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高中物理 > 学习方法 >

高一物理学习方法:物理易错点大汇总(2)


    
    (三)
    29.v-t图上两图线相交的点,不是相遇点,只是在这一时刻相等。
    30.人们得出“重的物体下落快”的错误结论主要是由于空气阻力的影响。
    31.严格地讲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只受重力作用,在空气阻力影响较小时,可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近似视为自由落体运动。
    32.自由落体实验实验记录自由落体轨迹时,对重物的要求是“质量大、体积小”,只强调“质量大”或“体积小”都是不确切的。
    33.自由落体运动中,加速度g是已知的,但有时题目中不点明这一点,我们解题时要充分利用这一隐含条件。
    34.自由落体运动是无空气阻力的理想情况,实际物体的运动有时受空气阻力的影响过大,这时就不能忽略空气阻力了,如雨滴下落的最后阶段,阻力很大,不能视为自由落体运动。
    35.自由落体加速度通常可取9.8m/s2或10m/s2,但并不是不变的,它随纬度和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化。
    36.四个重要比例式都是从自由落体运动开始时,即初速度v0=0是成立条件,如果v0≠0则这四个比例式不成立。
    37.匀变速运动的各公式都是矢量式,列方程解题时要注意各物理量的方向。
    38.常取初速度v0的方向为正方向,但这并不是一定的,也可取与v0相反的方向为正方向。
    39.汽车刹车问题应先判断汽车何时停止运动,不要盲目套用匀减速直线运动公式求解。
    40.找准追及问题的临界条件,如位移关系、速度相等等。
    41.用速度图象解题时要注意图线相交的点是速度相等的点而不是相遇处。
    42.产生弹力的条件之一是两物体相互接触,但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存在弹力。
    (四)
    43.某个物体受到弹力作用,不是由于这个物体的形变产生的,而是由于施加这个弹力的物体的形变产生的。
    44.压力或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与物体的重心位置无关。
    45.胡克定律公式F=kx中的x是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不是弹簧的总长度,更不是弹簧原长。
    46.弹簧弹力的大小等于它一端受力的大小,而不是两端受力之和,更不是两端受力之差。
    47.杆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
    48.摩擦力的作用效果既可充当阻力,也可充当动力。
    49.滑动摩擦力只以μ和N有关,与接触面的大小和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50.各种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无关。
    51.静摩擦力具有大小和方向的可变性,在分析有关静摩擦力的问题时容易出错。
    52.最大静摩擦力与接触面和正压力有关,静摩擦力与压力无关。
    53.画力的图示时要选择合适的标度。
    54.实验中的两个细绳套不要太短。
    55.检查弹簧测力计指针是否指零。
    56.在同一次实验中,使橡皮条伸长时结点的位置一定要相同。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