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学法指导
http://www.newdu.com 2024/11/28 02:11:35 上海物理教育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有位科学家曾精辟地指出:“未来的文盲将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一些没有学习方法缺乏思维能力的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不仅是现代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未来现代化建设和新技术革命的需要,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努力结合物理教学的特点,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不断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能力,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本着这种思想,我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上进行了粗浅的探索。 一、多阅读、分析理解教材 教科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是他们在学校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教科书有助于他们理解和系统地掌握有关知识,教师应使学生充分认识教科书的重要作用,并逐步引导他们学会阅读和钻研教材,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一般来说,阅读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弄清有关的物理现象和过程,即弄清确立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依据; 2.明确由这种现象,过程提出了哪些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3.研究中采用了什么手段和方法,得出了什么结论; 4.对于规律性的结论要逐字逐句地分析推敲,要全面准确地理解它的含义; 5.找出疑点和难点,以便在课堂上听教师讲解时更能有的放矢,集中精力突破难点、掌握知识。 此外,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指导他们阅读一些与教材相关的参考书和课外读物,如初中物理知识竞赛辅导资料等,这样有利于他们更深刻地理解教材,开拓视野,更加开阔思维和眼界。 二、善观察,认识物理过程 观察力是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的能力,是智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具备敏锐、深刻的观察力的人,对事物才能看得全面、精确,才能迅速地抓住事物的重要特征和本质。观察是学习和研究物理学的基础之一,因而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帮助学生学好物理,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方面。 1.明确观察目的。指导学生在每次观察之前,都要明确;(1)为什么要观察?(2)观察对象是什么?(3)观察对象的特征是什么?(4)观察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等等?例如在做“二力平衡的条件”的演示实验之前,应指导学生明确观察的任务是找出二力平衡的条件,观察的具体内容则是当小车处于静止(平衡)状态时,作用在小车上的两个力的大小关系,方向关系等。 2.掌握观察方法。首先是观察的层次和顺序:对于静态物体的观察,一般按“先整体、后部分、再整体”的原则进行;而对于动态物体的观察,则按“初态、过程、末态”的顺序观察对象的特征,其次是观察的方式,常用的是比较观察和归纳观察两种。 三、巧记忆,巩固所学知识 知识的记忆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边学边忘,那将一无所得,按苏联教育心理学家谢切诺夫的说法,那就是一个人将永远处于他初生时的状态。要学好物理,将课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财富,就必须熟练的记住有关的概念、原理、规律、公式和符合等等,因而在物理学中应重视引导学生利用各种记忆方法,以达到牢固地掌握知识的目的。 1.理解法:大部分物理知识,如物理概念、原理、规律和公式等,都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记得深、记得牢。 2.比较法:即把材料的异同点用列表的方式显示出来,如在复习“电动和电功率”这一章时,引导学生对有关公式进行列表如下:
通过此表的比较和分析,可以帮助学生很快地记住这些公式,此外像“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异同点”“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均可采用比较法进行识记。 3.归类法:即把具有同一性质或有内在联系的材料组织整理在一起。 4.口决法:就是把材料编成便于诵读,易于上口、简明生动的口语或韵句。如家庭电路的组成及安装可用“火线零线并排走,电能表、总开关、总通断、保险盒、保安全,用电器,接插座,灯与开关应串联。”进行小结,又比如电流表,电压表使用规则归纳起来后可用“A串V并、电流正进,不超量程,A不直接电源”这一口决进行记忆。 四、找规律,提高解题能力 解题教学是物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其作用不仅在于巩固和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计算和讨论,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有的学生虽然对物理概念,定律和公式已记得很熟,但在遇到具体问题时却无从下手,因此在平时应十分注意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归纳和总结,找出解决问题的思想和规律。下面就以初中物理复习课中关于浮力计算题的解法为例: 1.确定研究对象及其状态 2.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力的示意图 3.列出平衡方程 4.利用阿基米德定律及密度、重力等知识求解 附:几种常见题型的受力分析: F压=F支=G总-F浮总F浮A=GA-F浮总F拉+F浮B+F支=GB 总而言之,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是为了学生学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处处考虑如何让学 生学得明白,学得深刻,学得扎实,学得灵活,学得有用,要使每个学生都掌握一套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这是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广大教师须进一步探讨、研究的重大课题。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浅谈提高初中物理应用题解答能力的方法
- 下一篇:初中物理学习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