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高中政治 > 综合辅导 >

高二政治教案: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4)


    1962年夏天,郭沫若游览普陀山时拾到一个笔记本。靡页上写了一副充满伤感语气的对联:“年年失望年年望,处处难寻处处寻”,横批是“春在哪里”。郭老透过对联的字里行间,似乎看到了一个悲观的心灵正在寻找慰藉。他立即设法找到了丢失笔记本的主人——一位两次高考落榜的姑娘。只见那姑娘神精颓丧,心灰意冷,对前途丧失了信心,甚至对生活也几近失去了勇气。郭老对她循循善诱,悉心开导,并把她写的对联改为“年年失望年年望,事事难成事竟成”,横批是“春在心中”。与此同时,郭老又向那姑娘赠《薄松龄落第自勉联》一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那位考场失意的 郭沫若
    姑娘在郭老的鼓励开导下,信心陡增,表示从此决不消沉,要从失败中奋起。 在这里,郭老的回春妙笔(外因)仍然是通过促使姑娘的思想(内因)发生变化,使生欲战胜死念起作用的。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21页第3、4自然段。
    (这部分内容教师可以和同学一起一边阅读一边讲解、归纳。)
    (在讲解教材第121第4自然段的事例时,教师可根据情况适当作以下补充,以提高兴趣,加深印象,帮助同学理解。起到激情导行的教育效果。)
    请同学们思考教材第121页“议一议”小栏目中的问题。
    (教师可根据情况对盂子的话适当加以解释。孟子的话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
    (学生议论后,教师讲解、归纳。)
    大丈夫之所以成为大丈夫,是由坚强的毅力、清高的品格、无畏的精神等内在因素决定的。而富贵、贫贱、威武都是外因,对意志坚强的大丈夫是无能为力的。其原因就在于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孟子的这段名言,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孟 子
    课堂小结
    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课堂练习
    单项选择题
    党的十六大和十届全国人大都强调要继续实施西部大开放战略。在西部开发中优先安排水利、电力、交通、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项目。东部发达地区要继续帮扶西部地区···
    据此回答1—3题。
    1.这是因为 ( )
    A.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B.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重要条件
    C.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2.近年来,在对待西部地区扶贫问题上,党和政府一再强调“受之以鱼不如受之以渔”。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 )
    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②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③内因是变化的根据 ④内因和外因同等重要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①③ D. ①④
    3.为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国家将继续促进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开展全方位的经济技术合作;加大东部地区对口支援西部地区的力度。上述做法体现的主要哲学道理是( )
    ①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基本目标之一 ②外因对事物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③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重要条件 ④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
    A.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4.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的这幅落第自勉联所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
    A.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B.内因和外因在事物的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
    C.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
    D.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参考答案
    1.B 2.A 3.B 4.C
     (责任编辑:admin)