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高中政治 > 综合辅导 >

高二政治教案: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5)


    ⑤游行自由。(板书)
    游行自由,就是公民依照法律规定持标语、旗帜等标志,在公共道路、露天公共场所列队行进,表示某种庆祝、纪念或抗议、声讨等强烈的共同意愿的自由。
    ⑥示威自由。(板书)
    示威自由,就是公民有依照法律规定聚集在公共道路、露天公共场所,以集会、游行、静坐等方式,表达某种抗议、义愤的情绪,并表示自己的力量和决心的自由。
    放映录像片:
    如1999年5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用导弹袭击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造成我使馆毁坏和人员的伤亡。当事件发生后,经过申请,获得批准,在北京等大城市举行了游行示威,抗议美国政府的野蛮暴行。
    以上分析说明,我国公民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权利都写写入我国宪法,说明公民行使这些权利有法律的保证。同时也说明,我国公民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都必须在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行使。
    我国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贯彻民主政治是我国最基本的法治原则,应该说公民享有上述一系列政治权利正是贯彻民主政治的体现。
    (2)政治自由是民主政治的基础。(板书)
    社会主义民主的核心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的自由,表明人民作为国家的主人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敢于讲话、敢于讲真话,敢于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和见解,这充分体现政治生活的民主化。但是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权利,不意味着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因为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自由都是相对的,要受法律的制约,自由和法律是统一的,法律是自由的体现和保证,自由要受法律的制约。也就是说,自由只能做法律允许的事情,超越法律许可的范围,就是违法行为,就要受到法律的限制或制裁。
    请同学们议一议:
    "没有法律的地方,就没有自由。"这种说法有无道理?为什么?
    第三,监督权(板书)
    监督权包括对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即人民代表的监督和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
    这里明确监督的对象是:各级人民代表、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进行监督的基本方式是:提出批评和建议,申诉、控告工检举。对于违法失职的人民代表可以依法随时罢免。
    对于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即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缺点提出批评,对其改进工作提出建议,对于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在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才检举的权利。
    所谓申诉,即公民对国家机关给予的行政处分(包括警告、严重警告、记过、记大过、停职或开除工职等)对法院的诉讼判决不服,或者受到压抑、歧视等不公正的待遇时,有权依法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述、或诉讼,请求免除、减轻处理或予以平反,给予公正待遇。
    所谓控告,即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向有关国家机关进行揭发,举报,要求依法处理。
    若在现实生活中发现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应向哪些国家机关指控、告发、举报?
    对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纪行为,可向各级纪委反映情况或控告、检举。对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效职行为可向公安机关、检察院或法院揭发、举报。
    监督的内容:人民对国家工作人员的监督,不仅表现在监督其违法和失职行为上,而且根据最近国家的有关精神,还有监督国家工作人员和国家机关的工作效率。
    公民依法监督的意义:有利于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克服不正之风,增强公仆意识,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有重在现实意义;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利。
    3、国家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板书)
    1954年我国制定了《宪法》将公民应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定入宪法。
    1989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
    第二,制裁和惩罚侵害公民政治自由权利的行为。(板书)
    我国宪法规定:"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
    国家对侵害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的行为进行制裁和惩处。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和对两个事例的分析,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和理解下列三个内容。
    第一,国家与公民的关系。这一关系反映在法律上就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它表明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和谐统一和人民在社会的主人翁地位。
    第二,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
    第三,国家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不受侵犯
    探究活动
    活动设计1: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状况
    1、收集有关资料、主要是公民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具体事例,以及国家保护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的事例。
    2、根据收集的资料撰写一篇短文(以议论文为主)。
    活动设计2:关于不同性质的游行示威
    程序:设计方案、组织调查提纲
    线索提示:
    理解中国革命历史上几次著名的游行示威;
    了解古巴的游行示威文化;
    了解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经常出现的游行示威所反映的真民主与虚假民主的思考;
    了解我国几次严重违背游行示威相关法规的示威活动及其危害。
    活动设计3:
    公民应如何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目标:通过调查和了解台湾历史与现状,培养和树立民族统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受侵犯的国家观念。
    提示:维护国家统一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捍卫主权不受侵犯、二是捍卫国家领土完整、三是捍卫国家政权巩固及其统一。围绕这三个方面批驳台湾当局领导人陈水扁的台独之路。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