    根据提议,每个人最好每天健步走 6000 步,步数过多不但没必要,______。例如,走路步数过多、频率过高时,关节、肌 肉都无法及时恢复常态,容易引发关节炎、韧带损伤等多种疾病。
    3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4 分)
    32. 简述第一 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转折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 65 个字。  (4 分)
    四、作文 (60 分)
    33.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 分)
    “卡地亚”“赛纳维”“卡布奇诺”“普罗旺斯”“地中海”这样的地名并非位于大洋彼岸,而就在我们身边。当前我国城 市的新街道和新兴建筑,也都特别偏爱“洋名称”,其结果是古老传统地名的消亡和具有民族特色地名的弱化。网友们对此议论纷纷,有人说:  “老地名承载着古老文化,是我们的根,绝不能被洋化。 ”也有人说: “这不算什么,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 何必抱残守缺呢! ”也有人说……
    对于地名洋化,你有怎样的思考?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 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和含意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