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分享: 物理满分全靠这7个学习方法+13个解题秘笈
http://www.newdu.com 2024/11/27 03:11:04 上海物理教育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初中物理的学习,掌握方法很重要,用好这7个学习方法+14种解题秘笈,物理成绩立马噌噌噌的提高! 谁不想做一个学习好的学生呢,但是要想成为一名真正学习好的学生,第一条就要好好学习,就是要敢于吃苦,就是要珍惜时间,就是要不屈不挠地去学习,就是要树立信心,坚信自己能够学好任何课程,坚信“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坚信有几份付出,就应当有几份收获。 道尔顿(英国化学家)就说:“有的人能够远远超过其他人,其主要原因与其说是天才,不如说他有专心致志坚持学习和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顽强精神。” 第二条就是要会学习,了解作为一名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如下几个环节:制定计划→课前预习→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总结→课外学习。 这里每个环节中,存在着不同的学习方法,下面就针对物理的特点,针对就“如何学好初中物理”,这一问题提出几点具体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7种学习方法 1、死记硬背 基本概念要清楚,基本规律要熟悉,基本方法要熟练。 课文必须熟悉,知识点必须记得清楚。至少达到课本中的插图在头脑中有清晰的印象,不必要记得在多少多少面,但至少知道在左页还是右页,它是讲关于什么知识点的,演示的是什么现象,得到的是什么结束,并能进行相关扩展领会。 2、独立做作业 要独立地(指不依赖他人),保质保量地做一些题。 题目要有一定的数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质量,就是说要有一定的难度。任何人学习数理化不经过这一关是学不好的。 独立解题,可能有时慢一些,有时要走弯路,有时甚至解不出来,但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一个初学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把不会的题目搞会,并进行知识扩展识记,会收获颇丰。 3、做题要有今天过程,有作图 要对物理过程一清二楚,不管是理论过程,还是实践过程,物理过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题的隐患。 题目不论难易都要尽量画图,有的画草图就可以了,有的要画精确图,要动用圆规、三角板、量角器等,以显示几何关系。 画图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更精确地掌握物理过程。有了图就能作状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状态分析是固定的、死的、间断的,而动态分析是活的、连续的。 4、充分利用课堂时间 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走神。不要自以为是,要虚心向老师学习,向同学学习。 不要以为老师讲得简单而放弃听讲,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当成是复习、巩固。 尽量与老师保持一致、同步,不同看法下课后再找老师讨论,不能自搞一套,否则就等于是完全自学了。 入门以后,有了一定的基础,则允许有自己一定的活动空间,也就是说允许有一些自己的东西,学得越多,自己的东西越多。 5、坚持做笔记 上课以听讲为主,还要有一个笔记本,有些东西要记下来。知识结构,好的解题方法,好的例题,听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要记下来。 课后还要整理笔记,一方面是为了“消化好”,另一方面还要对笔记作好补充。 笔记本不只是记上课老师讲的,还要作一些读书摘记,自己在作业中发现的好题、好的解法也要记在笔记本上,就是同学们常说的“好题本”。 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笔记本要进行编号,以后要经学看,要能做到爱不释手,终生保存。 6、整理好的笔记,及时保存 学习资料要保存好,作好分类工作,还要作好记号。学习资料的分类包括练习题、试卷、实验报告等等。 作记号是指,比方说对练习题吧,一般题不作记号,好题、有价值的题、易错的题,分别作不同的记号,比如*、?、※、◎等等,以备今后阅读,作记号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7、发展与训练 有的学生也十分想学,也确实在努力学习,这些老师也能看到眼里,可是成绩依然不是十分理想。反观之,听课认真,作业工整,笔记细致,但一换个角度,换个方法,这种学生就不知所从。 这样的学生多数也不是完全因为笨,主要还是思维上出了问题。常见的思维性障碍如下: 1.先入为主的生活观念形成的思维障碍。 2.相近物理概念混淆形成的障碍。 3.类比不当形成的思维障碍。 4.物理公式数学化形成的思维障碍。 5.概念内涵和外延的模糊形成的思维障碍。 6.旧有知识的局限性和思维定势干扰形成的思维障碍。 13种解题秘笈 1、控制变量法 当某一物理量受到几个不同物理量的影响,为了确定各个不同物理量的影响,要控制某些量,使其固定不变,改变某一个量,看所研究的物理量与该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如:研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的关系。 2、理想模型法 在用物理规律研究问题时,常需要对它们进行必要的简化,忽略次要因素,以突出主要矛盾。用这种理想化的方法将实际中的事物进行简化,便可得到一系列的物理模型。 如:电路图是实物电路的模型;力的示意图或力的图示是实际物体和作用力的模型。 3、转换法 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 如:奥斯特实验可证明电流周围有磁场,扩散现象可证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4、等效替代法 等效的方法是指面对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提出一个简单的方案或设想,而使它们的效果完全相同,将问题化难为易,求得解决。 例如:在曹冲称象中用石块等效替换大象,效果相同。 5、类比法 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逻辑思维。 如:用抽水机类比电源。 6、比较法 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 如:比较发电机和电动机工作原理的异同。 7、实验推理法 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忽略次要因素,进行合理的推想,得出结论,达到认识事物本质的目的。 如:研究物体运动状态与力的关系实验;研究声音的传播实验等。 8、比值定义法 就是用两个基本的物理量的"比"来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的方法。其特点是被定义的物理量往往是反映物质的最本质的属性,它不随定义所用的物理量的大小取舍而改变。 如:速度、密度、压强、功率、比热容、热值等概念公式采取的都是这样的方法。 9、归纳法 从一般性较小的前提出发,推出一般性较大的结论的推理方法叫归纳法。 如:验证杠杆的平衡条件,反复做了三次实验来验证F1 L1=F2 L2 根据题目给定的条件或数量关系,可以不精确计算,而经分析、推理或进行简单的心算就能找出答案的一种解题方法。它的最大优点是不需要精确计算,只要对数据进行租略估计或模糊计算,就能使问题迎刃而解。 (1)解答时应了解一些常用的物理数据:家庭照明电压值220V、每层楼高3m左右、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成人身高约1.60~1.80m、人体的密度约为1.0×103kg/m3、人的心跳约1分70~80次、人体电阻约为几千~几百千欧、人正常步行的速度1.4m/s、自行车一般行驶速度约5m/s、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约230g、一张报纸平铺在桌面产生的压强约0.5Pa等。 (2)记住一些重要的物理常数: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水的密度、水的比热容等。 10、图像法 在物理学中,常采用数学中的函数图像,将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因此图像实际上反映了物理过程(如熔化图线等)和物理量的关系(如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等)。运用图像知识来解物理试题的方法,叫"图像法"。 运用此方法时应做到: (1)识别或认定图像横坐标和纵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弄清情景所描述的物理过程及其有关的因素和控制条件; (2)分析图像的变化趋势或规律,弄清图像所表达的物理意义; (3)根据图像的变化情况确定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并给以正确描述或做出正确判断。 11、放大法 把测量量按一定规律放大后再进行测量的方法, 称为放大法。在有些实验中,实验的现象我们是能看到的,但是不容易观察。我们就将产生的效果进行放大再进行研究。 比如音叉的振动很不容易观察,所以我们利用小泡沫球将其现象放大。观察压力对玻璃瓶的作用效果时我们将玻璃瓶密闭,装水,插上一个小玻璃管,将玻璃瓶的形变引起的液面变化放大成小玻璃管液面的变 化。 在测量微小量的时候,我们常常将微小的量积累成一个比较大的量、比如在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的时候,我们先测量100张纸的厚度在将结果除以100,这样使测量的结果更接近真实的值就是采取的累积放大法。要测量出一张邮票的质量、测量出心跳一下的时间,测量出导线的直径,均可用积累法来完成。 12、分类法 分类法是指把大量的事物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种类的方法。 其一般步骤为: (1)确定分类依据; (2)选择分类方法; (3)正确进行分类。 如把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导体和绝缘体。机械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等。 13、观察法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总结和思索得来的。 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在教学 中,可以根据教材中的实验,如长度、时间、温度、质量、密度、力、电流、电压等物理量的测量实验中,要求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进行规范的实验操作,得到准确的实验结果,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实验技能。大部分均利用的是观察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