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高中竞赛 > 作文竞赛 > 作文指导 >

新材料作文怎样审读题意?


    审题决定成败
    文 / 江苏省常熟市高新区常熟国际学校 唐惠忠
    所谓新材料作文,指的是一种与以往的材料作文有很大区别的,以在材料范围内自主确定 角度、立意、文体、标题为特征的命题形式。这种题型让审题不是从“题目”(话题或标题)出发,而是从“材料”出发,更能启动学生的发现能力、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便于考生从多角度立意。
    面对新材料作文,考生审题时该注意些什么呢?主要有以下两点——
    首先,要审清材料的思想性。新材料作文的 范围广泛、形式多样。就材料的范围来说,有名人逸事、格言警句、故事寓言、书信漫画、人物 对话、社会生活概述、自然现象介绍等。学生审 题构思的第一步是细查材料。材料没有看懂,或 是看错了意思,也就是审题不清,如果下笔作文, 审题决定成败 ——略谈新材料作文怎样审读题意 必然离题、偏题。要想审清材料的含义,必须 先审清材料的思想性,即命题者选择本段供料、 命制该道题目的用意所在。例如下面这段材料:
    贵州的山多石少土,而这种石山上竟然长着 树,虽不十分高大,却也绿树成荫。细看树干都从石缝中长出,树根则长长伸出,团团抱住 大石,以使树可以牢固地站立,抵御暴风骤雨 的侵袭。它们无法汲取土壤营养,就靠汲取阳 光雨露生存。这些生机勃勃的树打破了“植物生 长靠泥土”的自然铁律,显然,这已不能仅仅 用生命的顽强来解释了,在它们身上最让人赞叹 的是生存的智慧。    
    本则材料的思想性不难明白——赞颂了从 石缝里长出的树,这些树打破了“植物生长靠泥土”的自然铁律,体现出“生存的智慧”。材料 最后一句话强调这种智慧“让人赞叹”,点明了 命题的内涵与倾向。这种“生存的智慧”就是当 后天生存条件满足不了先天生长所需时,生命 敢于改变自我,适应环境,将自己的才能发挥 到极致,让自己的生命价值展现出别样的风采(依据材料,“智慧”的内涵应当侧重于 :面对现实,战胜环境,打破常规,勇于创新。写作时 一定要从树延伸到现实社会与人)。
    作文立意参考:用智慧让生命焕发别样的光彩 ;用智慧开创生活的新天地 ;在不可能中 开辟生命新的通道。
    其次,要审清材料的隐喻义。有些材料具 有比喻和类比意义,如“毁树容易种树难”“树 木·森林·气候”等。这类材料较多的是故事、 寓言、格言和自然现象介绍。试看下面的材料:
    唐朝的刘禹锡写过一首《昏镜词》诗。诗的小引说 :一位制镜的工匠在店铺里摆了十面铜镜 求售,其中只有一面磨制得清晰光亮,其余九面 都昏暗模糊。有人不解地问 :为什么镜的昏明如 此悬殊?工匠解释说 :并不是不能把所有的镜子 都磨制得一样光亮,问题是买镜子的人十中有 九喜欢昏镜而不喜欢明镜,因为清晰光亮的镜子 能照见无论多么细小的瑕疵,绝大多数人用这样 的镜子会感到不自在。
    这个故事的隐喻性,显然体现在工匠巧妙 的答话中。工匠这番话,提出了一个发人深思 的问题 :人们喜欢照怎样的镜子?在他看来,多 数人照镜子是要欣赏自己的美貌,而不愿照见 自己的缺陷,因而要多造些昏镜,投其所好。这 一违背常情的做法暗示我们 :工匠的这番话谈 的不是人们生活中照镜子的问题,而是隐含针 砭时弊的深意。镜子的特点是可以照人,那么, 我们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引出下面的比喻:如果把 “镜子”比作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在我们的 现实生活中,确实有那么一些同志害怕批评,讳 疾忌医,喜欢照“昏镜”,而不愿照“明镜”。可见, 透过材料表面的荒诞、夸张来审视材料的隐喻 义,把握有关事物的本质特征来明确材料的隐 喻义,便不会就事论事、言不及题了。 以上说的是考场作文初始阶段审题构思的 注意事项。其实,要写好一篇高考作文,审题 构思、选择角度、确定立意、选用材料、明确文体、 表达方式、篇章结构、语言运用,哪个环节都 不能忽视。
    【考场佳作】
    灵魂的相遇
    俄罗斯诗人帕斯捷尔纳克在创作《日瓦戈医 生》时,伊文斯卡娅不顾艰难险阻,一直追随 左右,支持他坚持写下去。拉拉的形象可以说是 伊文斯卡娅的化身,他们两个有趣的灵魂,共同 为我们创造了这部世界经典。
    老子出关,函谷关关令尹喜辞去官职紧紧跟 随,因为其倾慕道家思想久矣。
    孔子奔走列国,宣扬他以“仁义”为宗旨的 儒家思想,哪怕“惶惶如丧家之犬”,颜回和众 弟子亦不离不弃。
    庄子濮水垂钓,持竿不顾,拒绝楚王的高官 厚禄,却愿意与惠子一起“虚度”光阴,一起讨 论“子非鱼焉知鱼之乐”等看似无聊的哲学话题。有趣的灵魂聚在一起,世界都会为之而壮 美,为之而优美,为之而凄美。 他们将原本荒芜的世界,过得极富诗意。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嵇中散与山巨源绝交,都是 灵魂世界里的相遇,或决绝。
    三观一致的人,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李白和杜甫“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一同谱写诗史上壮美的篇章,相互守望,直至生命的尽头。
    辛弃疾与陈亮,一个斩马来见,一个风雪等 候,互相赠答多首作品,一住十多天也舍不得分开,最后在大雪天送了一程又一程,信江之水也 被他们共同的理想所感动。
    曹雪芹与脂砚斋,一个认真地写,一个仔 细地读,在他们的世界里,他们忘记了所有的一 切,一心一意投入在虚构的大观园内,一“住” 就是十年。曹雪芹“字字看来皆是血”的创作艰辛, 想必没有人比脂砚斋更能理解。他们灵魂的相 遇,为我们留下了动人心魄的《石头记》,留下了他们有温度的手稿。那些手稿,不正如同一串 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回情不自禁的分享,带 给我们无数的感动吗?
    伊文斯卡娅与帕斯捷尔纳克相知相恋十三载,共同经历了人生旅途的惊涛骇浪。她把这 一切都写入回忆录《时间的俘虏》,书名取自帕 斯捷尔纳克的抒情诗《夜》的最后一节:
    别睡,别睡,艺术家
    不要被梦魂缠住
    你是永恒的人质
    你是时间的俘虏
    他们的灵魂,必将一起镌刻在历史的长空, 温暖、感动每一个后来者的漫漫长路,指引我 们寻找到生命里的知音。 不恨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愿我们的人生 路上,有人懂你所懂,乐你所乐……
    【教师点评】
    这篇文章的主题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灵魂之间的相遇,必将碰撞 出生命中最美的乐章。其主旨既切合题意,又富有新意。在写法上,作者创新 求异,列举出一连串古今中外“灵魂相守” 的典型案例,并就此做出简短精辟的点 评,展示了人世间惺惺相惜的灵魂之间因 相融相契而绽放出的精神花朵,揭示了 “知音”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的意义。与内 容保持一致,通篇语言表达饱含诗意。
    【牛刀小试】
    题目一:水的滋味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在烈日炎炎的正午,当农民们忙于耕种而大 汗淋漓的时候,水对他们来说是最宝贵的东西。 当一个牧羊人从山上下来,口干舌燥的时 候,要是能够趴在河边痛饮一顿,那他就是最 了解水的甜美的人。 可是,另外一个人,尽管他坐在绿荫下的 靠椅上,身边放着漂亮的水壶,拿着精致的茶 杯喝上几口,也仍然品不出这水的甜美来。(选 自 [ 阿富汗 ] 乌尔法特《生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 拟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提示】 作文供料的出处是乌尔法特的《生活》,暗 示材料里的“水”应当喻指“生活”;不同的人品味水的滋味不同,由此可把握立意的方向为 “生活的滋味”。具体的写作角度:
    1.“在烈日炎炎的正午……水对他们来说是 最宝贵的东西”“当一个牧羊人从山上下来…… 那他就是最了解水的甜美的人”,农民是在“大 汗淋漓”后体会到水的宝贵,牧羊人是在“口干 舌燥的时候”“最了解水的甜美”,他们都是经历 过艰苦,才品出宝贵、甜美,由此可提炼出作文 立意 :经历磨难、苦难,饱尝生活的艰辛后才能 够懂得幸福,苦过方知甜。(《生活》文末有段 议论:“无论什么人,只要他没有尝过饥与渴是 什么味道,他就永远也享受不到饭与水的甜美, 不懂得生活是什么滋味。”)
    2.“可是……也仍然品不出这水的甜美来”, 从“另外一个人”的角度分析,外在条件很好, 可是他“仍然品不出这水的甜美”,可见生活中我 们应当摒弃外在的喧嚣浮华,追求本真的东西。 由此可提炼出立意 :追求本真。
    3. 材料三段话有三个角色 :农民、牧羊人 和另外一个人。农民、牧羊人因对水有切实的 需求,所以品出水的滋味 ;“另外一个人”因对 水没有需求(至少是需求不强烈),所以品不出 水的滋味。由此可提炼出立意:需要才珍贵 ;需 求决定价值 ;美好源于需要。
    4. 材料中的三种人在不同情境下,对同一事 物的心理感受不同,由此可提炼出立意 :体悟随 境遇而改变。
    参考拟题 :需求营造美感;环境与心境。
    题目二:渡河的哲学家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有个船夫在急流中驾驶小船,船上坐着一位要渡河的哲学家,于是发生了下面的对话。 哲学家:“船夫,你懂历史吗?”船夫:“不懂。” 哲学家:“那你就失去了一半生命。”哲学家又问:“你研究过数学吗?”船夫:“没有。”哲学家:“那 你失去了一半以上的生命。” 这时一股巨浪扑来,击翻了小船,哲学家和 船夫两人都落入水中。于是船夫喊道 :“你会游 泳吗?”哲学家 :“不会。”船夫:“那你就失去了整个生命。”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提示】
    这是马克思给他女儿讲过的一个阿拉伯寓言。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有人说,这是比喻那些有了知识就盛气凌人的人是不会有好下场的;也有人说,这是比喻那些表面上有知识而 实际上没有知识的人最终没有好结果;还有人认为,这则寓言比喻了生活中没有知识的人比 有知识的人更吃香。
    我们说,这几种说法都不符合材料蕴含的 寓意。因为哲学家并没有盛气凌人,也不能武断地说他就是那种表面上有知识而实际上没有 知识的人,而“更吃香”的看法更是脱离了材料实际,以此类推,那么一个不会游泳的读书 人,偶尔失足溺水,就能得出“读书无用”的观 点吗?仔细想一想:寓言中关于生命的三段话,实际上构成了鲜明的对比,而最后船夫讲的“那 你就失去了整个生命”是关键语句,它的寓意是:你知识再多,如果不能解决眼前溺水的问题,又有什么用呢?明白了这一点,就可用来比 喻说明任何科学。假如不能解决现实问题,就 都是无用的科学,由此提出“理论必须结合实际” 的命题,就十分自然贴切了。可见,明确关键语 句的寓意,有时可成为理解整段材料寓意的一 把钥匙
    来源:《中学生·高中刊》2021第9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